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论文_赵玉民

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论文_赵玉民

赵玉民(济南市济阳县仁风镇中学 山东 济阳 251400)

摘要:在教学中通过对知识的学习,指导学生体会学习物理的方法,体会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发展过程,体会前人的思维成果,在学习继承前人思维成果的同时,锻炼和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物理;教学方法;创造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8)08-165-01

创造性思维是指认识主体在强烈的创新意识下,以头脑中已有的信息为材料,通过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借助于想象与联想,直觉与灵感等,以渐进性或突发性形式对头脑中的现有知识和信息进行新的加工组合,从而产生新观点、新设想的过程。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新课程体系中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素质教育的主旋律。那么,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通过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提问、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联想能力、展开科技兴趣活动等几种途径来实施。

一、精心设计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上好一堂物理课,教师首先应为学生创设一个有趣的情境,牢牢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产生跃跃欲试的感觉。新教材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并留下了较好的自由发挥和创设情境的空间,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为学生创设一种气氛,使学生产生兴趣,萌生学的欲望。例如:学习水的沸腾时,把"纸锅烧水"这个小实验演示给大家。通过观察,水虽然沸腾了,但纸锅却没有烧着,学生感到非常新奇,随即便会产生探求"纸锅为什么没有烧着"的兴趣。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所以兴趣是学习物理时首当其冲的必要条件。

二、创设宽松环境,诱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也就是物理的基本概念,都是建立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积极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让学生多做实验,做好实验,培养他们的创造意识。为了多给学生一些动手的机会,平时多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要走出教室、进入实验室,尽量多指导学生对实验进行创造设计,包括对器材的创造和改进等。同时,多给学生一点思考的余地和空间,这样不但能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而且还培养了他们的创造能力。

利用自制教具,重视学生的小制作、小发明,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初中阶段的学生好奇、好动、好玩,有极强的创造力和求知欲,平时对他们的小制作、小发明多加鼓励和赞扬,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和创造能力的一种好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课外小实验自由度大,学生可以依照自己的意志改变条件,还能养成学生观察的习惯,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提高观察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

三、开拓知识领域,训练发散思维

发散性思维有赖于丰富的想象,只有知识面广,才能触类旁通,使发散性思维建立于坚实的知识基础上。为此,要让学生不断扩大知识面,掌握丰富的地理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并经常广泛地阅读课外读物,开拓知识领域。知识点如同"食物链"一样具有一定相关性,在实际教学中讲授某一知识时,不能仅仅单纯地"就事论事"解决问题,而应启发和诱导学生从一个问题出发,联想到其相关联的大量知识,进而顺利地解决问题。例如,讲《超重和失重》时,先用一弹簧称拉悬挂的物体加速直线上升或加速直线下降,让学生观察弹簧称的示数变大或变小,启示引入课题,最后要求学生联想,单摆、弹簧称、气压计等测量工具能否在运行的飞船中使用?为什么?这样能让学生从单一领域进入综合领域,为发散思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四、训练直觉思维,发展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直觉是运用有关知识组块和形象直感对当前问题进行敏锐的分析、推理,并能迅速发现解决问题的方向或途径的思维形式。在物理教学中,直觉有三种表现形式。1.直觉的判断:指人脑对客观存在的物理对象、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物理系统的结构、特征、规律等的一种迅速的识别、直接的理解和整体的判断。2.直觉的启示:当主体沉思于某一物理问题而百思不得其解时,突然某一时刻,由于一个偶然的外部刺激,使他"茅塞顿开",直觉得出问题的答案或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途径。3.直觉的想象:当研究某一物理问题时,外界提供的信息不充分,那么,主体充分发挥想象力,把大脑中的所有知识组块和"潜知"调动起来,并进行重新组合、加工,然后与原有的信息结合,从而把一个未曾料到的关系、模型、形象构想出来。

五、充实课外活动,给学生以成功的喜悦

课外活动,多种多样,生动而有趣,易于激发学生高度的学习兴趣,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由于中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独立性、批判性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他们常常不满足教科书上现存的关于事物现象的解释,而要自已寻根究底,经常要求独立批判对待一切,因此他们学习物理知识也就不能囿于课堂,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机地将课内和课外结合起来,学习完课堂知识后,就应布置相应的课外活动内容,如小实验、小制作、观察自然现象、参加与物理知识有关的劳动等等。这样丰富的课外活动,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可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的发展,又使他们感到物理学奥秘无穷,无处不在。对学习物理知识更就有了强烈的欲望。

总之,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式方法还有很多,它决不是通过几节课、几次活动就能开发和成功培养出来的,它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开展的过程。教师在优化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环境,提升科学素质,培养创新能力等方面还任重而道远。我们坚信,只要大胆对传统教学方法改革,尝试创新教育,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就一定能培养出一大批适应时代要求的创造型专业技术人才。

论文作者:赵玉民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8月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8

标签:;  ;  ;  ;  ;  ;  ;  ;  

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论文_赵玉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