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工业卫生学校 湖南 衡阳 421001)
摘要:当前教育的范畴系统之中,教育信息化是重要的改革手段。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背景下,教育理念、教学资源、教学范式、教学渠道及其方式以及教学评估等诸多领域均出现了一定的变化。以往的护理教学方式已难以适合当下护理专业对于人才的培养需求。出于满足新时期护理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应积极地将教育信息化与中职护理教学加以融合,围绕着学生这个轴心,摈弃传统的教学模式,解构以往的课堂教学体系,强化环境、教师资源、学生主体以及评估等指标的地位,从而达到信息技术和中职护理教学深入融合的目的,构建起新型的信息化的护理教学系统。本论文正是对此展开了相关的综述研究。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中职,护理教学,融合,实践
Abstract: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is an important means of reform in the current educational category system.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re have been some changes in many fields, such as educational philosophy, teaching resources, teaching paradigm, teaching channels and methods, and teaching evaluation. The past nursing teaching methods have been difficult to meet the current needs of nursing profession for personnel training. 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nursing professionals'quality in the new era, we should actively integrate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with nursing teaching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Around the axis of students, we should abando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deconstruct the previous classroom teaching system, strengthen the status of environment, teachers' resources, students'main body and evaluation indicator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in-depth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nursing teaching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a new type of information-based nursing teaching system was constructed. In this paper, the relevant research is carried out.
Key words: education informationization,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nursing teaching, integration, practice
1 引言
从进入到21世纪迄今,“互联网+”相关技术呈现出迅猛的发展态势,信息技术日渐渗透至社会的不同领域之中,也在深刻地对现代人在生产模式、生活范式与学习途径等方面产生不可忽视的重大影响。“教育信息化”日益变成备受聚焦的课题而成为学者们研究的对象。
当前,中职护理教学所采纳的模式为“计算机联合投影”。但是它的实质与采取板书的方式差异并不明显,均围绕着教材展开教学,学生依旧处在被动接纳的地位,教学的轴心对象为教职工、教材与考试。再者,中职护理专业的学生普遍存在着生源素质不高、学习的积极性较低以及自主性学习的能力不足等问题。另一方面,中职护理学生群体的年纪不大,好动而无法集中注意力,偏向于形象性思维,依赖于具体化经验的支持作用,而抽象能力欠佳,其基础又不如本科生。因此,传统型的教授模式和护生的思想特征、感悟能力存在着偏差,导致学生出现教学的倦怠心理,对学习效果产生一定的阻碍影响。
在最近几年中,教育信息化和中职护理教学加以融合实践,探讨借助于信息化的资源及其方式,建构起人体构造能够透视化、临床学经典式反应能够呈示以及智能化患者高仿真式教学模型,经由对教和学流程及有关资源的设置、研发、使用、管理以及评估等流程,构建起信息化环境的高效率课堂,达到了不错的效果。本文做如下的实践综述报告。
2 教育信息化和中职护理教学融合的改革理论基础综述
2.1基于建构主义视角的教学观
建构主义理论指出,学习是学习主体在基于自我先验经验的前提下,自觉地借助于感悟、吸纳的方式构建意义层面的活动流程。学习此活动时应处于确然性的情境之中,同时,还须借助于学习主体既有的知识内容,依赖于必需的资源与工具展开具体的学习过程。
整体而言,建构主义理论下的有效性教学应体现出如下的2个核心特点:首先,教学的活动主导者是教师。教师整个教学过程中,须体现出3个维度的功能:(1)推进教学的实施者。借助于一定的教学对策与教学资源等一系列教学途径,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2)设计教学的组织者。教师应设置适宜的教学境遇,匹配恰宜的教学资源,确定合适的教学方式,安排适量的教学内容;(3)调控教学的掌握者。教师须调控好各个因子之间的互相联系及其功能,保障学生的在进行意义层面的建构时不会和教学的目标方向所偏离。
其次,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学生被视作意义层面的构建主体,经由个体与小组的共同活动,沟通、探讨、挖掘且化解问题,积极探讨,从而开展知识意义层面上的建构活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教学交互式层次塔的理论
教学的交互指的是学习时,把学习主体准确地诠释学习的内容当作构建的目标,学习的主体和学习的环境发生互相的沟通和作用,属于一类产生于学生与学习环境内部的活动范式,涵盖师生以及生生等各个主体内部的沟通,亦包含学生与各类物化了的资源内部的互相沟通及其作用。互联网教学交互式特征包括如下的3个层面:学生和媒体间操控的交互、学生和信息要素的定义交互、学生新旧定义的交互等。此即为教学交互式的层次塔。高等级的教学交互式理论的形成条件及其前提为低等级的教学交互式理论。上述不同层面的交互式层次塔在整个学习时呈现出共时的状态,而学习主体在不同层次交互式的影响下实现学习的任务。
3 教育信息化和中职护理教学融合的实践途径
3.1 信息化在中职护理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3.1.1 提高教学的质量,构建信息技术教学的硬环境
在将信息技术和中职护理教学融合的过程中,各个中职护理技术学校出于持续性地增加信息化教学开展的力度,配置了现代信息化技术的教学设备,包括数间一体化的多媒体功能教室、智能化患者、电子标准化模拟人设备、电子化手臂以及静脉显像仪。在综合式护理一体化的教室环境中,都配备有学生计算机设备,且至少每组1台。同时,已经在校园实现了Wifi的全覆盖,从而用领先的信息化设备支撑信息技术教学的顺利展开。
3.1.2 建设学习沟通平台,强化教师的信息技术软实力
在最近几年中,不同中职护理技校都在积极地与信息化的企业签订了长期的合作协议,与企业的专家学者们每年开展定期的交流活动,并针对中职护理的教师们开展信息化的教学内容的培训,掌握有关信息技术最新的教学技能,树立相应的观念。同时,学院亦积极地配合,选派护理教师们参与各类信息化护理教学的培训班,学成之后再在整个学校和其他的教师分享信息化护理教学的技术,从而不但提高了自己的护理教学水平,而且也学会了最新的护理教学技能。
3.2 信息化情境下护理教学资源的革新
中职护理在构建和研发信息化的教学资源领域备受学校和互联网中心的鼎立相助。其一,打造“学习通”型移动学习的平台,替在校中职生提供适合手机等一类能够实时随地对数字化的资源进行访问与学习的信息技术平台;其二,鼓励教师持续性建设并建立健全互联网在线课堂。当下,中职护理领域陆续地打造出如下主要的实时开放性课程:基本护理、内/外科护理、儿科护理、妇产科护理以及健康评价;其三,充分地使用好现代化的互联网资源,在国内甚至是国外医学有关的网页内挑选并下载多样性的中职护理与教学相关的资源内容。
信息化教学能够提高中职教学资源使用的效率,达到教学课堂的多媒体化与以及实测的实时化,再者,对教学的质量进行监督控制,尽可能地使用好教学流程中所涉及到的各类资源,达到科学化的管理与同步分享的目的,进而提升中职教育的总体性水平。交互式学习平台、微课视频、虚拟化动画、趣味性游戏、实时开放性课程、移动课件、临床学病例视频以及原创型交互式检测等多元化的教学资源,促进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强化了教学的效果。
3.3 信息化境遇中的教学范式
信息化的普及解构了传统的“粉笔+讲台”围绕教师展开教学的教学方式,而重构为围绕学生轴心、教师发挥主导功能的新型探讨型、开放型的教学范式。借助于信息技术对“教和学”的结构进行优化的处理,凭借互联网学习的空间以及微课等媒介,摈弃以往的教学方式,将中职护理教学课堂由原先的“单一性灌输”变成“多向度沟通”、由原先的“教师教授”变成“自主式探究性学习”、由原先的“点上引导”变成“全程式监督控制”的新型课堂,从而确保教学呈现出开放性、多样性与自主性的特点。在上课之前,教师通过移动式教学的平台公示预习的教学资源,分布教学的重难点学习目标,学生在完成要求之后发送至平台,然后,教师经由后台了解学生的学习实时情况,基于预习过程中中职学生们所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展开课堂的教学流程设计。在上课时,突出护理的重点知识、及时地化解存在的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借助于直播的软件来现场地指导学生的护理学习情况,并纠正他们存在的错误,培养他们的护理技术。在上课之后,学生及时地登录有关护理课程的网页平台,做好巩固的练习题目;然后,开展实践性的拓展训练,提高学生在中职护理方面的知识运用能力以及沟通能力。另外,移动式教学平台与互联网课程网页所涉及到的教学资源,学生们能够基于自我学习的实际状况与所需情况,来界定具体学习的护理知识内容、次序及其次数。
4 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护理教学应积极地实现教育的信息化,将这二者加以有机地融合,能够有效性地培育中职护理职业学生的创新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凸显出中职护理教学的特色,从而替培养中职护理专业学生们的运用能力与未来的就业能力展开了充分的引导工作,进而实现中职学校在培育护理一线工作者人才的目标。可见,信息化教学是中职护理教学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有机构成,值得以后专家学者们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通知[Z].教技[2016]2 号,2016-06-07.
[2] 刘小兰,胡必梅,王芹,刘菊花.中职护理《口腔护理》信息化下教学说课设计[J].科技视界,2018,25.
[3] 蔡昱君,芦萍萍,黄慧娟.论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时需正确处理的重要关系[M].电化教育研究,2014,10.
[4] 何晓璐.护理信息化研究进展[J].卫生职业教育,2015,13.
[5] 魏丽,李冰.现代青年护理职业者信息素养的培养维度[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13-15.
[6] 黄自燕.富媒体在中职临床护理专业课程中的应用[J].广西教育,2018,26.
[7] 王英.我国护理信息化建设[J].当代护士,2013(1):4-7.
[8] 王洋.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中职护理教育中的应用[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8,8.
[9] 陈彩云.中职护理专业开展信息化教学的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2018,12.
[10] 张士靖.护理专业与信息化建设[J].护理学杂志,2013,18.
[11] 陈琦,林峰,刘静.基于信息技术的中职护理教学探索[J].中国电子商务,2014,14
[12] 姚瑛,潘继红,赵庆国.护理质量结果评价指标信息化建设与应用[J].中国数字医学,2015,8.
[13] 法天锷,梁宝凤,杜心平.信息化管理在护理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6,11.
[14] 吴晓慧,刘薇群,肖松梅.信息化技术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3.
[15] 赵贵娟.护理管理的信息化建设[J].中国卫生产业,2015,8.
论文作者:敖琴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2019年第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4
标签:中职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互联网论文; 教学资源论文; 教育信息化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2019年第0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