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成功的作品:文献计量学导论_文献计量学论文

一部成功的作品:文献计量学导论_文献计量学论文

一部成功的著作——《文献计量学引论》评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计量学论文,引论论文,文献论文,著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献计量学研究一直是情报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我国著名情报学家王崇德教授的新著《文献计量学引论》,再次填补了国内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堪称文献计量学研究领域理性思维的硕果。

《文献计量学引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6月第1版)是作者对1990年所出版的《文献计量学教程》(南开大学出版社)经过内容上大量增删的修订版。综观《引论》,该书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色。

1 内容之间呈必要的逻辑展开

对于情报科学分支领域中“文献量大而广、观点欠深乏精”的文献计量学,要建立起合理的内在知识体系则并非易事。而《引论》无论在横向知识内容的联系上,还是在纵向知识体系的深刻论述上,都是按照科学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性来进行的。

《引论》共有10章,分为:总论、基本概念分布、必要的统计学知识、文献作者分布规律、文献分散规律、词频分布规律、文献增长规律、文献老化规律、引文分析、各定律之间的相关性。

“总论”部分勾勒出了文献计量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从早期图书定量化探索到统计书目学时代的出现、从普里查德的深化与改进到阮冈纳赞的失误、学术史上的几度文献计量学“热”;文献计量学开发的内外因素;文献计量学的研究对象与特点,并以实例介绍了文献计量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总论”中的综述有助于读者清晰地认识文献计量学发展、演变的主旋律,了解学术领域的前沿课题及科研特征,为后续章节起到了导向性的作用。

数学和统计学知识是文献计量学领域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学术内容。作者在第二、三章中删繁就简地介绍了文献计量学中常见的基本概率方面的内容(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离散、连续型概率分布、概率分布的参数估计以及概率与理论频次的计算、变量的转换等其他概率技术);必要的统计学知识(如数据的收集、整理、表示、统计估计与统计检验等)。

“概率与统计”部分的介绍侧重图书情报领域的实践活动,提纲挈领地将概率与统计学知识展示给读者,为后续各章内容的学习起到铺路石的作用。

作者在“文献作者分布规律”一章中,重点研究了狭义洛特卡定律的开发过程;洛特卡以后的文献作者分布规律,如维拉奇的研究、我国的验证工作、20世纪80年代的洛特卡定律的研究;普赖斯定律;文献作者分布规律的应用作用(如查明成果出现的情况、估计劳动规模、掌握科学论文的作者队伍)。此部分论述的独到之外则在于作者全面、深入地掌握了这一专题研究的内容和方向,善于将新开发的理论与原有的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本质性的比较。通过比较提出了创造性的修正意见(如作者对“分影理论”的介绍,对洛特卡定律的验证及对普赖斯定律的修正),从而使《引论》具备了极强的理论研究特色。

自1948年英国文献学家维克瑞发现并率先号召学术界注意1934年布拉德福的划时代之作《专门领域里的情报源》以来,该定律的研究一直处于学术研究的热潮之中。作者在“文献分散规律”中,结合自身的科研优势,全方位、动态地研究了布拉德福定律本身的科研内容及结果、文献的紊乱、布拉德福定律的发展(维克瑞的修正、区域法的发展、图像法的进展)、布拉德福定律的歧异性与一致性、布拉德福定律的理论基础(普利亚单缸模型、泰格多缸模型),并以实例枚举了布拉德福定律的应用等学术内容。

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论述布拉德福定律的同时,对布拉德福本人试图通过解剖典型、开展深入研究,从典型指导一般,从部分到整体挖掘其中的机理,高屋建瓴地把经验性文献工作上升到理论性的科学高度的尝试与努力,从方法论的角度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将这种研究方法归纳为研究文献规律的基本重要方法。这种“授人以渔”的著述方式,对读者定会有极大的启发。

在“词频分布规律”一章中去粗取精地研究了齐夫定律的开发过程(艾思杜的观察、贡东的发现、齐夫的验证)、齐夫定律及其发展(齐夫定律的主要内容、改进与发展、20世纪80年代齐夫定律的研究动向)、齐夫第二定律及其它一些估算(布茨定律、同频词数量计算、词频范围的估算、高低临界词频的划分)、中文词频分布规律、齐夫定律的理论基础(希尔的推导、古典占据模型、赫丹-韦林公式)、齐夫定律的应用(如编制词表、自动标引、文档的组织、加权标引等)。

此部分是作者多年潜心研究的结果,体现出了极强的“求异思维”的特点。这样的“求异思维”极利于为读者解惑,并为今后进一步的学术研究指明了前进方向。

在“文献增长规律”部分中,作者重点地研究了普赖斯的指数增长规律、雷歇尔的分级滑动指数模型、吉施超越函数增长模型、线性增长模型、逻辑曲线增长模型、综合性模型,并本质性地指出了文献增长的原因和文献增长规律的应用(如科技管理与预测、文献出版规划与管理、在图书馆与资讯中心具体工作中的应用等)。

“文献老化规律”部分突出地研究了科技文献的老化、文献老化的量度(半衰期、普赖斯指数、期刊有益性)、文献老化的负指数模型(负指数模型、巴顿-开普勒老化方程、莫列蒂夫修正公式、传播老化模型等)、文献老化的不同表现及老化规律的应用(如指导文献的剔旧、帮助读者确定选读文献的时限、在科学学研究中的应用等)。

文献的增长与老化规律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又都具有很强的时间性。在《引论》中,作者系统完整地介绍了这一理论的发展动态、研究了文献增长与老化的关系,并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最大限度地从统一性的角度拓展了这一理论的实际应用价值。

在“引文分析”一章中,作者理论与实践并重地研究了引文分析的概况(引文分析的发展简史、加菲尔德的贡献、科学论文的引用关系)、引文分析的特点、引文分析的量度与来源资料(常用引文分析的期刊指标、某些新颖性的引文测度、用于聚类的引文测度、《SCI》)、 引文分析的方法(统计方法、比较方法、图解方法、数学模型法)、引文分析的弊端与局限(如《SCI》的缺欠等)、 引文分析的具体应用(考察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评价个人、机构、地区、国家的情报能力,分辨学科特征与背景,评价与选择书刊,了解情报行为与习惯,探查情报交流的实际情况,评价知识,评价人才等)。此部分体现出了作者极强的辩证思维的特征,如对引文分析和《SCI》的利弊的分析。 这样的研究有益于读者正确、客观地认清该研究方法,以扬长避短,充分地发挥该法的优势。

在“各定律之间的相关性”一章中,作者全新地讨论了布-齐-洛定律的一致性(相似性与等效性)、布—齐—洛三定律的复合概率表达(GIGPD、LBD)、以及文献增长、分散与老化的关系等横向性的学术问题。这些高度综合性的研究易于使读者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由此产生出一些新的思维。当然,这也体现出作者依研究内容的逻辑关系而展开的匠心独运的思维轨迹。

2 研究内容具有新颖性

“新颖”是《引论》的主要特色之一。这主要表现在《引论》补充了1993年以前的国内外新观点、新模型、新理论、新判断。如作者规律中的“分影理论”以及文献计量学统一模型中的GIGPD和LBD等模型。可见,作者已尽自身最大努力使研究内容具有了新颖性(完稿时间与补充新内容的时间是基本吻合的)。这对新颖性不十分明显的专著而言,已是所见不多的了。

3 科学劳动态度异常严谨

尽管科学劳动中的引文制度的实践已由来已久,但在现今大量的学术著作中的引文仍有不尽规范之处。而《引论》的又一重要特色就是其引文的异常规范性。读者只要初步浏览该书,就不难发现这一特点。当然,这无疑地反映出了作者严谨的科学劳动态度和求实的治学精神。这样的科学劳动态度和治学精神对读者的影响是无形的和巨大的。一部成功著作的价值在此亦可略见一斑。

4 研究内容既深刻又实用

作者作为我国文献计量学研究领域的学术带头人深悉选材的重要性。因此,《引论》中内容的论述非常突出理论的深刻性。整部著作尽是围绕文献计量学研究领域中的疑点、重点和难点来展开的。而且各部分的论述都脱离了经验层次,上升到了理论的高度。这亦是《引论》的难能可贵之处。不唯如此,作者在将研究内容上升到理论认识的同时,又特别强调了实践环节的重要性。读者从相应文献计量学定律具体应用的论述上很容易发现这一特色。研究内容既深刻又实用是《引论》成功的根本原因。

综上所述,《引论》因具有上述显而易见的特色,而成为了我国文献计量学研究领域的一部不可多得的成功之作。

标签:;  ;  ;  

一部成功的作品:文献计量学导论_文献计量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