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刘春红

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刘春红

广东建科建筑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广东 广州 510500

摘要:近些年,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技术水平飞速提高,我国的建筑业也有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但是受到激烈竞争市场的影响,也给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建筑行业要想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就需要新技术的融入,从而通过科技来给自身带来新的活力。本文主要是对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应用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建筑行业取得较快的发展速度,施工技术水平也取得极大程度的提高。 新技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极大的节约成本,确保施工在要求周期内完工,还能够很大程度上保证工程质量及施工安全,进而为整个施工项目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最重要的是还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对周围环境的损坏或污染,实现对周围环境的有效保护,对于使用者而言是巨大福音。

1、建筑工程施工的新技术应用的趋势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中开始大量的投入新技术,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可以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新技术对传统的施工技术产生一定的冲击。为了有效的解决技术问题,很多新的工艺和设备已经投入使用中,提升建筑施工的效率。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现代工程建设的技术、工艺也取得了很提高。在我国的建筑工程工作中,新技术使用是现代建筑的重要表现。目前,新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施工的效率非常高,而且工艺先进,节约了大量的成本,节省劳动力。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发展。而建筑施工技术也从传统工程按期、保质完成转变为向节能化高新化发展。这样技术的优点在于:使用比较方便、投资比较少、生态环保等。这也是我国未来建筑工程的发展方向。

2、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

2.1在工程应用型钢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型钢混凝土结构也称为劲性混凝土结构。由于这种结构型式是型钢外包钢筋混凝土的组合结构,因此这种结构具有比纯钢结构节省钢材,并增加构件和建筑物的刚度;比纯钢筋混凝土结构截面小,重量轻,故增加了构件的延性,同时具有更高的强度。另外,型钢混凝土结构具有强耐腐蚀、防火性能的优点。某个综合改造工程地下建筑总面积30万m2,包括地下九层,45m 是其平均基坑开挖深度。地上建筑高度在 81.6-201m 之间,一共有 6 幢,其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核心筒结构,柱、剪力墙混凝土最高强度为 C70。 该工程不仅对技术要求较高,而且由于施工任务量巨大,工期十分紧张该工程建设过程中,为保质、保期、 创效的完成施工任务,本工程采用了新技术型钢混凝土结构技术,工程型钢混凝土柱应用于建筑结构正负零以下负 9 层,可用来提高建筑物结构底部柱子的抗破坏能力,并减小柱截面尺寸,增大建筑使用空间。

2.2工程中应用钢筋连接技术

在进行建筑施工环节中,采用合理的钢筋连接技术,在新的技术中有螺纹接头式连接的方式。在施工中,钢筋中采用螺纹连接,应该确保接头处于对准的状态下,将连接套筒进行安装,确保套筒的一端与钢筋紧密的连接,在套筒外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按照规定确定好距离,确保连接工作的顺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进行长丝头连接的环节中,应该将螺母拧紧,然后确保套筒的标准化,将套筒与长丝头连接在一起,确保二者可以紧密的结合,拧动套筒,确保其与接头位置重合,采用扳手将二者拧紧,最后采用螺母将套筒固定好,从而完善连接工作。在连接中,要固定好所有的建筑设施,在确保施工的前提下,施工人员要对连接的方式非常熟悉,严格按照施工流程进行各项操作。在连接完成后,要进行各项检验工作,工作人员应该对连接进行分类检查。检查中应该分析接头外螺纹的长度,敲动螺纹分析其是否存在松动的情况。在对钢筋进行检查中,应该分析其强度是否可以完全达到要求。

2.3工程中防水技术的应用

对于建筑防水堵漏新技术手段的实际应用中面临的渗漏孔洞问题,其同样也需要采取较为理想的技术手段进行有效控制和弥补。通常情况下,工作人员需要使用质量可靠的速凝型堵漏宝作,并合理控制水的添加量,确保在搅拌均匀后,能够提升防水效果。而在涂抹过程中,可以对其反复涂抹,以确保整体涂抹效果。工作人员还应重视成膜处理,需要对成膜的厚度进行严格把握,通常情况下,单层膜厚度应为 0.75mm, 以便确保重复涂抹后的效果能够达到预期目标。针对建筑防水堵漏新技术施工工艺的有效落实而言,工作人员还应围绕着防水堵漏材料进行严格把关,促使其创新优化效果,尤其是当前部分防水材料的应用存在一些问题,更是需要工作人员对其进行创新优化。而当前,新型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材料的应用反馈就较好,在通用型 GS 防水材料以及柔韧性JS 防水材料方面都能够体现出理想的实际应用效能,进而也就需要结合不同建筑区域及其基本防水需求进行操作处理,保障其能够体现出理想的实用性价值效果。

2.4对于外墙节能保温技术的应用

借助墙体保温施工,能将外墙体能耗进行降低。通常将墙体保温层设置于墙体外侧,虽在内侧进行设置较为简单,但却无法取得较好的保温效果。对于典型的外墙保温,其组成部分有无机材料与有机材料,具有的效果有:隔声、热与温,主要包括:复合外墙施工技术、粘贴外墙施工技术、干挂外墙施工技术、喷涂外墙施工技术、抹灰外墙施工技术等,对于保温墙施工形式的选择,需结合施工方法与保温材料进行,保温墙施工形式有机械固定形式、保温砌块形式、挂板形式、粘结固定形式等。

2.5工程中应用新型模板及支架技术

该建筑工程施工中,为有效满足施工需求,保证材料供应及时到位,满足施工需要,垂直运输采用群塔作业。同时,加强质量控制,在保证整个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合理应用模板和支架技术施工。所采用的新技术主要为盘扣式脚手架。在本工程施工中盘扣式脚手架的应用具有诸多优势,具体表现在施工更为便利、标准化和系列化了技术的杆件、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绿色环保、施工效率高等方面。盘扣式脚手架由于在搭设和拆除方面极为便利,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更有利于质量控制,除此之外,由于其节点稳固可靠,对于施工安全性也大有益处。由此可知,该技术在提高施工效率和降低施工安全事故两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良好。

2.6工程应用钢结构吊装技术

钢结构吊装技术为劲性柱吊装。对于劲性钢柱而言,为确保钢柱吊装效果,在具体的每个吊装环节应加强相应的质量控制。在具体的安装过程中综合考虑多项因素,包括周围道路、安装工艺、现场布置、吊起重能力等,综合多项因素制定合理的安装方案,如此不仅能够避免安全损失,还能够确保安装的正常有序开展。劲性钢柱安装的安装方式主要是分节分段的形式,安全性和精度是其安装重点,在安装期间围绕这两项要求重点关注。钢结构安装时,应先钢结构作业面,后土建作业面,先进行钢柱吊装、焊接操作,再开始钢筋绑扎、模板支设、混凝土浇筑等操作。同时为了防止出现不必要的干扰,应加强交叉面作业的协调工作,实现对工程质量的良性控制。完成钢构件吊装施工后,还需进行测量和校正,逐个拧紧高强度螺栓,之后进行焊接施工作业。待各个位置都安装完毕后,为进一步确保工程质量,应认真对其进行全面细致地精度检查,一旦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地方,应及时采取修正措施。最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实现有效控制工程质量。

3、结论

新技术的应用不仅能顺利完成施工任务,保证工程质量,还能保护周围环境,建筑工程企业为能够将其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进一步提高,不仅需加强对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还需做好质量控制工作,从而将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安全加以提高,提高企业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崔建东.综合施工技术在地下工程中的应用[J].四川建材2006(03).

[2]秦向宇.简议建筑工程施工的新技术与新材料及其质量控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8):1625.

[3]秦伟.房屋建筑施工技术应用中的创新性[J].住宅与房地产,2016(35):176.

论文作者:刘春红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4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刘春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