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鲁西北地区马堤吹腔研究看地方戏曲发展论文_孙佳希

由鲁西北地区马堤吹腔研究看地方戏曲发展论文_孙佳希

(山东艺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摘要:作为研究柳子戏的“活化石”,鲁西北地区德州市夏津县的马堤吹腔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自2009年其成功申请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越来越多的戏曲研究者、爱好者开始积极了解研究马堤吹腔,剧团的领导者及表演艺人将吹腔推出了乡村,为其它地方剧种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发展经验,但其发展继承仍面临着巨大的困境。

关键词:马堤吹腔;柳子戏;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马堤吹腔的发展历程

马堤吹腔是一个古老的剧种,据资料记载,吹腔的传承历史可追溯到清道光年间。至今,当地文化馆里仍珍存着清代的吹腔表演服饰及手抄剧本,具有较高的考究价值。夏津、临清、武城一带有业余吹腔剧团10余个,各地对其的叫法也不尽相同。因剧团发展于夏津县白马湖镇马堤村,故称马堤吹腔,但是当地居民习惯简称其为吹腔。马堤吹腔属弦索声腔系剧种,其主要伴奏乐器是笛子、笙、唢呐、三弦等吹奏乐器,前身是近500年前流传于山东、河南、冀南、苏北一带的民间戏曲柳子戏。马堤吹腔旋律优美,曲调委婉,曲牌板式固定,保持了自元、明、清以来俗曲小令的风格,颇具学术研究价值。马堤吹腔自建国以来一直是村民自娱自乐的重要方式,吹腔在运河的哺育下逐渐发展成熟;文革期间遭到重击,大多数的戏服、剧本被烧毁,代表剧目的流传因样板戏的冲击也受到了重创,剧团中年纪较大的老人们提到这10年无不感到惋惜;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马堤吹腔发展的重要阶段,吹腔文化在村民之间的口传心授之下蓬勃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电视等现代媒体的出现又对马堤吹腔的发展产生重压;近几年来由于政府扶植力度的加大,相关部门专门出台了保护地方戏曲的文件,特别是2009年被收录为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马堤吹腔的发展又有了新的发展势头。但是,从根本上讲,马堤吹腔的发展情况并未得到根本上的改善,其发展与继承的生存环境仍旧处于困窘之中。

二、马堤吹腔的生存环境

吹腔源于宋元北曲,是当年运河文化辉煌鼎盛的见证。时过境迁,它如今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偏居于鲁西北地区的几个小村庄里。此次调研,我们走进马堤村——马堤吹腔的重要流传地,听剧团成员及传承人讲述吹腔近几年来经历的大起大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随着国家对于戏曲传承与保护等相关政策的实施,地方戏曲也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扶植,县里相关部门已经为马堤吹腔剧团专门配备了音响、电脑、摄像机等设备,以促进吹腔演出的顺利开展及后续的演出视频保存备份工作;自2009年成功申请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政府部门对马堤吹腔的关注度逐步升温,地方大大小小的演出都少不了马堤吹腔的表演,2016年3月份,马堤吹腔剧团还承担了戏曲文化进校园的活动任务,将本地传统地方戏曲带进校园生活,因为地方语言的加入及朴实的故事情节深得广大学生的喜爱;2016年马堤村新建了文化广场,吹腔艺人的表演环境得到了改善,并且参与的积极性有所提高;作为马堤吹腔的第九代传人、现任马堤吹腔团长王玉坤是吹腔艺术重要的传承人,虽然调查的时间不长,但依旧能感受到他热爱吹腔的赤诚之心,面对当下吹腔发展缓慢的困境,王玉坤凭借新媒体平台,将剧团的演出视频上传到优酷视频、将演出剧照上传到自己的QQ空间以供地方戏曲研究者及爱好者欣赏和研究。

另一方面来讲,马堤吹腔的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自从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吹腔受众大幅度减少,新时代的人们大都已经不愿接触戏曲艺术;政府扶植力度不够,剧团艺人演出积极性不高:戏曲演出与其他演出不同,剧团出动、设备搬运等都需要资金,演员化妆也需要在演出开始前准备,剧团还要购置戏服、道具等物资,而政府的补贴却是寥寥,剧团待遇较差;新一代继承人匮乏,吹腔未来的继承与发展是面临的巨大窘境:剧团艺人荆老师说:“村里随便一个孩子都能哼上一两段吹腔,但是时代不同了,读书才能有好出路,大人们都不支持孩子们学习吹腔。”此外,村里许多青壮年都外出打工,只有在年关时节才回来,剧团艺人日趋老龄化。

三、地方戏曲发展建议

①地方戏曲的发展需要加强对外宣传,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只拘泥于乡村生活中自娱自乐无异于坐井观天式的发展模式。只有将地方戏曲推到大众的视野中,与国家实施的“走出去”战略相接轨,才能实现马堤吹腔的跨越式发展。

②当地政府应加强扶植力度,为地方戏的发展提供原动力。国家政策倡导下的戏曲扶植工作已经在全国上下如火如荼的开展,所以地方戏的保护工作并非没有引起重视,作为地方戏曲发展的重要扶植来源,相关部门应当积极付诸行动,积极调动民间艺人的演出积极性,建议提高传承人的待遇,改善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从资金方面给予实际的帮助。

③加强剧作创新,为地方戏的发展注入新鲜的活力。现代戏繁荣为马堤吹腔的发展提供了借鉴意义,吹腔剧团如今已开始现代戏的编写工作。处身于新的时代环境,应当适时推进地方戏曲的创新工作,马堤吹腔前任团长丁玉增老人在与我们谈论时一直谈到戏曲“质量”的问题,在他看来,吹腔演奏不在于“多”,而只求“精”,只有不断提高戏曲创作质量才能为马堤吹腔的发展孕育肥沃的发展土壤。

④做好谱系传承工作,培养下一代的传承人。明确传承人工作理念,规范传承人工作状态,与高校达成合作关系,定期培养传承人的的专业素养,保护地方戏曲传承人,积极倡导有关人士加入传承人行列,给予后备传承人一定的扶植。

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并非缺乏魅力,只是相关部门没有扶持到位,使地方戏曲一度陷入发展困境。孕育慢文化的时代已经远去了,但是欣赏慢文化的环境应当保存下来,怎样消除现代人与戏曲的隔膜才是当前时代推动戏曲发展的最大问题。在坚守中传承,此次调研让我们看到了一群爱好地方戏并用心去守护的一群基层群众,困难是暂时的,其几百年来蓬勃的生命力已经深深的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正如美国戏剧教育家布罗凯特所说:“戏剧不一定永远受欢迎,戏剧所提供的娱乐有时会被其他活动所取代,但是戏剧将永远以各种形式和面目出现,永远是人类社会的一部分。”

作者简介:孙佳希(1988.03-),男,山东济南人,硕士学历,山东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戏剧与影视学。

论文作者:孙佳希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3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

标签:;  ;  ;  ;  ;  ;  ;  ;  

由鲁西北地区马堤吹腔研究看地方戏曲发展论文_孙佳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