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发展论文_原毓文1 张薇薇1 霍文瑛2

浅析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发展论文_原毓文1 张薇薇1 霍文瑛2

(1.西藏大学 西藏 850000;2.山西师范大学 041004)

摘要:在当前新时代对于课程新一轮的改革的宏观大背景下,对于教育研究者提出了新的挑战,越来越多的教育研究者重视起了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本文通过对探究式教学的基本内涵、国内外发展的回顾、理论基础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的分析,以此为探究式教学模式在我国课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出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启示

一、国内外探究式教学的发展回顾

(一)国外发展回顾

20世纪初,美国著名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最早提出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科学探究的方法,他认为对于科学性的教育不光要让学生能够学习到基础的,有理性的科学知识,还要学习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和具体方法。

20世纪50年代,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施瓦布针对探究性学习进行了更为深层次的研究,他将科学探究与教学实际结合起来,从理论层次解释了探究教学的特征,孩子在老师的教诲下,主动地参与到探索研究活动,进而培养对未知世界的积极探索的态度[1]。

(二)国内发展回顾

在我国古代战国时期,古人就已然对探究式教学方法有了研究,《论语》中就对此有过较为详细的记载“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吾日三省吾身”、“敏而好学,不耻下问”[2]等箴言,对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观察能力、敢于提问的能力高度重视。

从孔子之后发展的各朝各代的许多教育家和思想家等都对该种教育模式基础上进行了研究交流探讨。但当时人们并没有意识到探究式教学的重要性,因此也并没有注重这一教学模式。

20世纪70年代起,我国正式引入国外的探究教学理念,之后因其理念与新课程培养目标相似而备受重视。该教学方法的主要特点在于主张用问题牵引,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不同的探究过程中获取不同知识,重视学习的重要性。

当前国内有关探究式教学的理论研究固然是百花齐放,但是仍存在片面性,主要集中于理科,而对于文科来说则相对较少,造成了一定的片面性,而且绝大部分,都是照本宣科,纸上谈兵,并未付诸实践,理论未与实践相结合,缺乏说服力[3]。

二、探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通过研究人自小到大认知过程来探索学习的普遍规律的学习理论称为认知学习理论。其主要观点包括为学习的主体为人类;人类获取信息的具体过程;人类能有选择性的学习,筛选外界信息以及学习的质量取决于人类学习过程中的实际效果。

布鲁纳重视学习的主动性和内在动机,他认为应该让学生独立思考,通过不断参加探究活动发现基本的原理和规律,使学生们像科学家那样去思考问题。在这期间,学生并非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去探索。学生在把最终成果并入认知构造之前先要从事某些思维活动,针对学习内容进行重新组成转换。教师不加讲述的情况下,学生依靠自身力量去获得新知识,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学习过程主要依靠学习者的独立发现。

(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所谓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就是如何强调学生能够自主的学习,主动的对知识意义进行架构分析,更加强调学习的协作性。与之前的建构主义不同之处在于,它更强调以发展对人成长的重要性,即强调个人的自我发展和完善,激发人的创造活力,更加重视情感教育。

罗杰斯认为人们具有与生俱来的学习愿望及潜能,这种心理倾向是值得信赖的;当学习者了解到所学的内容与自身发展息息相关时,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将被激发,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他认为,作为教育者,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教授知识,教学生们怎样学习理论知识,而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方法,应当给予学生一定的选择权,选择他们认为最适合自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的角色更应当定位为教学的“促进者”。

(三)建构主义

在建构主义观点中,知识不是由教师传授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语境中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借助于学习,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去获取知识的过程,通过意义建构获得[4]。学习是一个人通过某种情境下的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即社会和文化背景的帮助,实现意义建构的过程。

教师进行课堂提问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在已有的认知基础上进行有意义的知识建构。建构主义理论指导教师要精心地设计课堂提问,明确课堂提问的目的,时刻不忘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学习的过程并不是教师简单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通过对学习材料的主动学习使新旧知识成为有机整体的过程。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课堂提问引导和启发学生自主学习新知识,使得新知识与学生原有认知中的旧知识完整地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

三、影响探究式教学的因素

(一)教师因素

课堂提问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探究式教学、知识储备和教学情感的态度。

教师的态度和对于教学的认识,具有很大程度的影响对于探究式教学,整体上,教师对科学本质的理解,科学的教学原则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将如何给学生教育;具体而言,直接影响到教师的声音概念来获取知识的教师和解释,明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解释评价方法。

教师的教学情感在探究课的教学氛围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活动,学生必然受到教师教学情感的影响。以积极愉快的情感教学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互动的积极性,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促进教学中发挥作用,而消极的情感会导致教师的教学没有教学意图和阻碍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学生因素

学生作为教学中重要影响因素,在探究式教学中占主体地位。加涅认为,探究式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有具体的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技能和策略,学生应该具有广泛且广阔的背景知识,以及具备如何去区分好与坏的假设的知识。学生的主体性是有效开展探究式教学的关键。总而言之,探究学习时,学生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明确的学习目的、学习的主体、主动寻求知识的能力、掌握基本的学习策略和方法。

(三)探究内容

心理学成果和教学实践表明,探究性内容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的培养。内容过于简单复杂,学生会失去兴趣。不利于教学的展开。

所以在选取所探究的内容同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解决问题的知识和能力应在不久的将来由学生学习,探究内容应引起学生的兴趣,探究内容是可操作的。存在因果关系是探究内容的结果与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通过探究活动可以获得因果关系。

四、结论与建议

探究式教学是一种多学科结合的教学方法,需要涉及多方面的学科知识和方法。由于缺乏全面的知识,教师总是很难进行探究式教学,不知道如何发展,他们希望更多的教学例子可以作为参考。因此,要使教师顺利开展探究式教学,就必须加强教师的综合素养,加强对教师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认识,从而使学生学会挖掘教材、教学资源,学会修改、补充和补充教学内容。同时学校可以组织相关教师培训,不同学科的教师可以通过定期培训或非正式的讨论和正式讨论来促进跨学科知识经验的积累。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现代教学论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102.

[2]论语「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6: 57.

[3]李颖,董彦等.现代教育技术[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0,(1): 48.

[4]武淑清.当代主要教学模式简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4): 44-45.

作者简介:原毓文(1995.02-),男,山西省晋城市人,在校学生/班长,在读硕士,西藏大学,学科教学(地理)。

论文作者:原毓文1 张薇薇1 霍文瑛2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5月下《知识-力量》2019年5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9/3/7

标签:;  ;  ;  ;  ;  ;  ;  ;  

浅析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发展论文_原毓文1 张薇薇1 霍文瑛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