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救灾精神———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实践探索:弘扬新起点的抗震精神,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精神论文,新起点论文,弥足论文,珍贵论文,财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自古即是灾难多发的国度。在与各种自然灾害的顽强抗争中,中华民族培育出坚忍不拔、沉着坚毅、不畏艰险、临危不惧的精神品格。这样的品格沉潜深藏,总是在危难之际勃然迸发。新的历史时期,在1998年抗大洪、2003年举国抗非典的战斗中,都得到了充分体现与弘扬,升华为抗洪精神和抗非典精神。而这次举国一心,抗震救灾,并将全部过程向世界公开,再一次让世界有机会认识一个强韧的民族,一个崭新的中国。这个运用现代化手段、反应迅速、指挥有力、处处散发着人性光辉的中国,正是民族精神的最新结晶。
抗震精神,就是面对人民生命危险,人溺己溺、推己及人、鞠躬尽瘁、视民如伤的人本情怀。胡锦涛、温家宝、周永康三名中央政治局常委先后抵达抗震救灾第一线,部署指挥抗震救灾工作。党中央、国务院在最短的时间内作出抢险救灾的重大决策,在最短的时间内调动最精锐力量奔赴第一线。二炮、海军、空军、陆军、武警、公安民警……国之重器,云集灾区;国之精锐,拯救斯民。这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和灾区人民的士气,坚定了全国人民夺取抗震救灾全面胜利的决心和信心。
抗震精神,就是运用现代手段,依法抗灾、统筹协调、临危不乱的法治精神和科学精神。地震发生后,中国第一次启动了Ⅰ级救灾应急响应,国家力量按照预案投送,一切工作围绕预案展开,一切行动按《国家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应对法》进行。震后10小时内,中央与国家有关部门陆续发布相关措施。在灾区现场,现代力量集中投放。天上飞机轰鸣,地上铁流滚滚,铁路、公路、机场,全面服务于抗震救灾。这种法治精神和科学精神,将为中国今后办大事提供丰富的精神内涵和组织指挥经验。
抗震精神,就是不怕牺牲、不怕疲劳、连续作战,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去争取胜利的英雄主义精神。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物资集结调运、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救援力量空中投送、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救援物资空投、有史以来最高难度的山区伞降……地面有十指鲜血淋漓的士兵,空中有达到体力极限的飞行员;内有为救学生直面死神的无畏教师,外有都市街头蜿蜒长龙的献血队伍。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面对他人生命安危,每个中华儿女的英雄主义精神,总在最关键的时刻、最需要的地方闪耀。
抗震精神,就是开诚布公,国民之间互相信任、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的精神。地震发生后的几小时内,国家和地方地震局数次召开新闻发布会披露最新震情统计数据,地震伤亡人数在互联网上实时更新,媒体滚动播出最新消息。这场“全国直播”的震情随着电波和网络迅速传送,抚平了公众的不安,凝聚起坚定沉着的力量。今年5月1日实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在这场特大地震救灾中得到有效贯彻。国民之间的互相信任延续到信息时代,给应对灾难增添了理性基础。
抗震精神,就是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互助精神;就是勇于承担、无私奉献的公民精神。在第一时间内,各类救灾物资和人员即已集结到位,各种国家力量、地方力量和民间力量即已整装待发。短短几天时间,数以十亿元计的各类社会捐款和物资已经募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绽放出更加璀璨的人文光辉,验证了公民精神的新高度。这必将成为中国战胜未来各种困难乃至灾难的新高度。
这一切,归根结底就是以人为本的精神。无论中央高层的决定,还是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的指令,以及方方面面的自觉行动、英勇牺牲,无不把救人放在第一位,把救人作为救灾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切围绕人,为了人,为了人的生命。一切力量在以人为本的信念下集结,一切分歧在以人为本的信念下消除。全国人民抗震救灾进发出的排山倒海力量,举世同钦。
多难兴邦。中国人民正在经历2008年这最困难的一年。此前的重重困难乃至灾难,我们已经跨越。今天,在特大地震灾害面前,我们又拥有共同的抗震精神,必将为打赢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这场硬仗,进而圆满举办奥运会,夺取今年和未来一个时期各项工作的全面胜利,提供及时而强大的精神动力支持。
拥有这种抗震精神,中华民族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战胜不了的灾难,就没有创造不了的人间奇迹。胜利,必将属于英勇无惧的中国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