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治疗体会论文_张巧云

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治疗体会论文_张巧云

(河南三门峡灵宝市新华街城关镇卫生院 河南三门峡 472500)

【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选取1998年1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进行分组,第一组30例患者选择手术治疗,第二组在第一组的基础上加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通过了相应的治疗,第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第一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0%,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数据之间具有明显差距,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之后进行了出院随访,第二组患者并无出现复发迹象,第一组患者复发5例,复发率为16.67%,对比两组患者复发率,数据之间具有明显差距,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的手术治疗相比较,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选择手术加药物联合治疗的方法更加有效,有效的提升了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降低复发率,有效的减轻患者痛苦,其临床推广价值显著。

【关键词】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9-0074-02

子宫内膜异位症指的是子宫内膜腺体以及间质出现在宫腔之外的位置[1],同时持续性生长,造成患者有性交痛以及年期性疼痛等症状存在。育龄期女性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发病人群,临床症状的多样化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2]。本文本次研究对象为选取1998年1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探讨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治疗效果,现将全部的内容整理如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选取1998年1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进行分组,第一组30例患者年龄23~41岁,中位数(30.5±3.4)岁,病程11个月~4年,平均病程为(2.4±1.2)年;第二组30例患者年龄22~42岁,年龄中位数(31.5±3.0)岁,病程在1~4年,平均病程为(2.7±1.3)年。本次研究对象已将临床资料不全者、脏器功能障碍者、精神性疾病患者、语言沟通障碍患者、血液疾病患者、未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排除在外,对比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并无太大差别。

1.2 分娩方式

第一组30例患者选择手术治疗,在手术之前患者需行常规麻醉,选择硬膜外麻醉的方式,之后将患者的结节处和病灶周边结缔组织切除,病灶切除范围包括边缘与肿块外距离1.5厘米至2厘米的正常组织。

第二组在第一组的基础上加药物治疗,第二组患者在手术之前,需要连续服用半年的米非司酮,每天10毫克,持续服用半年,之后进行手术治疗。

1.3 评定标准

本文疗效判定分为三个等级,即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患者治疗之后,身体状态恢复良好,并未出现复发迹象,肿块明显减轻,肝功能正常,患者并未出现月经过多或者痛经等症状,则为显效。患者治疗之后,身体状态明显好转,并未出现复发迹象,肿块减小,肝功能正常,患者出现月经过多或者痛经等症状,则为有效。患者治疗之后,患者临床症状并未改善,则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对SPSS 22.0软件的采用,对阴道试产顺利组与中转剖宫产组得出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表示,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统计的相关方法具有参考价值和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均通过了相应的治疗,第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第一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0%,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数据之间具有明显差距,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之后进行了出院随访,第二组患者并无出现复发迹象,第一组患者复发5例,复发率为16.67%,对比两组患者复发率,数据之间具有明显差距,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这一疾病具有雌激素依赖的特点,虽然该病属于良性病变,但是其种植生长以及远处转移类似于恶性肿瘤[3]。手术是临床治疗该病症的主要方法,但是手术仅仅能够将肉眼可以分辨的病灶切除,无法完全切除侵袭组织较深、肉眼无法观察到的病灶。因此术后由于机体雌激素的作用会有二次生长的可能,增加了术后复发率,因此需要加强药物治疗[4]。本次研究显示,两组患者均通过了相应的治疗,第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第一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0%,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数据之间具有明显差距,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之后进行了出院随访,第二组患者并无出现复发迹象,第一组患者复发5例,复发率为16.67%,对比两组患者复发率,数据之间具有明显差距,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

概而言之,与单纯的手术治疗相比较,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选择手术加药物联合治疗的方法更加有效,有效的提升了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降低复发率,有效的减轻患者痛苦,其临床推广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杨秀丽.9例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探讨[J]. 中国医药指南,2013,05(01):196-198.

[2]蔡亚兰.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临床特点分析、防治方法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13(18):2682-2683.

[3]盛庭立.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析[J].西部医学,2012,19(05):946-947.

[4]赵彦红.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3,98(35):163-164.

论文作者:张巧云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9

标签:;  ;  ;  ;  ;  ;  ;  ;  

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治疗体会论文_张巧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