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发展与中国经济_经济论文

高科技发展与中国经济_经济论文

高科技发展与中国经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科技论文,中国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高科技发展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和源泉。在当今和平与发展的国际背景下,高科技更是一国经济进步的“倍增器”和“助推器”。高科技以其强有力的辐射力通过向经济的转化,再对政治、军事、外交等领域进行渗透,进而提高一国的综合国力;高科技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并将继续对中国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为全面了解高科技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可以从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产业结构的变化,对外经济关系的发展和国际分工体系中地位的改变等四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1.高科技发展增强了中国国际竞争力。

冷战结束和高科技迅猛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综合国力的较量。高科技既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科技的发展对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与发展学院共同公布的1995年和1996年国际竞争力评价报告,可以清楚地看到,近年来中国国际竞争力已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同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在1995年参评的49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国际竞争力整体排名第34位,在参评的24个非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中,中国国际竞争力排名第13位。1996年,中国国际竞争力在参评的46个国家和地区中整体排名第26位,同1995年相比,上升了7位,超过了韩国、意大利、西班牙、泰国、阿根廷、葡萄牙以及印度尼西亚,在参评的20个非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和地区中,中国国际竞争力排名第7位,与1995年相比,上升了4位,超过了韩国、泰国、阿根廷和印度尼西亚。

中国国际竞争力和国内经济实力虽然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也应看到中国同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之间仍存在较大的差距。以人均GDP为例,1996年中国人均GDP为560美元,同美国人均27500美元相比相差49倍多;同日本人均40000美元相比相差71倍多。因此,继续大力发展高科技仍然是我国目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的主要任务。

2.高科技发展促进了中国产业结构的巨大变化。

产业结构是指各个产业之间及其内容的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产业结构取决于科技发展水平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发展状况。产业结构的变化,其基本动力是科学技术。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科技水平,就有什么样的产业结构。随着中国高科技及其产业化的发展,中国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主要表现在:

三大产业结构的比例关系正向相互协调、优化合理方向转变。从横向比较来看,中国产业结构同西方发达国家尚有较大的差距,即第一产业比重大,第三产业不够发达,劳动密集型产业占重要地位,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型产业落后。但从纵向比较来看,80年代以来,中国产业结构变化呈现出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持续上升,尤其是第三产业上升幅度较大。据统计,中国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由1980年的30%下降到1995年的20.9%,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由1980年的48.5%上升到1995年的49.1%;第三产业由1980年的21.4%上升到1995年的30%,升幅近10个百分点。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高科技促进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信息产业是与高科技发展最密切相关的产业之一。信息产业发展状况能够直接反映出一个国家高科技发展的水平。当代西方产业结构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其特点已不是三大产业的消长,而是以信息产业为中心的高技术产业取代传统产业,在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注:李琮:《西方经济信息化中结构变化》,《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年第5期。)。从我国现行的行为分类看,信息产业的覆盖面相当广泛,它包括电子工业、邮电通信、信息咨询服务业等领域。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我国信息产业发展迅速,成绩显著。据统计,1991-1995年信息产业总值、实现利税平均每年递增29.21%,33.9%。

高科技发展促进了我国就业结构的变化。据统计,1980-1995年,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已由1980年的52.9%下降到1995年的37.1%,下降了15.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了4.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则上升了11.1个百分点。我国就业结构的变化还表现在从事计算机及其相关产品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人数急增。据统计,目前,我国从事计算机制造业的人数达10万人左右,从事软件开发8万余人,从事营销服务业的人数达12万余人,总数达30万人左右。

3.高科技推动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发展。

高科技时代,产品的技术含量的高低是决定其市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几年来,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我国对外经济关系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从出口商品结构来看,初级产品出口持续下降,工业制成品持续上升。“八五”期间,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中,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由1990年的74.4%上升到85.6%,初级产品的比重由22.6%下降到14.4%,其中机电产品出口占全部出口商品的比重由1990年的17.9%上升到29.5%,首次成为中国最大类出口商品。由此可见,中国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正发生较大的变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九十年代以来,我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额迅速增加,其增长幅度大大高于全国商品出口总额的增长幅度,如1992年,高技术产品出口额达39.96亿美元,比1991年增加约11.76亿美元,增幅达38.8%,高出全国商品出口总额增幅20.5个百分点,1993年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增长率也远远高于全国商品出口总额的增长率。

在高技术产品出口商品结构中,计算机和通讯类产品占主导地位。据统计,“八五”期间,中国计算机出口额从1991年到1995年分别为2.3、10.67、15.6、30.5、46.97亿美元,增长幅度高达20多倍。除计算机产品以外,生物科学、航天航空、生物技术类产品出口额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此外,中国技术出口也迅速增加,1995年同国外签订技术出口合同533项,合同金额25.2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7.7%。

高科技的发展还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方式的变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广泛应用,贸易方式开始出现电子化、无纸化、网络化的趋势。如EDL技术,即“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已开始在我国得到应用。更令人欣喜的是1998年7月8日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首次利用国际互联网进行网上商品交易,从而标志着我国已正式启动网上交易市场。据悉,网上交易的首日参加人数就达11余万人次。

4.高科技发展改变了中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

传统的国际分工主要取决于一国的自然环境的优势。现代国际分工则愈来愈取决于各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科技进步的状况。

一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主要取决于该国的经济发展实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其评判标准主要有产业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等。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和科技发展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尚有较大的差距,因而也就决定了我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总体上仍处在落后地位,属于一种“垂直型”。然而,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已明显的改善。从产业结构方面来看,一、二、三产业之间的结构正在朝着合理化、高级化方向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及其他高技术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已初步建立了门类比较齐全的现代化的高精尖工业和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这些产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从出口商品结构来看,近年来,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不断上升,初级产品出口持续下降,在工业制成品中科技含量高的机电产品出口比重持续上升,并已成为我国最大类出口商品;对外技术出口和高科技产品出口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此外,随着中国高科技的发展,中国同发达国家在高科技研究开发领域的合作不断加强,其领域不断拓宽。目前,我国一些企业已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汽车等领域同发达国家开展了广泛的合作,如中国已多次为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成功地发射了通信卫星,在国际商用卫星发射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民用飞机制造方面,中国企业分别同波音公司、麦道公司和空中客车公司开展了良好的合作等。

二、中国高科技发展与“三步走”战略目标

“三步走”是中国确立的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它不仅给全体中国人民描绘了从“温饱”到“小康”再到“富裕”的美好生活蓝图,同时,也表明中国政府已充分认识到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的艰巨性。从目前中国经济运行情况来看,第一步和第二步战略目标已经实现,并为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我们也应清楚地认识到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还存在着相当多的困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改革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经济增长速度连续多年居世界各国首位。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是靠规模扩张、铺新摊子、高投入来实现的。据统计,中国在“八五”期间社会总投入为7300亿元,新增国民生产总值却只有3700亿元,投入是产出的两倍。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经济发展总体上是处于低水平状态。以社会劳动生产率(国内生产总值同劳动人数的比例)为例,1993年,美国为50079美元,日本为66892美元,英国为29251美元,而同期中国的劳动生产率仅为822美元。随着人民生活的“温饱”问题的解决,居民的消费心理和消费结构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吃饱穿暖开始转变为追求吃好穿好,在这种形势下,一些低水平的、技术含量低的产品就会逐步失去市场。近年来中国有许多商品开始出现买方市场的格局,很多企业的生产经营面临着市场委缩的困境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因此,中国经济要想继续保持持续、高速、健康的发展,除保持必要的经济增长速度外,还必须注重提高国民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走集约型经济增长之路,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一思想早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政府就已明确提出,并多次强调“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要从粗放经营为主逐步转向集约经营为主的轨道”,“努力提高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含量,促进整个经营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的转变”。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从根本上实现转变,粗放经营仍然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国情因素和发展观念的制约,也有经济体制和科技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在这里,仅就科技发展水平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制约进行分析。

经济增长方式是同一定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而社会生产力水平又取决于该社会的科技发展水平。因此,一国的科技发展水平实际上也就决定了其经济增长方式采取何种类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要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武装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把国民经济的发展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之上。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863"计划和“火炬”计划等的组织实施又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中国同发达国家在高科技发展方面的差距。但是总体上看,中国科技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低的状况还没有从根本上加以扭转。据调查,中国技术装备水平比较高的机电行业技术水平比国际水平落后15-20年,冶金行业技术水平落后于国际水平在20-30年之间。由于中国技术进步缓慢和企业技术水平落后,从而也就决定了在中国经济增长与发展过程中出现高速与低效并存的状态就不足为奇。它从本质上表明了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主要是靠资金资源和劳动力等非技术性要素大量投入来维系的,即主要是通过粗放经营所取得。而这种发展模式不仅同当今世界经济科技一体化潮流不相吻合,而且同中国基本国情也不相适应,因而,它注定是“日暮途穷”,没有出路的。

反观当今一些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发展经济的经验,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走的是一条高科技推进、高强度投入、高效益产出的集约型增长道路。以美国为例,从1991年3月美国经济开始复苏至今已连续了80多个月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特别是近两年GDP的增长平均达到3.7%,名列发达国家之首。鉴于此,美国一些经济学家便宣称,美国已进入了“新经济”时代。美国经济之所以能够率先摆脱目前西方国家经济发展不景气的阴影,其主要原因在于美国政府及企业非常重视高科技的作用,走集约型经济增长道路。1996年美国国家科委发布了题为“为了国家利益发展技术”的报告。该报告指出:“保持技术领先对美国的国家利益从未像现在这样至关重要,技术实力的掌握和尖端技术的突破能力,将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美国的繁荣、国家安全和美国全球影响的大小”。据美国‘国家基金会’的一项报告,1997年美国政府和企业在科技研究与开发上的经费为2000亿元。这一数额超过日、德、法、英、意五国的研究与开发支出的总和。高科技的发展带来了较高的劳动生产率。据美国国家科委估计,美国自1990年以来,技术和知识进步对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贡献为80%。在美国近几年的经济增长中,有1/4-1/3来自信息产业的发展(注:张宇燕:《高科技与美国的“新经济”冲突的见解》,《国际经济评论》1998年5-6期。)。“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这些国家发展经济的经验,对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三、中国经济的发展必须站在高科技的杠杆上

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已促成了世界经济由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的突变。如果说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在农业经济时代,它主要依赖于土地、劳动力等资源;在工业经济时代,它主要依赖于资本要素;那么,在当代,它则主要依赖于知识的累积和高科技的发展。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时至今日,一些企业发展遇到阻力,经济效益也不尽人意,中国民族产业因科技实力不足而频频告急,产品缺乏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中国“地”不大,“物”不博,高速经济增长的资源浪费严重;中国对外贸易的出口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劳动力廉价优势又难以维持下去;经济增长中,社会需求也从数量消费转移到质量消费;等等。然而解决这一切问题,都需要中国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落到经济发展的现实土壤中。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要实现“三步走”的宏伟目标,中国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站在高科技的杠杆上,依托高科技发展自己,发展经济。

标签:;  ;  ;  ;  ;  

高科技发展与中国经济_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