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生态环境的伦理意识_天人合一论文

中国古代生态环境的伦理意识_天人合一论文

中国古人的生态环境伦理意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态环境论文,中国论文,伦理论文,古人论文,意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 B82—0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5420(1999)04—0044—06

20世纪中期以来,科学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计算技术以及新型材料技术的发展,使探测火箭、宇宙飞船遨游太空,去探索更深的宇宙奥秘;化学工程、生物工程、克隆技术的发展,创造了“上帝”所未曾创造的新型物质、新的生命;信息革命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梦幻般的遐想。总之,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了神奇的威力,给人类带来了高度的物质文明。

但是,人类在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过程中,由于过去长期的“人类沙文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等思潮作祟,急功近利,没有规划和毫无节制地掠夺大自然,使人类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生态危机。首先是环境污染日益突出。臭氧层空洞扩大;温室效应使全球逐渐变暖;酸雨、酸雾扩散面积加大和频率急骤增高;河流污染、海洋污染,使世界范围内不少河流成为“死河”,近海水域赤潮频繁发生,使海水变质;土壤污染,食物污染也十分严重,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粮食生产和人类的生命安全。其次是资源锐减。森林乱砍滥伐,世界森林的面积每年以800 万至2000万公顷的速度减少,水土流失严重。仅以中国为例,50年代初,中国水土流失面积为116万平方公里,而目前已增加到约160万平方公里,增加了38%;水资源紧张,全世界有40多个国家严重缺水。在中国,包括北京、天津在内的200多个城市受到水资源缺乏的威胁。另外, 能源缺乏,粮食匮乏等,也都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再次是人口激增。人类经过几十万年漫长的岁月,到本世纪50年代初,全球人口才不过24亿,现在已突破50亿大关。短短40年,世界人口增长比数十万年还快。据有关专家预测,到2030年,全球人口将突破100亿大关。 而人口的急骤增加,又给环境、生态、资源造成新的危机。

面对这种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怎么办?这就需要全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努力奋斗才能作出正确的回答。展望21世纪,为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各国人民除了用政治、法律、经济等手段来调整人和自然的关系外,还应该用生态环境伦理道德来进行调整。我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古代思想家在生态环境伦理方面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思想,有很丰富的文献资料。认真学习、总结、研究这些宝贵的思想和文献资料,对我们解决21世纪的生态环境伦理问题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一、在人与自然的整体关系上,推崇天人合一

古代中国是以农业为主的,人们“靠天吃饭”,所以,人和天的关系休戚相关。也正因为如此,自古以来,许多思想家对天人关系进行了认真地研究和探索。这种研究和探索实质上就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天人相分”等观点,表述了人们对人与天即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同看法。当今,在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空前尖锐的时候,“天人合一”的思想对维护自然界的生态环境平衡、拯救人类更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伦理观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伦理思想的精华之一,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最宝贵、最重要的道德原则。

“天人合一”是一个哲学命题,也可以看作是一个伦理原则。“天人合一”的观点起源于西周时代。周宣王时的展尹吉甫作《烝民》之诗,诗曰:“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诗经·大雅》)翻译成现代话就是:上天生此芸芸众民,所有事物,必有法则,人们顺其本质常性,因而爱此美善之德。这里面包含有人民的善良德性来自天赋的意义。

但是“天人合一”这个命题的出现则较晚。汉代董仲舒曾说:“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春秋繁露·深察名号》)还没有直接提出“天人合一”这个命题。“天人合一”思想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到了宋代,张载明确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命题。他说:“儒者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正蒙·乾称》)这里所谓“诚”,指天道,又指圣人的境界。以“诚”为天道,即认为天是真实的而且具有一定的规律。“明”是肯定世界的实在性,是对世界的认识理解。意思是说,圣人因对世界的认识理解,就能知道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因为知道客观世界的发展规律,所以也就能正确地认识世界,达到人的认识与世界的统一。总之,在张载看来,天和人都是实在的,天与人是统一的。后来,王夫之、戴震等人,也都进一步阐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天人合一”作为生态环境伦理原则,这里的“天”,不是中国哲学史上“上帝主宰之天”,也不是“神秘莫测之天”,而是自然之天,人当然是自然的人,因同属自然,所以,具有相通相合之处。正因为如此,为了使自然和人类长期和谐统一发展,中国思想家们十分推崇“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伦理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怎样处理人和天关系即人和自然关系的一系列具体道德规范。

第一,天地是万物之父母,“与天地合其德”。《周易》最初的八卦,即乾、坤、震、巽、坎、离、艮、兑,代表着八种物体,就是天、地、雷、风、水、火、山、泽。这八种物体是组成自然界最重要的东西,它们代表自然界的万事万物。这是我们祖先对大自然的一种直观的认识。不仅如此,他们还认识到天地是万物之父母。《易传》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合气,万物自生”。万物生生是自然生态的自身功能。人自身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张载说:“人但物中之一物耳。”(《语录》上)他又说:“天称父,地称母,予兹貌焉,乃混然中处。”(《西铭》)就是肯定人类也是天地的产物即自然的产物。既然天地是万物之父母,人们就应该“乐天知命”,发挥德行的作用,“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周易·文言》)还要“敦乎仁”。(《周易·系辞》)“合其德”也好,“敦乎仁”也好,就是使人与自然生态双方和合而生生不息,和合而生生日新。

第二,人和自然万物是兄弟朋友,应互相友爱。孔子认为“天”是自然的天。他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他主张敬天法天,提出“畏天命”和“唯天为大,唯尧则之”之说。同时,他在讲“仁”和“爱人”时,又讲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要求人要热爱自然。张载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正蒙·乾称》)认为所有的人都是我的同胞,世间万物均是我的朋友,应该互相爱护,特别是人更应该普爱众生,泛爱万物。

第三,顺应自然,改造自然,天人相互协调。《周易·大传》主张:“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强调应调整自然,使其符合人类发展的愿望。对天地之化加以“范围”,即加以制约;“曲成万物”,就是对万物则委曲成就。这里,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即“顺应自然”;一方面又注意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使其天人相互协调。张载主张“本天道为用”,(《正蒙·太和》)“范围天用”,(《正蒙·大心》)把天之“用”与人之“用”统一起来。王夫之发挥了中国历史上顺应自然、改造自然的思想,提出“能受命者而后可以造命”的思想。他认为,只要遵循自然法则,即“受命”,就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即“造命”。“惟循理以畏天,则命在己矣。”(《读通鉴论》卷二十四)另外,他还反复强调“尽人道而合天德”。他说:“圣人尽人道而合天德,合天德者健以存生之理;尽人道者动以顺生之几。”(《周易外传》卷二)天的根本性质是健,每日旋转一周,速度很快,即“天行健”;人的生活特点是动,人的动与健是一致的,进而达到和谐即“合天德”。

在中国古代,荀子曾提出过“人定胜天”的思想。在生态危机尚不明显的小农社会,这一思想对于人类不断摆脱自然盲目性的束缚,具有十分重要的激励价值。因而他的思想也受到了人们的高度赞扬。这种思想在今天人们和特大自然灾害作斗争的时候,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在自然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的现代,对“人定胜天”的思想就要加以严格限制。否则,高扬这种思想,就会使一些人盲目掠夺自然,破坏生态平衡,给人类的生存条件造成严重的损害。

总之,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只要我们继承发扬“天人合一”思想中的精华,剔除其在论证中所包含的某些神秘主义和宗教迷信思想,把“天”还原为真正的自然,并结合现代科学文明,对其加以新的诠释,那么,它对维护生态平衡,迎接21世纪人类美好的生活,将会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二、在土地问题上,提倡“土地为本”、“地德为首”

土地问题,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社会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据考古发现,早在大约一万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在中原大地上从事农业生产。由于中国古代是一个典型的小农自然经济社会,土地成了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因此,一些有远见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农学家,对土地问题都发表了许多重要的见解,也展开过讨论。他们不仅从养育人民、发展经济、安邦治国方面发表了许多精辟的意见,而且还提出了许多可贵的土地伦理道德。

第一,土地是“食之本”、“国之宝”。

早在公元前9世纪西周时期,人们就把土地看成是衣食的来源。 据历史记载,周厉王时,卿士召虎(穆公)在进呈治国建议时就说:“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国语·周语上》)就是说,土地是财富和衣食的来源。春秋战国时期,晋国韩献子看到了土地的重要,第一次提出了土地国宝论的主张。他说:“夫山、泽、林、盐,国之宝也。”(《左传·成公六年》)孟子也说:“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孟子·尽心下》)《管子》一书更是反复强调了土地的重要:“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也。”“夫民之所生,衣与食也。食之所生,水与土也。”(《水地》、《禁藏》)郑国法家申不害对土地的宝贵程度作了进一步的发挥。他说:“四海之内,六合之间,曰:奚贵?曰:土贵,土,食之本也。”(《太平御览》)就是说,四海之内,宇宙之间(上下和东西南北四方称“六合”),什么最贵呢?回答是土地。此后,中国两千多年来,人们一直把土地作为生命之本。1894年,孙中山在《上李鸿章书》中说:“夫地利者,生民之命脉。”正因为土地是人民生命之本,是国家之宝,所以,人人必须爱护它,而且要用法律保护它。

第二,“地德为首”。

由于人民的衣食来源于土地,国家的财政来源于土地,国家的富强依靠于土地,所以,古代的一些思想家甚至把对土地的态度看作道德的主要内容之一。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而仁政的根本内容之一是让人民有固定的财产。他说:“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孟子·滕文公上》)意思是说,有一定产业收入的人才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没有一定的产业收入的人便不会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假若没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就会胡作非为,违法乱纪,什么事都会干得出来。这里,孟子把“恒产”即土地田产和“恒心”即“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直接联系了起来,把政治要求、道德理想和土地国产直接联系了起来,反映了人民在土地问题上的道德理想。

《管子》一书中甚至明确提出了“地德为首”的命题,把土地道德看成是一切道德之首。它说:“理国之道,地德为首。君臣之礼,父子之亲,复育万人,官府之藏,强兵保国,城郭之险,外应四极,具取之地。”这里,充分而全面地阐述了土地在封建社会中的决定性地位。正因为土地在社会中如此重要,所以,“地德为首”就顺理成章了。

为了保护土地,《管子》中还专门论述了保持城市与乡村适当比例和人地平衡的思想。它指出,如果城市规模过大,农村相对狭小,就会导致“其野不足以养其民”:缺乏必要的农产品供应,“其藏不足以共其费”;“其民不足以守其城”。关于人地平衡的问题,它说:“地大而不为,命曰土满;人众而不理,命曰人满。”在当时人少土地广的情况下,《管子》就提出了这个问题,实在难能可贵。

第三,因地制宜,“尽地力之教”。

土地资源是有限的,而且受气候、水利、地理环境等自然条件影响,因此,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既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农业经营管理问题,也是一个土地道德问题。

对这个问题,孟子曾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孟子·梁惠王上》)意思是说,如果在农民耕种收获的季节,不去妨碍生产,那粮食就会吃不尽了。

荀子反复论证了“上得天时,下得地利,中得人和”的重要性。认为只有“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不失人和”,就能生产出很多的粮食和其它农产品。否则,就会导致“天下敖然,若烧若焦”(《荀子·富国》)的恶果。他又说:“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民有余粮。”(《荀子·王制》)

为了真正做到不违农时,因地制宜,战国时李悝曾提出并实施了著名的“尽地力之教”。(《汉书·食货志上》)要求从各方面努力提高农用土地的生产效力问题。认为“农事害”为“饥之本”,(《汉书·食贷志上》)“农伤则国贫”。为此,他要求政府采取一切措施,教育人民,精耕细作,充分挖掘土地潜力。

为了合理利用土地,许多思想家、农学家对农业生产实践经验进行了认真总结,提出了知时、知土、知物性、精耕细作、兴修水利、选种、施粪、锄草、防风、防虫等一系列科学技术理论。正因为如此,使中国的农业技术不断得以发展,农业生产不断得到提高。

我国历史上关于土地道德的资料是十分丰富的,继承和发扬这些优良的土地道德传统,在今天更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耕地资源相对匮乏的发展中国家。近年来,耕地面积的锐减使耕地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农业生产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制约因素。我国目前人均耕地不及世界人均耕地的47%。全国已有666 个县(区)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8亩警戒线。不仅如此, 而且耕地总体水平低,受沙漠化影响,干旱、半干旱地区耕地的40%不同程度退化。全国有30%左右的耕地不同程度受水土流失危害。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提高对土地资源的战略认识,加强土地立法,树立土地道德,就显得格外重要。江泽民同志曾多次指出:“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李鹏同志1990年6 月曾题词:“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1998年10月14日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再一次明确指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林业建设,严格保护耕地、森林植被和资源,防治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环境污染,改善生产条件,保护生态环境。”这些规定,既是我们关于农业发展的基本国策,从某种意义说,也是我们新时期必须认真实践的农业道德。

三、在水和森林问题上,倡导“儆山泽”、“养山林”

在中国古代传统生态伦理文化中,水和森林的问题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古典文献中,这方面的论述俯拾即是。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水是“万物之本源”,关系到国家民族之兴亡。

从远古到今天,水的问题一直与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息息相关,洪水问题也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水的问题解决的好坏,不仅可以影响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关系到农业的增产丰收,而且还影响到国家和民族的兴亡。相传早在唐虞时代,洪水泛滥,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于是,帝舜命禹“平水土”。禹受命后,十三年中三过家门不入,“开九州,通九道”,终于治好了水,“众民乃定,万国为治”。(《史记·夏本纪》)相反,夏、商后期,由于没有治好河水,结果如《史记·周本纪》所说:“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就是说,夏、商两朝之所以灭亡,是和伊水、洛水、黄河的干涸的自然灾害是有关的。

《管子》一书十分重视水的问题,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美恶贤不肖愚俊之所产也。”又说:“沟渎遂于隘,障水安其藏,国之富也。”就是说,水是万物的本原,一切生命都来自水,就是善恶美丑、好人、坏人,也离不开它。沟渠畅通,河床没有障碍物,河水涛涛而流,国家就能富裕起来。正因为如此,历来为政的明君贤臣都十分重视水的问题。清朝徐栋、丁日昌说:“是水利一道,有关民生甚钜,为有父母斯民之责者第一要政。”“政莫善于养民,养民莫大于水利。”(《牧令书辑要·农桑》)

第二,提倡和奖励植树造林。

西周时代,人们对生态环境就开始有了明确的认识,提倡植树造林。当时,还专门设立了管理林业的官。在中央政府中设天官冢宰和地官大司徒,把制定森林管理的政策和法令作为他们的职责之一;下有“山虞”、“林衡”等官吏,分别负责森林的管理和日常巡视。同时,还制定了森林保护的政策和法令,其主要内容有:其一,“斩材有期日”,就是砍伐树木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其二,“窃木者有刑罚”,就是偷伐林木者要给予刑罚;其三,“仲冬斩阳木,仲夏斩阴木”,就是在规定砍伐的不同季节里,只准砍伐规定的林木。另外,大力提倡植树造林。当时主要有:(1)封疆社壝林,就是在各封国的四周植树造林;(2)城郭沟池林;(3)国营行道树,就是在国家经营的道路两旁要植树; (4)坟墓纪念树,严格按等级在坟墓上种植不同的树;(5)广植经济林,像《诗经·魏风·园有桃》中所说“园有桃”、“园有棘”等。

《管子·立政》认为,“富国有五事”,其中之一就是:“山泽儆于火,草木殖成,国之富也。”所以,主张“修火宪,儆山泽,林薮积草”。荀子也明确提出:“修火宪,养山林”(《荀子·王制》)的主张。为了鼓励植树造林,《管子·山权数》中载有管仲向齐恒公提出的建议:“民之能树艺者,置之黄金一斤,直食八石。”就是说,对植树造林的好手,要给以重金奖励。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争频繁,林木破坏相当严重。晋代采取了在官行大道上培植行道树的措施。北齐颁布了禁止焚林的命令。后魏时期的《齐民要术》一书,不仅积极提倡植树,而且总结前人的经验,提出了因地植树的一系列措施。如“下田停水之处,不得五谷者”,可以种柳;“山涧河旁及下田不得五谷之处”,可种柞,等等。

第三,禁止滥捕乱伐,保护生物资源生态平衡。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人们就认识到不能滥捕乱伐。孟子说:“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意思是说,如果细密的鱼网不到大的池沼里去捕鱼,那鱼类也会吃不完了;如果砍伐树木有一定的时间,木材也会用不尽了。在孟子看来,这样,可以使老百姓死葬都没有不满,这就是王道的开始。否则,滥捕乱伐,老百姓没有鱼吃,没有木材用等,老百姓生养死葬就会不满,那还有什么王道可言!一句话,孟子把滥捕乱伐的问题提高到王道政治的高度。

荀子也表述了同孟子相同的看法。他说:“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山鳣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尤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荀子·王制》)

秦汉时期,《淮南子·主术训》中说:“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意思是:不把湖水汲干来捕鱼,不焚烧森林来猎取野兽。

上述这些论述,都是很有远见卓识的,其目的都是为了保护生物资源,使其免受破坏。另外,在我国古代,人们为了生态平衡,还有许多保护有益动物的事例。例如,《礼记·郊特牲》的“八蜡”祭典中便有“迎猫,为其食田鼠也;迎虎,为其食田豕也”的记载。人们欢迎它们,自然就不会伤害它们了。

为了保持生态平衡,古代思想家们还批评占江围湖、盲目围垦等破坏生态平衡的做法。如宋代以后,江南地区一度占江围湖、盲目围垦的现象日趋严重。南宋袁说友在《论围田之害》中说,盲目围田必然导致“有水则无地之可瀦,有旱则无水之可戽,易水易旱,岁岁益甚”(《宋会要辑稿》“食货”)的恶果。清初顾炎武也说:“宋政和以后,围湖占江,而东南之水利亦塞,于是十年之中,荒恒六七,而较其所得,反不及前人。”(《日知录》卷十)这些思想都是非常可贵的,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研究。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还很突出。特别是去年夏天,长江、松花江、嫩江遇到了百年罕见的洪水灾害,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长江、黄河、松花江上游由于大量原始森林被砍伐、江河上植被破坏和盲目开荒造成的。因此,水土保持和水资源保护、森林保护和森林资源建设的任务就十分艰巨。现在中央已下定决心解决这个问题。1999年1月7日,中央又公布了根据江泽民、李鹏、朱镕基同志的指示,由国家计委组织有关部门制订、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的《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规划》不仅论述了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概况,而且还规定了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的总体布局、优先实施的重点地区和重点工程、生态环境建设的政策措施。《规划》要求全国人民“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大力开展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治荒漠化,建设生态农业,经过一代一代人长期地、持续地奋斗,建设祖国优美山川,是把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重大战略部署”。总之,整个《规划》包含着政治的、经济的、法律方面的要求,也包含着生态环境伦理方面的基本要求。我们应认真学习、贯彻中央这个《规划》,并继承发扬我国古代生态环境伦理方面的优秀遗产,为在21世纪中期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经济发达、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幸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

收稿日期 1999—03—15

标签:;  ;  ;  ;  ;  ;  

中国古代生态环境的伦理意识_天人合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