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图书馆为留守儿童服务研究
文/津市市图书馆 罗莉
【摘要】 留守儿童是我国城镇化不完全发展背景下出现的一个社会弱势群体,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湖南津市留守儿童生存现状,论述县级图书馆服务留守儿童的必要性,并对服务留守儿童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图书馆;留守儿童;服务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为脱贫致富外出务工,因为受各种客观因素的限制只能选择将未成年的孩子留在家乡,导致出现了一个庞大的特殊未成年人群体——留守儿童。近些年,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日益受到政府的重视和社会的关注。让留守儿童得到更好的关爱保护,为他们创造健康成长的环境,是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共同的责任。公共图书馆作为具有社会教育职能的公益机构,理应将留守儿童作为服务的重点对象,通过文化关怀和帮扶促使他们身心健康成长。本文将津市留守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现状和阅读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对县级图书馆为留守儿童服务的必要性以及开展留守儿童服务的方式与实践进行研究。
1) 在海运里程方面,东北航线较北极—苏伊士航线节省了46%;在全年航次数量方面,东北航线增加1.5~2.0个航次;在单位航次成本方面,除轻冰夏秋环境外,东北航线成本均偏高;在必要运费率方面,东北航线成本偏高。
一、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
(一)留守儿童群体比例大。津市总人口26万,农业人口13万,常年外出务工劳动力3.523万人,高达劳动力资源总数的41.3%。现有学龄儿童12564人,其中留守儿童3676人,占在校儿童总数的30%(乡镇留守儿童人数占农村儿童总数的36.3%)。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津市作为湖南这一劳务输出大省的县级城市,外出务工人员多,留守儿童在儿童中所占比例高。
(二)亲情缺席,人格发育不健全。经笔者调查,父母均在外务工的津市完全留守儿童有1966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53.5%,父母常年不在身边,亲情需求得不到满足,遇到挫折时得不到心理疏导和情感支持,久而久之就易产生孤独感、自卑感,形成冷漠孤僻、抑郁寡欢等不良个性特征和心理障碍,出现逆反心理和行为偏差。
图6显示了本文所提模型带控制因子与不带控制因子的差别。由于开关攻击会出现不正常的信任波动,所以本文从信任波动的角度设计了控制因子,目的是降低开关攻击节点的值域范围。当引入控制因子后,一旦j的信任值出现不正常波动,那么节点j的信任值域范围将会向下平移,因此更有利于降低开关攻击节点的信任值。
(二)为留守儿童服务是履行社会教育职能的需要。开发智力资源、进行社会教育是图书馆的一项重要作用。这说明图书馆是社会教育体系中重要的文化育人场所,是学校教育的拓展和延伸。县级图书馆应该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职能,为留守儿童提供针对性的服务。通过提供健康向上、传播真善美的优秀少儿阅读资源和开展丰富的阅读活动,对他们给予文化帮扶和精神关怀,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导航。
二、县级图书馆为留守儿童服务的必要性
(一)为留守儿童服务是贯彻落实政策法规的需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1月颁布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中指出,要保障特殊群体基本文化权益。将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农民工、农村留守儿童、生活困难群众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点对象。《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要着力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城市流动儿童和贫困家庭儿童的基本阅读需求。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所以为留守儿童服务是时代发展对图书馆提出的要求,也是贯彻落实国家政策法规的需要,更是图书馆事业获得更好发展的途径。
(三)监护不力,阅读环境欠佳。留守儿童监护人普遍年龄大,文化水平不高,他们往往只能照顾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与孩子在交流沟通上存在代沟。不少家长仅限于购买教辅资料书,很少给孩子买课外读物,导致孩子阅读内容单一,阅读兴趣淡薄,知识面狭窄;中小学图书室书刊更新缓慢,藏书量匮乏,有的基本上未对学生全面开放。乡镇文化站或农家书屋的管理和服务不健全,少儿书籍数量很有限,内容和类别非常单一,也很少针对留守儿童开展有益身心的阅读活动,不能给留守儿童提供足够的精神关怀和文化支持。
三、县级图书馆为留守儿童服务的途径
(二)构建总分馆服务体系,实现留守儿童服务有效覆盖。根据留守儿童分布的特点,形成以县级图书馆为中心,以留守儿童密集的社区、学校、乡镇图书室为分馆,以流动图书站为补充的总分馆服务体系,为留守儿童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农村留守儿童最多,“农家书屋”在为他们的提供知识服务和文化教育等方面有重要的意义。县图书馆要定期更新农家书屋的图书,对书屋管理员进行业务辅导和培训,并指导他们针对留守儿童开展读书活动,让农家书屋成为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一)争取多方支持,加强图书馆自身建设。留守儿童服务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图书馆需要联合政府、学校、社会等多方力量构建留守儿童服务网络。2016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把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作为各级政府重要工作内容,切实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合法权益。图书馆应该以此为契机,主动争取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加大对图书馆的建设和投入,同时通过加大自身宣传力度配合政府的统筹协调工作,调动全社会参与到关爱留守儿童的行动中来,多方筹集留守儿童专项教育资金。开辟专供留守儿童阅览室、心理辅导室,配备具有专业知识的馆员,营造让他们觉得轻松愉悦、自然和谐的阅读环境。加快建设适合于不同年龄留守儿童的特色馆藏资源,丰富少儿读物的种类、数量,并加强绿色网络空间建设,为留守儿童打造健康网络平台,为不同阅读层次的留守儿童提供优秀资源保障,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和信息素养。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构筑三位一体服务模式。1.搭建亲子阅读服务平台。父母爱读书会潜移默化影响孩子,形成良好家庭阅读氛围。图书馆可以通过举办读书交流、诗歌朗诵等形式多样的亲子阅读活动,将亲子共读的理念融入留守儿童家庭之中。免费发放《亲子阅读指导手册》,对留守儿童监护者们进行亲子阅读专题教育讲座和培训,引导他们形成科学教育理念,掌握亲子阅读的方法。2018年,津市图书馆举办“读家书·塑家风”主题系列阅读活动,为留守儿童家庭推荐经典家书,倡导亲子共同阅读经典家规、家训和家风故事,并开展“最美家书”征集和展览活动,既激发了留守儿童的阅读热情,又让他们与家长通过“互写家书”架起心灵之桥,增进了情感交流和互相理解,使亲子关系更和谐融洽。2.馆校携手联动服务。图书馆可与学校共同制定留守儿童阅读推广计划,携手为留守儿童建设人文关怀阵地。如以每年的“读书节”“世界读书日”为契机,联合各中小学校开展经典诵读、征文比赛、外语沙龙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发展学校图书室成为图书馆分馆,或在无阅览室的学校设立流动图书站,根据留守儿童的阅读需求提供文献资源。图书馆可与学校共同建立留守儿童跟踪管理档案,对他们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进行记录,在活动中进行跟踪了解和相机辅导。为留守儿童免费办理借阅卡,组织他们参观图书馆,学会利用图书馆。3.引入志愿服务机制。图书馆可引入志愿者服务机制,吸纳学者、教师、青年大学生等自愿加入图书馆志愿服务队。动员有爱心的高素质志愿者与留守儿童结对子,持续性开展文化帮扶工作。发挥志愿者的个人专长,举办各类公益讲座、心理健康咨询、读书活动等,用“阅读疗法”帮助留守儿童形成健全的人格。将地方民俗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结合起来,为孩子们提供丰富营养的精神食粮。如津市市图书馆结合地方车胤文化推出的“雪儿姐姐讲故事”志愿服务活动,就深受广大留守儿童的喜爱,润物无声地启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审美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人生观、道德观。
基槽开挖至设计换土底标高处时应进行钎探,审底,探孔深3.0 m,间距1.5 m,呈梅花形布置,将第2层湿陷性粉质黏土全部挖除。
四、结语
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关爱留守儿童健康,努力为他们提供均等化服务是图书馆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县级图书馆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增强为留守儿童服务的意识,积极探索有效途径,努力为留守儿童构筑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屈萌.省市少儿图书馆服务农村留守儿童的思考[J].图书馆学刊,2014(5):92-93.
[2]吴慰慈,董焱.图书馆学概论[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