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加入WTO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我国农产品论文,贸易论文,WTO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章编号:1003-0751(2001)01-0038-03
中图分类号:F304.3 文献标识码:A
在加入WTO的谈判中,我国就农业市场准入方面做出的让步和承诺的核心就是要降低农产品关税,开放农业市场,拆除非关税壁垒,消除国营垄断等。这既给国内农产品市场以及农业生产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加入WTO对我国农业的影响
加入WTO会给我国农业的发展带来下述正面的影响:
一、加入WTO有利于改善我国农产品出口环境,增强优势农产品出口。当前,我国的畜禽、水产、果菜和园艺等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较明显的价格竞争优势。但由于我国不是WTO成员国,一些国家对我国的出口产品采取贸易歧视政策,运用关税和非关税措施限制我国产品的出口。在发生贸易摩擦和纠纷时,我们也不能利用世贸组织进行仲裁。加入WTO后,我国便可充分利用该组织的贸易对等原则、非歧视原则、公平原则、禁止数量限制原则等,扩大我国具有竞争优势的农产品的出口数量,并利用WTO仲裁规则保护我方利益。
二、加入WTO,我国可以根据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原则,更有效地利用国际农业资源,推动国内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在获得WTO成员国地位后,我国要相应开放粮棉油糖肉果等农产品的市场,这给我们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带来了新的空间。我国的农业自然资源相对稀缺,农产品增长空间狭小。加入WTO后,我们可以利用开放农产品市场的机会,依据承诺,进口土地资源密集型产品,如粮棉油糖等;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如花卉、水果、蔬菜、养殖业产品及其加工品,以此进行农业资源置换,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安排农业生产。这样可以减轻国内农业资源压力,调整出较多的土地空间,用于改善生态环境。
三、可促进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农业领域进行全面合作与交流。加入WTO后,我国可以从发达国家吸收较多的资金,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改造国内农业。同时,还可以学习这些国家管理现代化农业的经验,有助于我们对农业进行更有效的管理和调控。
四、有利于提高我同农产品的质量,刺激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目前我国大部分农产品的生产仍以产量最大化为目标,产品质量低,竞争力不强。加入WTO后,国外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参与同类产品竞争,势必迫使农业生产经营者采取新的技术和手段,千方百计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竞争力。
五、能促进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的改革,规范我国农产品的贸易行为,尽快形成国内农产品统一市场。我国现行农产品经营体制,特别是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的购销(包括进出口)体制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演变而来的,带有较大的国营垄断性质。这种体制对非国有部门采取了歧视性待遇,这是WTO所不允许的。加入WTO,我国必须按照承诺实行市场化趋向的改革,让非国有部门逐渐进入农产品购销和进出口领域,以平等的身份同国有企业进行竞争,同时还要削减一些阻碍农产品贸易的各种补贴政策。这些都有利于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对农产品特别是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经营体制进行更加规范化的改革,最终促进我国建成以市场定价为主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建成多渠道、多形式、多主体的流通体制。
但是,加入WTO是一把双刃剑,我国在从中获取诸多利益的同时,也会给国内农业带来种种冲击和负面影响。
一、有可能引起农产品生产减产,减少农业的就业机会。从当前我国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以及大宗农产品的储备量分析,国内大部分农产品供求平衡,有些产品还出现了结构性和地区性过剩。在这种情况下,让国外农产品进入我国市场,势必会部分替代国内农产品,从而冲击农业生产,并波及到农民的就业。
二、国内农产品价格受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更为明显。加入WTO意味着我国农产品国内市场要同国际市场接轨,这样国内市场国际化的趋向会越来越突出。在这个趋势中,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国内农产品市场。从直接影响看,由于国外粮棉油糖等农产品价格较低,一旦进入我国市场,就会给同类产品造成竞争压力,迫使其压低价格,因此将导致农民收入减少。从间接影响看,加入WTO后,国内农产品价格受外汇汇率波动的影响明显:人民币相应贬值会使国内农业结构调整后所依赖的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以及技术产品等的进口价格上升,造成相关农业加工业产品生产成本上升,而刺激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出口;人民币如果升值,将导致进口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及技术产品价格下降,降低相关农业加工业产品的生产成本,同时抑制我国农产品的出口,由此给国内农产品带来更大的竞争压力。面对上述影响,国家从客观上调整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供求关系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三、对现行粮棉油等农产品流通体制的影响较大,将给国有企业带来巨大的冲击和压力。随着我国对粮棉油等农产品市场的开放,现由国有企业一统天下、独占市场的体制和政策措施将要逐步取消,国有粮油和棉花经营企业在国内市场和进出口贸易方面获得的种种优惠政策也会随之消除。这些企业最终会和其他企业一样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然而,多年来享受国家对粮棉油市场垄断和保护的影响,国有粮棉油经营企业体制僵化,管理落后,经营缺乏活力,经济效益低下。非国有企业和外国企业进入之后,将成为强大的竞争对手,给国有企业带来不小的威胁。
四、WTO的规则限制和约束了国家对农业支持和保护的空间。按照WTO贸易规则的要求,国内实行的一些阻碍农产品自由贸易的政策措施必须废止。例如出口补贴、价格支持、对国有企业营销贷款的支持(贴息)、种子肥料等投入品的补贴以及有失公正的动植物检疫措施等等,都在禁止之列。这就极大地限制了政府对国内农业的支持和保护的余地。我们将不能像西方发达国家以前那样对农业提供全面的支持和保护,而只能在WTO框架之内,利用有限的空间扶持本国农业的发展。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加入WTO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有利也有弊。但是所有不利的影响都不足以对我国的食品安全构成威胁。理由是在未来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一体化过程中,我国粮食的自给率即使下降也不会降到80%以下。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外汇支付能力也将越来越强,完全有能力从国际上购买到国内所需要的食品。
对策建议
一、积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借助加入WTO的难得机会,我国应当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农业资源,依照比较优势原则,合理配置土地、水、资金、技术等资源。从宏观上讲,要适当减少粮棉油糖等土地资源密集型农产品的生产,增加优质果、菜、花卉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增加养殖及加工品的生产。从地区结构上讲,沿海地区经济实力强,外向型程度高,应发展一些资金和技术密集、附加价值高的农产品深加工业,以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农产品出口;中西部地区应抓住加入WTO和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的有利时机,大力引进国外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通过技术进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大力发展大宗农产品生产,同时围绕这些产品发展养殖业、加工业。从品种结构上讲,我国应引进、改造和推广优良品种,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同时,为了促进和加快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政府应该利用加入WTO的过渡期,制定投资、技术、价格、税收等各种优惠政策措施,支持和帮助农民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二、积极改革国内大宗农产品的流通体制,加快市场化步伐。为了适应WTO规则的要求,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要搞好以下改革:一是国内粮棉油购销体制,特别是收购体制要打破国营垄断的格局,让有条件的非国有企业逐步进入,以培育多元化的市场主体。二是在进口贸易体制下,为了尽快增强国内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建议政府制定相关市场准入政策,从全国选择几家大的国营企业和私营企业,进入粮棉油以及农业生产资料进出口贸易领域,开展市场竞争。三是完善国内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制定相关的市场法律法规,以促进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在今后的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中,政府要逐步消除各种歧视性政策,赋予各市场主体平等的待遇,创造一个良好公平的竞争环境。四是为了减轻及更有效地防止国际农产品市场波动对国内的不良影响,国家还要不断完善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的宏观调控体系,对大宗农产品的储备、吞吐调节、以及市场价格的监测与管理等应更加适合市场经济的需要,要制订更规范的法规政策等。
三、要充分利用WTO的“绿箱政策”支持国内农业发展。当今世界上尽管人们在理论上无不推崇自由贸易,但在实际中每个国家都在运用各种手段保护本国利益,尤以发达国家为甚。就农业来讲,无论是欧共体国家,还是美国、日本等国都在保护本国的农业和农民。因此,加入WTO并不是要完全放弃对我国农业的支持和保护,而是要在遵循和适应WTO规则要求的前提下,采取措施,保护我国农民的利益,促进国内农业的发展。具体来讲,进入WTO后,我国在取消出口补贴、价格支持、对国营企业的营销支持以及投入品补贴的同时,应该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和生态环境建设投入,支持科技进步,对农民进行教育和培训,以此增强农业的自我发展能力。另外,还要根据国际惯例,加强农产品的进出口管理工作,规范关税制度,严格进行动植物检疫,把住出入境口岸关,鼓励有竞争优势农产品的出口,限制国外有疫情产品及劣质产品的进入。
四、加快城市化步伐,大力推进非农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更多、更有效地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同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比较优势较低的根本原因是人多地少。因此,要防止和消除外来农产品的冲击,关键问题是要尽快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我国目前的城市化率很低,城市化发展的空间很大。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应积极发展小城镇,加快农村城市化步伐,实施农村城市化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中心城市,带动卫星城市经济的发展。要以城市为中心,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以这些产业的扩张增加劳动力就业数量。同时国家应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农村非农产业向城镇集中,形成集聚效应,籍以增大第三产业的发展空间,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农民进入城市后,将归还国家大量的可耕作宅基地和耕地,便于农业的集约化经营,从而提高我国农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收稿日期:200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