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科幻与战争
石海明 金 宁
1763年,英国驻北美洲司令特意把沾满了天花病菌的毛毯和手帕送给印第安部落首领。大量印第安人的身上开始冒出可怕的深红色斑,身体抽搐并神经错乱,最终惨死。英军不战而胜,乘机侵占了大片北美土地。而在21世纪的某个生物工程实验室里,生物病毒突然爆发并迅速传播。为控制病毒外泄,实验室被全部关闭,但数百名遗传学、生物工程学专家不幸感染了病毒。于是,正常人类与病毒感染者之间的战斗随之打响。
以上两个场景都体现了生物病毒的巨大破坏性。只不过,前者是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后者来自2002年的科幻电影《生化危机》。抛开时空的局限可以发现,科幻与“真实”几乎难以区分,科幻与战争似乎也变得只有一步之遥。
2018年5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单方面宣布退出《伊朗核协议》,并设置过渡期,分阶段、分批次启动对伊朗的制裁政策。虽然美国于2018年11月5日宣布给予中国180天临时豁免,但这种豁免具有局限性和不确定性。因此,了解和研究美国对伊朗能源制裁政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美国现代科幻小说之父海因莱因说,科幻是“对未来事件的现实主义推想”。科幻是人们的想象与现实的有机结合。与科幻相比,战争则可以说是毫无浪漫可言,战争的暴力性和残酷性总是将人们对美好与和平的期待无情击碎。一些科幻创作者们将二者联系在一起,描绘着未来战争的图景。
不可思议的是,科幻对战争产生了实际影响。在物质层面,科幻激发了军事技术的创新,推动了军事技术的变革,深刻改变了战争的进程。在精神层面,科幻反映了创作者对战争的反思,促进了大众对战争伦理的思考。
在泛在的教学模式的具体实践中通过使用多终端的教学辅助系统平台来建立教学过程和学习效果的及时反馈。课内课外随时查看学习任务的完成状况,采用各种方式安排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比如实时的在线展示(发送成果相关图片到课堂讨论板块中)或者是课堂小视频展示,也可以学生直接进行讲演,更多的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直接关于教学内容的良性互动和互助。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利用各种软硬件终端的功能,结合现代泛在环境下的教学平台软件的使用,设计出新颖灵活的课堂教学模式和课后互助协作模式,将教学过程转变为知识学习、能力态度、人际关系、产品、过程和系统设计能力的综合培养,[3]从而实现教学过程向学习过程的转变。
科幻通过推动军事技术的变革,改变了战争的图景。科幻从其发展历史的早期阶段开始,就表现出一种不断翻新的自我变革倾向。随着战争需求的不断变化,军事技术作为“包括研制、生产直至操作在内的武器系统的技术”,也处在不断自我更新与变革的发展过程中。所以,在自我更新这点上,科幻与军事技术具有共性。也正因此,科幻与军事技术才能够完美结合。
目前对于微型钛板使用数量和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很少有文献能确切的说明,通常认为微型钛板使用数量越多,椎管扩大效果越好,再关门发生率越低。本研究表明,3节段固定和5节段固定微型钛板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手术费用方面差异有明显意义,但在术后JOA改善率、颈椎曲度改变、颈椎活动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可以认为两种手术方式均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通过减少手术时间可以降低感染风险[9,10],减少麻醉用量,从而降低术中及术后各种潜在风险。
除此之外,应用于战场上的武器装备都不曾“逃出”科幻创作者的想象。19世纪中叶,儒略·凡尔纳的《从地球到月球》中载人炮弹的发射地点、飞行时间和登月人数等元素,几乎预演了其后的美国阿波罗登月工程;在1900年,日本科幻之父押川春浪创作的《海底军舰》,预告了潜艇战的到来;在红宝石激光武器诞生60年前,英国科幻作家威尔斯就将光线武器的设想写入《两个世界的战争》;苏联科幻之父别利亚耶夫在《大独裁者》中,更预想到如今的无线脑波控制装置。不但如此,随着科幻对军事技术推动作用不断显现,科幻创作者们也逐渐从作品背后走向现实,参与军事技术研究的实际决策。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已正式将科幻内容用于航天技术教学,2004年还邀请科幻作家参与有关“火星地球化”的辩论。
比如,隐形技术就是一个典例。隐形技术,又被称为隐身技术或“低可探测技术”,从传统的原理来看,是通过降低武器装备或作战人员等战场目标的信号特征,使敌方探测系统难以发现、识别、跟踪和攻击,或使敌方探测系统发现、识别、跟踪和攻击的距离缩短的综合性防御技术。而早在1897年威尔斯的小说《隐形人》中,主人公服用了隐形药剂之后实现了隐形。随着人们对隐形技术研究的深入,这一最初只存在于科幻作品中的神奇技术,在今天已成为现实。2012年,加拿大研发出被称为“量子隐形伪装面料”的“隐形衣”,可通过弯曲周围光线达到隐形效果。如今,隐形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飞机、坦克、潜艇、装甲战车、舰船、导弹等多项武器装备。
科幻作品为军事技术的创造提供了构想,指引了军事技术的发展方向。现代潜艇之父西蒙·莱克曾说,“儒略·凡尔纳① 儒略·凡尔纳(1828-1905),法国作家,现代科幻小说之父,著有《八十天环游地球》《海底两万里》《地心游记》等。 是我一生的总舵手”。想象力是科学技术发明的原点,而这正是科幻创作者们最不缺乏的品质。科幻作品中对于技术天马行空的设想,为军事技术的研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引导其更新变革。
东汉的郑玄著《礼记注》,其中关于六书的记录直接引用同为东汉的郑众的观点和认识,“郑司农(指郑众)云: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也”也就是说,东汉郑玄对“六书”的注释,其实直接引用了郑众的,所以,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的“六书”观其实是郑众提出的。因为郑众关于“六书”的记录的著作《周礼解诂》也已经遗失,所以,提到这个版本的”“六书””,我们会说“郑玄注引郑众说”,郑玄和郑众都对《周礼》进行了注释,在各自注释中,关于“六书”的注释,郑玄直接引用了郑众的注释。
可以说,科幻一次次照进现实,向人们展现了高科技应用于战争的先导性和预见性。科幻作品中既充满了对军事技术与未来战争的宏大想象,也包含了对战争伦理的深刻思索。与战争的暴力性、残酷性相比,科幻作品以人文的形式,传递出科幻创作者对战争更冷静的思考。
一方面,对于战争的合理性,科幻创作者们进行了激烈论战。同属世界“科幻三巨头”的阿西莫夫和海因莱因,就对战争抱有完全不同的观点。阿西莫夫著名的“基地三部曲”(《基地》《基地与帝国》《第二基地》)传递了反战思想:小说中的科学家极力反对战争,告诫人类动用武力就是在自取灭亡。而海因莱因的科幻小说则展现出另一番图景:《星际迷航》中的高新科技和奇幻场景渲染了军事科技的强大魅力;《异乡异客》中孤身一人流落火星的主人公通过一番历险最终回到地球,内在的个人英雄主义无形中也美化了战争。
另一方面,很多科幻创作者们表露出对高科技战争的恐惧和忧虑。尤其是在核武器登上战争舞台之后,其巨大杀伤力以及大国间的核武器军备竞赛,使这种担忧进一步加重。美国科幻作家朱迪丝·莫瑞尔在小说《唯有慈母心》中,以一位母亲的口吻讲述了人们对核战争的恐惧。我国科幻作家王晋康的《拉格朗日墓场》中,由于“美国”没有遵守交出全部核武器的承诺,世界濒临灭亡。电影《奇爱博士》中,由于一颗核弹的误投,世界末日装置被激活,人类文明被湮没在一连串的核爆之中。这些科幻作品通过虚幻的视角,对战争进行了无声的控诉。
环顾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科幻与现实愈发难以区分,战争也愈加充满科幻色彩。但就像《流浪地球》的作者刘慈欣所说,即便站在阴沟里,也总得有人仰望星空。——抬起头来,发挥想象,未来必将掌握在人类手中。
中图分类号: E9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4484(2019)04-0083-02
作者: 石海明,国防大学军事管理学院,副教授,专业技术中校;金宁,国防科技大学文理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上尉
(责任编辑:何 荷)
标签:创作者论文; 科幻作品论文; 国防大学军事管理学院论文; 国防大学军事文理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