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穴位教学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应用_教学过程论文

谈语文点拨教学的理论基础和实际运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基础论文,语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点拨,提高效率的需要

为什么说点拨是提高效率的需要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说明。一是从点拨法自身的品性说明;二是看它适合不适合学生的需要;三是看它是否具有理论基础。

(一)点拨法的品性

所谓点拨,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与心理障碍、思维障碍等,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并发展能力的目的。所谓“点”,就是“点”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这种点拨,是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及其活动规律,适应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需要,因势利导,启发思维,排除障碍,教给方法,发展能力。它的目的是运用启发式原则引导学生自学。从效率论上讲,就是适应当代知识飞速发展与当代生活高速运行的客观需要,采用高效率的教学手段与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去加快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的进程。在研究如何大力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今天,“点拨法”不失为一种有效方法。

(二)学生学习语文的实际

学习活动不是一个在无知的情况下被动接受新知的活动,而是一个由旧知进入新知的转化升级式的认识与理解过程。教学,就是让学生由知道一些向知道得多一些,由认识肤浅、片面向认识深化全面的方向发展。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以下几项工作,而每一项工作都离不开点拨。

1.学习材料是十分复杂繁多的,需要分清主次,分出轻重。如何“分”?按什么原则“分”?怎样“分”才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凡此种种,学生都需要教师加以点拨。以学习课文为例,上一篇学了什么,下一篇又该学什么,教师提示一下就可以让学生少走或不走弯路。

2.学习语文是要有兴趣的。那么,兴趣从何而来呢?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我们认为,兴趣是一种持久稳定的喜好心理活动,真正有兴趣,学习语文就无“愁苦”可言。兴趣的产生与培养有一个反复历练的过程,即:认识→障碍→点拨→乐趣→追求。首先要去认识,要培养阅读兴趣,就得先去读书。在认识中,肯定要遇到障碍,这是一个关键时期,有的学生遇障碍就畏葸不前,这自然无法摘到兴趣之花。此时,教师出面点拨,帮助学生排除障碍,学生会产生极大的满足感,并且初步尝到了战胜困难后的愉悦,在此基础上,教学生反复历练,多品尝几次乐趣,多得到几回愉悦,那么,学生自然会从心底升起一种强大的求知力量。有了这股追求新知力量,兴趣之花定然常开不败。在这个培养兴趣的过程中,点拨,无疑是一个关键性的转化枢纽。因此,点拨学习疑难,启发学生思考,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在探索中相机诱导,适时指点,帮助学生逾越障碍。从而充分调动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仅十分重要,而且极其必要。

3.提高学习效率,需要掌握方法,而方法的习得也离不开教师的点拨。我们主张,方法固然要依靠传授(“授之以渔”),但最主要的还是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能“习得”。这种“习得”包括两层意义:其一,教师传授给学生以方法不是目的,目的还是要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教师所传方法确实对自己帮助很大,也就是在历练(“习”)中认识方法的实用价值。有了这样的认识,学生才能自觉地运用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其二,方法是在实践活动中探索到的。教师传授给学生的方法是前人或别人总结到的,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而对于高明的学习者来说,最好的方法是自己摸索到的方法,这种方法带有明显的个性特征,更适合自己的学习需要,更符合自己的学习实际,因此,它对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作用更大。学习者自己探索方法有两种情况值得教师注意:一是,摸索的重复性,这就是说,有一种方法已经存在,而学习者自己还不知道,还在费劲摸索。这是不必要的摸索,对此,教师要加以点示,不能让学生浪费精力。二是,摸索的艰难性。任何一种方法的产生都要经过一个历练的过程,所谓“熟能生巧”就是这个意思。不“熟”,“巧”就不可能得到。但是,“熟”到什么程度呢?学生对此不易把握分寸,而且有时还会与“方法”擦肩而过,失之交臂。这自然离不开教师的点拨。摸索方法也有一个效率问题,教师相机点拨,必定能加快学生摸索方法、掌握方法的进程。

4.当代学生学习语文还有一个突出的实际问题,即课时量的限制和群体学习中个体难得教师耳提面命的缺憾。这也是现代语文教学的一大特点——班级授课制和课时的规定性。针对这样的实际情况,教学不采取点拨方法就难有明显的成效。采取点拨教学至少有两点好处:第一,由于教师点要害,抓关键,减少了学生的“重复劳动”。第二,由于教师着重于“授人以渔”,教学生自能学习,这就克服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全体学生必须行动起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争当学习的主人。如果达到这种学习境界,那么,学生虽然少了老师的耳提面命,但他们的学习效果不会下降,只会提高。我们说“点拨教学”是现代化的教学论和教学方法,并不是非得给“点拨”贴上时髦的标签,而是指它确实适合现代教学的需要。

(三)“点拨法”有着丰厚的科学理论基础

1.哲学基础。哲学是一切科学理论研究的基础,点拨理论自然也离不开哲学思想的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一个著名观点,就是内因和外因相互起作用,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如前所述,点拨法的一个根本点就是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学习主体身上,十分注重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充分认定:只有学习者本身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点拨才有实效,学习者也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另外,马克思主义哲学还强调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的转化。依照这一观点,在点拨者看来,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有时是会发生转化的。“主导·主体”一直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比如有人提出“双主说”,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必须发挥教与学两个积极性,让两个主体都处于积极的主动状态。其实,在点拨教学中,有两种情况:一是从矛盾关系上看,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矛盾的主要方面,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矛盾的次要方面,学生积极学习,教师从旁点拨。二是从教学活动上看,教学是认识活动,而认识活动的主体都是“人”,教师主“教”,学生主“学”。因此,是“主体·主导”还是“双主”,要在运动中看。这样,就拓宽了师生关系理论的视野。

2.心理学基础。点拨教学十分注重于“激趣与得趣”,这一个“趣”字包含了丰富的心理学内容,完全是从心理学理论角度来考察的。再者,点拨教学十分注重学习心态的变化,即在教学过程中善于进行学习心理状态的调控。比如教学是一种情感交流的活动过程,即教师的教学情感、教材隐含的创作情感与学生的学习情感都要形成沟通和融会,因此,在点拨教学中,对学习情感的把握与调控是重要的一环。一般说来,点拨与调控的切入点就在学生的学习情感与教材内部隐含的创作情感的协调与交融上。学生与教材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如果学习是一种审美过程的话,那么学生与教材就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关系。审美总是要通过主体与客体的交互感应,才有可能产生情感体验。在点拨者看来,教师的作用就是促使双方发生这种交互感应。如果主体没有感受到客体的鲜明性与主动性,主体的情感没有被调动起来,主体没有特殊体验,或缺乏概括的映象,那么再好的美的对象也不可能储存在头脑中。点拨教学不仅注重学生学习心态的变化与调控,而且还十分注重教师本人教学心理的调控。在语文教学中,为了调动学生以积极兴奋的心理来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教师本人也需要将自身的常态平静的心理向变态兴奋的心理状态引导与推进。只有通过并实现这种转化,语文教师的心理才能同学生的学习心理及课文中隐含的创作心理汇于一体,趋向一致,才能提高语文教与学的最大效益。

3.管理学基础。管理学的一个基本原理就是“规则运动”,这种“规则”的制约在点拨教学中是十分常见的。点拨有一个前提,就是先让学生“入轨”、“入规”、“入门”,特别是对于学习品质不良的学生来说,这是点拨的起点。比如,有些学生对阅读的基本程序还不了解,读书读文不知从何读起,不知道要做哪些常规工作,对此,教师示以“方圆”,从“规则”上点拨,进行“立序”管理,这自然是有效的。又如,管理学特别重视目标的确定与调控,把活动指向分列为多项目标,并且在实现目标的进程中又确立近距离目标和远距离目标乃至终极目标等等,这也是点拨教学的基本环节。点拨教学不仅重视班级成员共同努力的学期目标,而且也重视学习个体自身发展的初期目标、中期目标和后期目标;不仅重视学生的学习目标,而且也重视教师的教学目标;不仅从宏观上确定目标,而且在微观上也确定目标。总之,使目标成为点拨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

4.教学论基础。点拨法,既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又是一种教学观念、教学原则和教学思想。在汲取营养方面,它来源于三点:一是充分继承我国语文教学传统。点拨的精髓是“相机诱导”、“举一反三”,而“诱导”理论一直是语文教学传统的思想主流。二是近现代教育思想家的先进思想。比如语文点拨教学的终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牢固掌握并充分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为生活和工作服务,这个“工具论”就是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的精粹。三是当代同行的卓有成效的先进经验。在当代同行那里,时时可以发现点拨的艺术火花,于漪、钱梦龙、章熊、魏书生等名师的教学经验始终是点拨者追踪研究和认真学习的内容。也正因为点拨教学很自觉地汲取上述三个方面的营养,所以,点拨才显得普通而富有生机,能够克服片面性,走向科学化。

二、提高效率的点拨之道

在长期的点拨教学中,我们总结出的点拨之道有三项,即“积累之道”、“技术之道”、“时序之道”。全面认识和正确发挥这“三道”的教学功能,才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一)积累之道

积累,是学习知识,特别是学习语文不可忽视的基本环节。积者,聚拢也;累者,叠加也。积是从范围上讲的,累是从程度上讲的,所谓广采博取,层层相因就是积累的特征。“采”与“取”是吸收,不用多说。单一个“因”字很有意味。何谓“因”?因者,依也。依靠、傍依、托附、凭借是“因”的本质特点。尽管积累的知识是方方面面的,种类也不相同,表面看起来彼此没有多少关联,但究其实,我们发现知识种类之间有一种天生的凝合融通的本质属性,同类知识更是如此。长期积累,烂熟于心,会创造出奇妙而又瑰丽的情景。必须抓住四个环节:

1.积累的“度”,即广度与高度。这是很难确定的一件事。从中学生的实际出发,我们认为在广度上至少有“三围”,在高度上至少有“三级”。如图所示:

先说“三围”(见图一)。一是,学生立足于“教材”,进行同步积累。教材是一条线,积累就沿着这条线略有扩展的进行。积累的内容基本上是教材上有的和与教材有直接关系的语文知识及必读作品(主要指与教材内容相近的课外阅读作品)。另外,教材上规定的熟读(包括背诵)任务必须完成,这是第一圈积累的硬任务。二是,根据教材内容的提示和学习需要,学生还必须选读一些作品。选读,与同步并进式阅读不同的一点就是选读确定了重点。比如,某一单元是散文作品,为了使学生的视野宽一些,理解力强一些,教师可从其他材料上选出一、二篇作品,让学生“参读”。这就让学生由教材向教材之外跳出了一步。三是,针对学生的兴趣、个性或缺陷,教师再选定一些作品让学生阅读,一般不与教材同步,时间也不加限制,检测可用读书报告会的形式进行。必须指出的是,在阅读积累过程中,要防止畸型积累现象。有些学生并不是不坚持积累,但偏于好恶,在某一方面广泛阅读。例如,有些学生只读小说,在中学阶段可以读百来部长篇,而其他方面很少涉及,这样的积累显然是不全面的,甚至给语文学习带来负效应。因此,教师必须加以调控和点拨。

再说“三级”(见图二)。“三级”只在表明学生要在两个方面有变化和进步。一是,阅读能力的提高与发展。一般地说,随着时间的延长、阅读量的增大,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完全可以保证的。二是,阅读材料品性的变化。一般来说,先读形象作品(文学作品),后读理性思考作品(哲学、史学、文艺学作品等);先读短小作品(以熟读、背诵为主),后读长篇作品(以涉猎、了解和适当“引用”为主);先读语言文字障碍少的作品,后读语言文字障碍多、思想比较艰深的作品——教师应有意选一些让学生“啃”,对中学高年级学生来说,这一条很必要,目前我们做得还很不够。须知,在学校里,过早地让学生进行“快餐式”阅读甚至是消遣性阅读,是十分有害的,既浪费了时间,又使学生在阅读中少于殚精竭虑,思想越来越浅薄,思维锋芒越来越“钝”。

2.积累的“快慢”。快与慢是速度问题,速度等不等于效率?要辩证地看。从效率一方来看快慢,当然快一点好;从积累一方来看快慢,就难说了,有时快好,有时慢好,有时就不能快而只能慢,而积累的品质主要是“慢”而不是“快”,所谓日积月累就是说积累必须有一个较长的过程。从哲学角度研究积累的快慢,会看出一种奇特而又在意料之中的现象,这就是“快”会导致“慢”,“慢”会促成“快”。何以见得呢?(1)所谓“快速积累”实际上难以达到积累的真正目的,因为积累有一个较长的消化过程。(2)“慢”能促进“快”。所谓“快”,理当不能单看成是积累的速度,而应当看成是通过积累使学习能力有发展效率的“快”。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快”,才是真正的高效率。

3.积累与思考。强调积累的同时要强调思考,因为思考是催化剂,能使积累的内容真正成为提高学习效率的充分且必要的条件。积累与思考是紧密伴随的,没有哪一位学习者只积累不思考,只不过有强弱之分而已。

当然,在积累与思考中,教师巧于点拨,来加快学生的思考进程,提高学生的思考力度,开阔学生的思考视野,拓展学生的思考空间是能够做到并且也是应该做的。加快学生思考进程的要领大致有:(1)比较。提醒学生把积累到的相同或相异的材料摆在一起,求同比异,以便能较快地把握材料的各自特点。(2)反思。将材料的思路理出来,再作反向思考,看看能得出什么结果。或者能看出新问题来,或者能更好地证明原材料思路的完全正确。(3)联想。由此及彼,闻一知十,举一反三,都是联想所致。(4)推导。顺着材料的思路与原理再向前走,看看能推出什么。(5)考问。自己时常考问自己,也即自我生疑,自我答疑。

4.长期积累与抓住时机享用积累。积累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我们不能等学生积累到一定程度才点拨学生发挥积累效益。学习成功者的经验表明,在积累过程中,随时抓住机会,以积累的原材料为加工对象进行小规模的单项研究以获取积累的享用有特殊作用:一是,通过这种“加工”活动,使学生更加明白积累的意义;二是,因为“加工”是单项的,容易得到小成果,故而能使学生体会到艰苦的积累自有乐趣;三是,有了乐趣,就有了内驱力,这能使学生鼓起劲头向更高的积累之峰登攀;四是,“加工”所得的成果往往是积累材料之间的粘合剂、贯通桥,能有益于学生对积累的材料进行更深入更广阔的考察。鉴此,我们应当采取措施,点拨学生尽可能多一些地享用积累。一般的作法有:(1)写读书笔记,记要点,写一鳞半爪的见识。(2)开读书报告会,师生互谈,质疑反诘,共同磋商,辨明是非。(3)写小论文。这是一种理性思考的活动,一事一议,一文一评,片段引发,概要综述都是好办法。

以上四环节说的是“积累之道”,其“道”的核心是“积累”与“效率”息息相关,“积累”是提高效率的前提。

(二)技术之道

就语文教学而言,技术分两类:一类是教师教的技术;一类是学生的学习技术;换一种说法就是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而归根结蒂则是研究学生学的技术(学法)。

我们在研究语文教学点拨法的过程中,对技术给予了特别关注,总结了10条点拨之术,即:1.暗示引发;2.引路入境;3.辐射延展;4.逆转爆破;5.抽换比较;6.纲要信号;7.激疑促思;8.再造想象;9.倡导争鸣;10.举隅推导(详见北京出版社1991年9月出版的《语文教学方法论》一书)。现在看来,为技术而技术的研究缺乏理论上的突破;并且,语文教与学是复杂的整体化工程,单靠某一二项技术的运用,也不见得就有“包医百病”的功效。我们的首要任务应该不是另起炉灶去发现、创造新技术,而是充分研究已有的技术,挖掘这些技术之所以产生、之所以具有生命力的内在机理,也即研究“技术之道”。明白了“道”就明白了技术形成的原因以及运用技术的基本法则和规律,在提高效率上,这自然比只顾“用技”而不“辨技”要有价值得多。

那么,“技术之道”又在哪里呢?

1.技术的稳定性。技术是人们以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为依据而创造的手段,这就说明它既切合实际需要,又符合科学知识原理,而这一点正是技术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基础。以“圈点”与“评注”为例,这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读书技术,古人以此作为精读作品、记录思考结果的简便手段,当代学生也同样应该用此手段来读书,因为它是阅读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环。这样说来,我们在技术上就不应当有“传统”与“现代”之争了。技术,没有必要这样划定,只要现代学习生活需要,它就是好技术、实用的技术。

2.技术的变通与再创。所谓“变通”,是一种对技术的联想方式。技术是有多种类别的,某一种技术表面看起来与我们所做的没有直接联系,但它能促使人们产生联想,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采取相类似的手段,逐渐使之提炼为实用稳定的技术。所谓“再创”,是对原技术的加工与改制方式。技术的变通与再创原理对我们进行语文教学有着很重要的意义:(1)能帮助我们从“教而无术”的困境中走出来。有些教师教学技术很高明;也有些教师仍然苦于“不知道该怎样教”。只要做有心人,是能够发现属于自己的教学之法,教学之技的。(2)能够帮助我们重新认识那些也许有些过时的有着明显毛病的教学技术。应该承认,传统语文教学中的有些方法、手段与我们现代学习语文的实际是不相适应了,对此,我们不妨采取“再创”的办法。

3.技术的相机运用。机,时机、机趣、机会、机遇、机巧之谓也。在技术的调遣与运用上,见机行事是十分重要的。相机运用,技术应有的功能就可发挥;忽略“机”,对技术随便而用之或硬性摹仿别人用之,即使技术本身是很好的,也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在讨论语文教学时,有些同志对优秀教师的高超教学之技表示怀疑,而怀疑的理由就是认为“学不到手”,这是一种肤浅的认识。正确的认识是:(1)优秀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技术无不是相机行事的,有时所用的技术很平常甚至很平庸,但由于抓住了时机,用在刀刃上,恰到好处,正合火候,这些技术也会顿然焕发动人的光彩。(2)技术是最优的,但不择“机”而用,就有可能遇到障碍,使技术顿然失色。在这种情况下,要再创条件,把握时机,尽可能让火候到家。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人们理解这一句话时,往往偏于“启发”和“举一反三”。其实,孔子在这里说了两边关系:一是愤、悱、一隅;一是启、发、三隅。如果说孔子特别强调“启发”这一教学原则与方式的话,那么,他对“启发”之前,学生所进入的学习情境和所产生的学习兴趣等相关条件,更是十分重视。“朱注”云:“愤是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是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必待其如此乃启发之。”“必”一定,非这样做不可;“待”,等待,当然不是盲目被动地等待,而是在创设条件中主动地期盼。为了强调创设时机的重要,孔子还说了“则不复也”。不复,即不再“举一”了,“举一”是启发之“术”,为何要暂停这一高妙之术的运用呢?原因就是学生未得到情境,尚不能“以三隅反”。

4.技术与艺术。这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有明显区别的概念。技术,是纯粹的可操作性手段;而艺术,则带有浓厚的情感性,它指精巧的技术,并且还具有感染人的力量。教师教语文,应该讲究“艺术之道”。艺术的感染力不仅能代替技术的功能,而且能在学生心里产生强大的震撼力,使学生不仅会学,而且积极主动去学。可见,艺术比技术更能够提高学习效率。一位名师教《七根火柴》,先准备问:“无名战士的动作是什么样子的?”一想,这是为了求知,是一种“技术之问”。于是改为:“无名战士留给人间的最后一个动作是什么?”由于加上了“留给人间”“最后”等情感丰富的词语,显然对学生的震撼力要强得多,学生不仅求了“知”,而且还入了“情”。多了一份情意,学生必将铭记不忘,并且对作品情感底蕴会有更深切的体会。这种问,无疑是一种“艺术之问”。

为什么在这一节里,我们用的是“技术之道”的提法呢?道理有三:其一,艺术是“巧”的技术,教的艺术是从教的技术中提炼而成的,不掌握一般的有效实用的教的技术,就不会捕捉到教的艺术的迷人之光。其二,艺术不仅是手段,而且是风格。风格的养成有一个很漫长的过程,特别是对于教学来说,没有10年20年的磨炼,艺术风格之神就不会降临。未得风格之前,还是着手于技术,着眼于艺术为好,这不仅是求得风格的前提,也是使语文教学具有效率的最基本的保证。其三,教学技术是以单项形式出现的,教学艺术风格是由整体教学面貌来体现的。演戏,须使唱、念、做、打的技术项项过关,尔后才综合成高超的表演艺术,教学也如此。教师在成为教学艺术家之前,也得反复锻炼各项教学基本功,使各方面的单项技术都过关,然后才能充满信心地渐入艺术佳境。总之,“技术之道”是从提高效率的最基本的要求上提出来的,没有它,就谈不上去创造效率;“艺术之道”是从效率更高的角度来讲的;从大面积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来看,认清“技术之道”,正确运用教学技术是当务之急。“技术”是雪中送的“炭”,“艺术”是锦上添的“花”。值得一提的是,教学除了要追求艺术,在很多情况下也确实动用“技术”,即运用现代化声光化电技术为教学服务,现代化语文教学不仅在内容上要现代化,而且基本教学形式也必将现代化起来。

(三)时序之道

时序,即时间运行方式与程序。要真正把握“时序之道”就是要做到:

1.恰到好处。概括地说:(1)在教学思路上要以学生的学习实际为出发点。学生的学习,哪里有障碍,哪里有断层,哪里有兴奋点,如此等等,教师都要清楚,在此基础上,才能设计出科学可行的教学方案,规划出合理有效的教学步骤。(2)要认清并处理好教材中的特定的学习内容。一是不能过于拉大学生的认知距离。随意加大学习难度,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信心;二是不能搞简单重复式教学。讲浅了,就会失去认识上的“坡度”。教师要恰到好处地处理好教材,使特定的学习内容成为引发学生最佳学习动机、兴趣与激情的引爆点。(3)要注意学习心理的转化阶段。学习心理千变万化,时而愉快、稳定、平衡;时而烦躁、波动、冲突;时而积极、自信;时而消极、自卑。对教师,时而感激、信赖、亲近;时而戒备、对立、疏远。对此,教师要恰到好处地引导学生把心理转化为最佳状态,使学生由心理不平衡转化为积极解决矛盾的心态。这种心态既是教师和学生心理交流的接触点、共振点,也是教与学的共同机遇。

2.真正把握“时序之道”就是要创设教与学的“自由之境”。这种境界的特征就是我们古人特别推崇的“和”。何谓“和”?《礼记·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说文》说“和”即“调也”。这两种“和”,也就是和谐、调顺、融洽、亲近、得体。在教学中既要克服急功近利的冒进思想,又要克服消极、懈怠、低落的情绪;既要反对大起大落,搞知识的“狂轰滥炸”,又要反对一潭死水,毫无生气,沉闷僵化。这里,我们觉得要处理好几种关系:(1)动与静。学习心理只动不静,只静不动都不好,最好是动静相宜。(2)死与活。有时要下死功夫,有时又得“活”起来。(3)抑与扬。有时要施加压力,抑制学生的骄气;有时要多加鼓励,增强学生的信心。(4)虚与实。实实在在的知识要扎扎实实地训练,而情感陶冶又得“虚”一点,让学生在情感的氛围中接受熏陶。(5)快与慢。有时加快教学节奏,让学生产生紧张感、急迫感;有时放慢学习进程,多给学生以回味咀嚼的时间。(6)粗与细。有些知识的传授宜粗不宜细,不要毕其功于一役,不妨大而化之;有些知识是前进的桥梁,非得让学生学得丝丝入扣,毫厘不爽。(7)明与暗。有些问题,教师直接点破,使学生豁然开朗;有些问题,教师要叩其两端,巧于暗示,让学生自己求得结果。(8)内与外。课内训练求实求稳,课外视野宜阔宜远;由内向外延伸,由外向内呼应。(9)点与面。由关键的一点切入,引导学生由“点”而推及“面”;有时从知识面上拓开,让学生逐步缩小思考范围,由“面”的搜索转为对“点”的钻探。这些关系要处理得恰到好处,实为不易,但教师组织教学又必须在这些方面下功夫,力求早日进入“中和之境”。

3.真正落实“时序之道”就是把学生当“人”。这主要表现为:依照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来从事教学活动。揠苗助长,就是一种不把学生当作活生生的“人”来看的教学行为。揠苗助长,不仅仅是知识上的强行灌输,更主要的弊端是“道”上的牵逼。教师不要把自己所崇尚的“道”嫁接到学生身上,使学生一个个都成为自己的模型。

4.落实“时序之道”要把语文学科放到整个中学教育各学科的大盘子中来考察,不能让语文一科一枝独秀,而轻视其他学科的协同培养功能。以传“道”为例。人类普遍认同的优秀的人格,高尚的情操,我们确有让学生习得、养成的责任,但是,我们也不必要把一切责任都担在肩上。适当地利用语文教学条件点拨学生培养人格,健全德操与把一切责任都担在肩上是有明显的区别的。前者是因势利导,因时育人,因文传道;后者是把自己的领地看作是唯一的培养人的熔炉。正确的态度是把语文科看作是各学科中的“一科”,遵循中学阶段各学科共同发展的“时序之道”,重视语文科本身的特点——工具性,并凭借语文的特殊条件充分发挥教学的传道功能和育情作用。

三、结语

重积累、重技术、重时序,旨在提高点拨教学的效率,而提高效率的最终目的又是什么呢?一般说来,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很清楚的,无非是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工具,能在工作与生活中自由运用,并且学文而悟道,提高思想认识,培养情感德操,增强人格力量。但是,这里有一个重要问题须认识清楚,即学文悟道是一个漫长的人生过程,培养运用语言文字工具能力及思想与情感的提高任务不可能在中学教育阶段全部完成。中学教育只不过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它承接小学教育,又与继续深造教育和立即投入的生活实践相连接。因此,上述语文教学目的,只能是基础的、大体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学生语文能力发展有一个基本的规定(内容从略),它只是人们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全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目标而已。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对任何人都是一生的事。

为此,我们以为,提高点拨效率要落实两个不同层次的目的,一个是终极目的,即上述“目的”;一个是教学阶段的目的,即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转换能力。发展并提高了转换能力,才能真正实现终极目的。

什么是语文学习的转换能力特征?即学生长期得到语文教师的言传身教,从中悟得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并由此强化自学意识,逐步做到由在教师的点拨下学习转换到充分发挥自主意识进行自能学习的轨道上来。

促进学生尽快形成语文学习的转换能力决非易事,它取决于教师自始至终的教学是否都具有一种学习的暗示效能。也就是说,我们衡量语文教师善教的标准有两个:其一,看教师的教能否有效地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其二,看教师的教能否从学生的学考虑,把自己教的过程当作学的过程来研究,也即“怎样教”与“怎样学”是一回事。而后者更显得重要。所谓“怎样教”与“怎样学”是“一回事”,可从两个方面来看:第一,教师在教学之初就想到,我这样教由我这样学而来,教的程序、方法与内容,就是我学的程序、方法与内容。教,就是把我“怎样学的”充分体现出来,从而让学生明白;教师这样教实际上就是告诉我们他也是这样学的,而我们要学习的对象除了书本以外,更重要的就是这一点。高明的教师教读课文从一开始就往往这样说:1.我是怎样做准备工作的?2.我是怎样发现闪光点的?3.我是从何处入手的?4.我克服了哪些困难?5.我的学习愉悦是什么?6.我建议你们应该怎样来学?……凡此种种,对提示、对点拨学生自学极有帮助。当然很多优秀教师在教学中并不直言不讳地说得这么显露,但他们的高超教学仍然对学生领悟“这样学”有明显的暗示作用。比如教师在课堂上旁征博引,这就是暗示学生:调用较多的积累在心的材料对解决问题大有益处,因此,平时的积累马虎不得。第二,学生在听课过程中,不仅记取了知识,明白了要点,而且深受教师教学艺术的感染,领悟到:教师如此善教既使我扫清了学习障碍,也使我摸清了入门之道。从这一点上看,学生不仅学到了书本知识,而且学到了教师的“学”。教师与学生在这两方面呼应起来,学生自学能力必有长进。如果说点拨教学能提高效率,那么最大的效率也就在这里。学生不仅积极学习,而且还会学习,其效率的提高还会落空吗?所以,提高教学效率,说到底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标签:;  ;  ;  

论语文穴位教学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应用_教学过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