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的时代及与《老子想尔注》的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法文论文,天师论文,老子论文,关系论文,时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的时代与作者
《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是早期天师道的重要经典,经文包括五篇,最具史料价值 的是《大道家令戒》、《天师教》、《阳平治》三篇。该经引起了中外学者的高度重视 ,但是,关于该经的时代,学者意见不一。概言之,胡适、大渊忍尔、饶宗颐、柳存仁 等先生主曹魏说(注:参见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附二《有关大道家令戒之通讯》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62-166页。又胡适:《胡适先生来信》,刊《杨联陧论 文集》附录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又柳存仁《汉张天师是不是历史人物? 》刊《道教史探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87-88页。但柳存仁先生在《想尔注 与道教》一文中似又同意唐长孺先生的看法,参见《第二届敦煌学国际研讨论文集》, 台北,1991年,47-77页。);张松辉、吴相武先生近年撰文重申此说(注:张松辉《<正 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成书年代考》,《世界宗教研究》1994年第1期,20-26页。吴相 武《<老子想尔注>之年代和作者考》,《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五辑,三联书店1999年3 月,250-258页。);汤用彤、唐长孺两先生主十六国元魏说(注:汤用彤《康复札记》 ,《汤用彤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1983年;唐长孺《魏晋期间北方天师道的传播》, 刊《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中华书局,1983年,218-232页。);杨联陞先生初主元魏说 ,后同意曹魏说(注:杨联陞《<老君音诵诫经>校释》,刊《杨联陞论文集》;又参见 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附二《有关大道家令戒之通讯》,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162-166页。);小林正美先生认为出于宋末(注:小林正美《大道家令戒》,《六朝 道教史研究》第二篇《天师道及其道典》,东京创文社1990年第329-353页,吴相武上 引文对小林正美的看法提出批评。)。
唐长孺先生提出的“秦人”问题,是考订《天师教戒科经》时代的重要线索。《大道 家令戒》叙化胡事,末云:
胡人叩头数万,贞镜照天,髡头剔须,愿信真人,于是真道兴焉。非但为胡不为秦, 秦人不得真道。
《天师教》称老子:
走气八极周复还,观视百姓:夷、胡、秦,不见人种但尸民。
唐先生据此节所言“秦人”一语断定“秦”为苻秦或姚秦,其时代“不可能早于苻秦 ,至晚也可以到北魏初。”唐先生并举十六国佛经中“秦人”、“秦言”指苻秦、姚秦 为例证(注:唐长孺《魏晋期间北方天师道的传播》,刊《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中华 书局,1983年,227-228页。)。
十六国佛经中“秦人”、“秦言”之秦指二秦,诚为不误。但是,道经中出现“秦人 ”一语并不始于十六国,与二秦亦无关涉。葛洪《抱朴子内篇·登涉》云:
山中夜见胡人者,铜铁之精;见秦(人)(注:《太平御览》鉴卷八六妖异部引《抱朴子 》云:“山中夜见胡人者,铜铁精也;见秦人者,百岁木精也。”)者,百岁木之精。
据《抱朴子外篇》自叙,葛洪于东晋元帝建武中(317-318)写定《抱朴子》内外篇,则 文中“秦人”之秦非二秦甚明。
而且,《抱朴子》还不是最早的记录,《宋书·乐志》四“明君篇”云:
邪正不并存,譬若胡与秦;秦胡有合时,邪正各异津。
据《晋书·乐志》下,《明君篇》作于晋武帝泰始年间(265-274)。又傅玄《苦相篇》 云:
玉颜随年变,丈夫多好新;昔为形与影,今为胡与秦;胡秦时相见,一绝踰参辰(注: 穆克宏《玉台新咏笺注》卷二,中华书局,1985年,73-74页。)。
傅玄为汉晋之际人(217-278)。
“秦人”在汉时已出现,意指“汉人”,魏西晋时期成为时人习用的典故,并且总是 “秦”、“胡”并举,此与《天师教戒科经》用词相同。
另外《大道家令戒》谓:胡人髡头剔须,愿信真人,于是真道兴焉,而秦人不得真道 。此句反映了一段重要史实,即佛教传入中国初期,汉人禁止出家信佛,所以,信佛的 多是胡人,“秦人不得真道”。《大道家令戒》尊称佛教为“真道”,也符合初期的实 际,即佛、道一开始都被政府视为“淫祠”,两者互为依托,共同发展壮大。这些都和 元魏时期佛、道相争并行的历史格格不入。因此,《天师教戒科经》应是魏晋之际的作 品。
至于具体年代,经文本身还留有痕迹。《大道家令戒》云:
诸新故民户、男女老壮:自今正元二年(255)正月七日已去,其能壮事守善,能如要言 ,臣忠子孝,夫信妇贞,兄敬弟顺,内无二心,便可为善,得种民矣。
细细玩味,似是在正月七日的会上宣布的“家令”。“正月七日”是个很特别的日子 ,相传为张道陵升仙之日(注:释玄光《辩惑论》,《弘明集》卷八,上海古籍出版社 影印本,1991年,49页下。),亦是天师道的三会日。这一点似未引起学者的注意。《 犹龙传》卷五《度汉天师篇》引《旨要妙经》云:
又三会日,以正月七日名单迁赏会,七月七日名庆生中会,十月十五日名建功大会。 此三会日,三官考核功过;受符箓、契令、经法者,宜依日斋戒,呈章赏会,以祈景福 。
陆修静《道门科略》云:
天师立治置职,犹阳官郡县城府,治理民物,奉道者皆编户著籍,各有所属,令以正 月七日,七月七日,十月五日,一年三会,民各投集本治,师当改治录籍,落死上生, 隐实口数,正定名簿,三宣五令,令民知法。其日天官地神,咸会师治,对校文书,师 民皆当清静肃然,不得饮酒食肉,喧哗言笑。会竟,民还家,当以闻科禁威仪,教敕大 小,务共奉行。”
《阳平治》云:
汝曹辈乃至尔难教,叵与共语,反是为非,以曲为直。千载之会,当奈汝曹何!
“千载之会”正指正月七日的举迁赏会。可见,《大道家令戒》、《天师教》、《阳 平治》乃是天师道教主在正元二年(255)正月七日的三会日上发布的系列教戒。
那么,这位教主是谁呢?胡适认为是张鲁长子富,这是值得怀疑的(注:参见饶宗颐《 老子想尔注校证》附二《有关大道家令戒之通讯》,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62-16 6页。又胡适:《胡适先生来信》,刊《杨联陧论文集》附录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2年。)。富虽为长子又继承了张鲁的爵位,但没有材料表明他是教主。据《历世 真仙体道通鉴》及《汉天师世家》,第四代天师是张鲁第三子(一云第四子)盛,张盛被 认为在永嘉乱后去了龙虎山,对此学界表示怀疑(注:傅勤家《中国道教史》第六章, 上海书店影印本,1990年,83页;卿希泰《有关五斗米道的几个问题》,刊《道教文化 新探》,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162-164页。)。永嘉之时,张盛已在百岁以上,如 此高龄,确不可能南投江表。
但是,张盛却实有其人。周进《居贞草堂汉晋石影》录有张盛墓记,题云:
故左郎中邓里亭侯沛国丰张盛之墓
该碑在洛阳出土,无年月,周进列为魏碑,罗振玉则考其为晋碑(注:罗振玉《石交录 》卷二,刊《贞松老人遗稿》。)。该碑所记张盛与道教之张盛有三点相同:同被封侯 、同为沛国丰人、同时代。据《魏志·张鲁传》、《南郑城碑》、《大道家令戒》,张 鲁有五子皆封侯。据《仙鉴》卷一九,张盛历奉车都尉散骑侍郎,封都亭侯。侯名虽与 碑刻不同,但我们知道沛国丰为张良后裔居住地,是张姓第一郡望,在同一时期,同一 族人,同被封侯,又同名的,似乎不太可能为两人。因此,我们认为碑刻与道经所记张 盛为一人,即天师道第四代天师,《仙鉴》及《汉天师世家》所记并非诬妄。
张盛碑于洛阳出土,据《魏志·杜袭传》:
太祖还,拜袭驸马都尉,留督汉中军事。绥怀开导,百姓自乐出徙洛、邺者八万余口 。
洛阳、邺是汉中移民聚居之地,曹操时政治中心在邺,张鲁即居邺并卒于此地。(注: 参见唐长孺《魏晋期间北方天师道的传播》,刊《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中华书局,19 83年,228-229页。)后曹魏政治中心迁到洛阳,第四代天师亦可能迁居洛阳。《三天内 解经》云:
汉世渐衰,太上愍之,故取张良玄孙道陵显明道气,以助汉世,使作洛北邙山立大法 ,帝王公臣以下,莫不归宗。
天师道二十四治中有北邙治,北邙治当在洛阳北邙山。《玄都律文·章表律》云:
律曰:于洛阳靖,天师随神仙西迁蜀郡赤城,人浊不清,世浑不平,于是攀天柱,天门,新出正一盟威之道。
柳存仁先生认为发布《家令戒》之天师“本驻洛阳靖”(注: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附二《有关大道家令戒之通讯》,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63页。)。《登真隐诀》卷下《诵黄庭经法》“正一真人三天法师张讳告南岳夫人口诀”下注云:
天师于洛阳教授此诀也……民间杂事者云以夫人在世,尝为祭酒故也。
南岳夫人即魏华存(252-334),晋司徒魏舒之女。王明先生考证,魏华存约在西晋太康 九年(288)左右得到《黄庭》草本(注:王明《黄庭经考》,《道家和道教思想研究》中 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324-371页。)。据上所述,魏晋之际第四代天师张盛确驻 洛阳,《大道家令戒》、《天师教》、《阳平治》应为张盛在三会日上发布的系列教戒 。
张盛碑在洛阳的出土,表明张盛并未南下江表。据《仙鉴》及《汉天师世家》,第五 代天师为张盛长子张昭成,《仙鉴》卷十九于张昭成传末注云:
一云晋初得道,至成帝咸康年中(335-342)仙去。
张昭成于西晋初年得道,至东晋前期仙去,所记符合情理,据此,永嘉乱中离开洛阳 的实为张盛子而非张盛。
二、《大道家令戒》与《老子想尔注》的关系
《大道家令戒》云:
道使末嗣,分气治民汉中四十余年,道禁真正之元。神仙之说,道所施行。何以《想 尔》□□□□《妙真》、三灵七言复不真正,而故谓道欺人,哀哉可伤!
此处“想尔”,柳存仁先生在《想尔注与道教》中指出:“第以为此《想尔》二字, 如非后人羼入,或《大道家令戒》所叙皆羌无故实,则所指大概为《戒》,姑悬以俟高 明可耳”。“想尔”后所空四格,柳先生认为似应补入“三品要戒”即九行(注:柳存 仁《想尔注与道教》,62页、65页。)。《想尔》一书有注(训)有戒,《道藏》中记《 想尔戒》的有《太上老君经律》、《太上经戒》、《要修科仪戒律钞》,合九行、二十 七戒,共三十六戒。《老子想尔注》中多引及《想尔戒》,对此柳存仁先生在上文中已 有所论列。
《天师教戒科经》首部未标明子目,有云:
天师设教施戒,奉道明诀。上德者神仙,中德者倍寿,下德者增年,不横夭也。
又云:
大道含弘,乃愍人命短促,故教人修善:上备者神仙,中备者地仙,下备者增年。
此两段文字与《想尔》诸戒戒文后的说明文字相同,据此,柳存仁先生指出,《天师 教戒科经》中定有《想尔戒》,但柳先生又云:“然而遍览此《天师教戒科经》,仅有 五戒,未见九戒,其训诲性之文字与《想尔戒》相去亦颇远,偶有一二语如左右契之类 或可以作诠释《想尔注》用者,然究竟无《戒》在内(注:柳存仁《想尔注与道教》,6 2页、65页。)。《天师教戒科经》中有无《想尔》,对于判定《想尔》戒、注的时代具 有重要意义,我们将两者一一比勘,发现仍有蛛丝马迹可寻,试陈述如下。《想尔注》 以饶宗颐先生校笺本为据。
《大道家令戒》云:“朝暮清净,断绝贪心。”《想尔注》亦云:“师设晨暮清静为 大要”(页19)用词略同。《家令戒》又云:
汝曹学善,夫根本不承经言。邪邪相教,就伪弃真。吾昔皆录短纸,杂说邪文。悉令 消之。祭酒无状,故俾挟深藏,于今常存,使今世末学之人,好尚浮说,指伪名真,此 皆犯天禁,必当中伤,终不致福也,但劳汝耳!
称末学之人,好尚浮说,指伪名真,此为杂说邪文,犯“天禁”。《想尔戒》云:“ 勿为伪”“勿学邪文”,《想尔注》云:
道绝不行,耶(邪)文滋起,货赂为生,民竞贪学之,身随危倾,当禁之,勿知耶文。( 页6)
可知,《家令戒》所引“天禁”,即指《想尔戒》。《大道家令戒》与《想尔》戒、 注的关系,还可举出数例。
1.《家令戒》云:
(大道)无形无像,混混沌沌,自然生百千万种,非人所能名。
道不欲指形而名之。
道隐无名,名者伐身之斧。
《想尔注》云:
道至尊,微而隐,无状貌形像也;但可从其诫,不可见知也。今世间伪伎,指形名道 ,令有服色名字、状貌、长短,非也,悉耶伪耳。(页17)
世间常伪伎,回出教授,指形名道。(页19)
《想尔戒》云:
勿为伪,彼指形名道。
2.《家令戒》云:
下古世薄,多愚浅,但爱色之乐,淫于邪伪,以成耳目,淫溢女色,精神勃乱。贪惜 货赂,沴气发上,自生百病。
贪纵口腹,放恣耳目,不信道,死者万数,可不痛哉。
《想尔注》云:
道绝不行,耶文滋起,货赂为生,民竞贪学之,身随危倾,当禁之。勿知耶文,勿贪 宝货,国则易治。(页6)
《想尔戒》云:
勿为耳目口所误。
3.《家令戒》云:
汝曹辈复不知道之根本,真伪所出,但竞贪高,世更相贵贱,违道叛德。
民勿怨贫苦,贪富乐尊贵。
《阳平治》亦云:
汝曹辈但贪荣富、钱财、谷帛、锦绮、丝绵,以养妻子为务……自是非他,欲得功名 ,荣身富己。
《想尔注》云:
名与功,身之仇,功名就,身即灭,故道诫之。(页12)
道人求生,不贪荣名。今王侯承先人之后有荣名,不强求也,道听之。但欲令务尊道 行诫,勿骄溢也。(页41)
王侯承先人之后既有名,当知止足,不得复思高尊强求也。(页41)
富贵贫贱,各自守道为务,至诚者道与之,贫贱者无自鄙,强欲求富贵也。(页42)
《想尔戒》云:
行知止足。
勿贪高荣强求。
勿以贫贱强求富贵。
勿慕功名。
4.《家令戒》云:
男女轻淫,违失天地,败乱五常,外是内非,乱道纪纲。
《阳平治》亦云:
汝曹辈乃至尔难教,叵与共语,反是为非,以曲为直……口是心非。
《想尔注》云:
言无所知,此类外是内非,无至诚感天之行,故令国难治,今欲复此,疾要在帝王当 专心信道诫也。(页23)
明者乐之,就诫教之,不乐者,墨以不言,我是若非,勿与之争也。(页29)
圣人不与俗人争,有争,避之高逝,俗人如何能与之共争乎?(页29)
《想尔戒》云:
勿自是。
勿与人争曲直,得诤,先避之。
是非曲直之戒乃东汉流行的礼教,班昭《女诫》云:
夫事有曲直,言有是非。直者不能不争,曲者不能不讼,讼争既施,则有忿怒之事矣 。此由于不尚慕下者也……姑云不尔而是,因宜从令:姑云尔而非,犹宜顺命。勿得违 戾是非,争分曲直。此则所谓曲从矣。
又如《想尔戒》下最三行“行知止足”,《女诫》亦云:
夫敬非它,持久之谓也……持久者,知止足也……纵恣既作,则侮夫之心生矣。此由 于不知止足者也。
《女诫》最能代表正统儒教对妇女的态度,班昭所作箴诫自然以东汉的礼教规范为依 据(注:班昭《女诫》,《全后汉文》988页下。)。
“是非”“曲直”之戒后为六朝天师道经典所遵行。《玄都律文·戒颂律》云:
第一、勿以伪为真,以真为伪;
第四、勿以曲为直,以直为曲;
第十、勿以非为是,以是为非。
刘宋陆修静《道门科略》亦云:
以真为伪,以伪为真;以是为非,以非为是;千端万绪,何事不辞!
由上举数例,我们看到《天师教戒科经》中不仅有《想尔戒》,还有《想尔注》,且 与《想尔注》的关系更为密切。关于《老子想尔注》的时代,或以为出自张鲁之手,或 以为出于南北朝。由《想尔注》与《天师教戒科经》的关系,我们确信,《想尔注》的 时代不可能迟至南北朝,饶宗颐先生认为出自张鲁之手当无疑义。至于《想尔戒》的时 代亦无定说,一般认为先有九行,后有二十七戒。《想尔戒》既己见于《天师教戒科经 》,则应为三张时所行教戒,由于九行、二十七戒在《想尔注》中均有引及,表明三张 时业已一并流行,先后之说不足为信。事实上,九行与二十七戒之间关系极为密切,九 行是依老子五千文制定的一般行为规范,而二十七戒则是一种禁止性行为规范,行之于 前,戒之于后,两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
三、张盛的清整道治及其意义
张盛发布系列教戒,旨在对张鲁之后道治的混乱状况予以整顿。《大道家令戒》云:
从今吾避世以汝付魏,清政道治!
《阳平治》云:
职治祭酒十人之中,诛其三四,名还天曹,考掠治罪,汝辈慎之!明确表达了教主整顿 道治的决心。
张盛所进行的清整运动,不单纯出于宗教动机,还带有政府的意图,“以汝付魏,清 政道治”似有政府的参予。柳存仁先生认为“撰此《令戒》之旨,实在为当时曹氏政权 向其旧属宣说……此发号施令之天师,本驻洛阳靖,而于此时托以神意,又西迁蜀,实 乃奉当时朝廷之命,宣化抚绥本为其旧疆之西川,亦有可能。”(注:参见饶宗颐《老 子想尔注校证》附二《有关大道家令戒之通讯》,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62-166 页。)张盛的整顿发生在曹魏末年(255),其时司马氏早于249年发动高平陵政变,取得 了政府实权,曹氏成一傀儡。因此,《家令戒》虽托曹魏之名,实则奉司马氏之命。当 时正是曹氏余党叛乱之时,张盛之整顿可能在于清整混乱的天师道组织,防止道士惑众 ,从而配合司马氏的统一行动。洛阳为政治中心,张盛于此中心清整道教,非经政府的 应允不可。《家令戒》一再强调“助国扶命”,“助国壮命”、“臣忠子孝”均包含着 为政治服务的目的。
张盛清整道治的结果怎样,我们不清楚,但毫无疑问,对北迁后混乱的道教组织必然 有所纠正,并将促进天师道的上层化及其在北方的发展。前引《三天内解经》云:
汉世渐衰,太上愍之,故取张良玄孙道陵显明道气,以助汉世,使作洛北邙山立大法 ,帝王公臣以下,莫不归宗。
陈寅恪先生在《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一文中指出:“晋代天师道之传播于世胄 高门,本为隐伏之势力,若渐染及于皇族,则政治上立即发生巨变。西晋赵王伦之废惠 帝而自立,是其一例。”(注:陈寅恪《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陈寅恪史学论 文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150-189页。)可见晋惠帝时皇族已为天师道信徒 ,则其渐染之时由来已久。
天师道在西晋时期的发展,我们还可以从史籍中获得一些信息。《晋书》卷四《惠帝 纪》云:
(元康九年)夏四月,邺人张承基等妖言署置,聚党数千,郡县追捕,皆伏诛。
如前所述,徙居洛阳、邺地的汉中道民有八万之口,张鲁亦居于邺。张道陵十三世孙 梁张辩撰《天师治仪》,称张鲁所立吉阳治在魏郡邺县。张承基“妖言署置”,正袭用 张鲁“署人官职”之旧法。邺是天师道徒聚居之地,所以张承基能够聚党数千。此次起 义发生于299年,正值八王之乱,张承基此举,可能是想乘乱而起。张承基亦或张鲁族 人。
《晋书》卷五《怀帝纪》云:
(永嘉三年秋七月)平阳人刘芒荡自称汉后,诳诱羌戎,僭帝号于马兰山,支胡五斗叟 郝索聚众数千为乱,屯新丰,与芒荡合党。九月……征西大将军、南阳王模使其将淳于 定破刘芒荡、五斗叟,并斩之。
刘芒荡与郝索的起义发生在309年,在此之前,《晋书》卷四《惠帝纪》云:
(元康四年)匈奴郝散反,攻上党,杀长吏,秋八月,郝散帅众降,冯翊都尉杀之…… 六年……匈奴郝散弟度元帅冯翊、北地马兰羌、卢水胡反,攻北地……秦雍氐羌悉叛。
《通鉴》卷82《惠帝纪》所记略同,胡三省注云:
北地有马兰山,羌居其中,因为种落之名。
郝散兄弟的反叛在294-296年间,亦值八王之乱。郝散起事地上党在今山西,据此,参 与刘芒荡起义的支胡郝索为山西匈奴族,刘芒荡为平阳人,亦属今山西,刘芒荡起事之 地马兰山属北地郡,在今陕北地区。据《三洞珠囊》引《二十四治图》,张鲁所立八品 配治代元治在上党山,八品游治河逢治在上党郡界,可知,山西有天师道治的活动。郝 索称五斗叟,为五斗米道徒无疑。刘芒荡、郝索的起义实是一次五斗米道徒的起义。可 见,西晋时期陕北羌胡、山西匈奴已信奉五斗米道。
据上所述,天师道二十四治中,北邙山治在洛阳北邙山,配治代元治在上党山,游治 河逢治在上党郡界,吉阳治在魏郡邺县。另有配治濑乡治当在老子的故乡苦县濑乡。这 些道治均位于中原地区。但我们知道张鲁约于建安二十年十二月随曹操内迁,次年二月 至邺,是年张鲁即死(注:唐长孺《魏晋期间北方天师道的传播》,刊《魏晋南北朝史 论拾遗》中华书局,1983年,229页。)。因此,上述道治的展开应是第四代天师张盛清 整道治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