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培养学生生命责任意识的路径探析论文_唐湘珍

医学院校培养学生生命责任意识的路径探析论文_唐湘珍

——基于医学生校园暴力的认知现状分析

唐湘珍

甘肃医学院 744000

【摘 要】近年来,校园暴力现象的频发,折射了学生生命责任意识的缺失!本文通过对医学生校园暴力认知情况的调查分析,探讨了培养医学生生命责任意识的重要性。

【关键词】校园暴力;医学生;生命责任意识;缺失

一、医学生对校园暴力的认知现状

为了全面了解医学生对校园暴力的认知,揭示校园暴力对医学生在价值取向、生活态度等方面的影响。本文以甘肃医学院为样本对医学生校园暴力的认知情况进行调查。通过调查发现,随着信息的多元化发展、非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医学生的道德标准和对生命责任意识正接受严峻的考验。所以,应从各方面努力预防和减少校园暴力,提高医学生对生命责任意识重新审视的能力,并为开展生命责任意识教育提供科学依据,现报道如下。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样本校园暴力的认知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包括对校园暴力了解程度、对校园暴力的类型、发生地点、对暴力发生的原因、对校园暴力的态度等内容进行了调查。在调查过程中,调查员现场讲解,确保调查对象准确填答问卷。

1、总体认知情况

调查显示:被调查的医学生中,听说过校园暴力这一名词的占86%,认为经历过校园暴力的占76.4%,但是仅仅有14.6%的学生会主动关注校园暴力这一社会现象。在接触渠道上,选择通过“网络电视”等媒体的了解校园暴力占65.4%,通过学校的宣传了解的仅占5.1%。可见,调查对象中能够主动关注校园暴力的医学生占很少部分,在了解途径方面,学校加大宣传校园暴力及其危害性是提升医学生认知水平的有效途径。

2、校园暴力易出现的形式及其地点

调查显示:被调查的医学生中,认为校园暴力指的是学生之间互相实施的暴力的占78.7%,认为是校外不法人员对在校学生实施的暴力的占18%,师生之间实施的暴力的占3.3%。对于校园暴力的易发地点的调查表明,认为发生在校园偏僻角落的占60.1%,校园附近的游戏厅、网吧等娱乐场所占36%,发生在教室或宿舍占3.9%。对于校园暴力易发生的时间,认为易发生在晚上的占78.2%,其中有的医学生认为节假日的晚上更容易发生暴力行为。对于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认为是学校监管不力的占6.7%、学生个人素质不高的占57.3%、家庭管理不到位的占2.3%、暴力文化泛滥、社会道德观念淡漠占33.7%。可见,在社会快速转型的今天,加紧净化社会环境,提高医学生个人的生命责任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校园暴力发生时的认知

调查显示:被调查的医学生中,表示当看到校园暴力事件发生在他人身上时,选择“上前阻止暴力行为”的仅占25.4%,选择“围观看热闹”的占7.8%,选择“视而不见,默默离开”的占26.9%,而选择“告诉老师或家长的占39.9%”。调查表明,当他人遇到暴力事件时,医学生对待暴力事件的态度默然,这是医学教育应该思考的严峻问题!

二、防范校园暴力和培养医学生生命责任意识的对策

医学生肩负着保护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职责。不仅需要掌握坚实的医学知识技能,也要储备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更需拥有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灵活的沟通技巧,才能担负起救死扶伤的使命,然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要求医学生拥有积极、健康、向上的生命责任意识。

(一)提高自身修养

校园暴力发生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医学生缺乏自控能力,因此必须加强自身建设。首先,要优化知识结构,增强医学专业素养。认真了解、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及其基本技能,并主动学习并了解专业领域的前沿动态,从而奠定扎实的专业功底。其次,要加强自身人文素养的培养。也就是说,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追求生命的价值,领会生命的意义;要增强法制观念,善于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学会同不良行为划清界限,营造良好的成长和学习环境。另外,医学生应多参加课外活动,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达到合理宣泄自己和远离校园暴力的作用。

(二)加强学校教育

在重视医学生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同时,培养医学生的生命责任意识,是医学院校的当务之急。首先,在课堂教育中融入生命责任意识,比如,在医学理论课、临床实践、医学试验中融入生命责任意识,即把生命责任意识的培养与医学专业知识、技能有效结合起来,使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认识生命、了解生命,珍视生命,从而体会拥有生命责任意识的重要性。其次,学校要注重打造“书香校园”的建设,让所有的学生在读书中养成理性思辨的能力,这样就可以很好地隔绝不良书刊、游戏等对学生的精神毒害。再次、对优化医学课程的思考,通过在医学生的课程中设置有关暴力行为的预测、诊断、干预等内容,可使他们在今后的医学工作中更有效地防治校园暴力 [1]。比如,将涉及生命责任意识教育内容渗透到各个学科里,通过循序渐进的学科知识学习,医学生将对生命责任意识获得科学性的认识。总之,通过学科教育、道德教育和实践活动教育等途径,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众生平等与天赋人权的含义,懂得珍惜自我生命价值与尊重他人生命尊严,防止校园暴力的发生。

(三)净化社会环境

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稳定的社会秩序是预防校园暴力的前提条件。所以要进一步净化校园及其周边环境为医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首先,相关部门要及时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对音像制品和部分影视作品严格管理,并协同有关部门禁止未成年人观看暴力、血腥、恐怖的影视作品,即以法治手段净化大众传媒。其次,作为新闻媒体,应当传播生命教育的意义,从教育防控视角报道校园暴力事件,报刊、电视台等媒体,对于犯罪情节的报道要有所节制,不要为了吸引眼球而过度渲染,也就是说,通过对信息的不断净化还给受众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再次,在当今社会,由于一些错误的、消极的甚至反社会主义的思想的滋长,严重影响了医学生的诚信缺失、道德感失衡,并冲击着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所以,整个社会应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让医学生在多元价值观念中明辨是非、善恶、为很好的培养他们的任命责任意识创造条件。

三、结论

在校园暴力频发的今天,生命责任意识的培养是医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也是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更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表现,其重要性在价值观多元化和“以人为本”的今天显得尤为突出。所以,加强医学生生命责任意识的培养,对于养成医学生积极、全面、理性生命观,对于我国医疗卫生职业的发展和构建和谐、安全、信任的医疗环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尹逊强《校园暴力的现状及预防对策》.使用预防医学。2004(10):5.

【2】许海远《当代大学生生命责任意识现状及培养对策:基于大学生生命责任意识现状的调查》[J].道德与文明,2009(3):96.

【3】姚月红《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现象的思考》[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8(4):90.

论文作者:唐湘珍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8月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9

标签:;  ;  ;  ;  ;  ;  ;  ;  

医学院校培养学生生命责任意识的路径探析论文_唐湘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