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23010319890107****
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保密技术的应用可以对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进行保障,对影响系统安全的因素进行有效控制。保密技术的类型有很多,可以结合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也可以实现多种保密技术的综合应用。在应用保密技术的同时,也需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质制度,并借助相关法律来建立安全稳定的网络运营环境。
一、计算机信息系统面临的安全威胁
1、辐射泄密
电力设备是计算机信息系统运行的重要部分,电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寄生电磁信号,所形成的电磁辐射如果不及时有效处理,极易造成计算机信息辐射泄密。这些信息窃取手段十分隐蔽,且切取速度较快,主要的方式有两种,分别为传导发射、辐射发射;前者是通过电源线或其他导电体辐射向外界发射信息电磁波,后者从计算机内部将产生的信息电磁波向外界发射[1]。
2、网络泄露
网络是计算机信息系统运行不可缺少的部分,当前网络数据的共享十分常见,同时计算机的主机与用户是密切相连的,这就使得计算机网络泄密面临一定危险。尤其是在当前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进步的环境下,网络泄漏成为影响计算机系统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一些电脑黑客将网络漏洞作为窃取信息的手段,给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带来很大危害。另外,当前我国网络的相关法律制度还不够完善,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使更多的人利用网络技术来窃取计算机内的数据信息。
3、人为因素泄密
内部人员泄密是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面临的威胁因素之一,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1)由于工作人员缺乏计算机信息系统相关的知识,其在应用计算机时,不了解电磁波辐射会导致信息泄露,因此,在操作时没有采取有效防护措施,最终导致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泄密。同时,在操作计算机过程中,对于对黑客攻击问题没有足够重视,导致漏洞的出现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造成信息泄露的安全事件发生。(2)在计算机信息系统发生问题时,工作人员没有及时做好消磁处理,同时没有对计算机故障进行专业检修,导致在修理时被窃取计算机数据。
二、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保密技术
1、防火墙技术
该技术在应用期间,是基于现代通信网络技术来实现的,属于一种基础的保密技术。防火墙技术在局域网或者公共网络环境中比较常用,为不同的网络提供专属的信息传递通道,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对内部网络环境的运行情况进行掌握,会通过实时监控的方法来发现网络信息系统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对危险信息进行过滤和处理,保证网络运行环境的安全性。
2、加密技术
加密技术主要是通过设置访问权限来对信息系统中的信息数据进行保护,通过安全密钥的应用来提高网络系统的安全性。信息数据在传输之前会对其进行加密处理,在接收之后也需要应用相同的加密设备和密钥进行解密处理,这种保密技术的应用可以避免信息数据被盗取的现象出现[2]。加密技术的应用方法有两种,分别是公开性加密和私用性加密,可以提高整个计算机信息系统的防护水平,整体的安全性得到了显著提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杀毒技术
计算机信息系统在运行期间,很容易受到病毒侵扰,导致信息资料出现丢失、被篡改的情况,无法保证信息资源的完整性,整体的安全性也会受到严重影响。网络病毒会在信息系统中快速传播,严重时会导致整个网络系统瘫痪,无法正常运转。杀毒技术的应用可以及时对网络病毒进行查杀,用户在安装杀毒软件之后,需要定期对软件进行更新,避免出现漏洞,提高软件的病毒查杀能能力。计算机设备在使用期间要经常性的开展病毒查杀工作,降低病毒的入侵,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4、信道隐蔽技术
该技术在应用时可以对信息数据传输通道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处理和控制。信道隐蔽技术在应用和发展过程中,隐蔽信道的数量在逐渐减少,而且会对信道的传输能力进行测量,在基础上实现的对信息系统内部功能的优化,降低危险因素的产生[3]。
三、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安全管理途径
1、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
对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安全管理可以保证系统运行环境的稳定性,要想提升安全管理水平,还需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对管理内容进行约束,以此提升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相关部门管理人员需要对与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工作有关的法律规定进行健全,只有对其不断进行优化和完善,才能为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保障。还应加强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保证规范性操作,将规章制度落实到实际工作中,让计算机信息系统处于安全、稳定的运行状态,强化安全管理质量。
2、加强安全教育宣传
大部分计算机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安全管理意识较为薄弱,应用期间没有注重信息的安全性,许多不规范的操作行为很容易导致信息泄露现象的发生。这就需要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宣传教育,让用户对网络安全的重要性进行了解,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提高防范意识。有关部门需要将自身的宣传作用体现出来,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相关知识的宣传工作,可以借助网络媒体,在日常生活中对计算机用户进行正确的引导,使他们可以主动参与到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保护工作中,提升管理水平。
3、通过信息安全立法,完善网络系统环境
对于当前计算机网络安全事件的不断发生,安全立法是保障网络安全的有效手段。对网络安全法律进行完善,可以促进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现阶段,虽然相关法律法规也得到了优化和完善,但是对网络病毒、黑客问题的处理还没制定具体的内容,这就需要对法律内容进行完善,确定网络安全事件的责任归属和赔偿问题,公安部门也需要对网络中危害人们利益的行为进行管理,加大网络安全的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危害网络安全的人员与组织,让网络活动可以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中进行,保证其安全性。
结论: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既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一定的便利,也给人们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威胁,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安全管理工作的强化,可以有效降低这些危险因素给计算机系统带来的影响。在对保密技术的作用进行充分发挥的基础上,对系统的安全管理质量进行提升,可以有效促进我国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佳佳.浅谈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技术及安全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6):62.
[2]陈文胜.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技术及安全管理浅析[J].无线互联科技,2015(24):125-126.
[3]陈志忠,王骏,蔡猛.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保密技术及安全管理[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21):188.
论文作者:罗啸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2
标签:计算机信息论文; 系统论文; 技术论文; 网络论文; 计算机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信息论文; 《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