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注意到编辑对课文的变化了吗?-一种独特的课程资源期望挖掘_文学论文

你注意到编辑对课文的变化了吗?-一种独特的课程资源期望挖掘_文学论文

你关注到编者对文本的改动了吗?———种独特的课程资源期待挖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动了论文,编者论文,文本论文,独特论文,期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不少语文课文第一页下面都有一行小字:“本文作者×××,选作课文时有改动。”如果你仔细翻阅一下,可以发现,除古代作品外,大多数现代文都经过编者的修改,特别是文学作品。笔者对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下两册教材进行了统计,在56篇课文中,删改的有38篇。这个比例无疑是很高的。如果将作家的原文和修改后的课文作一番比较,可以发现,有的课文对原文作了很大的压缩和调整,而有的呢,只是在字词句方面修修补补。不知你有没有进一步思考过:编者为什么要作这些修改?所改之处是不是都更加得体和完美?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是不是可以把修改部分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对于一个具有创意的语文教师来说,这些问题是应该思考的。

当前,语文教师对课文的改动普遍持什么态度呢?主要有:一是漠不关心。管它改动不改动,我只拿课文去教就是了,哪有工夫去找原文。二是一味叫好。凡改动的,都是好的,都应该肯定,编者的水平总比我们高,有什么可怀疑的。三是不知所以然。有些教师限于水平和能力,不知道编者为什么要这样改动,不知道改得好还是不好。我以为,前两种态度都需要重新思考。前者显然是对教材内容缺乏探索精神和研究精神;后者则是盲目迷信,缺乏对教材的独立见解。至于第三种态度,唯一的方法就是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这是课标提出的教学建议。笔者以为:编者对文本的修改,是一种极好的课程资源,它有待于我们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其意义在于——

原文和改文都是可以商榷的

比较编者对文本的修改,其意义首先在于:有助于学生逐渐形成独立的批判精神。选入教材的课文,相当一部分是著名作家的作品,年级越高,教材中名篇所占的比例越大。比如巴金《鸟的天堂》、季羡林《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等都是名家名篇,但编者不讳名家,对不少名篇也作了修改。比如《鸟的天堂》中的下面两段:

◆原文:当我说许多株榕树的时候,朋友们马上纠正我的错误。一个朋友说那里只有一株榕树,另一个朋友说那里的榕树是两株。我见过不少的大榕树,但是像这样大的榕树我却是第一次看见。

★改文:当我说许多株榕树的时候,朋友们马上纠正我的错误。一个朋友说那里只有一株榕树,另一个朋友说是两株。我见过不少榕树,这样大的还是第一次看见。

◆原文: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流去的时候,我还回过头去看留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有一点留恋的心情。昨天我的眼睛骗了我。“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改文: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有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这两段文字,基本意思都没有变,但几乎每一句的文字都有改变。有的改动可以商榷,但有的改动是有必要的。巴金是当代文学大家,连他的作品都可以这样修改,给我们的启示是:名人的作品同样可能有不当之处,甚至有败笔,或者说有进一步修改润色的地方;不要过于相信名家和权威,不要匍匐在大师的脚下。而这种精神和意识正是中小学生非常需要的。

这是从作者的角度来说。其实,我们还可以从编者的角度来看。编者的许多修改是必要和得体的,但也有一些修改是弄巧成拙,或多此一举的。比如“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这句中的“抛”,原文是“留”,是编者把它改了的。笔者认为,还不如原词更恰当。“抛”通常指速度很快,而这里,作者和朋友们是自己划着小船,又是专程来看榕树的,其速度自然不会飞快,也不可能飞快。如果教师敢于在课堂中这样直言不讳地分析,那么,学生就不会把课文看得过于神圣,不会把课本当做圣经。学生的独立意识和创造能力也会在无形中得到培养。崇拜教材,这是很大一部分师生的习惯心理,这种心理有待于在辨别与批判中得到克服。

修改习惯可以在借鉴中形成

比较编者对文本的修改,其意义还在于:有助于学生逐渐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和能力。如今有不少中小学生,会写一些文章,有的还不用打草稿,速度很快,一节课时间,能洋洋洒洒写出一大篇。可是写后,就不知道怎么修改。有的只会改错别字,找漏字多字。错别字之类的修改,只是作文过程中最基本的“小儿科”式的工作。材料的取舍、结构的调整、语言的润色,这才是修改中的大件和要件。文章是改出来的,即使是作家写的文章,也往往要经过多次修改,才能成篇。至于语文教材中的课文,考虑到它的典范性和适合性,考虑到它的篇幅,教材编者通常对原文逐字逐句地推敲,其中有许多改动是非常好的。如果我们能有意识地将原文与课文进行比较,那么,必定有助于学生修改能力的提高。琦君的《桂花雨》选入课本时,编者作了较大的改动,既有题目的改动,又有文句的修改。我们来比较着看看下面一节的改动——

◆原文:小时候,我对无论什么花,都不懂得欣赏。尽管父亲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凌霄花,这是叮咚花,这是木碧花……我除了记些名称外,最喜欢的还是桂花。桂花树不像梅花那么有姿态,笨笨拙拙的,不开花时,只是满树茂密的叶子,开花季节也得仔细地从绿叶丛里找细花,它不与繁花斗艳。可是桂花的香气味,真是迷人。迷人的原因,是它不但可以闻:还可以吃。“吃花”在诗人看来是多么俗气,但我宁可俗,就是爱桂花。

★改文:小时候,我无论对什么花,都不懂得欣赏。父亲总是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梅花,那是木兰花……但我除了记些名字外,并不喜欢。我喜欢的是桂花。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这里,笔者择要做些点评:1.“我对无论什么花”改成“我无论对什么花”,虽然只是移动了“对”的位置,但改后的句子更符合语法规则了,读起来顺得多。2.把“凌霄花、叮咚花、木碧花”,改成“梅花、木兰花”,是为了更通俗,更接近我们的生活。3.“但我除了记些名字外,并不喜欢。”这里的“并不喜欢”是原文没有的,编者加得非常好,否则文义不顺畅。4.原文中画线的句子,改文把它删除了。这也是有道理的。因为桂花的迷人主要在于它的香味,不在于可以吃,直接吃桂花,虽然是真实的,但与文章的格调不大协调。

上面说的是词句的修改,有些作品选入课本时,编者还对材料或结构作了较大的删改或调整,教学时,进行这方面的对比,同样有助于学生鉴赏与写作能力的提高。《桂花雨》一文,在开头“中秋节前后,正是故乡桂花盛开的时候”一句后,原文还有下面一段——

一提到桂花,那股子香味就仿佛闻到了。桂花有两种,月月开的称木樨,花朵较细小,呈淡黄色,台湾好像也有,我曾在走过人家围墙外时闻到这股香味,一闻到就会引起乡愁。另一种称金桂,只有秋天才开,花朵较大,呈金黄色。我家的大宅院中,前后两大片旷场,沿着围墙,种的全是金桂。唯有正屋大厅前的庭院中,种着两株木樨、两株绣球。还有父亲书房的廊檐下,是几盆茶花与木樨相间。

入选教材时,编者把这一段删除了。为什么要删呢?可能主要是考虑到它的内容。这一段主要介绍了两种不同的桂花,是说明性的,与文章主题关系不是很大,可有可无。根据“可有可无尽量删除”的原则,删除是有道理的。何况,如果保留,课文就会显得过长。当然,作为一般的散文,保留也是可以的,但作为课文就要更具典范性。

如果我们能有意识地把原文与课文进行比较分析,当学生明白了编者为什么这样改之后,必定会悟出一些修改文章的道理和技巧,从而注重自己作文的修改,提高修改文章的能力。

比较是深入理解文本的方法

比较编者对文本的修改,其意义还在于: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不比不知道,一比见分晓。有些语言,单独地看,看不出它的妙处,如果引导学生同原文对照一下,他们就可能有新的发现:或理解更深,或体悟更真,或感觉更佳。比较是鉴赏的最好助跑器,也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因此,教学中,我们可以有选择地进行原作与课文的比较。四年级上册的《搭石》是作家刘章写的一篇散文,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编者对原文作了较大的改动。请看下面的段落——

◆原文:家乡人有句口诀,叫“紧走搭石慢走桥”。因为搭石一到汛期就被冲走了,所以人们不愿付出太大的代价。水深点的地方的搭石也不过是两三个人抬得动的石块,水浅的地方搭石一般只有脸盆那样大。而且,天然的石块,不经加工,很难都那么平,有的踩上去就难免活动。如果走得快点儿,身体保持平衡,即使搭石活动也无妨碍。如果走得慢,石头一摇动,身体失去平衡,反倒容易掉到水里。上工下工的时候,一行人走起搭石来,那才有意思呢。前面的人刚抬起脚来,后边的人就跟上去,踏踏的脚步声像音乐一样。水波清清,映出人影,像电影,像画儿。大伙儿走搭石不能抢,也不能突然止步。因为前面的人一停步,后边的人没处放脚,就要掉到水里。

★改文: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如果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谴责这里的人懒惰。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改文中的第一段是编者加上去的。这一段加得非常好,它鲜明地表达了主题,尤其是“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一句,提纲挈领,既是一个概括,又饱含感情,有助于学生对主题的整体把握。《搭石》原文的标题是《走搭石》,编者把“走”字去掉,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原题重在“走”,其实,如何“走”是一个方面,如何“搭”也是一个方面。相比之下,《搭石》这个题目能更全面、更概括地表达主题。再比如《搭石》的结尾——

◆原文:故乡的小溪清如水晶石,那一排排搭石,像嵌在水晶里的宝石……

★改文: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原文虽然比较含蓄,但没有充分地表达主题,它用宝石来表示珍贵,可本文的主题是表达乡亲们之间淳朴而美好的情感,原文显然表达得过于宽泛了,改文表达得更直接、更明确,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

关注和利用编者的改动还有其他意义吗?仔细想来,还有很多:比如鉴赏能力的培养,比如细心探究的科学精神的培养;搜索能力的培养。应该说这是一项综合性的活动,对教师自身语文素养的提高也是大有好处的。

当然,这一课程资源的开发,对语文教师自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有积极的探究精神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外,对以下三个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对原作的理解和鉴赏,要求教师能达到正确和精辟。二是要求教师对教材编排体系的整体把握,要准确和明晰。三是要求教师对语言有较高的感悟能力和运用能力。编者对原作的改动,大多数是遣字造句方面,这就要求教师对语言有独特的灵敏度,有较强的语言感觉和语言运用能力,并具有一定的语言实践能力。

标签:;  ;  ;  ;  

你注意到编辑对课文的变化了吗?-一种独特的课程资源期望挖掘_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