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东盟国家的机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世界贸易组织论文,东盟论文,中国加入论文,机遇论文,国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自由贸易区建立的背景
2000年11月在新加坡举行的第四次中国-东盟10+1会议上,朱镕基总理就中国和东盟进一步发展经济与贸易合作关系提出了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设想。当时,很多东盟国家都没有对这个设想持特别乐观的态度。但随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趋势越来越强烈,且区域贸易的发展甚至超过了全球化和一体化的步伐。而自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东盟国家的经济受到重创,一直难于恢复。而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一直保持高速增长。1978年到198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5%。对外贸易额也从1991年的1358亿美元增加到4734亿美元。在高速增长11年的基础上,1989年到2001年,GDP仍然保持了年均9.3%的高速经济增长。平均增长率为8%。即便在亚洲金融危机最严重的1998年中国也保持着7.8%的高速增长。2001年整个世界经济下滑,需外不畅,但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仍然保持7.5%左右,且国内生产总值接近1.2万亿美元,居世界第六。仍然是世界上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东盟国家对中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中国-东盟双方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东盟是中国的第五大贸易伙伴,仅次于日本、美国、欧盟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国是东盟的第六大贸易伙伴,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占东盟总贸易额的比重已经从1991年的2.3%上升到了2000年的5%。从1980年代末起,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年均增长约20%。2000年,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额为395.22亿美元,增幅达45.3%。在2001年全球经济发展减速的情况下,中国与东盟之间的投资和贸易仍保持了显著增长,双边贸易额达416.15亿美元,比上一年又增长5.3%。仅从1990年代初期和中期的变动中,便可看出东盟对我国的依存度在逐步增加。在此期间,除新加坡外贸对中国市场的依存度有所下降外,其余东盟国家的外贸对中国市场的依赖情况都有不同程度地增长。其中,对中国市场依存程度增加最多的是印度尼西亚,在此期间,增加了0.83个百分点,增长幅度最小的是泰国,为0.15个百分点。中国经济的强劲发展对东南亚经济的重要性日益秃现,这充分说明了双方的合作基础和未来的潜力。于是,2001年文莱召开的第五次10+1领导人会议上,双方领导人根据专家组的建议,中国和东盟领导人一致同意在10年内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以开展更密切的合作,促进共同繁荣和发展。消息一传出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巨大反响。短短一年时间里,中国和东盟就对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设想达成了共识,除了领导人的积极推动外,也说明双方有实现这个愿望的坚实基础。紧接着11月10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这不仅将标志着中国从此更深地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国的经济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但同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不仅十分有利于中国,也十分有利于亚洲地区,将对东盟国家也产生很大的关联效应,带来很多机遇,从而有利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早日建立。
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给东盟经济带来的机遇
1、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承诺给东盟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做了很大程度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承诺,无疑会扩大经济的开放程度从而给东盟国家带来巨大的市场准入机会。主要有:
其一、削减关税和逐渐减少非关税政策的使用。工业品方面,自1992年始,经过多次调整平均关税已经由1992年的42.9%下降为1999年的17.5%。按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承诺经过2-4年我国的关税还继续下降,到2005年将达到10%。农产品的法定关税率将从19%下降到14.5%;根据“信息技术产品协议”,2003年,所有IT设备、计算机和计算机配件及其他大部分信息产品将实行零关税。到2005年所有信息技术产品的关税都将为零。此外与东盟的WTO谈判中,中国做出了全面的开放承诺。根据协议,对东盟产品的基本关税水平在5年内将削减34%-47%,比总体削减水平要快。根据协议,估计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后东盟国家和地区和我国的出口每年会增长10%,因此到2005年中国对东盟国家产品和服务的进口可能会增长倒355亿美元。因此,中国和东盟国家的贸易障碍将会大大减少。东盟出口商品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将会扩大,如农产品、资源产品和电子产品等领域。此外,我国削减了很多非关税政策,如对大宗农产品(包括小麦、玉米、大米、棉花、食糖、豆油、棕榈油、菜籽油、羊毛等)的进口,改原有的绝对配额管理制度为关税配额管理制度,并承诺了一定的配额年增长率。实行关税配额的产品,配额内税率在1-10%之间,配额外税率在9-80%之间。如大米在配额内关税为10%,在配额外为65%,根据中美农业协议,豆油关税配额开始是170万吨,2005年增至330万吨,小麦关税配额开始是730万吨,后增至930万吨;玉米关税配额初始是450万吨,后增至720万吨,大米关税配额初始是260万吨,后增至530万吨。同时在5年内逐渐消除进口商品的行政检查和配额、许可证及其他数量限制措施。东盟对中国的出口商品主要为燃油、木材、油脂、计算机/机械、电器设备,而在1993年燃油和木材居第一、二位,而到了1999年计算机/机械和电器已经上升到第一、二位。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的第一步,双方将从2004年开始逐步废除600项产品的关税,并将在2006年完成第一批的废除关税计划。在自由贸易区计划下,双方共有6000项产品的关税有待废除,而第一批相当于总数1/10的产品中,将以农产品为主,也包括牲畜产品和水产品。而其余90%贸易项目的废除关税谈判,预计将在2004年结束,并且从2005年开始废除关税。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并履行对东盟国家先于开放的承诺,则东盟国家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将有很大的提升。许多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出口,特别是依赖向美国出口电子产品据统计,电子产品出口占其总出口的比重新加坡为64%、马来西亚58%、泰国和菲律宾61%,有些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的50%以上依靠电子零件出口到美国。这次因美国经济放缓而受到了重创。我国贸易自由化将为东盟的电子产品寻找重要的出口引擎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2002年联合国的一份发展报告中也提到对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随着中国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收益最大的还是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洲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和东盟的新成员。新兴工业化国家主要是电子产品,水产品。东盟的新成员主要是资源密集性产品,如能源产品、林业产品、水产品、农产品等,在中国可以获得巨大的市场份额。特别是给予东盟次发达国家的特殊待遇将给这些国家带来不可估量的机遇。
其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承诺开放金融、商业服务、电信等行业。金融服务的开放包括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管理;而商业服务业的开放已经涉及批发和零售以及售后服务、维修、保养和运输领域;电信方面,中国接受世界贸易组织(WTO)关于基础电讯的协议,将在2-6年内允许通过任何技术提供任何基础电讯服务。这些给东盟的服务贸易创造巨大的发展机会。因为服务部门是中国较薄弱的领域,在全球服务贸易中的份额大大低于东盟国家,同时,与东盟国家的服务贸易额也十分有限。在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承诺服务领域开放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东盟国家进入中国服务领域的机会。新加坡等一些东南亚国家在服务业,包括金融、证券、保险和批发零售业以及信息和管理知识方面,已经累积了许多经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为这些国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因此据估计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后,中国对东盟国家的产品需求将每年增长10%到2005年进口将达到355亿美元,而2000年仅为222亿美元。
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会产生对东盟国家经济的带动效应和经济结构的重要调整,并使得其经济更加有效率。
从静态的角度看,目前中国的经济力量雄厚,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10800亿美元,而同期东盟国家的GDP仅为573.8亿美元。并切近20年以来,我国的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即便在东南亚危机爆发的1990年代后半期,其GDP的增长仍然保持在7-9%之间。而与次相反,东南亚国家的经济自危机以来,一直难于恢复元气。此外由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居民收入水平也迅速提高。1991年居民人均收入仅为342美元,而到2000年已经上升到855美元。如果我国经济继续保持目前的高速增长,则未来的7-8年内,我国居民收入水平还会翻番。而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增长,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也会上升,包括对进口商品和境外旅游、投资、教育、培训等服务贸易的需求也会上升,因此中国强大的国内需求将对产生巨大的拉动作用。
从动态的角度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后我国的经济将更加有效率,估计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后我国的经济滋长还会有上升空间,可能会在目前7-8%的基础上上升0.9-2个百分点。无疑对东盟国家产生巨大的溢出效应体现在:
其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我国高速的经济增长将对东盟产品产生强大的需求。我国成为WTO的成员国,对外贸易占世界贸易的比重将会有显著提高,特别是对农产品的净进口会有相当程度的增加。到2005年,估计由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扩大需求将推动东盟对中国的出口增加48%,同时东盟国家的GDP将增加22万亿美元。东盟国家的资源密集型产品在中国仍然具有比较优势,如林产品、水产品、农产品产品。据估计,农产品的进口,从2000年2009年农产品的进口将增加15亿美元,其中谷物将增加200万吨,油类作物进口将增加250万吨。并且随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后,收入的提高,需求进一步扩张,无疑会增大对一些高档的、附加值高、收入弹性大的有机食品品和水产品、海产品、热带水果、蔬菜、植物油、鲜花等的的需求(据测算,个人可支配收入每增加一个单位则会增加2.2个单位对高附加值产品的需求)。东盟国家通过出口这些高附加值、高收入弹性高的产品能够获得很多外汇在制造业方面,新加坡、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以电子产品出口为主的国家,较早形成了工业电子产品出口的比较优势。东南亚国家的半导体、电子产品、汽车零配件在国际市场和中国市场上,仍然存在竞争力和潜力。在中国信息和通信业迅速增长的趋势下,其电子产品制造商可能在中国找到潜在的巨大需求。
其二,中国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界经济后,随着中国商业变得更成熟开放,中国会在东盟进行更多的投资。将促据外经贸部的业务统计,截至2001年底,中国企业在东盟国家投资项目为740项,投资额达10.91亿美元。著名的公司象海尔、TCL已经通过在印度尼西亚、越南和菲律宾建厂而在东南亚有了立足点。中国企业在内部调整之后,都变得更有竞争力。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企业实力的增强,将有更多的中国企业到东盟的投资增长。
其三、由于市场准入的扩大中国贸易和收入的增长将带动东盟国家服务贸易的发展,特别是旅游业,1999年东盟5.6%的游客来自中国,共计191.93万人。泰国、越南、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分别吸引了77.6万、48.4万、37.3万和19.1万名中国游客。以后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增加对东南亚国家的旅游将增加更快,并带动东盟国家的消费和投资。
3、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国际地位的不断上升,有利于东亚地区的稳定和发展。随着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建立,将创造一个18亿消费群体、2万亿美元GDP、1.23万亿美元贸易总和的经济区。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自贸区。从经济规模上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仅次于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盟,成为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区。2001年,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双边贸易总额为416.15亿美元,今年前8个月已经达到了333亿美元,而这一数字更将随着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而飞速增长。由于贸易和投资壁垒的拆除有助于降低交易费用,提高经济效率,增强经济规模。估计东盟对中国的出口将增长48%,中国对东盟的出口将增长55.1%。建成自由贸易区后,东盟国家的GDP增幅为0.9%,总量增长54亿美元;中国的增幅为0.3%,总量增长为22亿美元。这将极大地协助稳定区域的货币汇率,有利于东南亚国家出口和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以及提高东亚地区在整个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抗风险能力。
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中的政策建议
进一步实行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措施,稳定中国和东盟经济关系的前景,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不断扫除障碍。考虑到具体情况,中国和东盟应该在以下方面达成协议:1、进一步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内容包括简化海关手续、实现无纸化贸易、建立相互认可协议、制定竞争政策等等。通过东盟中国之间各种形式的交流和对话,增强双方政策的透明度就法律颁布、规章制度、产品标准、卫生和植物检疫措施等进行信息交流。在贸易自由化方面,逐渐消除有利于双方的产品的配额、许可证和其他非关税壁垒政策使用的范围和幅度,消除非关税的的贸易障碍,进一步简化通关程序为各自产品进入对方市场提供便利化。
2、即根据双方各自经贸优势,把农业、信息通讯、人力资源开发、相互投资和湄公河开发作为近期合作的重点领域,然后双方的经贸合作扩大到,教育服务、咨询服务、管理技术、保健服务和建筑、电子商务等重点合作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