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指导法提高糖尿病足患者治疗依从性效果探讨论文_朱雅竹

心理指导法提高糖尿病足患者治疗依从性效果探讨论文_朱雅竹

朱雅竹

(四川省达州市中心医院整形烧伤科 四川达州 635000)

【摘要】目的:探究糖尿病足患者采取心理指导法干预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82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护理干预,随机分组,实验组45例患者采取心理指导法干预,对照组37例患者选择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治疗依从性分值没有较大差异(P>0.05),干预3个月和6个月后,实验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足患者采取心理指导法干预,可以促使治疗依从性的不断提高,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可在临床护理中广泛应用。

【关键词】糖尿病足患者;心理指导法干预;治疗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8-0012-02

Psychological guidance method to improve diabetic foot Treatment Compliance Discussion

Zhu Yazhu. Department of Burns and Plastic Surgery ,Dazhou Center Hospital ,Sichuan,635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sychological impact of diabetic foot patients to take tutoring intervention to treatment compliance. Methods October 2013 ~ October 2014 were treated 82 cases of diabetic foot nursing intervention, randomized, experimental group of 45 patients, interventions psychological guidance law, the control group of 37 patients choose routine care, patients compare compliance. Results There is no big difference in the two groups before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treatment compliance scores (P> 0.05), the intervention of 3 months and 6 months,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dherence scores significantly higher (P < 0.05). Conclusion Diabetic foot patients taking psychological tutoring intervention can promote treatment compliance continues to improve, thereby enhancing the therapeutic effect can be widely used in clinical care.

【Key words】Diabetic foot; Psychological tutoring intervention; Treatment Compliance

糖尿病是因为环境、遗传等多因素导致的慢性终身性疾病,近些年来,我国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该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对人体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1]。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 治疗难度大、周期长,在长期的治疗过程中,患者常发生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从而影响对治疗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为此对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提高治疗效果。本次研究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82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82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45例,男性25例,女性20例,最小年龄39岁,最大年龄78岁,平均年龄57岁。对照组患者37例,男性20例,女性17例,最小年龄41岁,最大年龄79岁,平均年龄59岁。两组患者在病程、合并症、基础疾病、认知等方面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选择心理指导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心理护理干预 首先对患者负面情绪的程度进行评估,在心理状态、病情、文化程度以及社会地位等方面,科学认真的分析心理状态的因素,给予全面评估,突出重点,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认真倾听患者的叙述并观察患者的心理活动,对患者的不遵医嘱行为不作评判,给患者提供充分的理解与支持,及时肯定患者取得的进步。教给患者心理调适的技巧,如放松疗法、宣泄、音乐疗法等。鼓励患者家属支持和积极参与糖尿病控制,使患者得到家人的支持与关心。讲解糖尿病这疾病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以及中断治疗,对血糖和身体健康的影响,纠正患者之前的错误认知,在沟通和交流中了解到患者之所以出现焦虑和抑郁情绪的主要原因,进行纠正,改善本身消极的态度,积极配合各项治疗措施[2]。同时护理人员还定期举办讲座、组织讨论、观看视频、模拟现实的生活环境,耐心讲解相关知识,包括如何检测血糖,治疗糖尿病的方法,饮食的注意事项以及不良反应等。使患者对自身情况有一个正确的认知,认识到糖尿病虽然不可以治愈,但并不是不可以控制,自己意识到治疗的重要性。

1.2.2饮食干预 针对患者的体重、病情等制定每天的饮食食谱,定时定量进食,限酒戒烟。食谱原则:控制总热量,均衡营养,饮食清淡,避免高脂、高糖、高盐、高热量,可选择优质蛋白饮食,包括:鸡蛋、鱼、虾、脱脂牛奶、大豆蛋白和瘦肉,减少摄取食盐,每天控制在6g,若同时伴随有高血压,除接受相应的高血压治疗,每天盐分摄取量为3g[3]。

1.2.3运动指导 每天进行30~60分钟的适当运动,选择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保健操,因足部溃疡影响下肢行走患者,选择非负重运动如在坐位或卧位下进行肢体屈伸、抬举、拉伸等运动[4];运动时间选择在饭后半小时至1小时,不在空腹时进行运动,选择安全的运动场地,穿合适的服装和鞋子,随身携带易于吸收的含糖食物,以备发生低血糖时急用。

1.2.4药物指导 正确采用胰岛素或者降糖药物,遵医嘱定时定量给药,不能擅自加大药物剂量,也不要随意调整服药时间,避免出现低血糖反应,叮嘱患者药物的使用方法、剂量、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方法,对于老年患者要叮嘱家属。

1.2.5自我监测 指导患者学习使用家庭血糖测量仪,详细检测并记录血糖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治疗和生活方式。

1.2.6足部护理 每天取小于40℃温水泡洗双足并检查足部皮肤完整性;每周洗脚后修剪趾甲,用指甲刀横向直剪,趾甲长度与趾尖同一水平即可,修剪趾甲不可太短,以免损伤甲周组织;选择合脚透气的棉质布鞋棉袜,每次穿鞋前注意检查鞋内有无异物;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足部的保护,防止足部冻伤、烫伤、外伤,严禁使用热水袋、火炉等给足部取暖。

1.3 观察指标

包括6项内容即:合理饮食、适当运动、规律用药、自测血糖、自测血压、自我足部护理。每个单项分为完全依从、有时依从、不依从3个级别,每个级别对应的分值是3、2、1分,满分为18分。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检验,t检验计量资料,χ2检验计数资料,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患者干预前治疗依从性的分值为:(11.04±2.31)分,干预3个月后分值为:(15.05±2.35)分,干预6个月后分值为:(16.93±2.81)分。对照组患者干预前治疗依从性的分值为:(11.31±2.26)分,干预3个月后分值为:(12.605±2.18)分,干预6个月后分值为:(11.93±2.73)分。两组患者干预前治疗依从性的分值没有较大差异(P>0.05),干预3个月和6个月后,实验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多见于糖尿病病程长、合并症多、血糖控制差、知识缺乏的患者[5-8]。糖尿病足的治疗不仅需要对足部创面进行处理,还需要将血糖控制在良好范围内,由于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需要进行长期的治疗,但由于长时间的用药治疗,很多患者会出现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不能坚持每天服药,降低治疗依从性,从而血糖出现紊乱的情况。两组患者干预前治疗依从性的分值没有较大差异(P>0.05),干预3个月和6个月后,实验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糖尿病足患者采取心理指导法干预,可以促使治疗依从性的不断提高,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可在临床护理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喜梅,牛武国.健康教育提高糖尿病足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效果评价[J].中国健康教育,2013,12:1138-1140.

[2]安秀丽,张莉,梁丽娜.个性化护理对提高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依从性效果分析[J].河北医药,2015,08:1257-1259.

[3]陈晓英,董宝蓉,严丽珍.新型食谱制定方法对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3,08:46-48.

[4]孟娟,蒋琪霞.糖尿病足溃疡运动疗法的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1,24(7):780-782 .

[5]付小兵.糖尿病足及其相关慢性难愈合创面的处理[M].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4(11),47-51.

[6]姜元芳,马玉凤,于翠凤.个体化教育对提高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14,02(19):61-62.

[7]李荣.心理护理干预提高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效果评价[J].糖尿病新世界,2014,17(6):53-55.

[8]何万梅,淳永丽.心理护理对老年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J]. 中国医学创新,2012,08(7):78-79.

论文作者:朱雅竹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0

标签:;  ;  ;  ;  ;  ;  ;  ;  

心理指导法提高糖尿病足患者治疗依从性效果探讨论文_朱雅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