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蛟河市漂河镇九年制学校 132500
开展小学生创新思维品质培养的主阵地在课堂。在小学课堂教学实践中开展创新思维品质的培养不外乎两种形式:一是开设专题性的创新思维训练课,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技能的强化训练;二是在常规课堂教学中随机渗透,相机行事,有意培养。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开设专题性的创新思维训练课,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一些创新思维技能的强化训练。这种训练可以通过趣味解题比赛、数学游戏以及数学实践活动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素材则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目的和要求进行设计和开发。在常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主要是巩固通过专题训练课所习得的思维技能。因此,这两种形式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随机渗透创新思维品质培养的机会是很多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可以贯穿在课堂教学的始与终,通过提问、操作、对话、交流、评价等多种途经都可以随机对学生进行如好奇心、探究兴趣、求知欲以及意志力等个性人格的塑造。课堂教学中,创新思维技能的培养主要是随机渗透。
创新能力是21世纪合格人才最重要的素质。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水平。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实施创造教育是时代教育的主旋律,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数学学科的教学内容是前人创新的产物,数学知识源于创新,又能促使人们进行新的创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主动地发展学生的思维,适时地培养和训练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有人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探索知识的思维过程总是从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探索未知领域,寻找客观真理,成为发现者,要让学生自始至终地参与这一探索过程,发展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例如:在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预先让每个学生准备两个大小全等的梯形,课堂上启发学生自己根据学过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动手拼一拼,看能不能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学生动手拼摆,很快可以发现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并发现拼成的平行四边行的高就是原梯形的高,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原梯形上底与下底的和,于是推导出了公式: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当教师提出是否还有别的方法,有的学生便讲出了自己的方法,即用一个梯形沿中位线剪开,拼成一个平形四边形可以推导出计算公式。教师给予肯定,激发了学生的探索兴趣,还发现了许多解题方法。可见,在质疑问难中训练创造性思维, 培养学生从各种角度去研究问题,会迸发创造的火花,产生创造性见解。
教师不仅要善于设问,还要激发学生质疑问难。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将学习过程中碰到的问题提出来并和同学讨论,让学生有充分表现的机会。例如:一个学生在学习圆的认识后提出问题:“汽车上的测示器记载行驶的千米数是怎样计算出来的?”这位学生是受教师在引入新课时设疑“车的轮子为什么是圆的”启发下提出的,经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把测示器、车轮与圆的周长联系起来,找出圆周长使问题得到了解决。我们的孩子进学校前是个问号,毕业之后就成了一个句号,这是对学校教育的误解。学校教育的目的不是单纯的释疑解惑,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提问、求解、再提问、再求解”循环往复并不断提升的思维方法。提问是一切活动的开始,没有疑问,哪里来的探究与创造?学生只有得到言论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这不禁使我想到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正说明了善于提问的能力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体现。
要在求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常言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求异思维是创造思维发展的基础。求异思维是指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想别人没想到、去找别人没有找到的方法和窍门。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小学生在进行抽象的思维活动过程中,由于年龄的特征,往往表现出难以摆脱已有的思维方向,也就是说学生个体乃至于群体的思维定势往往影响了对新问题的解决,以至于产生错觉。
论文作者:姚金娜 董玉平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12月总第22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1
标签:学生论文; 思维论文; 梯形论文; 创新思维论文; 教师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课堂教学中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5年12月总第226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