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国家审计的价值目标_国家审计论文

论现代国家审计的价值目标_国家审计论文

试论现代国家审计的价值目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试论论文,目标论文,价值论文,国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最大化的公共利益

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国家担负着社会公共利益组织者的责任,“善治”的执政目标要求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其行为要以提供公共产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根本出发点,使公共利益达到最大化,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社会公平。当社会产生严重的外部不经济(多表现为私人利益明显大于公共利益)时,将会极大增加国家政治、经济运行的风险。同时,公共财政理念的建立也要求公共资金的使用价值最大化,用全局性的眼光来限制狭隘的局部利益,并建立行之有效的公共利益安全机制。国家审计无疑代理政府向公众提供了一个权威的、强制性的判断标准,并在公众利益日益觉醒的未来,以最大化的公共利益为首要价值导向,用务实的精神发挥国家审计对维护公共利益的建设性作用,这也正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

二、最优化的资源配置

虽然国家审计不能够直接创造经济价值,但其具有优化公共资源配置的天然功能。从理论上讲,只有在完全竞争的环境下,资源管理者才能够真正从关心剩余价值开始,关注资源发展的未来,从而建立起足够的积极性、明晰的责权利和长期持续的诚信。由于公共资源的非排他性及非竞争性,某些短视的、甚至是漠视的行为会不可避免地造成公共资源配置结果的扭曲。因此,在建立完全市场经济、培植国家宏观调控强大力量的同时,国家审计凭借其对经济信号的敏锐及对公共政策的准确理解,通过自己客观公正的评价来不断引导公共资源在各部分之间进行统筹、整合,以最大限度地接近“帕雷托最优状态”;并在降低国家运行成本的基础上,使公共资源能够安全、有效地增值。从这个角度讲,绩效审计的力量表现的最为明显。

三、最权威的审计监督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路灯是最好的警察”,“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被滥用”。国家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完全依赖人们内心道德的力量来约束执政者的行为,一旦行为主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时,就会不可避免地产生行为的变异与错位,出现损失浪费乃至违法犯罪的现象。国家审计,尤其是经济责任审计,利用其法定的权威优势,进行强制性的经济监督,在洞穿那些操纵利润、粉饰经营行为背后不可告人的隐秘、保护公共资源的同时,又对执政者的政治品德给予评价,就像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表达着国家对真实、合法、效益的理解和对监督的根本要求。国家审计不承担教育者的角色,惩治腐败本不是审计的应有之义,但其权威的审计监督在客观上的确承担了部分教育和警示功能。

四、最专业的审计评价

与社会审计及内部审计不同,国家审计以其强大的专业支持,及带有鲜明职业特色的国家审计权威,时刻表达着国家对审计事项的态度,以及审计共同体对被监督者行为的价值取向。专业化不仅仅指对审计专业知识的精通,更不是对审计任务的简单模仿、重复,它要求有对社会生活的丰富体验、对国家法律政策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繁杂线索的准确判断,唯有如此,方能对公共资金的使用情况予以客观公正的评价,并揭示权力是否被滥用。在国家审计的整个过程中,无不浸染着政府期待的色彩,表达着国家的坚定抉择。

五、最全面的审计服务

一方面,国家审计要服务于政府公共管理运行法制化、透明化、科学化的要求,不仅要关注经济信息的微观性,更要着眼于经济监督的宏观性与规律性,在查找普遍性问题原因、传递政府对未来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意图的同时,提出建设性的审计意见,促进政府宏观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政府在行使公共权力、履行公共职能时,总是会遭受到公众的质疑,在国家与公众的反复博弈过程中,政府可以通过公布审计事项的结果,实现公众对政府执政能力的监督;由此,国家审计必须不断提高自身审计服务的专业水平、提升审计报告的公信力,从而提高整个国家审计服务的综合质量。

六、最严格的审计责任

现代国家审计是伴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而生的,国家审计是政府实现民主法治的有力工具。作为民主政治链条中的一环,每一项国家审计任务都演绎着“权利制约权力”的故事。众所周知,“有权利必有责任”,国家审计工作也必然存在着审计责任。这里的审计责任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方面,作为经济监督者的国家审计,其自身也必须接受监督,因为任何时候都没有“完全的独立”。另一方面,也是政府与公众更为关心的,即对被审计单位及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追究,包括对官员进行问责、严格厘清责任、政府各部门之间交叉监控并在责任追究过程中的做好协调与衔接。根据受托经济责任理论,官员经授权拥有公共权力,民众对公共利益的关注必然导向国家审计对公共责任的关注,这不仅与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建设总目标相一致,更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公众对民主政治的强烈诉求。

七、最小化的审计风险

一个完备的审计任务可以定义为“假如所有强制性都可以完全履行,那就能理想地实现委托人和受托人承诺的目标”。囿于国家审计过程中种种因素的制约,审计风险总是客观的潜伏于审计过程的始终。由于国家审计的权威性、复杂性和严肃性,一旦国家审计出现错误,审计风险将会以乘数效应倍增。因此,在实行风险导向审计过程中,严格的程序、规范的语言、公正的描述、宏观的思维、谨慎的态度,这些不只是在形式上彰显着国家审计超然的独立状态,更是国家审计人员实现自我保护、不断提高风险抵御能力的重要手段。从这点来说,降低国家审计风险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八、最人性化的审计伦理

国家审计的管理,不能只关涉审计专业技术,同时也应重视审计人员共同的“审计伦理”追求。审计伦理不同于审计文化,它涵盖了审计组织伦理、审计制度与政策伦理、审计职业伦理三大方面,审计文化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审计伦理也不仅仅指审计人员的工作作风、精神状态与道德情操,而是以高度的组织性、制度性、职业性,加之最人性化的尊重与关怀来共同激励、引导、约束身处其中的所有国家审计人员。对内,审计伦理要求用共同的组织性、价值观、归属感和使命感来树立审计共同体的“共同人格”与“共同理性”,并在追求精神内核一体化的同时,给予其中每一个体以最大限度的自由空间,使创新的精神在国家审计工作的点点滴滴中培育起来;对外,则在审计人员个体合作的紧密纽带中、在对审计事项客观公正的评价中、更在对国家宏观发展的创造性作用中,形成每一个国家审计组织自己的鲜明特色以及整个国家审计的“共同人格”。

以上八方面内容,是一个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整体,共同构筑起现代国家审计的价值目标。这些目标或许在短时间内还不能达到,但在国家政治、经济体制转轨的关键时期,在改革不断深入、民主政治不断发展的今天,现代国家审计的价值目标不能墨守僵化的思维模式、固步自封,而应以更加开放、务实、创新的精神,将国家审计的价值理念在更加广阔的价值范畴内加以定位,使国家审计在动态的现代化进程中,为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挥更大的建设作用。

标签:;  ;  ;  ;  ;  ;  

论现代国家审计的价值目标_国家审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