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经济实力测度及动态特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实力论文,特征论文,农村论文,我国论文,动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经济实力是经济发展的核心,本文考察了农村经济实力的形成要素和表征要素,对8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实力增长及对经济实力的贡献要素进行了科学测度,揭示了我国农村经济实力强弱及其时空发展变化规律。
一、农村经济实力的内涵及测度
十多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对经济发展的投入要素的内在联系的认识不断深化。从日益扩大的区域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人们普遍认识到,发展农村经济最主要的就是要不断增强农村经济实力。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实力仅以经济产业作为度量指标,这远远不能反映农村经济全貌。本文拟从投入和产出的综合角度来测度我国农村经济实力。
(一)农村经济实力的内涵 农村经济实力是在一定的农村地域范围内,一定时期和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一定的地域生产要素所形成的组织经济再生产的能力,体现出经济强弱水平。这种能力体现可以用相对稳定的经济投入产出指标来表征。准确地理解农村经济实力概念,必须把握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农村经济实力必然发生在一定的农村范围内。这里,农村不仅是一个地域概念,更重要的是一个经济类型概念。(2)农村经济实力是一个综合概念。它包括农村经济再生产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各个环节和农村产业的各个方面。经济实力是经济发展长期积累的结果,也是生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的基础。(3)农村经济实力是变化的。随着各经济要素、经济成分及影响因素改变,经济实力必然要发生相应变化,其中关键性制约因子是经济实力的高低。这就是说,在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同一时期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内容,它们都分别为不同的关键制约因子所左右。
从总体来说,农村经济实力水平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方面,它是由土地、资金、物质、劳力等综合投入形成的,没有这些要素的合理投入,就形不成一定的农村经济实力;另一方面,农村经济实力水平的高低是由一定的地域系统内实物产出和以价值形态表现出的量的多少来体现的。
(二)农村经济实力的测度 从一般意义上讲,农村经济实力是由上述的形成要素和表征要素两部分构成。本文运用特尔斐法确定农村经济实力构成要素,运用层次分析法(AHP)赋予构成要素权重,运用综合指数测度农村经济实力大小。运用生产函数的回归分析模型来分析形成要素的各构成要素对表征量的贡献能力,从而确定影响农村经济实力水平变化的主导因素。
1.形成要素:(1)人均耕种面积(耕地面积×复种指数):14.4%;(2)人均经济资源(三个要素的综合指标):56.06%,人均经济资源由下列三个指标因素构成:人均乡镇企业固定资产:53.42%;人均农机动力:18.40%;人均储蓄水平:28.18%;(3)劳动力抚育系数(农村劳动力与农业人口之比):9.67%;(4)单位面积拥有的经济存量:11.39%;(5)科技进步状况:8.47%。
2.表征要素:(1)人均收入:22.09%;(2)人均社会总产值:13.52%;(3)每个劳动力创造的净产值:14.27%;(4)农副产品收购量:12.96%;(5)人均消费:2.09%;(6)食物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恩格尔系数):15.05%。
二、我国农村经济实力动态特征
8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经济按产值度量的产出水平增长很快。1980-1992年,农村社会总产值从2792亿元增加到25386亿元,农业总产值从1923亿元增加到9085亿元,农村工业总产值从544亿元增加到12717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从2465亿元增加到163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分别增长了2-8倍左右。正是由于这些产出的增加,大大地增强了农村经济实力水平。下面就从投入要素和形成要素两个角度,来分析我国农村经济实力动态特征。
(一)从形成要素看,8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实力增长了1.96倍 以1980年为基期*,按1980年的价格计算,改革开放13年以来,形成要素增长了近两倍。其中,80年代前期快于80年代后期,1985年比1980年增长了0.72倍,而1990年仅比1985年增长0.32倍,1988-1989年度有所下降。整个80年代,增长了1.27倍。1992年比1990年增长了0.3倍。90年代,农村经济实力增长明显加快。
表1 农村经济实力形成要素的发展变化
从各构成要素的增长情况看,耕种面积增长缓慢,处于徘徊状态,只是到80年代后期,才略有增长。劳动力总体水平稳步增长。储蓄在80年代前期增长最快,1985年后则走向滑坡和徘徊,直到1992年才有一定的增长,变化趋势呈现倒U曲线。乡村企业固定资产持续增长,且增速最快,80年代增长了2.2倍,也是构成了80年代农村经济生气蓬勃的主要动力。农机动力相应地有所增长,表现农业生产条件有了一定改善,资金投入程度有所增强。
(二)从表征要素看,8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实力增长了1.5倍 1990年表征要素比1980年增长了0.98倍,比形成要素增长幅度低30%,1992年比1990年增长了0.28倍。农村经济实力的增强,不仅是量的增加,而且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经济结构变化和经济效益提高,并且还受政策、科技、生产积极性等无形投入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与形成要素一样,80年代前期快于80年代后期,1980-1985年增长了0.62倍,而1985-1990年仅增长0.22倍。1988-1990年,正处于国民经济3年治理整顿期间,可见农村经济受国民经济整体环境影响很大,进入了90年代,表征要素增长趋势明显加快。
表征要素的各构成因素都有所增长,其中人均产值和劳均产值增长最快,说明农村经济产出的质量提高要快于产出数量的增长。人均收入和人均消费在80年代后期处于徘徊状态,导致了一度下降的恩格尔系数又迅速回升,这说明农民生活质量的改善与收入水平的提高息息相关。农产品的收购量基本上是稳定上升,但在1992年却下降较多,这主要由于收购资金短缺以及连续几年的农业丰收而社会需求量相对下降的结果。
表2 农村经济实力表征要素的发展变化
表征 人均 人均 劳均 人均 农产品 恩格尔
年份
要素 收入 产值 产值 消费 收购系数
(X)
(X1) (X2) (X3) (X4) (X5)(X6)
198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0.62
1982
1.62 1.75 1.88 1.65 1.65 1.650.58
1990
1.98 1.87 2.84 2.35 1.88 2.100.58
1991
2.09 1.87 3.13 2.54 1.93 2.280.57
1992
2.54 1.97 3.96 3.17 2.16 1.950.57
(三)从综合角度看,80年代我国农村经济实力增长了1倍多,而90年代初期的增势明显加快 对形成要素和表征要素加权平均,得出我国农村经济综合实力。从综合角度看,我国80年代农村经济实力增长了1.1倍,进入90年代,增长势头明显加快。我国农村经济实力年增长率为8.8%。
表3 我国农村经济综合实力的增长
项目 1980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表征要素 1.90 1.36 1.51 1.62 1.72 1985 1.94 1.85 1.98 2.09 2.54
形成要素 1.00 1.38 1.61 1.72 1.79 1.96 2.05 2.03 2.28 2.44 2.96
综合实力 1.00 1.37 1.56 1.67 1.76 1.90 1.99 1.94 2.13 2.27 2.75
通过形成要素与表征要素的线性相关分析,得到如下模型:Y2=0.2853+0.7689Y1 R=0.99 F=963.05其中:Y1为形成要素,Y2为表征要素
极高的相关系数R和高显著的F—检验值,说明形成要素与表征要素达到几乎完全拟合程度。形成要素对表征要素的贡献系数为0.7689,小于1。由此可以验证,构成农村经济实力的形成要素和表征要素联系是极其密切的。两者加权平均代表了我国农村经济实力水平。有多少产出,就必须有一定的投入相适应,产出是投入的结果,投入是产出的基础。农村经济实力形成要素的增长,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因此,要增强农村经济实力,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收入,必须从增加农村经济投入角度来考虑。
三、我国农村经济实力时序变化规律和因素分析
(一)农村经济实力在时间序列上呈线性递增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实力总体水平稳定增长,1992年,构成农村经济实力的形成要素投入量比1980年增长了195.9%,通过我国农村经济实力对形成要素投入量(Y1)、表征要素(Y2)的时间序列分析,得到如下模型:
Y1=0.8342+0.14T R=0.978 F=241.92
Y2=0.9257+0.108T R=0.974 F=201.79
很高的相关系数R和高度显著的F—检验值,指出了模型的高度可信性。上述两个时间序列模型指出,1980-1992年间,我国农村经济实力呈线性递增趋势,形成要素年递增率为14%。其中,80年代前期快于80年代后期,1985年比1980年增长了72.1%,而1991年仅比1985年增长41.66%。这主要是由于80年代初期,农村经济改革激发了农村活力,整体投入水平增加较快。80年代后期,经济改革重点由农村转向城市,国家对农村经济投入减少,农产品贸易条件恶化,农民自我积累能力减弱,三年治理整顿对农村经济非农产业打击较大,故而农村经济实力形成要素增长放慢。
表征要素年递增率为10.78%,要慢于形成要素递增率。同样,80年代前期要快于80年代后期,1985年比1980年增长了62.2%,但1991年仅比1985年增长28.98%。这也反映了形成要素与表征要素的高度相关性。
(二)农村经济实力的增强,主要依赖于乡村企业固定资产和劳动力的增加 通过选取耕种面积(X1)、劳动力(X2)、储蓄水平(X3)、乡企资产(X4)、农机动力(X5)与表征要素(Y2)的相关分析,得出相应的线性加归模型:
Y2=-18.47+20.13X1 R=0.641 F=7.65
Y2=-2.319+3.36X2R=0.972 F=185.43
Y2=1.272+0236X3 R=0.242 F=0.685
Y2=0.793+0.379X4R=0.978 F=244.21
Y2=-0.248+1.309X5 R=0.954 F=107.38
通过分析上述模型,发现Y2对于X2(劳动力)、X4(乡企资产)、X5(农机动力)具有高度相关性和具有高显著性的F—检验值,这说明三者稳步增长是形成农村经济实力表征要素的主要贡献力量。这与在形成要素中,通过层次分析法(AHP)赋予这些形成要素较高权重是相吻合的。12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实力的形成要素中乡企资产从1980年的326.32亿元增加到1992年的3463.0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了5.1倍,年增长率为14.5%,是农村经济实力增强的最主要力量。农村劳动力从1980年的3.18亿人,增加到1992年的4.38亿,增加了1.2亿人,年均增长2.7%。我国广大农村资金缺乏,走的是劳动力替代资本之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也正是如此,劳动力的广泛投入,使广大农民走上了富裕之路。农机动力从1980年的1.47亿千瓦增加到1992年的3.03亿千瓦,增长了1倍多。正是这些要素的增长,是形成我国农村经济实力增强的主要推动力,其中,乡镇企业固定资产和劳动力的增长作用最大。
(三)各要素对农村经济实力增强的贡献率差距悬殊 根据上述5个模型以及5个形成要素从1980-1992年的增长情况,概算其对表征要素总贡献水平:耕种面积:0.023×20.13=0.46;劳动力:0.376×3.357=1.26;储蓄:1.059×0237=0.25;乡企资产:3.621×0.379=1.37;农机动力:0868×1.309=1.13。5个要素的总和贡献率为:3.37。远远大于1.54的综合表征产出要素,这主要是因为各形成要素相关性较强,这种假设只有一个要素变化,其他要素不变的情况,是不合现实要求的,5个要素的互补性及共同作用,具有较强的替代性,通过对生产函数分析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通过对线性化生产函数LnY2=B0+B1×LnX1+B2×LnX2+B3×LnX3+B4×LnX4+B5×LnX5的多元回归分析,得出如下标准化回归系数(bj):
b1=-0.166 b2=0.440 b3=0.104 b4=1.043 b5=-0.413 b0=0.087
复相关系数R=0.999,说明模型高度相关,高度的检验值F=655.1,说明模型高度可信性。
b1、b5为负值,似乎耕种面积与农机动力对农村经济贡献为负效应,这就反映了农村经济中产业结构的比较经济效益问题。农业经济,特别是种植业经济比较利益低,非农产业比较利益高。经济资源被投向高产出部门,获得回报高,相比较属于农业经济层次的构成要素对增强农村经济实力贡献低,并不是说其贡献为负。回归分析模型,带有较强的相对性,在此也可以看出,乡企资产和农村劳动力对增强农村经济实力的贡献最大。
四、增强我国农村经济实力的基本对策
虽然,1980-1992年我国农村经济实力有了很大的增长,但是我国农村依然比较落后,经济实力很薄弱。地域发展不平衡,目前还有7000万人的温饱没有解决。农村经济实力薄弱是农业基础不牢固、农业生产徘徊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根源。为此,探讨增强农村经济实力的基本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增加对农村经济的投入,增强农村经济实力 一定的经济产出以一定的经济投入作为基础,从前面的分析可以得出,农村经济实力的形成要素与表征要素具有极高的相关性。可以说,农村经济的投入要素是形成农村经济实力的载体和基础。我国12亿人口,9亿在农村。只有广大农村发展了,我国综合国力才能真正增强,而农村经济实力的增强,有赖于增加对农村经济的投入。
(二)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出最大化 农村经济实力是由形成要素和表征要素构成的。农村经济实力可以等于现有的产出水平,但在一般情况下,要低于后者。目前我国农村经济中投入的边际生产率是不相等的,一般来说非农经济效益高。经测算,1980-1990年产业结构调整效应在农村产出增长中的贡献份额为:粮食产业结构效应占1.5%<种植业(粮、经)结构效应占3%<农村产业(农业、非农业)结构效应占17.0%。上述结构效应顺序表明,今后农村产业结构应重点放在农村产业(农业、非农业)的结构调整上,特别是农村经济发达地区更应注意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使农村经济的形成要素最大可能地转化为表征要素,从而增强农村经济的现实产出水平。
(三)推动技术进步,强化人力资本积累 农村经济实力的增强,特别是农村经济有效产出的提高,最终依靠的是技术进步。前面作过分析,影响农村经济实力的两个最主要因素是农村固定资产和劳动力。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推动技术进步的基本前提,是农村经济实力得以提高的根本标志。随着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实现农村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
注释:
*凡涉及价格问题均以1980年不变价计算的;本文数据均来自《中国农村统计年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