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安徽蚌埠233000)
【摘要】目的 分析无痛护理对老年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康复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5年7月-2017年7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老年骨折患者选取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和无痛组,每组均为43例,常规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无痛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实行无痛护理,之后再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常规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高于无痛组,常规组患者的康复积极性和髋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低于无痛组,而且常规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比无痛组长,差异均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骨折患者实行无痛护理,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促使患者积极配合康复治疗,有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大力推广采用。
【关键词】无痛护理;术后疼痛;康复
骨折患者术后极易出现疼痛感,这主要是由于肢体受损而出现的一种防御反应,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1]。本文将2015年7月-2017年7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老年骨折患者选取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无痛护理对老年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康复的应用效果,以期为提升老年骨折患者的术后护理效果及康复效果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5年7月-2017年7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老年骨折患者选取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CT检测和临床诊断确诊为新鲜闭合性骨折。其中31例为女性患者、55例为男性患者;最大年龄为83岁,最小年龄为63岁,平均年龄为(69.32±3.01)岁。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和无痛组,每组均为43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常规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即术前准备、基础护理、健康宣教以及康复指导等[2]。
无痛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实行无痛护理,具体如下:①生活护理:为患者提供一个安静且舒适的病房条件,可将绿色植物放置于病房内,以防外力作用或视觉作用使患者产生痛觉。同时还应经常帮助患者翻身,并保证动作轻缓,避免因操作不当而导致患者产生疼痛感。另外,术后应叮嘱患者尽量多食用具备活血化瘀功效及有助于促进肠蠕动的食物[3]。②疼痛护理:如果患者皮肤完好,可以在患者的疼痛位置上涂抹上三七消肿散与蛋清混合物,以起到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的效果。同时也可给予患者某些镇痛药物来达到止痛的效果,如去痛片、曲多马等。或者采取某些物理止痛办法也可以达到消炎止痛的作用,如电刺激止痛法、微波治疗仪等。③心理护理:应将镇痛办法和关于疼痛的知识详细地向患者解说,以使患者正确对待术后疼痛,提前做好心理准备,以免患者产生焦虑情绪。同时还应引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并通过看电视或听戏曲等办法来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从而达到消除疼痛的目的。④康复锻炼:应帮助患者保持舒适的体位,将患肢抬高,以促进血液回流。术后第1d应引导患者进行踝关节和足趾等的被动和主动屈伸运动,第2d则应帮助患者进行膝关节、髋关节等被动屈伸活动,并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对患者的双下肢进行按摩,以促进患者的被动活动[4]。
1.3观察指标
选取视觉模拟评分(VAS)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进行评估,总分为10分,得分越低,说明疼痛越轻微。同时对两组患者的的康复积极性进行调查和记录,部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说明康复积极性越高。选取髋关节Harris评分来对患者的术后髋关节功能康复情况进行评估,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说明髋关节功能康复情况越好。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
1.4统计学分析
选取统计学软件SPSS17.0来分析、处理所得数据,以(X±S)代表计量资料,用t检验组间对比,以P<0.05代表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常规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高于无痛组,常规组患者的康复积极性和髋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低于无痛组,而且常规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比无痛组长,差异均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疼痛是一种心理、生理和病理性反应,其是机体组织在修复及受损期间产生的一种应激反应,患者一旦出现疼痛感,则极有可能拒绝进行康复性功能训练,从而影响患者的康复。因此,对老年骨折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就显得尤为重要。无痛护理是基础护理模式的一种拓展,其始终秉承着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可以使护理质量实现显著的提升。本次研究通过对老年骨折患者采取全方位的无痛护理,大大提升了患者对术后疼痛的认知和应对能力。通过对患者实行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构建心理防御机制,消除患者的焦虑情绪,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通过采取药物镇痛及物理镇痛等办法,可以有效的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通过生活护理,并对其进行局部按摩,可以有效的加快组织新陈代谢,促进患者伤口康复;通过术后康复训练,可以加快患肢血液循环,消除血肿症状,促进患者的关节功能康复。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无痛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康复积极性、髋关节功能评分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均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无痛护理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护理方式。
综上所述,对老年骨折患者实行无痛护理,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促使患者积极配合康复治疗,有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大力推广采用。
【参考文献】
[1]盖兆东.中医疼痛控制护理模式对创伤性骨折术后康复影响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7,25(3) : 78-80.
[2]王荣.护理干预在减少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提高护理满意度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14) : 144,146.
[3]李溪晶,陈雪,史媛媛,等.无痛管理临床路径在老年股骨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26) :3807-3810.
[4]田华.疼痛控制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1) : 126-127.
论文作者:曹多芬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0月下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8
标签: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疼痛论文; 常规论文; 老年论文; 统计学论文; 关节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10月下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