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实践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课程论文,教学实践论文,高中化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6年秋季,天津市高中年级开始了新课程教学,从高一开始进行人教版新教材化学必修1模块的教学,一年的时间完成了化学必修1和必修2。几年来通过新课程的教学实践,教师产生了一些困惑,提出一些新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就成为新教材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
一、教师的困惑和问题
一是学时管理没有落实。《天津市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指导方案》的学时管理要求:“每学期分两段安排课程,每段10周。每个学习模块通常为36学时,可在一个学段内完成”,这一要求没有得到落实,大多数学校周学时为3~4学时,每个模块用了一学期,必修1、必修2用了一学年。例如:
二是化学新教材编排的体例有很大变化,知识呈现方式和顺序变了,知识内容的教学目标要求变了,许多教师感到不适应。
三是新教材的知识面比较宽,化学必修1、必修2几乎涉及了旧教材从高一到高三的所有知识,但比旧教材浅。在高考要求不明晰的情况下,老师在教学时唯恐讲浅了学生不能适应高考,但讲深了课时就不够,学习内容与学习时间之间存在很大矛盾,教师不知道课改后的高考如何应对,感到茫然、困惑。
四是尽管普遍认同了新课程的理念,暑假期间高一年级的老师全部接受了新课程的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但在实际教学中仍然欠缺所需要的教学技能。
五是新课程改革要求师生要转变教学方式,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和动手操作能力等。这些新的教学思想在教材的设计中已经有所体现,但过于理想化,条件不具备。如:教材中的“科学探究”栏目,增加了实验内容,但学校的化学实验室有限,实验室的资金有限,实验员老师的负担加重,学生不可能都到实验室上课,实验基本上由教师在普通教室演示,造成“公开课上进行科学探究,日常课上依旧接受学习”“展示课上做模做样搞改革,展示课后循规蹈矩走应试”。
六是能与新教材配套的教辅资料不少,但大多是旧教材的翻版,真正水平高的资料却很少,知识重点的把握、材料的取舍不能令人满意。教师平时教学任务重,备课时间紧,没有更多精力和条件寻找资料和编写练习题,使留作业成为难事,复习巩固、及时反馈更谈不上,学习质量不能保证。
二、对策和建议
(一)准确理解高中化学必修模块的功能定位与教学目标
高中化学新课程分为2个必修模块和6个选修模块。其中必修模块是选修模块的基础,选修模块是在必修模块的基础上进行拓展与深化。从内容上看,必修模块几乎包括了以往高中化学三年所涉及的所有内容,但由于必修模块中具体的知识点作了精简,教学要求作了调整,大多数只是形成一般的概念,了解基本的研究方法,相关内容在选修模块中都将进一步深化。
(二)全面理解教材结构,准确把握必修模块的教学要求
从课程设计来看,必修模块的目的是促进全体高中学生形成最基本的科学素养,是所有的高中生人人都要学的化学,因此必须强调其基础性;从必修模块的编排体系来看,不再以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等理论知识为出发点,采用推理、演绎的方法学习化学,而改为以物质分类的思想来整合教学内容,通过提供实验事实、科学史话等感性材料,采用分析、归纳的方法获得化学知识。因此,同样的知识内容,在新、旧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其教学要求也不相同。例如:教学中,首先应该保证所有的学生掌握好最基本的东西。在此基础上,为了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后续知识的学习,可以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对教学内容进行增补,但不要任意添加。增补的前提是有利于教学、不增加学生负担。例如: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二章“离子反应”一节,可做如表1(见下页)所示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是螺旋上升的,不是在知识首次出现时就要求学生一下子全部达到目的。新课要求与模块学习结束时的要求应该有所不同。像物质的量、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这些重要的化学知识,在前两章有了初步印象后,在后续所有单元学习中,必须反复出现,反复应用,在必修模块全部结束后,才提高到期望的高度。
在把握教学要求时,还要正确处理教学与考试的关系,有些内容是必教必考的,而有些内容可以只教不考或者选教选考,有些则选教不考。根据教学需要而增补的内容一般不作为学分认定的内容。例如:教材中的“资料卡片”“科学视野”和“科学史话”三个栏目的内容是教学上很好的素材,但可不作为学分认定内容。
(三)深入研究教材中知识呈现主线,合理重组教学内容
教材采用了专题式的模块内容,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例如化学必修1中的第三章的“金属及其化合物”,是典型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本章教材按照新课标要求,隐去了周期和主族这条过去最熟悉的线索,将整个金属作为研究对象,按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和盐横向分类,横向比较,了解通性,突出特性。这样的集中介绍,有其明显特点,但大量的信息同时出现在学生面前,又缺乏元素周期律的知识基础,学生容易感到知识凌乱,把握不住规律,造成“背化学”的现象。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入研究教材的编排主线,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地重组教学内容。教材第三章是以钠、铝、铁、铜四种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为知识主线,在“金属与水的反应”中,重点介绍的是钠与水和铁与水两个反应,在教学中建议增加铝与水反应,从学生已有的“金属活动顺序”知识出发,充分利用“金属的活动性不同,与水反应的难易程度不同”这条主线,使基础知识规律清晰。
在新课程中,教材仅仅是学习的一个范例和文本,教师要破除“教教材”的传统观念,教学中如何选取知识,知识如何呈现,都要靠教师进行二次创造,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重新整合教学资源,灵活处理教材。如钠的物理性质可以在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时,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分析归纳。
(四)以科学探究作为突破口,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
改变学生过于依靠接受式学习的方式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探究情景,让学生发现问题,作出猜想与假设,并通过实验、调查、查阅文献等方式搜集与处理信息,对猜想与假设进行论证,最后通过表达与交流对自己的探究过程进行反思与评价。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
1.联系生活实际取材,设计探究实验方案。在必修1第三章“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二课时教材有“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两个知识点,选取月饼包装里的小袋黑色粉末和“管道通”中小袋灰色粉末,这些来自生活的素材,根据学生已掌握的金属与水、与酸反应的知识,让他们设计实验方案探究月饼包装里的小袋黑色粉末和“管道通”中小袋灰色粉末分别是哪种金属粉末?方案和结论如下:
通过实验探究,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被激发,体验了科学探究的喜悦,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对比能力、分析能力,学习了实验研究的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选择核心内容进行探究。在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一课,为使学生认识离子反应的实质,利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学生通过向溶液中滴加溶液,过滤后得蓝色溶液,分析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问:是否参加了反应?若在蓝色滤液中再加入NaOH溶液,过滤得无色溶液,再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学生自己得出正确结论并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
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探究离子浓度的变化与溶液导电性,揭示离子反应的实质。向0.01mol/L 溶液中加几滴酚酞,再逐滴加入0.2mol/L溶液,观察溶液中现象、小灯泡和电流表指针的变化,通过分析小灯泡由亮→暗→熄灭→亮几个阶段变化的原因,学生对稀与溶液的反应有了新的认识,讨论得出离子浓度的变化与溶液导电性关系,揭示出离子反应的实质。为节省时间,课前准备好过滤器,并将实验溶液滴加稀拍成实验视频,有助于现象的观察,使学生讨论的时间更充裕。
本节课以实验为基础,发挥实验的教学功能,探究离子反应的实质,用一系列实验揭示溶液中电解质所起的反应是离子反应,学生思维活跃,积极参与,课堂气氛热烈,教学效果非常好。
科学探究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但并不是学习的唯一方式。学习任务的复杂性决定了人类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尤其是在校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和空间里,要掌握几千年来人类文化的精髓,只用一种学习方式是不可想象的。接受学习、探究学习等都是学生常用的学习方式,并没有绝对的优与劣,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综合应用多种学习方式(包括接受式)来积极、主动、高效地获取知识。
新课程的实施中有许许多多的问题值得我们去研究、探讨,提出解决的策略,面对新课程试验的客观存在,深感机遇与挑战的并存,更激励着我们探索的勇气和对收获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