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等院校开展教育资金绩效审计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等院校论文,绩效论文,资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高校绩效审计项目的选择
绩效审计项目选择的准确、恰当与否对绩效审计实践的成败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高校绩效审计项目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一)总体性原则
高校的绩效审计应以师生关注、影响大、资金投入大的政府性专项资金,学院专项资金,经济责任审计,投资建设项目等为突破口,通过以往审计发现或在初步调查中了解到的线索,选择那些可能存在管理不善、损失浪费、效益低下情况的项目来开展审计,不仅从财政财务收支入手,更要深入到经济活动的各个流程开展绩效审计。
(二)具体原则
1重要性原则:高校绩效审计要尽量选择能最大限度地增强审计对象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其利用和管理公共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审计项目,要确定所选项目是否为学院师生员工关心,对学院发展有重大影响、资金规模较大的建设项目、专项基金(资金)等。
2.时效性原则:绩效审计项目选择要紧扣学院发展大局,联系高校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战略部署来综合考虑。
3.可行性原则:在实际操作中,审计人员应该在对所选项目预计的审计效果、资金规模、管理风险、影响力、审计成本和可操作性等各种因素综合考虑的基础上来选择绩效审计项目。
4.增值性原则:要确定所选项目是否具有一定的改进空间,通过审计能解决问题,能促进本项目的后续建设,能对其他项目有促进作用。
5.同类型原则:要确定所选审计项目是否在一定范围内具有较多的同类,把握同类性,为此后进行效益比较奠定基础。
二、高校绩效审计项目的实施
(一)确定审计目标
为高校绩效审计的一般目标是对高校教育资源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价,以期充分利用高等教育资源,提高资源使用质量,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确定审计方法
绩效审计方法主要是指收集能够证明绩效评价结论和绩效改善建议的证据的方法。比较常用的绩效审计具体操作方法包括:文件查阅、审阅,访谈,二手资料的评价和使用,调查,个案材料借鉴、分析,统计分析,管理分析,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价等。
(三)确定审计评价标准
审计评价标准的选择是开展绩效审计的难点,由于各绩效审计项目的审计范围、目标和重点差异很大,所以“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3E)在不同的审计项目里有不同的体现,高校审计人员必须根据审计项目的具体特点和具体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制定审计评价标准开展“3E”评价。在开展效果性审计时要注意与经济性、效率性审计之间的关系,优先考虑效果性,以效果性为优先选择条件进行审计评价。
(四)确定审计内容
绩效审计内容的选择应根据具体审计项目的审计目的以及特点围绕审计评价标准展开,即“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在审计项目中通过哪些方面得到体现。
(五)审计报告的撰写
审计报告是绩效审计成果的最主要表现形式。绩效审计报告的内容包括审计项目的基本情况、开展审计的立项依据、开展审计的目的、绩效审计的评价标准及评价意见或者结论、发现的主要问题及进一步优化组织管理的建议。
三、高等院校开展绩效审计的案例分析
图1 示范性项目绩效审计流程图
(一)项目的选择
2006年11月,教育部、财政部实施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中央财政投入了20亿的专项资金,通过重点建设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带动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的改革,提升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是该计划首批立项建设的28所高职院之一,建设时间为3年。中央政府根据项目建设安排了20亿的专项资金,主要支持立项建设单位重点建设专业的教学实验实训条件的改善,兼顾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等。该项目使用财政专项资金,项目投入大,在全国同类院校中的影响重大,对今后类似项目的绩效审计的开展具有指导意义。根据以上情况学院选择了此项目作为学院绩效审计的切入点,成立了审计小组,开展了示范建设项目的绩效审计工作。
(二)项目的实施
针对此项目,按图1所示的流程图开展审计。
1.审计目标的确定
示范性建设项目建设目的可以概括为:通过国家示范性建设计划,使学院在办学实力、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办学效益和辐射能力方面有较大提高,特别是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水平兼结合专业团队、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和创建办学特色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因此,示范性项目绩效审计即对各类资金的投入、过程、产出、成果及影响所反映的项目运行成绩和效果进行审计,首先在于考察项目的效果性,对比最终结果是否满足了初始的目标:其次了解资金的投入、使用和管理状况,分析经济性和效率性;再次是运用最终的评价结果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产生的原因,提出建议,对示范性建设项目进行指导,促进管理。
2.审计方法选择
笔者以《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项目建设任务书》、《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项目建设方案》为依据,结合相关的一系列政策、规定、文件以及内、外部标准,以建设过程中财务部门、后勤基建处、示范性建设办公室、各专业及专业领域建设组及其他相关部门提供的数据、资料为基础,广泛采用审阅法、观察法、访谈法、抽样法、比较分析法等绩效审计的具体方法。
3.审计评价标准的选择
根据审计目标,对于示范性建设项目是否“经济性”主要从各类资金的投入和使用过程中各种资源的购置、维持和应用是否经济,从事活动的方式是否代表对高等教育资源的最经济、最合理的使用等方面进行评价,具体评价标准从项目论证、采购管理、资金管理等角度选择。
示范性建设项目的“效率性”,即根据已经产生的投入考核产出量、根据示范性建设项目的建设内容选择不同的产出标准进行评价,这些标准必须是可以由相关部门提供的或者可以从收集的资料中获得,可以用来对比的。
示范性建设项目的“效果性”,根据已经产生的结果与预期之间的对比。根据示范性建设方案和计划,列出各建设内容的建设目的(即预期达到的效果),根据“效率性”考核的产出和建设目的进行对比,考核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4.审计内容的确定
示范性建设项目分为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与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基本条件建设、对外交流与合作等子项目,根据项目建设的管理要求,笔者将项目建设分成了项目论证、资金使用、建设管理、建设效果四个环节,分别明确“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在各环节的审计内容。
(1)项目论证环节审计内容
对示范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环节进行审计主要审查以下几个方面:是否按要求对项目进行立项;建设项目是否进行严格的论证;建设方案是否合理;建设目标是否客观、科学;项目在立项时是否有小项目大预算、虚假立项或相同项目重复立项的问题;资金在项目之间的分配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政策和学院事业发展需要。
(2)资金使用环节审计内容
对示范建设项目资金使用环节进行审计主要审查以下几个方面:学院预算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有效;是否有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是否得到贯彻执行;建设资金是否及时足额到位;是否按项目建设进度支付资金;资金支付的方式是否合理节约,有无采取国库集中支付等经济节约的支出方式;有无因管理办法或规章制度落后导致项目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的情况;会计核算是否符合要求;项目支出总额和构成是否符合计划、是否全部真实地用于项目、是否节约、有无截留挪用或损失浪费等问题;项目支出是否有沉淀或结余,其原因是什么等。
(3)项目建设管理环节审计内容
对示范建设管理环节进行审计主要审查以下几个方面:是否有健全的项目管理制度和示范建设运行保障机制;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组织、协调、管理能力和条件保障如何;仪器设备采购和基本建设投资等,是否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要求执行;项目采购是否遵循适当的采购惯例,是否以最低费用取得一定质量的商品和服务;示范性建设质量和进度的控制是否得到有效执行;各重点专业及专业群建设在实训室建设中所购置设备的利用和管理情况如何;项目档案管理是否完善;是否有相互制约又高效的控制监督措施;是否有项目建设情况反馈的考评制度;项目验收方式是否合理、验收机构是否具有权威性、验收结果是否公正等。
(4)项目建设效果环节审计内容
对示范建设效果环节进行审计主要审查以下几个方面:项目工作量的完成情况;实际完成工作量占计划工作量的比重;项目完成进度如何、是否按计划时间完成、若没有按时完成,原因是什么;项目完成质量如何;项目完成后效果如何;是否实现了预期的建设目标;项目建设的成本效益如何,对社会经济实际影响、项目可持续性等。
5.审计报告的撰写
示范性建设项目绩效审计报告主要包含了以下内容:第一部分说明了项目建设的背景,立项依据、审计方法以及审计标准。第二部分为四个环节的审计情况,项目论证环节部分重点说明了总项目和子项目的论证审计情况;资金使用环节包括了资金的到位情况和使用情况;建设管理环节包括了组织设置、子项目管理、资金管理、设备采购、实物管理、进度管理、绩效管理等方面;建设效果环节总结了各建设内容资金投入取得的产出效果。第三部分重点进行了绩效分析,分析了财政资金的推动作用,以及各建设内容取得的成效。第四部分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标签:审计计划论文; 审计质量论文; 审计方法论文; 审计目标论文; 审计流程论文; 管理审计论文; 审计职业论文; 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