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论文_伍应健

(永州市中医医院 湖南永州 425000)

摘要:目的 探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麻醉方法,对比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9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腰硬联合麻醉)和对照组(全麻)各4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麻醉用量[(11.78±3.02)mg<(108.56±4.86)mg]、心率(HR)水平[(75.61±5.68)次/min<(89.14±5.52)次/min]、收缩压(SBP)水平[(108.75±10.15)mmHg<(123.75±4.42)mmHg]、舒张压(DBP)水平[(79.85±4.42)mmHg<(92.77±4.81)mmHg]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4.44%<17.78%)相对更低(P<0.05),而麻醉起效时间[(40.85±8.69)s<(67.18±11.54)s]和阻滞完全时间[(12.59±3.06)min<(19.78±4.79)min]相对更短(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中,能够获得比全麻更好的麻醉效果,提高麻醉的安全性。

关键词:全麻;腰硬联合麻醉;髋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置换术主要用于治疗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引起的髋关节损伤,置入人工假体,修复股骨头与髋臼损伤,进而改善患者的的髋关节功能。麻醉是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重要环节,应根据手术的实际需要,并考虑到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麻醉方式和麻醉药物,得到良好麻醉效果的同时,减轻麻醉药物对于患者身体的负面影响,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在髋关节置换术中,全麻、腰硬联合麻醉均可作为麻醉方式的选择,两种麻醉方式在术中的应用效果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需要准确予以判断。本研究以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9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在术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9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分别在术中接受腰硬联合麻醉(45例)和全麻(45例),各自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男女比例为29/16,最高龄78岁,最低龄49岁,平均年龄(59.5±5.8)岁。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例为27/18,最高龄77岁,最低龄52岁,平均年龄(60.5±5.5)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对照相仿(P>0.05),本研究具有可行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前,需要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放松身心,按照5L/min的流量持续给氧。术前30min,给予阿托品+地西泮,肌注给药。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接受腰硬联合麻醉,取侧卧位,经L2~3间隙硬膜外置管,然后经L3~4间隙,穿刺蛛网膜下腔,注射2ml布比卡因(0.75%浓度)+0.5ml葡萄糖溶液(10%浓度),根据手术治疗的需要,麻醉期间适当追加麻醉药物(0.5%浓度罗哌卡因)。

对照组患者则接受全麻,经麻醉诱导后(0.1mg/kg咪达唑仑+0.002mg/kg芬太尼+0.1mg/kg维库溴铵+0.9mg/kg丙泊酚),持续泵入丙泊酚(100μg/kg·min)+瑞芬太尼(0.5μg/kg·min),另外按照0.05mg/kg的剂量给予维库溴铵,间歇给药。持续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以及呼吸频率等各项体征指标,关注其波动、变化,警惕心律失常、血压下降等异常表现,做好应对措施。

1.3统计学处理

以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应用(x±s)和(%)进行计量和计数,由t值和χ2检验,P<0.05代表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

根据两组患者的麻醉用量、麻醉起效时间和阻滞完全时间,评价其麻醉效果,见于表1:

表1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x±s)

2.2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心率和血压变化

监测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心率和血压变化,见于表2:

表2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心率和血压水平(x±s)

2.3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两组患者在麻醉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见于表3:

表3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n(%)]

3讨论

麻醉是髋关节置换术中关键环节,其麻醉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手术进程,关系到患者的健康安全。在麻醉方式和麻醉药物的选择上,应兼顾麻醉效果及安全性,考虑到患者对于手术和麻醉的耐受性[2]。全麻是临床上常用的麻醉方式,并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可根据手术治疗的需要进行调控,为手术安全、顺利的实施提供支持。但是全麻过程中的麻醉药物剂量较高,阻滞完全时间较长,容易引起不良反应,影响麻醉效果,并对手术治疗形成干扰和妨碍。相比之下,腰硬联合麻醉的药用剂量低,能够减少药物对于患者身体的刺激性作用,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降低相关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保障麻醉安全[3]。

本组研究中,在髋关节置换术中实施腰硬联合麻醉,手术期间使用了(11.78±3.02)mg的麻醉药物,麻醉起效时间和阻滞完全时间分别为(40.85±8.69)s和(12.59±3.06)min,观察组患者的心率维持在(75.61±5.68)次/min左右,SBP水平维持在(108.75±10.15)mmHg左右,DBP水平维持在(79.85±4.42)mmHg左右,4.44%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在髋关节置换术中实施全麻,手术期间使用了(108.56±4.86)mg的麻醉药物,麻醉起效时间和阻滞完全时间分别为(67.18±11.54)s和(19.78±4.79)min,对照组患者的心率维持在(89.14±5.52)次/min左右,SBP水平维持在(123.75±4.42)mmHg左右,DBP水平维持在(92.77±4.81)mmHg左右,17.78%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相比之下,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相对更好,说明在髋关节置换术中,腰硬联合麻醉是更好的选择。

综上所述,在髋关节置换术中,腰硬联合麻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能够为手术安全、顺利的进行提供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樊军晓.对比分析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HR)的临床效果[J].黑龙江医药,2017,30(03):647-649.

[2]张军.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05):62-63.

[3]黄跃军.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工程,2014,22(08):183+185.

论文作者:伍应健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6

标签:;  ;  ;  ;  ;  ;  ;  ;  

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论文_伍应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