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 150036
摘要: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和常规护理在心血管内科中的效果。方法 4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循证组和常规组,各24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循证组采用循证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在通过治疗和护理后,均好转并出院,循证组在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都要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心血管内科疾病的护理,循证护理比常规护理的效果更为明显,有很大的积极影响,可促进患者康复并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护理意义。
关键词:循证护理;常规护理;心血管内科;效果对比
近几年来,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对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而言,护理是配合治疗和改善预后的重要措施,科学、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大大提高临床疗效[1]。目前,循证护理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该种护理方式主要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采取最佳、最适宜的护理措施。本文通过对本院2012年6月~2013年9月选取本院4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不同护理干预的研究,探讨循证护理的具体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6月~2013年9月收治的4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循证组,各24例。常规组中男15例,女9例,年龄42~68岁,平均年龄(51.4±4.6)岁,病程3~8年,平均病程(5.2±2.1)年;循证组中男13例,女11例,年龄44~71岁,平均年龄(54.7±4.1)岁,病程5~10年,平均病程(5.5±2.4)年。所有患者通过临床诊断标准和影像学确诊为心血管疾病,其中高血压21例,冠心病17例,心律失常1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措施 常规组:采取常规治疗和一般性护理,对患者的饮食和用药进行控制和护理。循证组:在常规治疗和一般性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以下护理措施:①组建护理小组:循证护理小组由护士长、责任组长和护理人员组成,所有小组成员均经过循证护理的系统、全面培训,具备相关的护理知识和技能;循证护理人员应该负责查阅与疾病相关的治疗和护理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循证评估。②预防便秘: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而言,排便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如果长期性的排便不畅会导致患者腹内压增高。患者在用力排便时会引起神经紧张,而诱发心律失常、心绞痛等症状,甚至猝死[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主要因为患者长期卧床、饮食结构不合理,还有患者心理状态等,都会引起便秘,所以应采取以下措施:嘱患者多食蔬菜、水果等膳食纤维富含量高的食物;可适当食用一定量的蜂蜜;护理人员还需要协助患者进行腹部按摩,增加肠胃蠕动,2次/d。护理人员还需要加强监护,密切注意患者排便时的状况。③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人员应该每日定时的对患者进行下肢按摩,并告诉和指导患者家属从旁协助,每2小时1次,可适当的抬高患者的下肢,保持在15~30°促进静脉血液的回流。卧床患者可在床上进行下肢的有意识活动,尽量减少卧床时间,预防静脉血栓的发生[3]。④用药反应护理:用药反应会影响患者的病情,因此为有效降低患者的心脏负荷,改善心肌缺氧情况,可给予吸氧,若患者体温在38.5℃以上,则立即采取降温措施,但要保证不增加心脏负荷,可进行物理降温,并要控制输液的速度。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效果满意度对比 常规组:非常满意8例,满意12例,一般满意3例,不满意1例,满意度83.3%;循证组:非常满意19例,满意5例,一般满意和不满意无,满意度100.0%,循证组护理效果满意度比常规组要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
2.2 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对比 常规组住院时间为(31.2±4.1)d,不良反应4例(16.7%),并发症5例(20.8%);循证组:住院时间(20.5±4.7)d,不良反应2例(8.3%),并发症2例(8.3%)。循证组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都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
3 讨论
循证护理是目前临床护理实践的创新型产物,是以患者病情和临床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作为出发点,以科学、优质的临床证据和理论知识作为基础,并有效结合医护人员丰厚的护理知识和精湛的护理技能及丰富的临床经验,以患者需要作为实践的目标,最终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4]。护理人员应该充分了解和掌握循证护理的知识和技能,开展循证护理[5]。本研究中,4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在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循证护理后,循证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同时循证组患者对临床护理效果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文探讨了心血管内科中的循环护理和常规护理效果差异,及时正确的治疗再加上科学循证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大幅度的降低了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预后,促进了患者恢复进度。
总之,采取科学、经济、有效的循证护理,对于心血管疾病的的临床治疗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丽娟.循证护理在心血管内科中的应用.医学信息,2013,26(30):455.
[2]黄少容.循证护理模式在心血管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中外医疗,2014,11(7):201-202.
[3]秦臻臻.循证护理在心血管内科中的应用.中国医学工程,2014,22(10):138.
[4]黄和煕,池丽娟.循证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中的应用.齐鲁护理杂志,2013,19(5):19-20.
[5]范荣美.循证护理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作用分析.现代养生,2014(4):219.
论文作者:赵璇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9
标签:患者论文; 常规论文; 心血管疾病论文; 内科论文; 并发症论文; 效果论文; 统计学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6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