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教学渗透诚信教育之浅见
钟全禄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九墩乡九年制学校 733000
“诚”乃为人之本,“信”乃做人之道;为人以诚、待人以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和起码的道德修养。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诚信的民族,诚信之事不胜枚举。本文将就诚信教育在初中政治课教学中的体现、渗透进行初步的探索。
一、初中学生诚信道德问题现状
目前中学生的诚信道德究竟如何呢?从总体上看,中学生的诚信道德状况主流是好的,他们普遍为人诚实,做事讲信用,是一个讲文明、讲道德的良好群体。但是,由于受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不少学生的诚信道德不容乐观。主要有以下一些问题:
1.思想品德中的诚信问题。
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是必不可少的。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我们的祖先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年轻一代要在扬弃的基础上形成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思想品德观。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强调培养学生艰苦朴素、勤俭节约、诚实守信、乐于助人、敢于奉献的精神和作风仍然必不可少。如今,不少中小学生都未完全具备或养成上述优秀的品质。
2.学业中的诚信问题。
在目前的教育体制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高考的压力已经波及到初中,且迫使学生不得不注重对学习成绩的追求。学生的学习成绩与自身的各项利益都有着紧密关联,成绩好的学生能够从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得到比较积极的评价或反馈,而成绩不好的学生所得到的评价或反馈中则以消极的居多。这些也迫使学生不得不重视自己的学习成绩,也促使他们希望自己能有一个好的成绩,从而能够得到更多正面的评价或反馈。一些学生平时不好好学习,每到作业和考试的时候只有试图去抄袭别人的答案;尤其是在比较重要的考试时,作弊现象可谓是屡禁不止,一些学生为了得到较好的成绩,采取了夹带、偷看、收买别人的答案甚至偷盗试卷等不诚实的手段。这不仅会影响到他们良好道德品格的形成,还会妨碍整个青少年群体的健康发展。
3.日常行为中的诚信问题。
很多学生认为只要在一些大是大非的问题上能够做到诚信就可以了,但事实恰好与此相反,要想提高自己的诚信水平,需要从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同时还要持之以恒。“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只有从一些看似“小”的事情上做到诚信,才有可能全面提高自己的诚信水平。但在实际生活中,仍有不少人不能做到这一点,比如乱闯红灯、随地吐痰等。除此之外,现实生活中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毒米毒酒毒“药”事件不断,企业恶意逃避债务、做假帐、假破产、假证书等层出不穷,虚假广告、虚假新闻屡禁不止,价格欺诈随处可见;人才市场有假文凭,文艺界有假唱,体育界有假球、黑哨……他们认为现在社会没有什么诚信可言,做老实人“吃亏”,讲诚信的人“无用”。现实生活中,孩子涉世之初,父母亲往往“谆谆教诲”:“社会复杂啊!老实人要吃亏的!”爱子之心无可厚非,江湖险恶亦属事实,生活中确有诚信者受屈、狡诈者获利的事情,于是“利字提中间,诚信撇两边”成了不少学生的人生哲学。不少学生为了获取较多的零用钱,不惜欺骗自己的父母甚至老师和同学。在人际关系上,主要是同学彼此之间不很信任,不愿意说真话。学业诚信确实很重要,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其他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诚信也不容忽视,因为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让人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要让人在德智体等各个方面都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初中生诚信问题存在的根源
1.学生自身的特点。
初中生一般处于12-16岁的年龄阶段,其思想具有极大的可塑性。他们朝气蓬勃,易于接受新事物,接触的社会面不断拓宽,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多,对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很感兴趣,心理上呈现一种社会化趋势。同时又受自身学识和社会阅历所限,缺乏社会生活经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之中,思想容易走向片面和极端化,感情容易冲动,如果不能用正确的认识去指导自己的行动,也可能因一时的冲动而导致盲目的不理智的行为,因而需要及时的引导。
2.思想政治课教学对诚信教育重视不够。
教师在诚信道德教育中居于主导地位,责任重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升学率的压力和主观认识上的偏差,很多初中思想政治教师对思想政治课的文化功能情有独钟而忽视了诚信教育;家长、学校、学生本人都越来越不重视思想政治课,这使得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积极性大大受挫,他们很少再去研究德育工作的效率,而更关心的是本学科在考试中的名次、成绩。这种认识上的错位,其结果必然损坏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工作乃至整个学校德育的运转。
三、诚信缺失的几点应对策略
根据学生中存在的欺骗老师、欺骗家长、欺骗同学、作业不按时完成、同学间相互作弊等普遍现象,作为一名政治教师,我觉得很有必要针对政治学科特点和学生道德水平发展的年龄特点,在教学活动中实施诚信教育。我认为在政治教学中实施“诚信”教育是可以逐渐杜绝以上行为的重要途径。
那么如何在政治教学中实施“诚信”教育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从教材事例与时政热点入手。
教材中所叙述的事例,包括名人故事,都接近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他们所喜闻乐见。教师在教学时应尽量发掘其中的诚信教育因素,利用好这些材料进行教育。在举证引申、补充事例时,可着眼于实际,立足于具体,用学生看得见、想得出的诚信事例来激起共鸣、求得认同。尤其要用身边的诚信小故事教育小学生,以产生“亲近感”;尽量少用陈年旧事,避免“间距感”。而“不食人间烟火”超凡脱俗式的空洞说教更应当避免。搜集与诚信道德相关的正反两方面的时政热点材料,对学生进行诚信道德认知与行为的引导,能够起到直接的德育效果与教化功能。
2.从日常学习生活入手。
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应以《课程标准》、《德育大纲》为依据,遵循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科学、扎实、有效地进行。学生思想比较单纯,一些所谓的大道理对于他们实在太深奥,或者似乎都懂。教学时,应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从不说谎话、说真话、说实话、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既不自欺又不欺人等做起。
诚信教育只有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抓小事、抓点滴才能知微见著,正所谓“曲(指细小的事)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的确,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应从小抓起,从小事抓起。同时还要寻找好突破口。除了要在课堂上发掘教材诚信因素,向学生教授书本上有关诚信的内容外,还应该把社会当作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大课堂,教育学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社会上出现的诚信缺失的现象,要用科学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去看待诚信缺失的现象,让学生从小就树立起做人诚实、讲信用的观念。
3.从澄清糊涂认识入手。
针对学生道德实践中的糊涂认识,教师应该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如有些学生认为自己承认错误是诚实,帮别人隐瞒错误是义气,是在宽容别人。在政治教学时就要通过学知明理,让学生认识到隐瞒别人的错误是袒护、包庇的行为,不能视作讲义气。另外还要针对学生虚荣心理、失宠失重心理、嫉妒心理及时进行教育引导,要结合课堂教学,辨析讨论,并明确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真正让“诚信”成为时时、事事、人人的行为准则。对于一些错误认识和行为,多从正面引导和批评教育。对于诚信严重缺失、道德品质恶劣而屡教不改者,也应严厉批评或处罚。
要让学生懂得:宽容是精神上的大彻大悟,是行为上拿得起放得下。宽容别人是尊重,宽容自己是放纵。要让学生明白:没有宽容的社会不是文明的社会,缺少宽容的世界是充满邪恶的世界。
4.从教育要求入手。
教学内容上要体现教学目标的递进性,七年级以礼貌待人、诚信交往为主,八年级以遵纪守法、乐于助人为主,作为九年级即将毕业的学生,要以“不弄虚作假”、“不揽功诿过”、“与人相处讲信用”为主。在进行某一内容教学时,则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在引导学生行为时,要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从远处着眼,近处入手。诚信修养,“譬如行远,必自遐;譬如登高,必自卑”。
“诚信”即诚实守信。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着它,但稍不留意它就会被丢弃。而现实社会中诚信渐远,千年前的圣人们给我们留下的“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美德,却快被遗失殆尽了。这何尝不是一个大大的悲哀呢?作为学校这块大净土,我们有必要让诚信归来,因为它比荣誉更长久,它比金钱更珍贵,它比美丽更厚重。
论文作者:钟全禄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6月总第24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6
标签:诚信论文; 学生论文; 自己的论文; 诚信教育论文; 社会论文; 道德论文; 政治课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6年6月总第24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