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发展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经验与启示_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文

坚持发展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经验与启示_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文

在坚持中发展与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经验和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意识形态论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启示论文,经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3X(2011)05—0030—04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60多年中,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方面,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对科学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地位作用,都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

中国共产党执政60多年的历史告诉我们,特定社会制度下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是难以完全预设的,它是随着这种社会制度的形成发展逐步地成熟和完善起来的。同样,中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也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得到初步确立。新中国的建立,中国共产党成为领导全国政权的执政党。在1951年5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刘少奇认为“马列主义已经确定地在中国人民中间取得了历史性的胜利”,提出“用马列主义的思想原则在全国范围内和全体规模上教育人民,是我们党的一项最基本的政治任务。我们要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前进,首先要在思想上打底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教育自己和全国的人民。这就是今天在新形势、新条件下,党的宣传工作的任务”[1]。推动全党集中学习《联共(布)党史》,特别是《毛泽东选集》的正式编辑出版和发行,为广大干部群众学习和掌握毛泽东思想及其立场、观点和方法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毛泽东思想愈益成为指导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毛泽东在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上强调:“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2] 这些说明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已在全国确立。通过对“党内资本主义思想”的批判,确立过渡时期总路线,发布由毛泽东作重要修改和增补经中共中央批准的《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宣传提纲》,完成了社会主义教育的启蒙,社会主义思想迅速普及。以《红楼梦研究》的批判为契机,发动对胡适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的大批判,宣传唯物主义思想,中央要求全党重新学习毛泽东的《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和《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等文件,“克服实际工作中的主观主义即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克服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外国经验中的教条主义倾向,克服学术研究、报刊宣传、教学工作中的教条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3],通过对错误思想的批判,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精神文化生活中的统率作用日渐明显。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开始虚幻化和神圣化。随着“左”的指导思想逐渐占据统治地位,一是在反“右”运动、反“右倾”斗争、“四清”运动直到十年“文化大革命”的过程中,政治挂帅,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革命意识形态逐渐泛滥;二是在“大跃进”的浪潮中,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缺乏清醒的认识,对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出现了虚幻化的理解,片面地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三是在思想文化领域中,一方面片面强调精神崇高,圣神化的道德要求和价值标准使意识形态逐渐脱离社会日常生活,另一方面又搞文化虚无主义,把意识形态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割裂开来,与世界文化的发展割裂开来。这一阶段,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开始下降,直至出现所谓的信仰危机。

进入新时期,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进程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重现生命力。随着拨乱反正、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极“左”思潮在人们思想中凝结的坚冰开始消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开始重现活力。特别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理念和发展模式的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新柱石。从探索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提出,到思考社会主义的本质,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作出了系统初步回答,共同富裕成为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追求和价值目标,实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价值导向的回归,形成具有广泛社会认同的主流意识形态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规则。

在新世纪新阶段,随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体系逐渐丰富。在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体系,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提升了理论高度;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不断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已经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与此同时,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地位作用的认识也在日渐深化,强调意识形态建设的战略地位,提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把创新作为意识形态建设的灵魂,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社会精神文化生活,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等等。由此,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

中国共产党执政60多年的历史证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对形成观念体系及被广泛认同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的认识也有一个逐步提升的过程。意识形态是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直接相联系的观念、观点、概念的总和,是社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人与人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的反映。意识形态的各种形式起源于以生产劳动为基础的社会物质生活,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各以特殊的方式,从不同侧面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意识形态的有机整体。人类历史上所有伟大的文明都是伟大意识形态的产物。因为一个民族只有拥有先进的、统一完整的意识形态,才可能从心灵上走到一起,从而创造出伟大的文明。

60多年的实践证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搞清楚社会主义实践发展和观念体系形成的关系。“任何一个社会的意识形态领域,总是由那个社会的统治阶级的思想占统治地位的。任何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其政治统治,都要维护和发展自己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这是一条普遍的社会规律。”[4]228每个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它总是集中地反映着该社会的经济基础,表现出该社会的思想特征。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根本政治制度的集中反映,是我国公民对国家民族共同利益认同的精神纽带,是关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存亡的价值理念[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一个复杂的观念系统,是伴随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认识的深化而不断完善和深化的。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曾坦言以前没有真正搞清楚社会主义“是什么”“怎么搞”。由此,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没有真正搞清楚之前,形成系统的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的观念体系总是带有很大程度的预测性和虚幻性,即不可能真正确立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同样,在社会主义的实践没有取得具有震撼力的成效之前,亦即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比较充分地显现出来之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也是难以取得最广泛的认同,因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还必须凭借社会主义的物质力量和政治制度、设施来保证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

60多年的实践还证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搞清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与构建社会主义观念体系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基础而不是全部,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并不等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任务的完成,而仅仅是开始。因为马克思主义就其本来意义看,它仅仅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一般意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阐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最一般的理论结论,在社会主义制度没有建立之前,可以帮助人们去批判现实,憧憬未来,形成理想。但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需要有更加丰富和充实的、从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到制度设计和制度论证,再到社会生活行为方式等多层次的具体观念体系去帮助人们树立理想信念,认同制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可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一个完整的观念体系,是需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不断地在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同时善于把这些认识同自己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世界的先进文化成果整合成有机整体。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根本任务就是通过论证社会主义价值追求和价值目标的合理性,制度设计和运行的科学性,以及对各种社会关系认识的正确性,以此来争取民众的广泛认同。

60多年来的实践也证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搞清楚社会主义观念体系的科学化和大众化的关系。所谓科学化,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就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理论创新,使其成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先导。所谓大众化,“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使人民群众易于了解掌握,并被人民群众所接受、所认同,最终转化为人民群众的坚定信仰的过程”。[6] 只有科学化,才能真正揭示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为社会主义的建设发展指明前进的道路和方向,从而彰显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只有大众化,才能使理论掌握群众,使精神的力量转化为物质的力量,批判的武器转化为武器的批判,才能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最大的限度上取得人民群众的认同。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就其成就,概而言之,一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实现了两次飞跃,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日渐丰富和完善;二是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地位功能的认识日渐清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纽带、精神支柱和精神家园,是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鼓舞人们斗志,实现奋斗目标的精神动力;三是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路径的认识日渐深刻,把思想政治工作视为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载体,把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形式,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理论创新作为意识形态建设的灵魂,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引领精神文化生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四是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全社会的普及,社会认同正在扩大,吸引力和影响力逐渐加强。

不可否认,社会主义制度自诞生以来,除面临着资本主义世界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遏制,面临着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能力和水平的挑战,也一直面临着意识形态领域的严峻挑战。建国以来党的执政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会自然而然地保持不变,对于思想文化阵地等意识形态领域,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就会去占领,这种斗争有时会十分激烈并且关系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这种挑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作为执政党面临着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规律的认识水平和建设能力的挑战,以不断的理论创新凸显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彰显党的先进性;二是作为执政党面临着对国内各种错误思潮的准确判断和正确应对的水平和能力的挑战,如当前正面临着社会转型、阶层变迁、体制创新、利益分化中各种思想文化相互碰撞和经济全球化等诸多因素的挑战;三是作为执政党面临着应对国际意识形态的颠覆和渗透的挑战。

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60多年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创新是基础。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4]537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只有在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中,以宽广的眼界,及时回答时代提出的重大问题,认真总结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实现理论创新,增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和战斗力,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正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提供思想武器。

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观念认同是关键。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曾经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7] 理论掌握群众的本质要求是理论本身必须正确,正确就是抓住事物根本,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前提是理论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真正强大的力量是人民群众,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和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只有这样才能使理论掌握群众,群众掌握理论。观念认同的过程就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就是把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引导人民群众实现长远的、根本的利益问题,用人民群众熟悉的语言、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出来,切实增强理论的感染力、渗透力、说服力和亲和力。它为让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群众,使之成为改造中国的强大物质力量奠定了深厚的理论根基。

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党的领导是保障。通过加强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增强马克思主义的控制力和导向力。意识形态是执政党传播其执政理念和执政方略的重要工具,是执政党实现其社会控制和社会整合的重要手段。党管意识形态,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重要原则,是坚持党的领导的一个重要方面,任何地方任何时候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动摇。坚持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权,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长期执政的基础和前提。加强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既要把握主动权,面对新情况、新问题主动引导,也要善于整合,把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诉求、价值取向和奋斗目标统一到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来。

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社会是目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生活的多重性决定了社会成员的多重需要和多元发展,致使社会价值取向表现为多元化的演进态势。唯有反映社会意识形态本质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基石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才能够稳固社会价值体系、协调社会价值体系的紊乱和冲突、平衡多元化价值取向,最终有效抑制价值多元取向所造成的价值观念冲突,使相异的价值取向在整合中取得双赢。因此,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对社会思潮的引领作用,控制和引导整个社会意识走向,提高其渗透和整合功能,建构当代中国政治价值体系的理想目标,坚持并保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当代中国多元化文化取向中的统治地位,维护社会稳定,是中国共产党治国安邦的重大课题,也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

收稿日期:2011—05—20

标签:;  ;  ;  ;  ;  ;  ;  

坚持发展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经验与启示_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