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理论与技术: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进行改革聂玉丽教授访问中国历史课程网络在线讨论(节选)_命题的否定论文

命题理论与技术: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进行改革聂玉丽教授访问中国历史课程网络在线讨论(节选)_命题的否定论文

命题理论与技术: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改革——聂幼犁教授做客中国历史课程网在线研讨实录(节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在线论文,新课程论文,中国历史论文,命题论文,实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线时间:2007年2月15日北京

时间20~24时

○内容整理:朱继军

布瑞斯:各地课改“条件”是不同的,可是试题却是一样的,教师谁也不能不重视评价问题。要使大家“相信”课改,就要相信课程标准的权威,可是俺觉得即使用传统的、非课改的、纯粹应试的方法仍然可以取得相当不错的成绩,这又如何使教师相信课改?

聂:你说得很对!针对各省不平衡的情况,目前,经教育部批准,已经有不少省市开始创造条件,试验自主命题。你说的“即使用传统的、非课改的、纯粹应试的方法仍然可以取得相当不错的成绩”,我想大致是以下几个因素造成的。

第一,命题是一门科学,一门专业,并非是一位高水平学科专家或有经验的中学教师就自然会命制试题。要学会命题,必须有相当的学习或训练。命题者本身有一个提高的过程。

第二,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站在命题者的立场,不仅仅看课程标准,还必须关注实际的教学情况和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水平。改革的目标是提出来了,但实际的教学或学习的跟进一定会有一个过程。从某种意义上看,考试目标的改革要受制于这个过程,走得太快了,会使考试失去对象。考试改革与教学改革是一个互相促进、互相依赖的相当长的过程。

第三,对考试的评价也有一个专业化的培训过程。一场大规模的考试下来,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评价,有些还截然相反,反映的就是这个问题。大规模的考试,尤其是中考、高考,牵涉千家万户,按理说,应当有一个监督机制,有合法的、大家公认的机构来对其进行评价。不能只听组织考试的单位“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也不能凭藉个别专家的个人意见来定优劣。

知道了以上的道理,就应当知道,某一位教师的改革,如果要取得好成绩,就应当既看到理论上的改革方向,又看到本地区实际的考试改革进程,并据此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无水成圣:目前我们(至少周围同行)仍觉得十分难以操作的问题,那就是教学或考试虽提倡以课标为准,但由于教材多版本,很难避免有的设问、答案、材料乃至具体图片的相近相似,如果有些题目出现偏向某本教材情况,怎么办?理论上说最好避免,但我们还是担心;有些教师干脆将另外一套教材内容加以补充,可毕竟量太大,更不符合新课改要求;但从期末测试来看,这一做法又有比较明显的效果,使教师确实难以取舍。请教了!

聂:你的问题很实在!应当说,从大的方面或者考试的总体来看,总是教什么,考什么,不会有教什么不考什么的情况。个别的情况会有,但不是主流,或者说是命题者犯的错误,相信今后会改正。为了个别的或偶然的情况,让学生学多个版本,事倍功半,是很不合算的。如果我是你的话:首先,仔细研究课程标准。想一想,如果让我来写课本,从三维目标来看,我应当据此完成哪些目标?为了完成这些目标我应当教什么?怎么教?其次,仔细研究实际使用的课本,看一看它有多少可以利用之处?再对照《考试指南》,认清哪些内容应当是重点?其三,据此,利用其他资源(包括其他版本的课本)补足课本不足的空缺。

无路可逃:聂老师及各位同仁,你们认为什么样的题目算是“烂题”?谈到命题,大家往往会想到高考,其实,我认为平时学生的练习、测验题非常重要,对历史教与学的影响甚至比高考更大,很多资料编写的和很多老师命制的试题,都是从网上下载几套、十几套试题,选择加粘贴就拼凑出来,由此便产生了很多问题:有些题目反复重复,大多题目是从老教材脱胎而来,而真正体现新课改精神的题目很少!非常想自己命制些试题出来,所以在此请教聂老师和各位同仁。

聂:“烂题”有的是,程度不同而已。

聂:这两年,随着新课程的铺开,各地、各级为了引导教学培养“基本能力”,将考试变为课程开发有机组成部分,“海派”风格益盛,引用新材料的试题日多,这本是好事,但引用不规范和误读材料的情况也屡见不鲜,有的甚至造成试题无解——“崩题”,不仅降低了考试的有效性、可靠性与公信度,而且对教学产生了不良影响。如何遵循史学的基本原则,规范引用和准确解读材料的问题已经到了非特别强调不可的时候了,试举几例。

2007年高考(上海)历史试题第8题:

●“元有天下,其疆域之袤,海漕之富,兵力、物力之雄廓,过于汉唐。”下列选项中,最能反映元代“海漕之富”的是 (D)

A.汪大渊随商船出海旅行

B.置中书省统辖全国政务

C.马可·波罗赞大都繁华

D.设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该题引文出自魏源《元史新编》的“拟进呈元史自叙”,对考生来说是新材料,要求考生找出“最能反映元代‘海漕之富’”的史实,是一种注释类的试题,考查的是利用已有知识学习新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对“海漕”的解读。翻开《元史》和《元史新编》,“海漕”是海上漕运的缩略语,①与内河或运河漕运的“河漕”相对。在特定语境中,也常与“海运”通用。“漕运”原指水路运输,与陆路的“转运”相对,后来统指历代朝廷将所征粮食和其他物资运往京师或其他指定地点的运输。考生所用之课本介绍了元代漕运的情况,也有“运河漕运”“海上漕运”之说。

所谓“最能反映元代海漕之富”的史实当是“元代海漕之富”最典型的表现或最重要的结果。然而,该题给出的正确答案却令人愕然,居然是“D.设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从最典型的表现这个角度来看,《历史学习》2006年第 11期刊登的《元代“海漕”由谁管》已有详尽充分的阐述,认为正确答案当是“兴盛时,每岁供应京师的粮食超过三百万石”。实际上,最多时一次运粮三百五十余万石,征集海船四千余艘。②何等壮观!这与“设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是两回事。这一点,考生所用之课本也有明确的区别,“海漕”与“设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分别在两个目中介绍。而该题却将它们混为一谈,将“海漕”误解为海外贸易或海外贸易和漕运的缩略词。再如《元代“海漕”由谁管》一文所指出,唐、宋、元代设市舶司与是否“最能”反映海外贸易之富也不是充分而必要的关系,要具体情况具体认定。从最重要的结果这个角度来看,笔者以为四个选项中的“C.马可·波罗赞大都繁华”可能沾了一点边,至少“海漕之富”是“大都繁华”最重要的前提之一。

元代海运有“一代良法”之誉,但当时人对它的认识已历经多年,且管理机构也有一个不断演变、改良的过程,高荣盛有《元代海运与江南社会经济》作考证和阐释。③这项研究成果在白寿彝总主编、陈得芝主编的《中国通史》第13册第八卷中也有反映,丙编第六章第二节中专门介绍了元代的海运管理。④

根据以上分析和考生已学的知识与技能,本题如果要保留这段材料并不提高难度,比较方便的修改方案是可在考查比较宏观的阅读理解能力上寻找切入点:

魏源在《元史新编》中说:“元有天下,其疆域之袤,海漕之富,兵力、物力之雄廓,过于汉唐。”这段话是对元代强盛时期(D)

A.生动具体的描述

B.主观片面的臆断

C.错误颇多的解释 D.比较客观的论证

下列试题大概都和材料解读的话题有关。 ⑤

●在法国受到英国人入侵的危急时刻,圣女贞德挺身而出,号召人民英勇参战,赶走英国人。圣女贞德的壮举促进了法兰西民族意识的形成。英法之间这场战争是(C)

A.十字军东征B.玫瑰战争

C.百年战争 D.三十年战争

这道试题用圣女贞德的经典故事引出“英法之间的这场战争是”“百年战争”。从立意和导向上看,都比用具体的时间更好。然而对这个故事的表述却还可以更准确。一是题干中第一个“圣女”应当删去。她生前的美誉是解除奥尔良之围的“奥尔良姑娘”,而不是“圣女”。“圣女”是她受难后对她的追认与赞颂;⑥二是贞德虽“受命”于国王,但按照她的实际地位,用“号召人民”不如用“临危请命,率众英勇参战”更为确切;三是圣女贞德的故事发生在百年战争的末期,与其说“她的壮举促进了法兰西民族意识的形成”,不如说“反映了法兰西民族意识的形成”;四是用“英国人入侵”不如用“英格兰入侵”更为准确;五是提问中的“是”应改为“史称”,因为这场战争历时弥久、反反复复,当时人根本不知道会打多少年。最后,打了116年左右才停下来,后人称其为百年战争并成为专用名词;六是题干行文累赘,反复出现“圣女贞德”“英国”。综上所述,本题似可改为:

在英格兰入侵的危急时刻,未满18岁的贞德挺身而出,临危请命,率众英勇参战。她的壮举反映了法兰西民族意识的形成。英法之间这场战争史称(选项同原题,略。)

以上试题都属于对史料内容的解读和诠释,而以下这道试题则牵涉到对史料性质的解读和认定问题。

●某中学一研究小组就“同文馆”的历史进行探讨。他们在众多的材料中选择了时人日记、回忆录和后人著述等三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鬼计本多端,使小朝廷设同文之馆;军机无远路,诱佳弟子拜异类为师。”(清·李慈铭:《越缦堂日记》)

材料二 “同文馆于同治元年(1862)成立。馆学最初只有英文、法文。……同文馆是成立了,但招不到学生,因为风气未开,无人肯入,大家以为学了洋文,便是降了外国。”(齐如山:《齐如山回忆录》)

材料三 “同文馆的学生并不多,1862年入学的仅10人,后增为30人,最多时也只有150人。1901年,该馆并入京师大学堂。……同文馆完全按正规的学校来办,入校学生不仅学外语,还学中文和自然科学。学制严格,八年毕业。……考试制度也很严格,月有月考,季有季考,岁有岁考,三年一大考。……总体来看,同文馆作为中国最早的近代新式学堂,其开一代风气之先的拓荒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李喜所:《中国最早的外语学校——同文馆》,载《中国礼制风俗漫谈》。)

(1)材料二与材料三中哪一则是原始材料?(1分)

(2)材料一反映了当时哪种人的态度?当时同文馆的处境如何?结合材料,分析出现这种处境的社会背景。(4分)

(3)综合上述材料,为研究小组写一则关于同文馆的简介。(5分)

参考答案 (1)材料二为原始材料。(1分)(2)顽固守旧势力;(1分)招生困难、学生不多或遭到社会的歧视;(1分)洋务派办新学与传统的教育制度相抵触;(1分)中国长期闭关自守不易接受新事物。(1分)(3)按照起讫时间、招生规模、教学内容、评价性结论等相关要素给分。要素完整给5分,较好3分,尚可2分,较差1分。

本题第(1)问显然问的是相对于材料各自所反映的史实而言,“材料二与材料三中哪一则是原始材料?”考生虽不知道“李喜所”为何人,但从材料三遣词造句的特点可以发现他是当代人,由此断定不是原始材料,因为“原始材料”指的是当时人、亲历者直接记录或留下的文件、遗物、遗迹等资料。在实际运用中,至少是这些资料的原样拷贝。同样道理,材料二所反映的是同文馆建馆初期的情况,但考生并不知道齐如山为何人,生活在什么时代,材料的行文又平白易懂,实际上是无法判断的。抑或命题者以为“回忆录”就是原始材料?这是其一。其二,事实上,齐如山生于1875年。⑦就算他8岁懂事,距同文馆1862年开馆也已经有21年了。回忆录中关于同文馆初创时的境遇当属听别人言传,或从有关资料中得来的,已经不能算原始资料。退一步说,即使这些事情是他自己经历的,但这部回忆录是他晚年(1950年代)羁旅台湾怀旧之作,⑧怎么能算同文馆初创时期情况的原始材料呢?其三,试题说材料一中的对联引自李慈铭《越缦堂日记》,但查李慈铭这一时期日记却未见。实际上,《翁同龢日记》有明确记载,一般史家都从此引录。

聂:我浏览了一下刚才的帖子,问到了命题的原则和具体题型的如何操作,以及改革的趋势、命题者的想法等等。我想以上海市近年来的命题改革为例,来说明这些问题。

命题改革是围绕“为学生构建展示自己的舞台,使考试成为课程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一基本理念展开的,主要采取了以下四条改革措施。

1.稳中求变,变中求稳,始终把确保0.67左右的整卷难度放在第一位。高考的难度始终是最有社会敏感度的指标,其定位首先取决于录取率以及分档录取的需要,其次是长期形成的社会认同。所以,高考命题改革应当以此为最大的前提,整体构思,有此有彼,有轻有重,逐步、稳定地到位。任何考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都是相对其特定的测量对象而言的。不顾对象的命题,会使考试的结果失去意义,甚至扭曲对象的真实面貌。因此高考改革的步伐要允许广大教师有一个跟进、适应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互推互进、良性循环。

2.有所为有所不为,大气才有大智,尽量在最重要的知识“点”或“线”上找“题眼”。“考查基本知识、基本线索”是一种原则,从操作层面看,是说起来清楚,做起来还会有不小差异的事情。如果站在教师和考生的角度看问题,就会发现这种说法其实并不令人放心,至少暗藏了不少弹性。因此,为了突出能力和素质,就必须按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考试改革的力度合理地降低记忆要求,一方面要在《考试说明》的“知识范围”中明确地删除一些知识点,减轻教师与考生实际上的记忆负担;另一方面要尽可能使“题眼”既在《考试说明》的“知识范围”中,又在课本的大事年表,或目录 (高三中国古代史),或每章开头的概述中找得到,减轻教师与考生心理上的负担,使教、学、考三个方面有更为一致的共识和较为宽松的关系。由此,为教学和考试向能力、素质过渡拓展空间。

3.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突出“学以致用”的宗旨。改革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新事物总是在旧事物中孕育后“破壳”而出的。上一期课程改革突出的“能力”与本次改革提出的“素质”之共同点是“学以致用”。无论“能力”,还是“素质”,只有在运用已学的知识、技能、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培养或表现。从在应用中考查记忆水平、理解水平,到在应用中考查知识、技能、思想方法的掌握与发展水平,乃至个性倾向、创造意识,是同一方向的不同发展阶段。为此,应当千方百计地引入多种形式的史料,构成“意料之外”的变式或情景,考查“情理之中”的目标。这些一手材料,不仅能丰富试题的表现形式,使其生动活泼,而且能提高试题在考查目标上的有效性,体现史学的丰富多彩、博大精深,使学生感受“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史学原则。

4.把握时代脉搏,转变史学观念,努力向人类文明发展史靠拢。尽管史学界对文明史的定义和体系还有许多不同的看法,但大家对其方向是充分肯定的,也有许多成果。问题是高考在这个过渡阶段是否应当有所作为?既保证其有效性和可靠性,又成为课程改革的积极力量?上海市的命题主要采取了三项举措。一是尽可能避开那些已经被史学界否定的偏颇或错误的“史实”、解释或观点;二是尽可能引导教师和学生用目前已有共识的文明史的观点重新审视和思考已经学过的重要历史人物与重大历史事件及其脉络;三是尽可能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把政治、阶级斗争及其作用放到应有的位置,并逐步开掘民族交融、经济发展、科技发明、文化创新的内涵,注意引入社会生活、人文修养和时事热点等话题。有人以为,利用时事热点会降低试题的有效性,其实不然,关键还在于试题的考查目标。实践表明,如果按能力、素质立意和设问,不仅会明显地提高试题的有效性,而且会有力地推动课程改革。

根据以上准则,高考(上海)历史科命题对试题的总体结构、题型功能和命题技术进行了具体的探索。

一、选择题大致有四种常用切入方式,着重考查对基本历史内容的知晓、解释和运用能力,辅之以考查阅读、观察、推理等方法的能力。

1.深入法 对重点知识合理的深入、辩证理解,以考查理解掌握程度。

2.具像法 用实物照片、地图、图片取代文字,以考查观察能力。这类题最好是对非常容易的文字题作改造,而把重点设在信息的汲取与整理上,以确保其测量上的有效性。

3.情境法 用与教材难度相当的文献材料设置情境,以考查运用已学的知识、方法阅读材料的能力和对历史的理解、判断力。

4.逻辑法 用新的材料或情境提出方法、性质的(如证据力度、正确推理等)问题,以考查思维过程与方法。

在以上四种方法中,深入法和情境法是用得最多的,占了最大的权重,主要是引导考生在学习中,能按历史学科的特征比较扎实地学习和思考课本作者对重要史实的分析、解释和评价,做好历史知识与思维方法的基础训练。

二、简释题大致考查六类能力

1.用新材料,考查从历史文物、实景中汲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2.用新的数据或新老结合的数据和材料,考查从数据中汲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3.用一段新的,理解起来又与历史有关的文字,考查注释、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4.在教材、教学的重点“目”中选点,用一个新的生动的故事,考查“神入”或从本质上把握历史的能力。

5.以教材、教学中的基本理论概念或范畴和史实为载体,考查史论结合的能力。

6.以一个重大历史事实或一个与重大史实有关的例子为载体,引出不同的看法,考查多元理解的能力。

显然,这六类能力不是基础教育阶段历史学科的全部目标,而是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当前教学的实际情况、课程改革的进程和简释题的题型特征提出的。随着改革的深入,应当不断地与时俱进,有所创新。比如,2005、2006年的简释题就在这六大能力的基础上,向新课程考试的主题分析方向作了适度的推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问答题虽然以老教材的内容为载体,但可以通过一段明确解题思路的文字“搭桥”,引导学生从文明史的视角重新建构和理解已经学过的内容。另外,大跨度、小切口并用,适当增大问题的开放性,以提高考查较高级思维能力的有效性。

四、历史小论文题是近年来力度最大的改革。命题时,除了理论上的考虑外,还应当特别注意试题相对于特定对象的能力、素质考查的有效性、对教育的反拨作用和正在实践中的课程改革的实际情况。

历史小论文题属于材料分析论证题中的较高形式,不仅可以考查学生高级的综合思维水平与个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折射情感、态度、价值观。它的推出,使上海市高考命题的测量技术有了显著的突破,也是新老课程在测量评价技术上最明显的“焊接点”。为了使广大教师与考生有一个适应过程,2001年将以前的结构式材料分析题变为,以反对日本右翼势力篡改历史教科书这一当年重大热点为主题,给日本学生写一封信,从形式上完成了过渡。2002、 2003年的小论文用了比较容易上手的以史实为主的图片资料类型,内容上,由近及远,从上海走向全国;2004年用了宏观观点为主的文字资料类型;2005年用了中观型的主题材料分析类型。以此示范,使教师和学生认识做好历史小论文题的本质,即不在于形式,而在于教学目标上的重大变革,必须注重平时的能力与思维品质培养。另外,还可以设计为考生设“台阶”的历史小论文题,先问几个连续的由易到难的问题,然后再要求写综合体会或小论文,便于不同水平的考生都有话说,也会增加试题的鉴别力。

对照本次课程改革的目标,高考(上海)历史科命题改革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比如,课程改革提出的“素质”和“六个转变”目标究竟如何具体地化为教学与考试评价更为明确和可操作的目标?文明史理论体系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有哪些?其中,哪些既是基础教育必须落实的,又是能够有效体现考生进一步深造潜力的?等等。如果再考虑到实践的层面,问题可能更尖锐,例如,选择哪些进一步改革的突破口更有利于与教学改革形成互相促进的共振格局?如何有节奏地推出改革措施,使高考命题积极而又平稳地被社会接受?为此,怎样进行技术创新?考试是一个系统,有好多环节,比如,阅卷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如果阅卷改革不能很好地与命题配套,命题改革就难以奏效,弄得不好,比不改还要坏,它决定了命题改革的进度和力度。

神仙巫:聂老师,怎么才能命制一道好题,应该从几个方面入手,要达到几个方面的要求?

聂:首先是确定考查目标;其次是考虑具体的题型;再次是考虑用什么情境和如何提出问题。

布瑞斯:一份好的试题应该也像作文一样,有“立意” (思想性)与“谋篇”(覆盖与难度等)的考虑吧?

聂:你说得很对!命制一份试卷的思路大致是:

1.确定考试的目的、性质;

2.研究课程标准和考生的具体情况;

3.确定考试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4.确定考试的总体难度和具体的难度分布;

5.确定题型以及这些题型的比例;

6.根据以上考虑,勾画试卷蓝图——双向细目表;

7.具体的人员分工;

8.分头命题,反复讨论,反复调整,直至最后定稿。

博雅:我最感兴趣的是命题的题型是否新颖?立意是否高远?情境是否独到?能否再得到赐教?

聂:命题好坏的关键是是否符合目标,即试题的有效性。新到什么程度?高到什么地方?独到何等境界?都取决于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当然,理解了以后,能否做得到,就要看命题者本身的功底和修炼了,很难用一句话或一段话来表达。我委托历史课程和历史风云网站贴出来的十余篇“习思斋随笔”,不知你看了没有?其中有很多问题讨论或修改建议,如果仔细读了,就会发现,命题不仅要有史学修养,还要涉及很多学科的知识。

朱正标:聂老师这是实话。据我所知,命题的大学老师最怕命题出了差错,被人骂。

聂:有人说,细节决定成败,命题也是如此。本来精心构思了一道好题,材料也来之不易,但不小心疏忽了细节,就会成为一道失败的试题,甚至“崩题”,这对命题者来说是很痛苦的。总之,就命题而言,面临的是如下事实,并在这个事实中探索和决策:

大前提:学科考试是有训练背景的测量,试题对教学或者学习有着强烈的反拨作用,遵守课程标准,努力提高考试的有效性与可靠性是命题者的基本任务。

小前提:降低试题的有效性,“努力把考查能力的试题在实际上转化为考查自己记忆甚至熟练水平的试题”是教学或学习者的自然本性和“天赋人权”。

结论:所以,命题者必须从事实上看考试是否有效与可靠,从教学或学习者为了得到好成绩所作出的行为变化上看,是否有利于课程目标的贯彻,有利于教学改革的发展。

注释:

①《元史》在各本纪、志、列传中,按此用法不下20余处。《元史新编》除了试题所引的这一段有此用法外,在卷八十七食货志十中也有两处此种用法。

②见《元史·食货志一·岁运之数》;《中国历史大辞典》第2564页,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

③范金民等主编《江南社会经济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6年2月版。

④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3),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1月版。

⑤以下三题均引自上海教育考试院公布的《2006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历史试卷》。

⑥据《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9卷载,1430年5月,贞德被勃艮第军俘虏并卖给英格兰人。英格兰人企图借刀杀人,把她交给教会法庭处理。勃艮第控制下的巴黎大学成为起诉人,巴黎大学派人充当法官,1431年5月 23日判处贞德无期徒刑。英格兰人对此结果大为恼火,5月30日,把贞德交给市政当局。市政当局将她在火刑柱上烧死,时年仅19岁。1456年教皇法庭撤销 1431年对贞德的“无期徒刑”的判决。1920年5月16日,天主教会追谥她为圣女。

⑦详见《中国戏曲曲艺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年版。

⑧详见《齐如山回忆录》,宝文堂书店,1989年9月版。

标签:;  ;  ;  ;  ;  ;  ;  

命题理论与技术: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进行改革聂玉丽教授访问中国历史课程网络在线讨论(节选)_命题的否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