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与解决策略论文_孟祥玉

谈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与解决策略论文_孟祥玉

山东省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实验小学 276000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中两极分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造成这种想象的成因是什么?又有哪些解决的策略?本文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做一些粗浅的分析。

关键词:两极分化 成因 解决策略

纵观几年的教学实际,数学科班级之间差距越来越大的问题、班级内两极分化的现象已经越来越突显出来。越到高年级班级之间的差距越大,就拿今年升中考试而言,班级之间的差距最多达到了将近30分。当然,这种差距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老师的问题,有学生的问题,也有班级管理的问题等等。

一、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的成因分析

1.教师、教材的变化。新课标的教材给人的感觉耳目一新,体现了数学回归生活,让学生感觉可亲、可用。但是教材为降低难度,对有些内容进行了删、添,对有些教材内容及顺序进行了重新组织和编排,使得知识的跳跃性大,学生反而不容易接受。优秀的学生接受能力强,容易内化,而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更加无所适从,从而加剧了分化。

2.学业负担重,对学习缺乏兴趣。刚入学的孩子对任何知识都充满了好奇,任何有意思的东西都想学、都愿意学,孩子思想也比较单纯。而随着年级的升高,要求学生由原本直观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但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还是停留在原来的基础上,不能适应新知识的学习,在多次失败的打击下逐渐缺乏了对学习的兴趣,也打击了他的积极性和自尊心。再者,学生之间个别差异较大,在生活体验上也存在差别,因此出现了数学学习接受能力的差异。再加上自身的不重视和学习目的不明确,就引发了两极分化。

3.数学认知结构欠缺,不能为后续学习提供必要的认知基础。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的知识框架是先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全貌,然后在具体问题上细究。教材的结构跳跃性、系统性强,在数学知识的技能技巧上,新的技能技巧的形成都必须借助已有的技能技巧。因此,如果学生不能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的结构,不能及时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就成了连续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导致学习分化。

4.家庭教育的缺失。经济的迅猛发展,对学生家庭的两极分化产生了影响。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生活压力都在大大增加。农村家长由于生计问题外出打工,学生学习没有人监督和管理,导致他们的学习习惯、性格、行为习惯、学习成绩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下滑。 特别是在数学学习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减少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的对策  

1.关心学生,激发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平时多和学生沟通,多和学生谈心,多和学生交流,走进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经常鼓励学生,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对数学有学习自信心和学习热情,使学生喜爱数学教师、信赖数学教师。

2.动手操作,适时鼓励。数学知识比较抽象,逻辑性比较强。而小学生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的时期,让学生动手操作,多种感官参与,可以有效地强化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的思维和记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不管是优秀生还是学困生,教师都要适时地对他们的学习情况进行鼓励鼓励多了,表扬多了,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就大了,学习动力也充足了。

3.吃透教材,灵活驾驭。对于课改教材,教师一定要吃透、悟透,充分领会教材编排的特点与意图,把握新教材的脉络,能深“潜”进去,同时又能“跳”出来,这样便能用活教材、教活教材,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而且还要注意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把知识点归纳总结成网络图,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认识。

4.尊重差异,因材施教。教师要承认、尊重学生间的差异,因为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十个指头也有长短,我们不能硬拿那个短的和长的比, 使学生觉得不论我怎么跳也是够不到那个桃子的,并因此失去学习的信心,变得更差。教师要分层要求,对于在数学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要从最基本的问题严格要求,比如基本的计算、概念、算理要求他们必须会,夯实基础,避免他们掉队。

5.小组合作,取长补短。课堂上要采用课改提倡的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能使学生互相取长补短,缩小“两极”学生的差距,小组内成员达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小组要采取异质同组,要分工明确,要重视合作的效益,重视组与组之间的竞争。 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后,教师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抓住学生的生成问题,关注优等生和学困生。在转化过程中,后进生会故态复萌,出现多次反复。对这项十分艰苦的工作,教师一定要有满腔热情,必须“反复抓,抓反复”。

6.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学困生知识基础已经欠缺, 要他们把每一节课的知识点全部在课堂上理解和掌握有一定的难度。即使他们的学习兴趣已经被调动,如果老师在课外不能对学生所欠缺的知识加以辅导,势必给他们造成知识衔接上的漏洞,不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对学习又会失去兴趣和信心。久而久之,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将会越来越差。新课程下也需要必要的课后辅导,从这个意义上说,课后辅导可以是优秀生与学困生之间的结对帮扶。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

[2]《如何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有层次性》。

论文作者:孟祥玉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8年2月总第1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

标签:;  ;  ;  ;  ;  ;  ;  ;  

谈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与解决策略论文_孟祥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