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有效的生生互动对幼儿的自身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因幼儿普遍存在着“个性、能力、性别”等方面的差异性,从而导致目前幼儿之间缺少互动,生生互动质量不高,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本文借助材料这一媒介,来积极引发“不同个性”、“不同能力”、“不同性别”孩子的互动需要,达到引发生生积极有效互动,推动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材料 层次性 生生互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区域活动以其独有的优势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并成为幼儿园的主要游戏活动。它为幼儿提供了自主表现活动的机会,使幼儿在活动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要精心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注重材料投放的层次性,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发展水平、兴趣需要选择活动内容,在宽松、自主的环境中开展活动,并积极地与材料产生互动,构建和谐有效的生生互动,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一、目前生生互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能力限制。如:小班的乐乐等5个孩子进入了娃娃家,多多也想进入娃娃家烧菜,可是乐乐不让,两人抢了起来,谁也不肯让。最后玩具破了,两个人都离开了娃娃家。我们看到孩子在区域活动中自主学习时经常会碰到各种自己无法克服的困难,此时适时地帮助引导就能让孩子体验到成功。可以是教师或同伴的帮助,如果没有他们的帮助,孩子就会产生挫败感,这就成了孩子继续完成活动的一个障碍。
2.缺乏互动。如:在生活区调制饮料的一个活动中,晨晨使用量杯、小勺、搅拌器、水、杯子、饮料溶剂等来配制一杯好喝的饮料。开始晨晨很认真地调配,调了好几杯,一边在调一边喝,当她把所有的饮料都喝完就跑到别的地方游戏。我们看到晨晨在一开始的活动是投入的,但是这种快乐因缺少同伴的关注和互动,不能深入挖掘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容易养成孩子区域活动浅层学习的不良习惯,也不利于孩子的快乐体验。
那么,如何才能让区域活动真正适应每一个不同个性、爱好、能力、性别的孩子,让每个孩子在活动区中真正有效地互动起来呢?
二、借助区域材料的层次性引发生生互动
1.个性化材料的分层投放,引发不同个性孩子的互动需要。幼儿园教育应充分照顾幼儿的个性发展,合理投放个性化材料,为每一个幼儿提供发挥自己潜能的机会,促使他们在已有水平上得到更好的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中班建构区——“汽车之家”活动中,我们班来了个插班生浩浩,他的个性比较内向,缺乏自信心,表现为不爱说话,也不善于交流,长此下去,对他的个性发展相当不利。有一次,在家访中老师发现了他是汽车迷,与其父母的交谈中了解到他对汽车的研究已经相当深入,不管是谁,只要跟他谈到汽车,他的眼睛就会发亮。于是老师就在建构区为这个孩子创设了一个“汽车之家”,可以满足他继续研究汽车的需要。没想到的是“汽车之家”的设立立即引来了许多“汽车迷”,班里的许多孩子都很喜欢听浩浩谈汽车的知识。他们在浩浩的带领下展开观察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不断地提供材料支持。第一阶段:一个小小的汽车角;第二阶段:一座有规模的汽车城;第三阶段:汽车城中还设立了研发中心、销售中心、服务部等多个部门。浩浩在汽车城中忙得不亦乐乎,与同伴间语言交流增多了,他的自信心一下子增强了。
2.趣味性材料的分层投放,引发不同能力孩子的互动需要。“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因此,在区域活动中,我们可以借助趣味性材料这一媒介,积极引发良好的生生互动关系,满足不同能力孩子的互动需要。在大班语言区——“我是故事大王”活动中,教师设计第一层次:在语言区内设立抽拉式的图片架,教师将课堂上使用的图片缩小,绘制成连贯性的图片,让孩子们抽拉观看这个长长的图片,就像播放小电影一样把这个故事读懂、看明白。第二层次:教师设立缕空型的电视框架,根据平时所教的语言内容,给幼儿提供一张背景图,让幼儿一边说故事一边进行添画,使语言讲述更具体生动,让幼儿进行合理的仿编。第三层次:教师制作了四个很大的正方体,正方体的六个面都贴着画,分别表示时间、地点、人物(动物)、事情等内容,让孩子自由翻面,最后将所有的内容进行创编组合,并将所有内容连贯地讲述出来,创编好的孩子可以奖一个大苹果。这样大大提高了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创意性材料的分层投放,引发不同性别孩子的互动需要。在区域活动中,操作材料是活动的物质支柱,要合理投放一些创意性材料,符合其思维特点、性别特点,使幼儿通过积极的操作活动,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同时满足不同性别孩子的互动需要。在中班角色扮演区——“打扮自己(宝宝)”的活动中,第一层次:教师给幼儿提供了纸片,直接画上服装、贴上自己照片是最简单的。在操作中往往以女孩子居多,男孩子却寥寥无几。第二层次:教师给幼儿增加了扭扭棒、绸带,幼儿画上自己的五官、表情,搭配上下装,并用扭扭棒或绸带连结起来,这就增加了难度。第三层次:教师给幼儿增加了布料、娃娃等材料,这是最具挑战性的,由平面造型转向立体造型,给“宝宝”(洋娃娃)制做服装。女孩子们纷纷邀请男孩子加入设计制作的行列,被邀请的男孩子很兴奋,他们一起帮“妈妈”裁剪、穿衣……在这个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幼儿不但提高了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跟不同性别的孩子有效互动。
参考文献
[1]许卓娅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M].苏州大学出版社,2006。
论文作者:黄晶晶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2月总第2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8
标签:互动论文; 幼儿论文; 孩子论文; 材料论文; 生生论文; 教师论文; 层次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7年2月总第2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