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学生学习成绩的分层研究_分层教学论文

班级学生学业成就的分层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业论文,班级论文,成就论文,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的提出

学校班级作为人才预备选择机构,是一种成就本位的社会组织。所谓成就本位是指根据某人实际所获成就决定所予评价及相应行为。学校对未来成员进行选择,不是依据学生的性别、年龄以及家庭背景等先天因素,而是学生的成绩、能力水平等后天取得的成就。事实上,在现代社会中,学业成就已成为学校对学生进行评价的主要依据,在许多学校甚至成为唯一依据。① 班级是学生实际生活的微型社会,对学生的影响真实、直接、具体,班级学生的学业成就直接影响着学生在班级组织中的地位和同伴群体中的地位,决定学生对班级教育资源的占有状况,乃至学生在班级的生存状况。

本文主要对基础教育阶段班级学生学业成就分层状况及形成过程进行研究,以期在微观层面上推进教育公平,使每个学生都能进行符合义务教育标准的充分教育,保证达到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从安徽省合肥市、阜阳市、池州地区的三所小学、三所中学中选取小学三年级、五年级以及初中二年级432名学生作为被试。其中男生有230人(53.24%),女生为202人(46.76%);小学三年级有124人(28.70%),小学五年级有102人(23.61%),初中二年级有206人(47.69%);农村学生有189人(43.75%),城市学生有243人(56.25%)。

(二)研究工具

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小学三年级、五年级、初中二年级学生的学业成就分层状况以及他们学业成就的形成过程。小学生的学业成就以学期末两门主干课程成绩的平均值(语文、数学)为指标,初中以八门主干课程成绩的平均值(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历史、地理、政治、生物)为指标,将学生的学业成就分为优秀(90分以上)、良好(80~89分)、中等(60~79分)、差(59分以下)四个层级。

问卷自编,为封闭式问题,采用团体施测法。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32份,有效回收率为86.40%。所有数据均由SPSS12.0处理。

三、结果与讨论

(一)班级学生学业成就分层经历了较长的过程,小学低年级学业成就总体水平较高,分化不显著,初二学业成就分化显著,基本呈正态分布

1.小学低年级学业成就总体水平较高,分化不显著,女生明显处于优势

小学低年级课业简单,父母和儿童的期望值都很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总体水平较高,分化不显著,优等生占27.42%,良好生占53.23%,基本无差生。小学低年级学业成就性别差异显著,女生明显处于优势。因为小学低年级学业成就主要指小学语文、数学成绩,而小学低年级数学简单,语文对学生学业成就分化起主要作用。研究发现,女生的语文、语言、记忆等方面占优势。② 因此,女生在早期语文课程的学习上处于优势,从而使她们在整个学业中处于优势。

表1-1 小学三年级学业成就分布状况及性别差异

学业 优 良中差总计

成就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108.0628

22.58

118.87 3 2.4252

41.94

2419.35

38

30.64

7 5.65 3 2.4272

58.06

总计 3427.42

66

53.23

1814.526 4.84124 100.00

X[2]=8.308* p<0.05

2.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学业成就呈下降趋势,但总体水平仍较高,性别差异不显著

小学高年级学业负担有所加重,难度加大,学业成就分化加剧,总体呈下降趋势,主要表现为优秀生比例明显减少,良好生比例仍高达68.63%,个别学生沦为差生(差生占1.97%),学生学业成就总体水平仍较高,分化不显著。小学高年级学业成就性别差异不显著。其原因是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增加了几何图形、应用题等,数学学习的难度加大,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差异增大,数学对学生整个学业成就的影响开始显现。研究表明,男生在空间、数学、数字等方面比女生强,② 男生自身的优势逐渐凸显出来。

表1-2 小学五年级学业成就分布状况及性别差异

学业 优 良 中 差总计

成就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男76.8635

34.3198.822

1.96 5351.96

女87.8435

34.3165.880

0.00 4948.04

总计 15 14.7070

68.6315

14.70

2

1.96 102

100.00

X[2]=2.550* p>0.05

3.初中阶段学生学业成就分化显著,学业成就已趋向正态分布

初中阶段科目繁多,课业负担明显加重,难度加大,学校、家庭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逐渐显现,学生学业成就明显分化。通过对206名初中学生调查结果显示,优秀生比例进一步减少,占10.19%,良好生与中等生占大多数,差生的比例明显提高,占6.31%,整体上已趋向正态分布。学业成就性别差异不显著。

表1-3 初中二年级学业成就分布状况及性别差异

学业优

良中差

总计

成就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11

5.3459

28.6445

21.848

3.86 123

59.71

10

4.8640

19.4228

13.595

2.43 8340.29

总计 21

10.19

99

48.0673

35.4413 6.31 206

100.00

X[2]=0.142 p>0.05

(二)学生学业成就稳定性较强,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总体呈向下流动的趋势

1.从小学三年级到五年级学业成就的稳定性较强,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呈向下流动趋势

通过对小学五年级102名学生调查发现,小学五年级学业成绩保持稳定的学生占65.69%;向上流动占6.86%;向下流动占27.45%,以优等生向下流动为主。成绩波动幅度不大。其形成原因:一方面,由于小学高年级课业的变化,对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思维的深刻性与独创性要求有所提高,而小学四年级是学生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的“关键年龄”,③ 同时又是思维深刻性、独创性发展的转折点,在这一课业和学生思维发生转变的关键时期,学生成绩流动的几率增大。但是学业负担和难度总体上加大,使得学生的学业成就呈下降趋势。另一方面,小学三年级到小学五年级,学生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独立性、批判性增强,对学校制度文化不再盲从,活动范围的扩大,个别学生生活的重心转向了与同伴的交往、娱乐,影响了正常的学习。

2.初中阶段学生学业成就总体上具有稳定性,呈向下流动,但学业成就流动加剧,向上流动与向下流动的比例都比小学有所增大

调查显示,初中二年级学业成就稳定的学生占63.59%,向上流动的比例为8.25%,向下流动的比例为28.16%。学生学业成绩流动的幅度也有所增大。其形成原因:其一,由于初中阶段课业科目较多,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业成就流动加剧。但总体上负担加重,难度加大,学生的学业成就仍呈向下流动趋势。其二,初中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已居主导地位,思维的创造性、批判性明显加强。其三,初中生正处青春期,自我意识高涨,思维具有表面性和片面性,有着较强的逆反心理,易偏执,易受外界影响而采取极端行为。在学生的学习任务、思维特点、个性特征发生转变的关键时期,学业成就的流动性加大,个别学生成绩大起大落。

(三)差生的心理认同经历了长达3~5年的较长的抗争与认同过程,一旦从心理上认同,向上流动的几率很小

在对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调查结果表明,他们并不认同自己在小学三年级时是差生,直到小学五年级,只有1.96%的学生认同他们差生的标签。差生的心理认同经历了长达3~5年的抗争与认同过程。最初学业的失败并没有使他们相信自己是个失败者。他们失败——抗争——再失败,伴随着班级教师与同学们的标定、隔离、描绘作用下,他们最终接受自己的差生的角色定位。

研究结果同时却令人震惊地显示,一旦从心理上认同差生的标签,向上流动的几率很小。对206名初中二年级学生调查显示,从小学五年级到初中二年级7名差生无1人成绩明显好转(如表1~5所示)。因为一旦从心理上认同,他们就按照这一角色期待来组织与形成他们的社会心理特征,形成人们所标定的行为及心理。同时,在刻板化作用下,班级学生群体又以这一角色的一般行为模式看待他们,对他们歧视、隔离、排斥。他们不仅在班级教育资源的占有上长期匮乏,而且在社会关系上、心理上和活动参与上,长期为班级群体所排斥与隔离,班级社会关系网络丧失。

在基础教育阶段保证差生的基本教育权尤为重要。改善差生最根本的办法是防患于未然,及时补缺补差。当差生从心理上认同时,他们已具有这一角色特有的心理和行为模式,此时最为关键的是应为他们建立由教师、家长、同学等成员组成的班级支援综合网络,获得班级支持,改善他们心理失调状况,在一定的社会互动中缓解他们的心理受挫折感和剥夺感所产生的影响,减轻他们不良的心理应激反应,缓解精神紧张状态,提高社会适应力。这不仅仅是一种单向的关怀或帮助,在多数情况下是一种社会交换。在班级照顾理念目标下,期望通过家人、同学特别是班级差生的自我参与,配合正规教育的提供,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支持,建立守望相助的班级支援机制,④ 帮助他们走出困境,融入班级社会。

四、结论

1.班级学生的学业成就分层经历了较长的过程,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业成就总体水平较高,分化不显著,女生明显占优势。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的学业成就逐步分化,到初中二年级学业成就分化显著,基本呈正态分布,性别差异不显著。

2.总体上,学生的学业成就稳定性较强,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总体呈向下流动的趋势。初中二年级学生学业成就的流动加剧,呈现向上流动与向下流动双重取向,向上流动与向下流动的比例都比小学有所增大。

3.差生的心理认同经历了长达3~5年的抗争与认同过程,但一旦从心理上认同,向上流动的几率很小。因此对于差生最根本的办法是防患于未然,及时补缺补差。差生一旦从心理上认同,他们已具有这一角色特有的心理和行为模式,此时最为关键的应为他们建立班级支援综合网络,改善他们心理失调状况,提高社会适应力,帮助他们融入班级社会。

注释:

①吴康宁著:《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66~268页,

②鲁洁主编:《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534页。

③林崇德主编:《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289页。

④阎青春主编:《社会福利与弱势群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41~142页。

标签:;  ;  ;  ;  

班级学生学习成绩的分层研究_分层教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