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公民教育的北京共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北京论文,共识论文,公民论文,青少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公民的诞生,是人类文明的一个巨大进步。当代中国正在进入一个公民时代,为未来社会培养合格公民,关系到民族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中图分类号]G4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3010(2007)06—0025—03
“公民”概念的产生,可追溯到古希腊城邦时期和罗马共和国时期,其内涵在文艺复兴运动中通过否定神权和尊重人权得到进一步丰富、发展。现代意义上的公民教育思想与现代国家的兴起相伴随。1765年,英国教育家约瑟夫·普里斯里发表《关于公民及其自主生活的自由教育》,积极倡导开展公民教育。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说》中提出“现代公民”概念,开启了我国公民教育思想的先河。
现代社会在积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中培育了公民意识和公民精神。现代公民社会的建立和发展,是公民地位真正确立和公民精神切实发扬的自然结果。青少年公民教育在这一进程中具有奠基作用。随着跨文化交流的深入,青少年道德教育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具有共性,开展青少年公民教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工作者共同关心的课题。2006年5月18—20日,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支持、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北京青少年学生公民教育国际论坛”在北京举行。这次论坛围绕诚信、奉献精神、责任感、尊重意识和奥运背景下青少年公民教育等专题展开研讨,最终形成了“青少年公民教育北京共识”。
一、理清现代公民教育的发展脉络与走向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朱小蔓教授从政策、理论、课程与实践等视角,分析了全球化进程中我国公民教育的发展趋势。她指出:“平等、民主、理解、尊重等现代公民教育理念逐渐在德育目标、内容与方法中得到关注和体现,中国德育在继承重视公民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的教育传统基础上,开始注重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平衡教育,但总体看,公民责任依然是强调重点。”“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公民教育,既要以开放的国际视野借鉴国外成熟的公民教育经验与成果,也必须以理性的文化自觉意识持守民族文化传统,植根中国现实国情。”“敬畏生命、重视生活经验、追求天人和谐是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核心价值理念。这些传统价值观念正以新的形态融入当代中国公民教育实践之中。”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檀传宝教授认为,21世纪中国的公民教育应当特别注重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平衡,注重公民教育内容的开放与创新,注重开展公民道德方面的教育。在教育方式上要通过营造有利于公民教育的舆论环境,使成人社会成为公民生活的表率,“改造学校教育生活成为公民生活的途径”“通过公民生活实现公民教育”。事实上,“通过公民生活实现公民教育,并不是一个新的发现,而是一个被教育家们反复陈述、论证过的教育理念的应用。现在重述这一命题的意义在于,通过教育界和全社会的不懈努力,真正意义上的公民教育概念能够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谐社会建设同步,在中国的土地上真正建立起来;完整的、本真的生活教育理念,也能够在21世纪的中国公民教育和其它教育中焕发出更大的生命力。”
二、探索更加丰富的公民教育内容
当今社会,全球化浪潮使公民教育超越地域限制,各国、各地区的公民教育越来越具有共性。任何国家、地区的公民都承担着共同的国际道德责任,培养青少年具有全球道德责任和国际同理心,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是青少年公民教育的紧迫任务。新加坡南洋科技大学教育学院张泉治博士认为,“只有这样,当他们长大后到其他国家学习或工作时,就能将自身的美德带去,积极帮助他人,无论别人是谁,也不管他们住在哪儿或是去哪儿旅游。”美国前教育部部长助理、美国教育与经济研究中心联合主任苏珊·斯克拉法尼博士指出,应该让教育部门的领导认识到培养学生国际交流能力的重要意义,“高中毕业生应该具备如下素质:有一定的学术修养;能够审慎思考和解决问题;具有一定的文化意识;能够了解世界大事和全球演进趋势;具备能够适应21世纪的人文素养;能够融入团队进行有效合作;能够有效利用计算机和国际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应该做一个有责任感和道德感的公民。”
科学教育在青少年公民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要关注科学教育对青少年公民教育的价值。英国伦敦大学教育学院科学教育系主任迈克·瑞斯教授认为,自然科学教育能够对公民教育产生重要影响,因为它不但能够实现教育的一般目标,而且还能够根据自身学科的特点培养现代社会公民的品德,从而达到培养公民素养的目的。
公民资格教育是青少年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让青少年具备社会公民资格,应成为公民教育的基本目标。加拿大心理学家丹尼尔·科洛克教授认为,公民资格教育是学生在学校、家庭和社会通过各种途径所习得的一整套关于公民资格与品格的价值观、思想、情感、行为模式和技巧等的教育。“公民资格诸价值,不管是公民方面还是品德方面,最初都应该在家庭中,由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来介绍和教授。公民资格教育中那些提升性的价值,可以让青少年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途径学习,不能局限于课堂。”
三、调整公民教育的理念和方法
青少年的品德教育,尤其是公民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及人类认知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对青少年的道德指责要注意分寸。悉尼大学教授、香港教育学院名誉教授李荣安博士指出:“任何社会都有违法者,然而不难发现,很多时候,这是社会体系失败的结果,使这些人变得被边缘化和丑化。他们的偏差行为可以被视为对成人一代和社会给他们待遇的抗议。”“我们成年人应该好好思考建立什么样的社会体系,提供什么样的社会支持系统,来帮助在困境之中的青年,而不是责怪他们。”
澳门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单文经教授指出:“若家庭不注重子弟的道德教育,就是形成青少年问题的温床;已经形成问题的青少年,虽然学校的教师与同行仍有机会能教化辅导之,但是毕竟不容易;如果青少年的不良习气始终未能改变,一旦进入社会,违规犯错的机会自然大增。”“家庭、学校与社会三个环节,环环相扣,千万不可相互推诿,而应该通力合作,同心协力;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另外两者皆应互相配合,方能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伴随科技进步,电子信息时代已经到来,通过网络获取知识成为可能。学校应调整教学方式,教会学生通过网络获取知识。同时,公民教育也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对网络信息的甄别能力,以培养年轻人成为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合格公民。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杰夫·帕斯教授认为:“教育者必须根据当前(甚至是未来)电子新闻时事的需要而重新考虑公民教育的目标,并对教育教学行为作出相应改变”。
四、借助现代奥运会推动公民教育
现代奥运会与学校教育出现了融合的趋势。奥运会已超越体育、政治和经济意义及国家(地区)、民族间的竞争,越来越成为一种文化交流和教育运动。奥运教育日益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青少年公民教育的新内容,而大学和中小学校则逐渐成为推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深入发展的基地。奥林匹克精神与公民教育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青少年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在奥林匹克运动中得以体现和提升。国际奥林匹克教育项目认定的与奥林匹克精神关系密切的四个核心教育价值是:通过参与体育活动享受快乐;公平竞争;文化多元主义(国际理解);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努力追求卓越。
国际奥林匹克文化与教育委员会主席、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何振梁先生指出:“奥林匹克运动会体现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相结合;奥林匹克运动帮助青年建立规则意识和平等观念;通过举办奥运会可以提高青年的公德意识;通过奥林匹克教育和各类实践活动可以增强广大青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举办‘绿色奥运’可以培养青年公民的生态意识。”“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不仅要具备公民意识、公民素质,同时还应拥有强健的体魄。”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北京市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陶西平教授指出:“我们要以公民教育促进奥运的顺利进行,以奥运为契机推动公民教育的开展。一方面,要紧紧抓住奥运这个重大的‘变’,和德育流程这个‘常’整合;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做得好,又可推动奥运这样一个重大活动的顺利进行。应把公民意识贯穿于奥运理念的宣传过程之中。”
日本长野市三本柳小学结合长野冬奥会,开展了以“智、仁、勇”为教育目标,以“一校一国”为主要形式的国际理解教育。该学校校长金田要司认为,要“反省自身,把国际理解教育与引导孩子尊重普遍存在的人权的教育相结合。通过‘一校一国运动’,在儿童中培养一颗善良的心灵,那就是,不管是不是自己身边的人,都要珍惜人与人之间的相逢,并把所有人看作‘最宝贵的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