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债管理的现状及其策略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外债论文,现状论文,策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外债由政府借款和在国外发行外币债券两部分组成。政府借款包括向外国政府借款、国际金融机构借款、国外商业银行借款以及出口信贷等形式。发行外币债券包括委托国外金融机构发行和直接发行两种类型。
外债具有平衡政府的国际收支、补充国家建设资金的不足、加速本国的经济建设和“增量型”的调节经济等独特功能,从而赋予外债以特殊的吸引力,所以借用外债发展本国经济,在当前几乎成为各国趋之若鹜的乐园。但是,外债并非从天而降的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吉物。外债毕竟是一种债务,利用外债是要付出代价的,过度负债将是一种沉重的包袱。八十年代爆发的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证明,运用外债不仅要考虑必要性,更要考虑可能性。因此,正确认识外债的功能,科学安排外债的结构,如实评估本国使用外债的负担能力和限度,加强对外债的管理,是进一步有效利用外债的必要条件和可靠保证。
一、对外债务的现状
早在五十年代,我国对外举债就有了初步实践,而大规模的向外举债起步于改革开放之后。1980年我国的外债余额为45亿美元,并以每年平均50亿美元的额度增长,1990年达到525.45亿美元;1982年开始进入国际金融市场发行外币债券。九十年代后,由于扩大开放,加速引进外资政策的引导,外债以每年100亿美元额度增长。因而1995年达到 1065.90亿美元,1996年达到1162.80亿美元,成为全球仅次于巴西、墨西哥之后的第三大债务国。
近年来,我国外债的有关数据(亿美元)如下:
表一 外债类型结构
年度 外债余额占外债余额的比例(%)
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1990 525.45 16.012.0
1991 605.61 15.711.7
1992 693.21 16.612.1
1993 835.73 17.112.5
1994 928.06 21.114.0
1995 1065.90 20.713.9
年度
占外债余额的比例(%)
国际商业银行贷款 其他
1990
55.516.5
1991
52.120.5
1992
51.220.2
1993
49.221.2
1994
51.013.9
1995
49.416.0
表二 外债偿还期限结构
年度199019911992199319941995
比重(%)
余额87.183.084.483.888.888.8
余额12.917.015.616.211.211.2
合计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表三 外债风险指标 单位:%
年度 偿债率
负债率
债务率
安全线实际安全线实际安全线实际
1990 20 8.5 20~2514.8 100 87.0
1991 20 8.0 20~2515.0 100 87.0
1992 20 7.3 20~2514.1 100 90.7
1993 20 9.7 20~2514.0 100 94.5
1994 20 9.1 20~2517.0 100 77.8
1995 20 7.3 20~2515.5 100 69.9
1996 20 13.2 20~2519.8 100 76.9
(资料来源:《1996年中国统计年鉴》)
二、外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利用外债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取得了很大成就,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但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国在利用外债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对外债务管理方面。
(一)管理体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在负责筹集和管理官方性优惠贷款方面存在“五大窗口”:财政部负责世界银行贷款;外贸部负责双边贷款;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洲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和其他国际性、地区性金融机构贷款;农业部负责国际农业发展基金贷款;中国银行负责日本输入银行能源贷款。在商业性贷款和发行债券的管理方面,更是“多窗口向外”。
这种分散型管理体制,对于扩大利用外资的渠道,照顾不同部门利益有一定益处,但是,却很容易使举债项目小型化、分散化和举债主体层次降低,中央政府对外债投向的宏观约束机制弱化,造成有违于国民经济产业政策的非规范化投资行为日益增多,出现重点与非重点、生产与非生产、计划内与计划外、创汇与非创汇、中央与地方项目并驾齐驱的多元双重膨胀局面。也很容易造成借债规模失控和结构不合理,不利于国家统一调控管理和实行有效的统计与监督。
(二)规模控制不力,增长速度过快
从国际横向比较来看,1996年底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三大债务国。从外债增长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来看,外债余额在1980年为45亿美元,1990年达到525.45亿美元,年平均增长7.98%,同期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9.9%。1991—1995年外债余额仍以年平均15.18%的速度增长,同期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速度约为10.5%,外债余额的增长速度不仅远远高于前期,而且也远远高于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
如果继续让外债过快增长,那么对我国这样一个国际金融市场上还缺乏筹资经验的国家而言,外债面临的风险无疑会加大,一有风吹草动,后果不堪设想。
(三)结构不合理
外债按贷款条件不同,形成了外债类型结构。外债有长、短期之分,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外债期限结构。外债又有币种之分和币种结构。与币种选择相适应,外债还有持有者上的差别,并形成外债的来源结构。
从外债类型结构(即表一)来看,贷款成本较高的国际商业银行贷款占外债余额的比例偏高,近年来均达到50%左右。这对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而言,一般不宜大规模利用,否则,将会直接危及偿债能力。从外债偿还期限结构(即表二)来看,长期债务占绝对支配地位,但是长期债务的偿还期限却相对集中。从币种结构来看,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借款来源国主要是日本、德国,偿债币种主要是美元,这种单调的外债结构经不起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象1995年4月21日, 日元兑美元突破1美元=80日元大关,这直接影响了我国偿还外债的数额, 增加了我国的偿债负担。
(四)投向管理不佳,使用效益不理想
外债的使用缺乏严格管理,投向不尽合理,存在着大量重复引进现象。由于宏观上缺乏必要的协调,前几年各省市分头引进的彩电、冰箱、洗衣机生产线都超过百条,此外,服装、食品等许多加工行业,也都存在着利用外债大量重复引进现象。这些引进的项目许多在投产后仍需进口大量的零部件。由于我国外汇资金缺乏,许多生产线建成后不能充分发挥其原有的设计能力,致使企业偿债能力大大削弱。
三、加强对外债务管理的策略
从表三可以看出,反映我国外债负担和限度的三个指标都在安全线以内,期限结构也是基本合理的。但是,这种表面上合理的背后却隐藏着许多不合理,那么,怎样对外债进行高效科学的管理呢?本文以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健全外债管理体制
虽然国务院决定由中国人民银行所属的外汇管理局统一管理我国外债,但是目前的职能还不健全,只能起到一种事后管理作用。外汇管理局的作用目前只限于对各部门、各地区外债的统计监测,汇总外债信息,向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及时反映,并提出建议,为国家宏观决策提供依据,还不具备对借款项目、地区统一规划审批,对借款市场、期限、币种、利率结构等统一协调的职能。因此,应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权威机构,具体负责全国外债的协调管理,控制和压缩举债窗口,扭转决策多头,管理多元的涣散局面,对全国各部门所借外债实行统一计划和统一管理。要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要求,制定中长期借债计划,设计外债的总体发展、规模和债务结构,从而使外债的增长速度保持在与经济增长和出口收入相应的水平上。具体做法是,在国务院设置一个统一的外债管理机构——由财政部、国家计委、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组成的“全国外债管理委员会”。由它负责协调中央和地方、地方和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集中统一管理,从而加强国家对外债的宏观调控能力。
(二)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确定适当的借债规模
以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是我国利用外资的基本方针和总原则。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一味依赖外援,把自己的经济发展绑在别国的战车上,从来都不会成功。八十年代由墨西哥引发的全球性债务危机表明,利用外资的规模并非越大越好。有人预言,在未来十年中,我国利用外资的规模过大,不仅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竞争能力,反而很可能加剧通货膨胀,导致经济走向不稳定发展的道路。从表三来看,虽然历年负债率都在安全线以内,但却有逐年增长,直逼安全线之势。所以,从现在起就必须提高警惕,使外债的增长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保持合理的比例。其次还要考虑外债的吸收消化能力,若国内消化外债的能力较低,借款的规模更要严加控制。
(三)保持合理的债务结构
正确选择外债种类结构是合理运用外债的重要环节。从外债种类选择上看,国际金融机构和外国政府的贷款条件一般比较优越,即低息或无息,偿还期限较长,但贷款用途往往受到一定限制。外国商业银行贷款利息较高,但限制条件较少,资金来源充裕。向国外发行外币债券的限制条件最少,但要顺利发行,发行国政府必须具备较高的国际信誉,而且利息高,发行费用大。各国政府在举借外债时,必须根据资金用途和偿还条件,权衡利弊,对各类外债加以选择。在我国的外债结构中,要保持合理的债务结构,首先,必须压缩国际商业银行贷款的比重,安排好现有商业性贷款的用途,尽可能使其高效利用;其次要注意债务偿还期限的搭配,尽量避免偿还期限过于集中或偿债高峰期的出现;第三,应把借入外债的币种和利率结构适当加以分散化,以求减少汇率波动的风险,第四,应使外债资金来源,尤其是商业性借款的国际金融市场来源多元化,以避免对某个资金来源的过分依赖。譬如外币债券,若发行某一外币债券的数额很大,且大部分被该国政府持有,那么,除了面临很大的汇率风险外,还会对我国政策(包括政治、经济、外交等政策)实施的独立性构成威胁。双边关系稍有变故,这种威胁就有可能变成现实。
(四)合理安排外债的投向
外债投向合理是确保高效率使用外债的关键。从长期经济发展战略的角度出发,要保证外债的投向,有利于优化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有利于发展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和资源优势产业,以及有利于增强我国的出口创汇能力。这里有一个外债资金来源和类型同产业投向相对应的问题。外国政府贷款通常都是指定用途的项目贷款,必须也应该用于能源、交通、通讯、原材料等基础产业部门。国际商业银行贷款的成本高,虽没有指定用途的限制,但不加以高效的利用,则会发生偿债困难,所以外债投向规划的重点是外债余额中比重最大的商业性借款。稳妥的办法是着重投向出口创汇的产业或进口替代产业,通过企业的出口创汇或节约外汇支出来偿还债务。不过,这种投向并非是固定不变的。特别是在我国目前基础产业落后的状况已经极大地限制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的情形下,主要依靠国内投资和外国官方优惠贷款发展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也不排除经国家统一安排,在确保有偿还能力的条件下,适当运用国际商业性贷款资金加速我国基础产业建设和调整产业结构的做法。
(五)尽快制定和完善有关外债管理的法律和条例
外债管理法规的建立与完善,可以以立法形式明确各级外债监测管理部门的职权范围,以及各级外债筹措部门和用款单位在外债借、用、还各个环节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以便使外债的管理部门有法可依,外债的筹措和使用部门有章可循,从而将外债的管理纳入法治运行的正常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