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窗理论与审计管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初到美国,就被其良好的环境、整洁的市容市貌所震撼,心中感慨国人的素质与美国人的素质差距太远。直至学了“破窗理论”才发现这不只是国人素质的问题,更是政府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问题:脏乱差的城市环境是人们乱扔杂物的心理诱因,桌上的财物和敞开的大门可能使人心生贪念,政府的主要工作应放在营造良好社会风气上面。本文将介绍破窗理论与其管理学含义,以及在政府管理中成功应用的例子,并探讨该理论在审计管理中的应用。
1969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辛巴杜进行了一项实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停在加州帕洛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停在布朗克斯的那辆,他把车牌摘掉,把顶桅打开,结果当天就被偷走。而放在帕洛阿尔托的那一辆,一个星期也无人理睬。后来,辛巴杜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砸了个大洞,结果仅仅过了几个小时,这辆车的玻璃就出现了好多洞,不久它就不见了。这项实验就被称为“破窗实验”。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威尔逊和凯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破窗理论”(Broken windows theory)。这一理论认为,人的公共行为的失当乃至犯罪,与无序的环境有某种联系。如果一个公共建筑物的一扇窗户损坏了而没能及时修理,很快其他窗户也会被损坏——因为坏了的窗户没及时修理,暗示这里缺少监管,破坏行为也不会受到惩罚。
破窗理论的管理学含义
“破窗理论”的管理学含义为:环境具有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存在都在传递着一种信息,这个信息必然会导致这种不良现象的无限扩展。对于任何一个破坏规定的行为,哪怕是极其偶然的、个别的、轻微的,也都是对管理秩序的损害。如果对这种行为不闻不问、反应迟钝或纠正不力,其实际后果就是纵容更多的人“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良好的秩序需要有人不断地维护,管理者应不辞辛苦地去纠正和修缮每一次被打破的“窗户玻璃”。否则,错误的行为就无法得到及时纠正,人们对是非分辨的能力就会下降,甚至在被管理者心理上产生暗示性作用,错误的发生就成了无所谓的事,最终对管理工作造成无可估计的不良后果。
破窗理论的成功应用
20世纪90年代的纽约治安环境极为恶劣,犯罪活动几近失控,以至于新闻媒体把纽约称之为“烂苹果”。但当威廉·布拉顿担任纽约市警务专员后,仅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在预算没有增加的情况下,把纽约变成了全美最安全的大城市。这是怎么做到的呢?他成功地运用了破窗理论。他首先是大量地宣传纽约的治安环境得到改善的点点滴滴,让人们相信纽约的治安的确得到了改善,减少人们犯罪的念头;其次是把最好的警力投放到抓逃票等日常的小案件中而不是其他重案中,让广大群众相信任何微小的犯罪都会受到惩处。通过以上两点,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使犯罪动机降到最低,治安环境自然好转。在威廉离职后,纽约的治安依然维持得很好,因为他的理念已经深入到组织内部,整个组织的文化和战略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是破窗理论应用最成功的例子之一。
破窗理论在审计管理中的应用
破窗理论在审计内部管理、项目管理和公共管理方面均可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破窗理论在审计内部管理中的应用
我们要利用破窗理论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就要充分利用环境的暗示性作用。
一是要正确总结出组织战略、文化的精髓,并加以宣传,使组织中的每个人都能充分理解其中的含义。而且这些精髓要不断地在各种场合给予强调,使其内化到每个组织成员的心中,从而使组织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我厅总结出“良知、责任、执著、专业、奉献”的审计人精神,并在厅网首页不断滚动播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二是要树正面典型,对精品案例和优秀个人经常表扬,并在职务升迁、学习培训等方面优先考虑。这不但可以让优秀个人和集体感受到自己的付出会得到相应的回报,从而更努力工作;还可以让有着优秀管理理念和工作习惯的个人晋升到更重要的岗位上,从而改善整个组织的工作氛围。另一方面,也可以形成环境压力,令其他人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三是对审计中出现的个别不当行为或质量问题要及时纠正,防止问题的蔓延。因为任何一种现象的存在都在传递着一种信息,这种信息会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为了避免“更多的窗户玻璃被打烂”,必须对“打烂玻璃”的行为予以及时、迅速的纠正,通过惩戒和处罚达到警示的作用。同样,在审计工作中一定要注重培养良好工作氛围,对不当行为及失误予以及时纠正。
在以上三个方面中,要加强对正面事件和个人的宣传,对负面事件和个人的批评教育应控制在有限范围内。这并不是仅仅为了照顾个人感受,而是为了营造良好的组织氛围:对负面事件的过多宣传容易给人们造成不当行为是一种常态的错觉,久而久之就会对不当行为麻木、视而不见;相反,加强对好人好事的宣传会为组织带来正面的能量,形成你追我赶、积极向上的组织氛围。
(二)破窗理论在审计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不当经济行为就相当于市场经济中的破窗,如果不及时修补,就会有更多的窗子被打破。如果被审计单位的违法违规行为没被及时发现和纠正,就会在被管理者心理上形成“监管部门觉得这些问题并不严重,无需投入太多力量监管”的暗示,促使更多的单位参与到违法违规行为中来,最终导致市场经济秩序被严重破坏。审计要担当好“补窗人”的角色,不辞辛苦地去纠正和修缮每一次被打破的“窗户玻璃”,促进被审计单位建立健全内控制度,提高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有效性和效益性,维护国家经济秩序,促进社会良性发展。
要当好“补窗人”,就要善用“显微镜”、“多棱镜”、“平面镜”和“后视镜”这四面镜子。
1.防止“破窗”,用好“显微镜”查找问题、防微杜渐
要通过“显微镜”把细微的、不易发现的、容易被忽略的隐患苗头找出来,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针对性措施,把“破窗”和各类隐患苗头消除在萌芽状态。对于影响深远的“小过错”,小题大做的处理非常必要。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把握细节,深层次挖掘成因,从源头下手,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对于审计管理者来说非常必要。
2.分析“破窗”成因,用好“多棱镜”深入剖析问题背后的原因
多棱镜具有折射的功能,一束单一的光线进入能折射出七彩颜色。作为审计管理者,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学会举一反三,深入分析问题背后真正的原因。仅仅停留在问题本身,无助于问题的解决;深入发掘现象后面的原因,才能提出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审计意见和建议才有针对性、建设性、创造性,才能提高层次。
3.正视“破窗”,用好“平面镜”公正处理问题,树立好风气
平面镜显示真实的图像。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要秉承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态度。既不能把问题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避重就轻、隐瞒不报,导致错失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也不能把小问题扩大化,把一般性问题普遍化,一概而论、以偏概全,因一些小问题或者小失误而将被审计单位的工作全盘否定,挫伤和打击被审计单位的积极性,影响审计工作的落实。
4.修补“破窗”,用好“后视镜”监督审计意见和建议的整改落实
后视镜方便看到身后的情况。问题的整改、制度的落实具有长期性、反复性。审计报告的出具并不代表审计过程的结束,我们还要采取加强整改监督和跟踪审计等多种方式,加强检查督导,对发现和指出的问题盯住不放,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撒手,制度不落实不放过。使审计意见和建议的落实不只是“挂在墙上、停在嘴上”,而是真正落到实处,真正具有生命力,充分体现审计的价值。
(三)破窗理论在审计公共管理中的应用
审计如果只是停留在内部管理和项目管理上,其发挥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只有积极与政府、社会公众沟通互动,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审计的作用:一方面让政府、公众了解审计的作用和成果,促进审计结果的落实;另一方面了解政府、公众的需求,合理分配审计资源。
1.推进审计公告制度
破窗理论认为:环境具有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任何一种现象都传递着一种信息,而这种信息会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作为审计管理者,我们要善用这一理论,主动向社会发布相关审计信息,引导社会成员的行为向审计所期待的方向发展,促进企业遵纪守法、推动制度建设、倡导优良风气,最大限度地发挥审计的作用。审计向社会发布审计信息的重要途径是审计结果公告。
(1)什么是审计结果公告
2002年,《审计署关于印发〈审计署审计结果公告试行办法〉的通知》(审法发[2002]49号)中明确规定:“审计结果公告,是指审计署以专门出版物方式,向社会公开有关审计报告、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书等审计结论性文书所反映内容的公告。”
(2)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作用
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推行和完善,是审计机关贯彻落实政府政务公开要求的重大举措。
首先,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有利于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财政资金分配和使用效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审计发现问题和整改效果等信息。从而有效地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令违法犯罪分子有所顾忌,起到“查处一个,教育一片”的效果。
其次,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有利于促进被审计单位加快整改速度,提高整改质量。审计结果公告促使被审计单位接受社会公众的间接监督,在舆论的无形压力之下,不得不重视审计查出的问题,迅速接受审计建议,落实审计决定,加快整改速度、提高整改质量,从而实现企业的良性发展。
最后,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本身就是对国家审计机关的一种监督。审计结果公告后,被审计单位、社会舆论和审计机关内部都会关注相关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处理问题的恰当性、问题整改落实的及时行、审计的实施效率和效果等,从而促使审计机构严把质量关、效率关,使审计工作走向精细化,有效防范审计风险。
2.优化审计资源配置
在纽约治安治理的例子中,纽约市警务专员威廉·布拉顿并未将主要警力投入到大案要案的侦破中,相反将最好的警力投入到抓逃票等看似微小却关乎社会秩序的小案件中。一开始很多政府官员、社会民众,甚至警局内部都对其作法表示了极大的质疑,但他顶住了压力,最后成功实现了自己的管理理念:要将最好的资源分配到最关键的地方,也就是关乎社会秩序的、制度性的方面。
审计资源的配置也应遵循这一原则。审计项目的选取和审计资源的配置应该向影响社会优良风俗的、制度性的方面倾斜。因为不良风气的影响是根本性的,会诱使更多的窗户被打破。制度的不完善或者是完善的制度得不到很好的执行,就会令更多的人去钻制度的空子,久而久之制度就形同虚设,社会或企业的运行就会失去规范。
在审计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发掘问题背后的体制性、制度性原因,并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出适当的审计意见和建议,促进被审计单位整改,加强制度建设和执行,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审计管理者一定要充分理解破窗理论,建立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工作习惯,恰当运用四面镜子,积极推动审计公告制度,合理分配审计资源,使审计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