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阳县人民医院骨科 湖南永州 426100
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骨科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的无痛治疗方法,旨在为临床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间我院收拾的择期进行手术的骨科患者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n=40例)和对照组(n=40例)。对照组患者在手术中给予罗哌卡因+曲安奈德+氨丁三醇等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于术前3d时给予氨酚曲马多口服(每天3次),再在术后3d给予氨酚曲马多口服或氨丁三醇肌肉注射治疗。术前、术中及术后时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和分析,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无痛治疗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前的VAS评分(2.44±1.3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3.81±1.54)分,术后VAS评分(2.40±1.4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03±1.67)分,(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无痛治疗满意度(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2.5%),(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骨科患者采用无痛治疗方案进行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围手术期疼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关键字:骨科患者;手术;无痛治疗;疼痛程度
骨科患者的疼痛程度相对比较强,其术后疼痛问题已成为现今临床上重点关注的问题。疼痛可能导致骨科患者出现多种并发症,例如肋骨骨折患者在疼痛问题的影响下,惧怕进行咳嗽和深呼吸,这就明显增大了肺炎、肺不张、肺化脓症及支气管阻塞等并发症的发病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1]。因此,对骨科手术患者给予良好的围手术期疼痛干预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次研究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间我院收拾的择期进行手术的骨科患者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无痛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间我院收拾的择期进行手术的骨科患者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均为择期进行手术患者;②患者及家属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使用随机数字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n=40例)和对照组(n=40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43~82岁,平均年龄60.37±11.42岁;体重43~73kg,平均体重(55.83±8.16)kg;身高150.8~177.6cm,平均身高(161.26±6.72)cm;VAS评分(3.71±1.54)分。研究组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44~84岁,平均年龄62.17±12.83岁;体重42~74kg,平均体重(57.27±9.58)kg;身高149.5~179.3cm,平均身高(162.49±8.17)cm;VAS评分(3.68±1.57)分。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身高及VAS评分等一般资料上对比,(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手术中给予罗哌卡因+曲安奈德+氨丁三醇等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于术前3d时给予氨酚曲马多口服(每天3次),再在术后3d给予氨酚曲马多口服或氨丁三醇肌肉注射治疗。
1.3 观察标准
1.3.1 疼痛程度
术前、术中及术后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和分析,分值为0~10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的疼痛程度越强烈,分级标准:①无痛:0分;②轻度疼痛:1~3分;③中度疼痛:4~7分;④重度疼痛:8~10分。
1.3.2 无痛治疗满意度
采用我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的无痛治疗满意度进行调查,共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满意及不满意等4个级别。无痛治疗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一般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
将本组数据纳入SPSS20.0统计软件中进行统计和分析,其中的计数资料采用x2比较方法进行比较,以率(%)进行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以(±s)进行表示,当(P<0.05)时,代表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的VAS评分对比
从表1可以看出,研究组患者术前的VAS评分(2.44±1.3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3.81±1.54)分,术后VAS评分(2.40±1.4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03±1.67)分,(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术中VAS评分对比,(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疼痛是指由于机体组织损伤或潜在损伤而引发的不愉快的情感及感觉体验,现代医学认为,疼痛属于一种疾病,剧烈的疼痛还可能会导致患者的机体出现生理功能紊乱情况,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休克等严重后果,从而对患者的康复及生活质量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2]。疼痛问题,据相关调查显示,骨科中约有50~70%患者的术后疼痛无法获得有效的缓解,约有75%左右的择期手术患者表示担忧术后疼痛,92%以上的患者迫切需要及时的术后止痛[3]。
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医疗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骨科患者进行治疗时,除了需要尽量恢复患者的肢体功能外,还要求保持诊疗过程的全程微痛,甚至是无痛[4]。因此,本次研究中我们对研究组患者采用无痛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对围手术期患者采用多模式的镇痛方式进行干预,获得了良好的镇痛效果,有效缓解了患者的全程疼痛程度,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对骨科患者采用无痛治疗方案进行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围手术期疼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钮艳芳.疼痛评估表在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2,09(3):133-134.
[2]徐培培,朱宁宁.骨科手术患者疼痛现状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1):90-92.
[3]邹丽华,陈利英,叶国玲等.两种镇痛方式在骨科手术后疼痛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与康复,2014,13(7):633-635,638.
[4]聂锦甫.无痛治疗新概念[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0):156.
论文作者:何福元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7
标签:患者论文; 骨科论文; 疼痛论文; 手术论文; 术后论文; 对照组论文; 满意度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