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防水设计应注意的若干问题分析论文_张红爽,肖一娜

民用建筑防水设计应注意的若干问题分析论文_张红爽,肖一娜

天津市天友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 300384

摘要: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住房和建筑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防水施工技术的进步奠定了基础,并成为防水工程的有力支持,防水施工技术,提高了住房的防水水平,为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提供保证。近年来,随着防水技术的进步,防水材料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各种防水材料已应用于越来越多的领域。然而,一些领域尽管取得了一些突破,但近年来仍有一些防水技术难题未被攻克。房子是每个人在生活中都离不开的休息场所,在家里也要考虑房子的美观和外界的住房稳定性与舒适性,考虑舒适时一般会考虑房屋的防水性能。在房屋的建造过程中,不仅要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而且要给人们一定的舒适度,这就要求房屋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

关键词:民用建筑;防水设计;问题分析

1民用中防水防渗的施工标准

民用建筑工程若是发生渗漏问题,会影响居民生活,导致办公环境遭到破坏,并且会改变建筑结构,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建筑发生渗漏现象,需要根据渗漏的级别,采取对应的解决办法。渗漏的初始阶段,主要特征是墙面有起皮、渗水现象,继而出现水滴并且呈现持续状态;渗漏的后期阶段,主要特征是墙面损害严重,室内的结构遭到破坏,严重者会发生坍塌。因此,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防水防渗施工需要满足标准需求,从而确保施工质量。建筑工程中防水防渗的施工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施工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施工设计进行施工,确保工艺的标准性。②建筑外墙出现渗漏现象,需要根据原因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从而进行维修。③面对建筑渗漏问题,对于施工技术的选择,需要符合细节要求,并且不影响建筑的其他结构。

2民用建筑防水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1建筑防水设计的不合理

许多建筑物在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建筑物的防水设计。因此在施工过程中,缺乏防水施工,对工程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还有一些环节但考虑到工程的防水设计,无法做到充分的考虑。不合理的设计造成了工程防水施工中的一些缺陷,从而造成隐患。

2.2施工人员素质较低

在许多建筑工地,施工人员虽然有一定的施工经验,但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培训,技术水平相对较低。这样在进行防水施工时,由于技术问题,在施工中可能存在一些缺陷。而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自身的制约会使工程的施工技术不充分,会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施工质量。

2.3选用防水材料不过关

随着建筑业的飞速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事建筑相关行业,在建筑材料方面,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事建材业务,越来越多的建材厂开始生产建筑材料。许多材料不符合该项目的技术要求,特别是防水材料的防水性能要求较高,因此防水材料的选择一定是要正规厂家生产的,在防水材料的选择时还应经过实验,在保证材料的质量满足防水性能要求下然后放入使用。

3重点防水部位处理

3.1屋面防水的设计处理

3.1.1设计重点

优选适宜的防水材料,落实好保护层的处理工作,易受破坏的部位注意构造设计,并组织好天沟檐口等位置的防水处理是屋面防水的重点。

3.1.2防水材料与保护层

抗紫外线的、抗老化的及耐候性能较好的防水材料最好使用在外露的防水层中,而对于需要上人的屋面,其耐霉变和拉伸强度需要极高;若屋面始终位于潮湿环境中,防水材料应该优选抗腐蚀性能强、抗霉变性能强且能够抵御长期水浸的。同时还应该做好防水材料的保护,严禁其直接暴露于空气之中。一般来说需要上人的屋面,多选用厚度为40mm的C20配筋细石混凝土或地砖作为保护层,无需上人屋面其防水保护层可以选用水泥砂浆或者浅色涂料,保护层需做分缝处理。

3.1.3重点部位防水设计

出屋面管井、设备管道、排气孔和女儿墙等位置是需要重点做好防水措施的部位。上述部位十分容易产生积水,同时也是严重阻碍屋面排水的位置。在设计阶段,需要特别要注意细部节点的防水设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伸出屋面井道的旁边位置,最好能够和屋面结构一起,直接进行钢筋混凝土防水圈的整浇施工,且其浇筑的高度需要超过防水面层250mm以上,然后在粘贴柔性防水层。女儿墙、压顶由于直接暴露在空气之中,十分容易受到气候的侵扰,纵向墙体结构和砂浆层十分容易出现变形裂缝现象。一旦出现裂缝就会使得雨水直接从裂缝处渗入到建筑屋内。因此可以沿着屋面女儿墙和压顶纵向位置,每间隔3米的位置打造一道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每间隔3米的位置和十分容易出现变形裂缝的位置再单独设置分隔逢,缝内填密封材料。

3.1.4坡屋面天沟檐口等部位的防水设计

天沟檐口是屋面容易漏水的部位,且易发生变形或者积水等。因此要在容易渗漏的地方设置附加防水层。天沟檐口等部位阴阳角较多,使用卷材防水难以施工困难,因此可以采用涂料防水加强层提高防水效果。

3.2外墙防水的设计处理

3.2.1设计重点

外墙防水首先应根据当地降水量及风压判断是否需要做整体防水处理,同时注重外墙上各种连接件、预埋件及外墙外保温收口处和露台等位置的防水构造设计。

3.2.2墙体与防水材料

轻质外墙应采用与墙体材料特性相匹配的专用砂浆砌筑,需要注意的是针对不同材料的交接位置,其构造处理需要十分谨慎。通常可以运用增加钢丝网和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的办法,同时设置分隔缝中间设置抹灰层并附加防水剂等办法。防水材料则应选取吸附能力强,整体强度高,耐久性能好以及抗变形能力。

3.2.3外墙上预埋件及连接部位的防水处理

预埋件及连接件通常直接和外墙结构相连,容易对保温层造成破坏,如果这些部位缺乏保护层,雨水容易从连接部位渗入到外墙结构,造成渗漏水以及腐蚀钢筋等现象。所以在设计中尽量减少外墙构件和墙体的连接。

3.2.4阳台、屋顶露台、凸出屋面的线脚、雨棚、空调板等部位防水处理

阳台、屋顶露台、凸出屋面的线脚、雨棚、空调板等部位由于易于积水,容易产生渗漏。所以在这些部位除保证防水层的泛水高度不小于250mm外,还建议在这些部位的上口墙体设置不小于泛水高度的钢筋混凝土翻边,保证防水效果。

3.3地下室防水的设计处理

3.3.1设计重点

地下室防水首先要根据功能要求确定防水等级及设防要求。重点考虑地下室的挡水、截水、防倒灌措施及桩头、变形缝、后浇带等处的防水设计。

3.3.2地下室挡水、截水、防倒灌措施

地下室出入口应避免地面水流进室内。防水设计步骤主要如下:①场地设计时,尽量避免地下室出入口附近做成汇水处,防止雨水倒灌;②地下室坡道一般要求高于相邻地面100-300mm;地下室坡道的起点及终点处设置截水沟及排水沟;③通往地下室的室外楼梯,除做好挡雨棚设施,还应在底部应设置地漏;出入口部一般高于相邻地面500mm高,并设置台阶。

3.3.3桩头、变形缝、后浇带等处的防水设计

地下室变形缝是渗漏危险部位。设计之初就应考虑尽量少设置变形缝。当必须设置时,宜设置在结构截面的突变处做成细腰状。后浇带也应设置在受力和变形较小的部位。桩头与地下室结构底板在一起构成结构体系。因此桩头的防水设计要考虑混凝土和桩基钢筋、桩头连接处的密封性,桩头防水与主体防水层连成一体形成整体防水性。

4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防水设计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是整个建筑中的关键环节。在进行建筑防水设计时,要针对不同的建筑类型、建筑使用功能和防水要求,在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依据不同的建筑结构形式,选择恰当的防水材料,制定合理的防水形式和构造做法,达到防止建筑物受外力水侵蚀和渗漏的目地,以保证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功能和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吴俊杰.施工图设计中建筑构造防水处理[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

[2]安雅楠.试论施工图设计中建筑外围护结构的防水处理[J].建材与装饰,2015.

论文作者:张红爽,肖一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6

标签:;  ;  ;  ;  ;  ;  ;  ;  

民用建筑防水设计应注意的若干问题分析论文_张红爽,肖一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