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 内蒙古包头 014030)
【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下肢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对8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是否合并下肢动脉硬化分为两组,分别测定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进一步分析动脉硬化与以上指标的关系。结果:动脉硬化组与非动脉硬化组比较,Hcy值明显增高(P<0.01),且动脉硬化组收缩压、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高于非动脉硬化组(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非动脉硬化组(P<0.05)结论:Hcy、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为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深入研究如何预防高Hcy血症对预防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很有意义。
【关键词】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同型半胱氨酸
【中图分类号】R5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9-0076-02
随着2型糖尿病发病率增高,其大血管并发症下肢动脉疾病发病率亦明显增加,其主要发病机制为动脉粥样硬化。近年来,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动脉硬化的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内外诸多学者认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为动脉硬化疾病的危险因素[1-2],我科自2014年初对8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测定,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4年1月到2014年12月在我科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80例,其中合并下肢动脉病变(包括下肢动脉斑块形成、不同程度狭窄及闭塞)患者44例,男24例,女20例,平均年龄57.78±11.27岁;未合并下肢动脉病变患者36例,男21例,女15例,平均年龄58.42±10.03岁。2型糖尿病诊断符合1999年WHO诊断标准,所有入选患者均排除严重肝肾疾病及恶性肿瘤等疾病。
1.2 方法
所有受试者均隔夜禁食8~12小时,次日晨采集静脉血,分别检测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尿酸及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以上指标使用日本东芝生产的TBA—12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下肢动脉超声由超声科同一名受过专业培训的医师进行。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非正态分布数据经对数转换后再做统计,两组间数据差异比较使用t检验,确定下肢动脉硬化独立危险因素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动脉硬化组与非动脉硬化组比较,Hcy值明显增高(P<0.01),且动脉硬化组收缩压、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高于非动脉硬化组(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非动脉硬化组(P<0.05)(见表1)。
2.2 将所有统计指标以正常参考值上限作为界定值转换为二变量,并以动脉硬化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cy(b=3.486,OR=24.18,P=0.012)、收缩压(b=1.382,OR=5.88,P=0.042)、糖化血红蛋白(b=1.947,OR=7.02,P=0.021)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b=2.195,OR=5.28,P=0.032)均为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3.讨论
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增加,其大血管并发症下肢动脉疾病发病率亦明显增加,轻者发生间歇性跛行,重者出现静息痛、足部溃疡及坏疽,最终导致致残率及截肢率明显增高。故能够掌握动脉硬化早期预警因子对我们临床医师非常重要。同型半胱氨酸,也叫高半胱氨酸,已被大多学者认为是动脉硬化的早期指标。1969年Mccully从遗传性同型半胱氨酸尿症死亡儿童尸检中发现,其体循环内存在广泛的动脉血栓形成及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表现,由此提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性疾病的假说。此后,各国学者对HCY与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关系做了大量研究。Hcy 是一种含巯基的氨基酸,主要来源于饮食摄取的蛋氨酸,是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代谢过程中一个重要的中间产物,是一种血管损伤性氨基酸,高Hcy血症可增加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3-4]。
本研究结果显示,动脉硬化组患者血Hcy水平明显高于非动脉硬化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cy是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与血糖、血脂及血压同样重要。高Hcy血症最常见的原因包括杂合子的CBS缺乏,由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77T 多态性导致的不耐热的MTHFR的产生,参与Hey代谢的维生素(叶酸、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的缺乏以及肾功能不全和高蛋氨酸摄入[5]。故是否能够通过补充叶酸、维生素B6及维生素B12而预防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Shalkh MK,Devrajani BR, Shaikh A,et a1.Plasma homocysteine level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J].World Applied Sciences Journal,2012,16(9):1269-1273。
[2]杨国庆,陆菊明,潘长玉.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J].中华内科杂志,2002,41(1):34-38.
[3]Akalin A,Alatas O,Colak O.Relation of plasma homocysteine levelS to atherOsc】erOtic vascular disease and inflammation markers in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J].Eur J Endocrinol,2008,158(1):47-52.
[4]Bogdanski P,M iller—Kasprzak E,Pupek—M usialik D,et a1.Plasma total homocysteine is a determinant of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and circulating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in patients with newly diagnosed hypertension[J].Clin Chem Lab Med,2012,50(6):1107-1 1 13.
[5]Zhou J,Austin RC.Contributions of hyperhomocysteinemia to atherosclerosis:Causal relationship and potential mechanisms[J].Biofactors,2009,35(2):120-129.
论文作者:郭小勇,马惠玲,王国君,王国萍(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1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3
标签:动脉硬化论文; 半胱氨酸论文; 下肢论文; 动脉论文; 血糖论文; 脂蛋白论文; 糖尿病论文; 《心理医生》2015年19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