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行经皮穿刺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的临床护理探讨论文_张羽

(西昌市人民医院;四川西昌615000)

【摘要】目的:探究冠心病患者行经皮穿刺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3例行经皮穿刺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根据术后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56例,术后常规护理)与观察组(n=57,术后综合护理),研究其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生化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方面(8.77%),明显低于对照组(23.21%),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行经皮穿刺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展开临床综合护理,可显著提升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对此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冠心病;经皮穿刺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临床护理

冠心病也被称作是缺血性心脏病,主要是由冠状动脉器质性狭窄、阻塞,引发的心肌缺血缺氧、心肌坏死心脏病变,是临床常见慢性疾病[1]。临床治疗多以药物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脉搭桥术治疗为主[2]。实践证明,对冠心病患者,展开经皮穿刺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可改善病人胸痛、局部缺血症状,辅以术后综合护理,可改善其生存质量、延长生命,对此展开深入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6年11月21日至2017年5月21日收治的113例冠心病病人当作观察对象,患者均符合1979年WHO冠心病诊断标准,并经冠脉造影所证实。其中男性75例、女性38例;年龄49~77岁,平均62.3±6.8岁;其中心绞痛62例,心肌梗死51例。而前壁、前间壁、下壁心肌梗死分别25例、22例、2例,其他心肌梗死类型2例。根据术后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56)、观察组(n=57),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所有患者均签订知情同意书[1]。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包括生命体征监测、健康教育宣传、心理护理、术后饮食与运动指导等内容。观察组展开术后综合护理,主要包括即刻护理与术后并发症护理,具体操作如下所示:

1.2.1即刻护理

入室后病人行常规血压、心电等生命体征监测,观察病人是否存在急性期并发症,如心肌梗死等。纠正病人血压情况,对不稳定者间隔30min监测一次血压,对稳定者间隔1h测量一次。给予氧气吸入后,密切观察病人情况,发现ST段变化立即汇报医生。根据病人主诉心悸等症状,合理调整输液速度与活血药物用量。

1.2.2血管并发症的防护

1.2.2.1皮下渗血与血肿

拔管后密切观察病人桡动脉搏动表现,观察肢体末梢皮肤颜色、温度、胀痛,以及麻木、水肿等情况。按压过重会阻碍血液循环,尤其是肢体末梢会出现静脉血栓,对此需叮嘱病人,平时避免抬高床头。另外病人在用力时,如排便时需按压创面,避免增加腹压引发出血。

1.2.2.2血管迷走神经反射

术后停用肝素5h后,观测活化凝血酶时间,当其达标后(低于150s),即可拔除动脉内鞘管,然后局部按压20min,局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12h,穿刺肢体平伸制动12h,24h后无如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即可下床活动。在局部按压期间,容易出现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给病人带来恶心、心率失常等负面影响,为了规避此类并发症,在拔管后需密切观测心电变化,并提前备好多巴胺等濡养心肌药物。

1.2.2.3术后并发症

帮助病人按摩腰腹部,可缓解术后酸痛等并发症。术前指导病人练习床上排尿,避免术后出现尿潴留。患者出现造影反应,可给予适量地塞米松缓解。同时给予1000~2000ml的补液,可改善肾功能。针对于术后急性、亚急性血栓等不良反应,可展开针对性抗凝治疗,肝素(低分子量皮下注射,并左右腹部交替注射)、阿司匹林(口服100mg/d)、氯吡格雷(75mg/d)等常规抗凝药物。静脉穿刺后,局部按压时间,需延长5min。肝素钠注射液,采购于赛诺菲(北京)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50060。阿司匹林片,采购于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78。氯吡格雷采购于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83。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前后总胆固醇( 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组间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改善情况

两组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发生显著变化,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治疗后,观察组生化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冠心病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且逐渐向年轻化趋势发展[3]。女性心绞痛较为常见,而男性以心肌梗死、猝死发病表现为主,是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生命的主要杀手[4]。对此建议患者定期体检,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方式,规律饮食运动等。

研究发现,治疗后观察组的HDL-C指标,比对照组明显升高;TC、TG、LDL-C、hs-CRP分别比对照组明显降低,且有统计学差异,可见术后展开综合护理,可改善患者预后,对此是理想的治疗方式。

另外治疗后观察组的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排尿困难、局部出血及皮下血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对此可见术后展开综合护理,可显著提升治疗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经皮穿刺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是一个复杂的观察,尤其是中老年冠心病患者,需要护理人员与医生密切配合的同时,更要加强人性化护理工作的落实,继而更好的保证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彭艳. 冠心病患者行经皮穿刺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的临床护理体会[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6):288-289.

[2]张虹. 冠心病患者经皮穿刺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临床护理[J]. 河北医药,2013,35(18):2872-2873.

[3]殷丽颖. 冠心病患者经皮穿刺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应用意义及术后护理要点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26):130-131.

[4]高敏.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围手术期的护理[J]. 当代医学,2011,17(32):123-124.

论文作者:张羽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7月下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

标签:;  ;  ;  ;  ;  ;  ;  ;  

冠心病患者行经皮穿刺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的临床护理探讨论文_张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