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医疗器械维修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郭超

浅析医疗器械维修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郭超

邹平鑫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山东省 邹平市 256200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越来越强大,我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及要求也在不断的变化,现在人们对自己的生活质量也要求越来越高。同时,现在的医院,医疗机械的使用对医疗诊断的结果,以及在患者治疗中都会发挥重要的作用。目前,医疗器械在医院的实际使用中,有关医疗设备的管理以及维修保养总还有很多缺陷和问题,味蕾确保医疗器械的使用启到最大化的效率,本次研究对医疗器械的维修管理进行探讨和分析,望能提供参考作用。

关键词:医疗器械;维修管理;管理策略

在现在的医院医疗中,医疗器械在患者的诊断、治疗以及康复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医疗器械在医院整个医疗的系统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患者的安全以及健康和医疗器械有着直接的关系,对于医院的经济效益也有着极大的影响。但是,随着中国医疗行业的持续发展和变化,医疗器械的样式和规模也在不断的增加,医疗器械在维修管理方面也慢慢的出现一些问题,这会对医疗以及患者产生一些不良的负面影响,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医疗器械的维修管理,有效的使用和管理它,包括后期的维护保养。

1 当前我国医院医疗器械的使用情况

在我国医院最常用的医疗器械,主要是大型医疗器械、应急处置仪器、高风险仪器和通用仪器。大型医疗器械主要包括了B超机、核磁共振仪器、CT仪以及全自动生化仪等;应急处置仪器主要有呼吸机和除颤仪;高风险仪器有新生儿蓝光治疗仪、早产儿培育箱、婴儿呼吸机、宫腔镜等等;通用仪器主要有理疗仪以及心电监测设备。大锁数医疗器械都是进口的,所以医疗器械具有高度的精确度,但是因为有的制造商会对部分关键性技术保密,所以这种医疗器械维护起来比较困难,而且医院有着各种各样的医疗器械,种类也很多且更新的速度很快,导致医疗对院内一些医疗器械的维护和管理很难跟上脚步。只要做好医院医疗器械的使用、管理以及维修维护,才能让它发挥出应有的价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我国医疗器械维修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维修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当前在我国的医院医疗器械维修管理中,对于维修人员并没有制定统一规范的管理体系,而且现有的管理体系有很多地方都需要改善。在我国有些地区医疗器械管理人员也有一定的问题,比如职业水平不均匀或者管理经验不足,在正式上岗时,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对于一些医疗器械发生的故障,不能及时且用正确的处理方式去解决,导致医疗器械维修工作较差,甚至还会导致一些设备的安全事故。也有少数的医疗对医疗器械维护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对相关的人员定期培训安排不到位。

2.2维修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不高

就中国的医疗行情而言,医疗器械工作者的重要性并不是很大。医疗机构认为,因为医疗设备的维护人员并不是在前线工作的医疗人员,所以在医疗业所占据的地位并不重要,而且员工的专业素养也没有做过多要求,从而导致员工的工资待遇方面也比普通的护士以及医生要差,这样员工的工作热情以及责任感就会大打折扣。

2.3缺乏设备维修的相关零件和工具

现在几乎没有医疗器械零件的销售渠道,大多数是因为被厂家垄断了,而且医院因为采购时成本有限制,没有购买较多的备用零件,所以导致医疗器械有问题时,就会对医院医疗器械正常的使用造成一定的影响。虽然厂家也会有相应的售后保障,但是鉴于医疗器械的特殊性,对于比较复杂的售后流程也不能及时给医院提供及时的解决方案。另外,医疗器械因为自身的复杂性,检测和维修的时候,都需要用到专门的工具,因为医院在这方面的投入成本也较少,维修的理论知识以及维修的方式方法也跟不上时代的脚步,因此维修的技术跟不上设备更新的速度,导致工作人员的工作也面临着严格的考核。

2.4维修检查只注重表面,无法进行深人工作

目前我国大多数医院都不能对医疗器械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工作,对于医疗器械的安全维护工作也非常少。因为现代医疗器械更注重高精度的维护,以满足医疗行业更严格的维护要求。但是该体系未全面实施,医院却反相对标准化的维护和维修机制,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造成较大的隐患,就会耗费较多的人力以及物力资源。

3医疗器械维修管理相对策略

3.1加大维修管理人员的培养力度和制度准则

对于医疗器械的维修管理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这应该是医院对于设备维修管理人员的一项基本要求,并且在正式工作之前设置实习时间,在实习过程中,专业器材维护管理人员需要进行指导工作,实习人员的知识缺乏应在短时间内加以纠正,实习结束后,需要统一的进行实践考评和专业知识的考评。医疗器械总在不断的持续更新以及带来先进的技术,这也是会给维修管理人员带来巨大的挑战。所以,相关从业人员也要根据医疗器械的更新频率定期的展开培训和学习,让医疗器械的维护人员的团队构建并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

3.2不断提升维修管理人员工作热情

为了促进维修管理人员的积极态度,必须从医院和维修管理人员自身的角度进行出发。从医院的角度,应该加强维护人员工作领导力度,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维护人员的重视度,提高专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及计划。从维修管理人员的角度出发,从责任、监管、薪资、福利以及奖惩等一些方面来规范化,并且落实执行到每一个环节,对于工作负责热情的人员提供相应的奖励,反之,进行相应的处罚。

另外维修管理人员也有权简单上级和下级,或者是同级,让每个工作人员的工作都落实到位,这样有利于维修管理的工作顺利进行。

3.3加强医院与器械厂家之间的沟通

现在,医疗器械维护的主要负责的是厂家和一些售后部门。如果器械的部件有问题,厂家会负责设备的内部维护,但是因为医疗行业的特殊性,通常不可能及时处理医疗设备的售后服务。因此,医院购买医疗器械时,厂家和医院的技术人员之间的要多加加强交流对与医疗设备的故障及时的解决方案,为医院的正常工作带来积极的作用。

3.4完善维修管理工作相关的制度

随着医疗系统的持续改善,医疗器械的种类也在增加,医疗器械的工作人员的服务范围也在扩大,定期更新医疗设备和医疗系统,来改善医疗系统的相关管理,包括责任、培训、以及维护监督的相关信息,诸如修改的过程、事故的原因和故障的类型。

3.5加强医疗器械的维护措施

为了更有效地延长医疗器械的使用寿命,医院需要定期的进行日常维护,让医疗设备都处于无毒、无害,并且温湿度比较适合的环境,这样医疗器械也能降低故障的概率,从而延长设备的寿命达到一定的程度。同时,医疗器械的灰尘必须在定期的清理,以免散热处的灰尘较多影响散热性能,也避免灰尘的影响导视器械设备的短路现象。所以我们需要定期清扫这些设备,以防止灰尘引起的机器故障

3.6加强器械的日常检查工作

应有效降低器械的故障频率,加强器械精度和性能检查强度,确保设备各种组件功能符合标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并对设备进行不规则检查,以详细记录。要确保医疗器械使用前后的正确,检查电源和其他操作,覆盖灰尘布罩,并为设备正常使用提供安全的基础。

结论

总而言之,由于维护设备管理资金的即时经济效益较低,医院对此不大注意,无法保证日常维护和维护,导致医疗器械的使用年限受到不良影响,因此需要改进医疗器械管理系统,建立相应的医疗器械电子状态数据库,实施定期培训,加强日常维护。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并引人注目于医疗工程学。

参考文献

[1]高蜻颖,卫蕾,陆银春从不良事件分析报告谈加强医疗器械监管的重要比[J].医疗卫生装备,2016,37(12):130-132

[2]纪义波,韩溟,魏秉真,等二氧化碳激光治疗机在使用环节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16,40(2):131-133

[3]褚淑贞,上恩楠,都兰娜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医药业杂志,2017,48(6):93-95.

论文作者:郭超

论文发表刊物:《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6

标签:;  ;  ;  ;  ;  ;  ;  ;  

浅析医疗器械维修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郭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