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的综合个案分析论文_王敏霞

危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的综合个案分析论文_王敏霞

江阴市徐霞客医院外科 江苏江阴 214407

危重症肺炎指的是终末气道、肺间质及肺泡的炎症疾病。而危重症肺炎患者病变范围较大,并且会伴有严重毒血症、脑炎以及呼吸衰竭等,因此需给予患者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在本研究中对收治的1例危重症肺炎通气治疗患者给予综合护理,现报道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年龄为72岁,病程为25d,主诉因咳嗽1周并发呼吸困难12h,经外院治疗5h后病情未好转,于2016年3月23日12:09急诊收治入院。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呼吸困难、紫绀加重、出现嗜睡、意识障碍等现象。查体:患者呼吸浅快且呼吸频率为30次/min,体温为36.6℃,血压为115/65mmHg。患者出现三凹症,口唇青紫、鼻翼煽动。血气分析指标如下:PO2为47.5mmHg,PCO2为46.2mmHg,SaO2为65%,PH值为7.37。患者经治疗后各症状无法有效改善,立即给予气管插管,于12:35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及镇静剂处理。经过上机治疗16d后2016年4月8号成功脱机,并且于2016年4月20日出院。

2 护理

2.1 通气护理(1)严密观察患者各通气指标。在对患者实施有创通气阶段后需对气道压力、吸氧浓度以及自主呼吸频率等指标进行严密监测。在无创通气的过程中需对吸气压力进行监测,在对患者的呼吸模式进行调整后需主要观察患者通气的效果[1]。通气过程中需对通气指标进行有效监测,而当呼吸机发生警报时,医护人员需立即寻找原因,并且将各参数设置一致,避免出现人机对抗现象。当患者各生命体征趋于平稳时,则表明通气效果较好。(2)观察血气指标。患者在进行气管插管前需接受动脉血气分析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设置通气参数。在实施机械通气半小时后检查患者各血气指标情况,并根据指标确定复查动脉血气分析的频率。在对患者实施无创通气治疗后,需根据患者病情改善情况适当减少血气分析的次数,通常情况下为2-3d/次[2]。护理人员需把握好采血的时机,通常需要在对患者进行翻身、活动等刺激后进行采血,从而确保采血的准确性。

2.2 人工气道管理(1)根据病情实施吸痰。如果对患者过多吸痰会显著提高对患者气道的刺激作用,患者发生气道感染的概率也会显著增加,从而影响患者病情恢复。在本次护理中,使用听诊肺呼吸音的方式找出痰鸣音的准确位置,并且采用体味引流的原理,对患者实施翻身扣背后再进行吸痰。当患者出现痰鸣音、咳嗽以及气道压显著上升后则可实施吸痰[3]。(2)湿化气道措施。通常可将痰液粘稠度分为三度,其中Ⅰ度表示痰液不会沾吸痰管,并且吸出较为容易;Ⅱ度表示痰液会出现沾吸痰管的现象,但较容易被吸出;Ⅲ度表示痰液出现沾吸痰管的现象,并且很难被吸出[4]。因为危重症肺炎患者通常痰液的粘度较高,并且病情较重,所以在对患者进行吸痰前需有效稀释痰液。本研究中所取患者为Ⅲ度痰液,所以护理人员不仅需要对呼吸机进行加湿加温,并且在吸气时需向患者气道内注入大约4ml左右的水。在调整为无创通气后,护理人员需要鼓励患者适当饮水,从而确保气道湿化。

2.3 控制感染对患者抗生素治疗前及上机后进行痰液的细菌培养(1次/d)这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吸痰前,护理人员需进行洗手消毒,患者吸痰时根据痰液所处的位置,选择合适的吸痰管。吸痰后呢?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呼吸机管道需及时更换,更换频率一般为2-3次/d,清洗湿化罐的更换频率为1次/d。护理人员根据X线胸片结果来观察患者影像学情况,从而评价感染改善效果[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 避免误吸和反流在患者达到脱机指标时,因气管插管被拔出会解除气囊对上下起到的隔离作用,患者易出现误吸、反流的情况,加重气道感染症状,临床上我们所以需采取有效护理干预措施。首先,护理人员需检测患者口腔PH值情况,嘱咐患者在进食前后需进行漱口。其次,告知患者进食注意事项,保证患者在进食过程中面罩的通气效果不受影响,调节面罩的松紧度,胃管需从面罩上方孔中引出,从而保证面罩与患者面部紧密接触。

2.5 合适体位进食护理人员需指导患者采用正确体位进食,在进食时需采用斜坡位、侧卧位或坐位。本次研究中患者需接受持续鼻胃管注入营养液,所以需使其频繁变换体位,从而促进食物消化,并且对于排痰护理也有显著促进作用。通常在患者进食后半小时,患者可采取平卧位或侧卧位[6]。

2.6 合理选择拔管时间为有效避免患者因为气囊放气时滞留于咽部的分泌物误吸到器官内,在对本次研究中的患者实施以下有效护理措施:①首先需对患者口腔进行清理,确保患者口腔清洁;②洗净气囊上方呼吸道滞留物,从而确保患者咽喉部和上气道的清洁;③在实施气囊放气前,需要插入吸痰管至气管插管的下方;④在打开吸引器的同时需要进行放气囊,并且边吸边拔气管插管。

2.7 呼吸训练在气管插管被拔出后,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学会腹式呼吸法以及正确的深呼吸法。本次研究患者病情改善较好,护理人员指导其进行上肢抬举运动,从而有效提高肺部的顺应性。在面罩无创通气时,护理人员需指导患者用鼻吸气,从而降低咽气、腹胀的发生率。

2.8 强化基础护理(1)加强病情观察。护理人员需对患者人工气道内痰液的颜色、粘稠度、量等性质进行观察和分析。(2)强化营养支持。患者在日常饮食中需食入蛋白质、维生素及热量含量较高的食物,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感染发生率。(3)加强皮肤护理及保持床铺干净。护理人员需给予患者有效皮肤护理,做到勤翻身、按摩,并且保持床铺的清洁、平整,从而尽可能避免出现褥疮。

3 小结

危重症肺炎患者病情危急合并心力衰竭、呼吸困难等多种严重并发症,对其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而机械通气可有效替代机体呼吸机做功,从而使其得到休息,但长期机械通气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在对此类患者进行护理时,需有效改善呼吸机做功环境,尽可能减少镇静剂、肌松剂的使用,从而降低药物副作用。对患者给予有效的心理支持,满足患者心理需求,提高其治疗疾病的信心。通过提高肺不顺应性,实施全方位、精细化护理操作,从而有效保护患者各脏器官功能,促进病情恢复。

参考文献:

[1] 李蕾,闫登峰.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在重症肺炎治疗中的应用[J].江苏医药,2016,42(04):464-465.

[2] 薛启婷.入住 EICU 的高龄重症肺炎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J].国际呼吸杂志,2016,36(03):161-164.

[3] 高翔,严静,蔡国龙,等.老年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浙江医学,2015,37(17):1446-1448,1473.

[4] 倪高顺,谢永红,吴凤琴,等.重症肺炎患者PCT,WBC,CRP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32):6334-6337.

[5] 阎昱升,胡成平.重症肺炎患者的机械通气脱机的影响因素[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40(01):107-111.

[6] 陈振,周兴燕,漆英.持续镇静在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儿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23):207-209.

论文作者:王敏霞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9

标签:;  ;  ;  ;  ;  ;  ;  ;  

危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的综合个案分析论文_王敏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