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员工福利是企业激发员工潜能、提高生产效率的管理工具,能够为经济效益增长创造机会。但机会总是与风险并存,企业员工福利管理也存在诸如成本风险、效能风险、福利基金运作风险等。通过梳理员工福利风险管理的相关研究,结合中国企业发展现状,提出员工福利项目设计要突出个性化、层次化,福利供给模式要多元化、福利基金要进行市场化运作,以此来分散风险。
关键词:企业员工福利;员工福利规划;福利风险管理
一、员工福利的风险识别与比较
员工福利有多种分类方式,其风险表现形式也有所不同。但是每一种类型的员工福利在为企业发展创造机会的同时都有可能带来风险。调控不当、时机不对,计划不周全,都会产生负的效能。以下将按照不同的划分方式进行员工福利的风险识别与评价。
(一)按照员工特征:企业高管和普通职工的福利风险
员工福利具有普惠性,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到基层员工,都有一定的福利津贴。但企业职工和高管所接受的福利待遇和要承受的福利风险却有很大差别。企业高管能享受到形式多样、高水平的福利待遇,如带薪休假、驾车等。但是普通员工却可能会因为公司巨大的竞争压力,而存在“休不起假”的现象。上述现象若变成常态,则很可能使企业高管丧失其竞争能力和进取心,而普通员工则长期处于疲劳期,无暇休闲,降低工作效率。
(二)按照员工福利供给模式:直接提供与外包风险
当前企业员工福利项目的提供主要有直接提供和福利外包两种供给模式,但无论哪种模式,在实施过程中都会存在福利风险。由于福利项目外包是近年来新兴的供给模式,各界对外包风险关注更多。
1、直接提供
传统的福利项目均由企业直接提供,包括法定福利中的各项社会保险,以及由本企业自由掌控的非法定福利的项目等,其福利费用主要来自企业内部的集资。但是,当前企业直接提供的福利项目也存在诸多问题,如被质疑缺乏公平性、员工无法区分福利和工资、管理成本高等。
2、福利项目外包
员工福利外包能够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同时也能使员工接受更加专业的服务。但是,外包市场尚未成熟条件下,外包商的专业资质、服务水平以及购买契约的合法性这些方面都存在风险。同时,外包商也可能利用信息的不对称性,在福利选择上产生 “逆向选择行为”等。这就使得原本只限于两方的福利项目由于第三方的介入,产生了更多来自于企业外部、外包市场的管理风险。
(三)按照员工福利项目:补充医疗、养老保险和员工培训风险
随着员工福利项目设计的成熟完善,一些企业开始出现用于员工福利改善的员工福利基金。小型的员工福利基金通常是现收现付制,不存在贬值的风险。但是,若涉及到大额资金,例如补充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金,则要依靠市场化运营或者向保险公司购买团体保险。而市场化的运作,预期收益的不确定性,容易产生信用风险、运营风险以及基金的保值增值风险。
二、员工福利风险管理与规避
员工福利是雇主与雇员之间沟通关系、双向互益的良好方式,在激发潜能、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能够体现企业的人文关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前文所述,员工福利管理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企业乃至政府介入,制定全面综合的福利风险管理计划,应对潜在的员工福利风险。
(一)员工福利项目设计个性化、层次化
员工福利项目的设计与企业产品设计一样,需要结合“潜在客户”的需求,适当满足员工的个性化需求。福利项目的调整更新,不仅是数量上的增多,还有结构性的调整,体现层次性特点。
针对企业高管,再多的福利津贴,也只是“锦上添花”。为了激发企业高管的工作激情,可以通过福利计划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结构,例如培养高管登山、打高尔夫的爱好,在刺激高管人员消费需求的基础上,保证其工作热情。针对普通员工的福利项目,则需要贴近员工日常生活,在细微之处显现员工福利的效用。例如为居住地离公司较远的员工提供班车接送。同时要在二者层次化的基础上,把界限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设计既面向全体员工,又有方向性激励措施的福利项目。
(二)员工福利供给模式多元化
员工福利计划可以依靠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直接提供,也可以外包给专业的服务公司。例如灵活多样,物质上的、能体现本企业特色的福利项目可以由企业直接提供;而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服务则可以委托给专业服务组织。但是,无论何种供给模式,都需要将员工福利计划看作一个从需求调查、项目设计、到供给方式效益分析的全过程。
在制定计划时,应该首先通过问卷、有针对性访谈等方法,了解员工的实际需求,而后针对员工不同需求确定相应的供给模式。福利项目在实施之前,也应以听证会或者试点实施等形式,征求员工意见,发现实践操作中的问题,进一步完善福利项目。
(三)员工福利资金管理市场化运作,分散风险
员工福利项目需要有强大的福利基金做支持,而企业也需要保持福利基金的保值增值,引入市场化运作,用基金投资收益发展员工福利项目,能有效减轻企业的成本负担。然而,外围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市场实践的不充分,导致福利基金市场化运作存在一定的投资风险。
首先,政府应适当介入员工福利计划,加强资金投资运营过程的监控,加强包括企业员工福利基金在内的基金运营政策、法规建设,建立市场信用体系,规范投资行为等;其次,企业应制定员工福利基金的理财计划,设置专职部门或人员对其进行投资管理,慎重选择各种投资工具,实现基金保值增值。
三、中国企业员工福利风险管理规划
员工福利不仅具有保障功能,更是成为企业与其他企业竞争、吸纳人才、促进生产的有效工具。员工福利管理成本过高或过低、福利规划结构不合理以及基金投资运营风险都会影响企业发展。目前,中国各类型企业正充分接受市场经济的考验,员工福利的管理风险与企业其他的运营风险时时存在。例如新型企业年金制度下可能存在的基金运营风险。如何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雇主与雇员对企业年金基金安全、合理、有效运营提出了更高要求。
未来中国,各种类型企业中的员工福利的规模与水平都会显著提高,而员工福利管理水平也亟需提升。这就需要包括政府、企业、员工以及风险管理机构等在内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在今后,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投资市场的监管、为员工福利基金的运营创造安全稳定的市场环境;企业也需要制定科学的员工福利规划,做好风险预案;当然,员工福利计划的实施离不开员工的监管;专业的风险管理机构例如保险公司等,应该成为员工福利风险管理的智库,加强对风险管理的科学研究与设计。例如运用定量和模型的风险管理技术,建立员工福利风险预测、评估模型,加强员工福利风险事件数据库建设等,使得员工福利风险管理更加科学、严谨。
参考文献
[1]杨燕绥.员工福利计划及其对中国市场的挑战[J].中国金融半月刊,2003,24(37).
[2]孙蓓华.如何实现全球员工福利治理[J].商务周刊,2009,9(5):85.
[3]王菲,陈婷婷.企业人力资源投资风险分析[J].商业时代?学术评论,2006(9):7―8.
论文作者:方娜,付思惠,李沫谕,唐瑛娃,李万禄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1
标签:福利论文; 员工论文; 风险论文; 企业论文; 项目论文; 基金论文; 外包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