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创新网络:演进、风险与关系治理_企业创新论文

企业创新网络:演化、风险及关系治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风险论文,关系论文,企业论文,网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0 引言

       开放式创新模式下,越来越越多的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供应商、经销商、客户等结成创新网络,通过彼此间的战略协同、知识协同和组织协同合力进行创新。所谓企业创新网络,是指企业为获取创新资源,在契约关系、反复交易及社会关系的基础上,与创新参与者建立彼此信任、长期合作、互利互动的各种合作制度[1]。目前,学者对企业创新网络的研究集中在网络构建[2]、链接机制[3]、绩效[4]和演化等方面。创新价值不确定性、关系非线性和结构不平衡性等特征决定了企业在利用创新网络进行开放式创新过程中面临一定的风险,即企业创新网络风险。近年来,一些学者从静态角度,基于知识流动对企业创新网络风险种类[5]、防范机制[6]进行了研究,但风险形成机理尚不明晰。

       风险防控机制是指通过自上而下的控制实现风险防范目标。与之不同的是,风险治理机制强调通过多元主体间的互动,在个体理性的基础上达成集体理性,实现组织利益间的协调。风险治理机制主要包括3个维度:网络治理、知识治理和关系治理[7]。目前,关于企业创新网络风险治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网络治理[8]和知识治理[9]两个方面,从关系治理角度研究风险治理的文献较少。但企业创新网络的主要链接机制是组织间的创新合作关系[10],从动态演化视角探讨企业创新网络风险形成机理及其关系治理机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本文首先基于A-U创新过程,对企业创新网络演化规律进行探讨,再对企业创新网络流动阶段、转换阶段和稳定阶段的风险进行分析,最后根据关系治理理论,提出相应的风险治理机制。通过对企业创新网络风险及其治理机制进行研究,可解决企业在合作创新过程中面临的知识共享不足、合作冲突、机会主义行为和创新路径锁定等问题,也可以进一步丰富网络治理理论。

       1 创新任务转变与创新网络演化

       美国学者N·Abernathy和Jame M·Utterback将创新过程分为3个阶段:流动阶段、转换阶段和稳定阶段,企业在不同创新阶段面临不同的创新任务。具体而言:①流动阶段。主导设计尚未确立,产品创新率高、产品变化速度快、设计具有多样性特征,以产品创新为主;②转换阶段。产品多样性开始让位于主导设计,重大产品创新率下降、重大工艺创新率上升,以工艺创新为主;③稳定阶段。产品设计、生产程序和生产工艺日趋标准化,以市场创新为主。企业A-U创新过程中创新任务的转换如图1所示。

      

       图1 A-U创新过程模型

       随着创新过程的转换,企业创新网络环境也在不断发生改变。企业创新网络环境变化主要体现在结构、关系和知识3个维度,具体而言:①流动阶段。企业创新网络规模较小,处于混沌状态,成员间关系强度较低,专用性资产较少,以算计型信任关系为主,合作不多、互动较少,且知识种类少、异质性大,流动知识以显性知识为主;②转换阶段。企业创新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结构不断调整,成员间关系强度开始加强,专用性资产增多,成员间关系由算计型信任关系转变为了解型信任关系,知识种类增加,互补性增强,隐性知识流动加速;③稳定阶段。企业创新网络规模和结构趋于稳定,网络内拥有大量专用资产,成员间处于强联系中,以认同型信任关系为主,知识互补性降低,替代性增强,知识趋于同质化。

       2 企业创新网络风险形成机理

       企业创新网络过程实质上是网络主体间知识共享和转移的过程。以非正式控制为主的创新网络在演化过程中,其知识共享和转移的网络环境不断发生变化。变化的网络环境在信息不完全性和创新价值不确定性的双重影响下,可能会导致知识共享困境和知识转移障碍,为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和市场创新带来不确定性,进而产生网络风险。企业创新网络风险形成机理如图2所示。

       2.1 流动阶段市场风险

       在创新流动阶段,企业创新网络处于形成期。这一时期,企业创新网络的最大特征是主导设计尚不确定,创新在技术和商业方面处于不断“尝试—纠错—尝试”阶段,创新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该阶段,风险主要体现在市场机遇识别和合作伙伴选择两个方面。

      

       图2 企业创新网络风险形成机理

       (1)市场机遇识别失误。流动阶段,顾客对所谓理想的产品设计没有明确概念,尚未对特定产品形成忠诚度,市场需求具有多变性特征,企业不知哪类产品具有最大的市场潜力。由于与潜在顾客的弱联系和关系变动,企业不能及时、准确地发现市场机遇,具体表现为信息不全面所导致的决策失误、技术发展趋势判断失误和市场竞争形势预测失误等。这些失误可能会导致后续知识创新失败,或新创造知识的价值较低。

       (2)选择错误的合作伙伴。在流动阶段,大学、科研院所及研发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要来源。此时,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合作较少,彼此间知识差异较大。在信息不完全性的影响下,企业不能全面、准确、及时地了解备选合作伙伴的能力及其匹配性,从而导致后续创新动力不足、合作极易失败。

       2.2 转换阶段关系风险

       在创新转换阶段,主导设计逐渐明朗,创新任务转为工艺创新,产品性能成为竞争焦点。随着企业创新网络主体间互动程度的增多,转换阶段网络的动态无序结构、低网络密集度和多样性等特征容易导致机会主义行为、冲突频发和核心知识外泄等风险,阻碍知识转移和共享,造成企业创新网络低质量、低水平和低信任程度的恶性循环。

       (1)机会主义行为。转换阶段,专用性生产设备逐渐取代通用性生产设备。专用资产的增加,在契约不完备的作用下,一些成员会利用自身优势对另外一些成员进行敲诈,从而产生“敲竹杠”行为。知识互补性程度增加,知识价值提升,知识的非竞用性和低排他性容易产生基于集体行动的“搭便车”行为。知识跨边界流动及动态调整的网络结构在信息不对称性的作用下,容易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出于对机会主义行为的防范,成员合作过程中存在保留行为,从而降低了成员进行知识共享和知识转移的意愿。

       (2)冲突频发。随着互动性程度的加深,知识跨边界流动频繁,企业与上下游供应商之间形成了前后衔接、连接紧密的知识链条。在竞争的压力下,多样性知识容易导致表征差异和评价偏见,进而引发冲突。而较低的信任程度,容易制造出一种猜忌与怀疑、对立与抵触的负面情绪,使冲突向着破坏性方向发展。

       (3)核心知识外泄。转换阶段,产品创新的隐性知识逐渐规范为标准、工艺、测试、材料、生产条件等显性知识。由于显性知识的易流动性特征,即使产品或流程知识在专利或知识产权的保护下,企业仍会面临不完全保护的知识外溢风险,并会造成伙伴议价能力提升,甚至催化其成为潜在竞争对手(见图3)。

      

       图3 核心知识外溢风险

       2.3 稳定阶段锁定风险

       在稳定阶段,产品主导设计演变为技术轨道,创新是在技术轨道内依据市场需求进行的改进创新,这种改进具有路径依赖性特征。随着企业创新网络规模和结构稳定性的增强以及强联系和公共知识的增加,路径依赖容易引发组织惰性和核心刚性,进而引发知识同质、创新惰性和知识钳制等风险,有可能造成企业创新网络提前进入衰退阶段。

       (1)知识同质化。稳定阶段,趋于稳定的创新网络在强联系的作用下容易产生闭合效应。在闭合网络中,经过充分的知识扩散,整个网络的学习效应不明显,新知识增量较少,知识趋于同质,进而导致“学习性近视”和群体性思维的形成,不利于成员接纳新思想,也不利于知识创新概念的形成。

       (2)创新惰性。稳定阶段,企业创新网络溢出效应明显。一方面,某些成员可能会利用溢出的隐性知识进行模仿创新,不愿意投入资源进行自主创新;另一方面,网络内合作较多、竞争较少,一些成员可能通过“搭便车”行为共享创新成果,没有动力进行创新,而投入意愿和创新动力缺乏容易导致创新惰性的产生。

       (3)知识钳制。稳定的网络在惯性和强联系的作用下,会沿着现有技术轨道不断发展。现存的技术轨道存在着压制新技术创新的倾向,因为技术创新只会使某些人受益。对初始路径的过分依赖会导致创新效率沿着“诺斯路径II”不断下滑[11],而大量专用资产和强联系使网络成员的合作关系锁定在低效率状态上,会进一步妨碍知识网络向更高水平演化。

       3 企业创新网络风险关系治理

       企业创新网络链接方式包括两种:基于契约的链接机制和基于非正式交流的链接机制。与之相对应,企业创新网络治理包括契约治理和关系治理两种[12]。关系治理源于Macneil[13]的关系契约理论,其是指通过网络节点之间的非正式协议与默认的行为准则进行关系维护,以提高组织间的合作效率[14]。大量研究表明,关系治理对知识转移[15-16]和知识共享[17-18]具有正向影响作用。本文基于创新过程中企业创新网络合作关系的演化,将关系治理理论引入企业创新网络风险治理中,针对市场风险、关系风险和锁定风险提出相应的关系治理机制。

       3.1 流转阶段的关系契约机制

       关系契约是由未来契约关系价值所维持的非正式安排,其具有如下特征:①关系型契约是一种长期契约;②关系型契约是隐含契约或默认契约;③关系契约具有动态性和不断完善等特征。关系契约是一种开放契约,以社会联结为纽带,包含自执行机制和关系产权机制,能够适应环境的动态变化,并能有效防止流转阶段市场机遇识别失误和合作伙伴选择失误等市场风险。

       (1)流转阶段,创新面临高度的不确定性和变动的外部环境。由于未来事件的不确定性和缔约方的有限理性,成员无法在事前以可证实的条款详细规定合作各方在以后的责任和义务。而关系契约可以使网络成员充分利用其对环境的认识,并基于可得到的信息作出恰当调整。契约的执行是自我实施的过程,网络成员基于对未来的价值预期对合作关系进行调整,可以有效规避市场风险。

       (2)在关系合约中,当事人致力于长期合作和互动交易,他们可以基于声誉或彼此间的了解,选择优势互补、合作兼容、能力可靠的合作伙伴。基于关系合约,网络成员可充分利用关系产权,借助自身优势来适应对其有利的合作环境,就各自的付出与收益形成默契,以适应外在环境的变化。当面对外部环境冲突而遇到合作问题时,网络成员在关系产权的作用下,往往会率先寻找到能够使双方共同接受的解决方案,以使双方损失均能达到最小。

       3.2 转换阶段的关系交易机制

       企业间的交易关系常常以嵌入方式与社会关系相结合,并受共同价值规范、道德准则和社会资本等非正式制度的制约及影响。关系交易强调互惠、相互节制及信任等概念,包括信任机制、声誉机制和交流机制等。

       (1)关系交易可以建立良性的信任循环机制。信任是保证知识网络正常运行的“润滑剂”。一方面,信任能够增进专用性资产投资。专用性资产投资不可撤回,其能够提高机会主义成本,从而迫使成员约束自己的机会主义行为。机会主义行为的减少有利于进一步增进成员间的信任,信任、专用性资产相互增强机制有利于抑制机会主义风险的发生;另一方面,信任能够形成坦诚而开放的交流氛围,使得每个成员更能开诚布公地表达意见,激发知识冲突。在知识冲突过程中,信任还能引导冲突的正确心理归因,减少误解,避免冲突向破坏性方向发展(见图4)。

      

       图4 信任循环机制

       (2)关系交易可以建立声誉机制。关系交易机制有利于声誉网络的形成。通过声誉网络,网络成员可以掌握应该与谁进行交易的信息,从而使限制进入成为可能。另外,关系交易通过声誉机制促进系统内信息的扩散,为各方了解机会主义行为提供信息,为联合制裁提供了可能。在声誉机制的影响下,创新网络信息收集比较容易,一旦某一成员采取机会主义行为,整个网络内很快就能知晓,其他成员将不再与之合作,从而可以有效抑制机会主义行为。

       (3)关系交易可以建立交流机制,培育共享心智模式。关系交易通过强化网络成员对彼此间任务、合作关系与情景的共同理解和心理表征,培育共享心智模式,进而避免多样性所带来的冲突频发风险。具体而言:①关系交易通过互惠机制强化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价值观念的形成,有利于网络成员对复杂、动态、模糊情景形成共同理解,进而形成一致性默契。行动一致性能够减少不必要的冲突,而心理默契能够防止冲突向破坏性方向发展;②关系交易的长期性可以积累网络惯例。惯例能使网络成员的常规行为具有规则性和一致性,使每个成员都能预测其他成员的行为,增强互动过程中的默契,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3.3 稳定阶段的关系调节机制

       在企业创新网络稳定阶段,可通过保持网络柔性、探索性学习和强化知识创造活动等关系调节机制,打破网络锁定效应,形成新的创新能力。

       (1)保持网络柔性。柔性化网络具有极强的适应性,能有效应对网络变化,从而抑制稳定阶段的各种风险。具体措施包括:①确保网络成员间强弱联系并存。强联系能够确保黏滞性较强、异质性较高的隐性知识的高效转移,弱联系可以提供很多新颖而不重复的信息;②适量引入新成员,建立新联系。新成员的引入,能促进网络内外信息的交换,避免同质化信息。另外,新成员的加入通过“鲶鱼效应”增加网络竞争性,避免创新惰性;③适时、适度调整彼此之间的联系强度。适度降低知识同质化程度较高网络成员的联系强度和单向投入联系强度,同时增强知识匹配程度较好的弱连接成员间的联结强度。

       (2)进行探索性学习。首先,引导成员跨越原有网络边界进行知识活动。跨网络边界知识活动能扩大网络成员的知识搜寻范围,促进新知识和新信息的流入,避免信息同质化风险。新知识和新信息可以促进网络成员用新方法或新旧结合方法来处理问题,避免路径依赖行为;其次,鼓励成员探索新方案,形成新惯例。惯例具有情景依赖性特征,其在稳定的环境中会不断进行自我复制、自我增强。鼓励成员探索新方法和新模式,通过不断“试错”形成新惯例,提高对环境的敏感度,减少路径依赖行为。

       (3)强化知识创造活动。知识网络成员持续创造新知识对于降低知识网络风险具有重要意义:①新知识的出现将促使其他成员创造出与之互补的新知识,从而形成知识创造的良性循环;②形成竞争效应而降低创新惰性。持续性创造新知识的组织有足够的知识与网络内其他成员进行交换,从而在网络内发展壮大,而那些不能持续创造出新知识的组织将因为没有新知识可供交换而被迫离开网络;③持续性创造新知识的能力将为网络带来良好声誉,并吸引更多网络外的优秀成员加入网络,从而保持网络内知识的异质性和丰富性(见图5)。

       4 研究结论与展望

       本文首先基于A-U创新过程,将企业创新网络演化过程分为流动阶段、转换阶段和稳定阶段,认为不同阶段企业创新网络任务分别为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和市场创新。本文从结构、关系和知识3个维度对企业创新网络的演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然后,对企业创新网络风险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认为不同阶段企业创新网络环境在结构、关系及知识方面的特征为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和市场创新带来不确定性,从而产生了市场风险、关系风险和锁定风险,并对其具体表现形式进行了研究。最后,本文在对企业创新网络不同阶段风险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关系治理角度提出关系契约机制、关系交易机制和关系调节机制三大风险治理机制,深化了对企业创新网络风险的认识,为企业在合作创新中的知识管理提供了以下启示:①企业与合作伙伴合作创新的框架协议应保持一定的开放性;②企业应与合作伙伴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③企业可通过培训、组织技术交流会议等形式引导合作伙伴进行持续性创新活动。

      

       图5 关系调节机制

       然而,本文只是通过理论推演的方式,对企业创新网络风险及关系治理进行了初步探讨,以下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验证:①针对企业创新网络风险形成机理的实证研究。本文基于规范研究方法,初步建立了企业创新网络风险形成机理理论模型。该模型仅从理论上阐明了风险种类及其机理,还有待于进一步通过大样本实证或跨案例研究予以检验;②企业创新网络风险识别机制。企业创新网络风险会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因此有必要建立风险识别机制,对风险进行及时防控;③关系治理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学者普遍认为,关系治理可以有效防控机会主义行为和知识共享困境,从而对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作用,但关系治理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研究。

标签:;  ;  ;  ;  

企业创新网络:演进、风险与关系治理_企业创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