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武胜县永胜学校 武胜638403)
邓小平曾经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新课程改革也要求:教育必须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既要提高教学质量,又要减轻学生作业的过重负担,必须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我几年的教学实践表明,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下面谈谈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创设情景,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学习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一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唤起他们的探索精神、求知欲望。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增设疑问,巧设悬念,优化知识的传播途径和知识的接受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学习,积极配合课堂教学,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比如,我在教学相似形的概念时,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播放展示,同学们形象、直观地看到了生活中的一些形状相同、大小不等的物体、模型、图案,这样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使他们处于高度的积极思维的状态,注意力特别集中,对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又如,我在教学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时,通过多媒体演示,同学们清楚地看到了蜗牛爬行的方向和距离,以及最后停留的位置。学生又感受到了知识的趣味性,很快就兴奋起来了,积极思考,互相交流讨论,投入到学习中来。可见,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生动形象地将知识性、趣味性融为一体,适合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化解教学难点,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掌握知识,一般都是从感知开始的,感知丰富,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理解、掌握知识。由于初中学生知识积累、生活阅历以及认知水平、接受能力等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他们的形象思维还处于主导地位,对于数学中的概念、公式、法则、定理等抽象的数学知识和方法,仅凭教师的口头讲解,学生是不容易理解和掌握的。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突破时空的限制,演示在实际生活中难以观察到的事物、现象,展示用语言难以表述的内容,提高学生感知新知识的进程,使一些抽象难懂的概念变成具体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还可以动态地演示一些变化过程或将一些复杂的变化过程分阶段进行演示,或重复某一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并可以通过快慢镜头、特写等手段将事物变化的过程展现出来,让学生有效地观察和理解,使教学难点得到突破,有利于学生对难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表现出传统教学手段无法实现的一些生动的形象和效果。比如,我在教学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时,由于学生开始接触几何,对这些概念的理解是很困难的。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演示了生活中具有直线、射线、线段特点的事物,使学生清析地看到了这些几何图形的特征,特别是直线、射线的延伸状态,并在头脑中形成了深刻的印象,从而轻松、牢固地理解、掌握了概念。又如,我在教学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时,借助多媒体播放演示,学生直观地看到了两个三角形重合的情形,很快的理解掌握了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而在讲《一次函数图像的应用》过程中,借助多媒体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演示点的坐标的确定过程及线的移动过程,使学生在动与静的对比中,在理性与感情的交流中,在抽象与形象的转换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了对知识的理解。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由此,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是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合力。数学是集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创造性和想象力于一身的科学,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把大量直观的材料展现在学生面前,呈现事物发展变化的全过程,从而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观察、感知、探究,培养数学的思维能力,使学生主动发现新的规律。比如在教学比较角的大小时,借助多媒体课件,先出示两个角,再利用动画使两个角的顶点和一条边分别重合,演示比较大小的方法,学生很直观地看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又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将三个内角拼成一个平角,通过播放演示,学生积极主动的观察和思考,讨论交流,在具体形象的情景中抽象概括出了定理,并且找到了这个定理的证明方法。由此看出,借助多媒体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而且能培养学生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拓宽思维空间,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四、多媒体的应用,能丰富课堂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数学教学中,特别是复习课教学,要求把所学过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地再现给学生,同时还要补充一些典型例题和习题。如果老师上课时把这些内容板书在黑板上要花很多的时间,再有老师板书时,背对学生,学生在下面无事可做,还会扰乱课堂纪律。如果老师事先把主要的知识和方法、典型例题和习题以及总结性的语言制成多媒体课件,根据教学需要有序地播放出来,不仅可以加快学生的感知进程,使课堂教学紧凑,而且还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增加课堂教学容量,增加学生课堂练习的时间,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教师也有更多的时间去启发、诱导、组织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从课堂练习中及时得到反馈的信息,对于学生存在问题也能及时得到解决,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应用已成为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主流,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辅助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扩大学习空间、丰富学习内容,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进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论文作者:王德良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9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5
标签:学生论文; 多媒体论文; 知识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演示论文; 概念论文; 角形论文; 《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9期(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