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内科;2.桂林医学院呼吸疾病研究所 广西 桂林 541001)
【摘 要】目的:探讨定期健康宣教及规范吸入制剂使用方法对成人哮喘控制水平的影响。 方法:选取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内科门诊就诊的哮喘患者100例,并随机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哮喘吸入治疗(即仅在门诊就诊时给予示范吸入制剂的使用方法),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还定期接受哮喘健康宣教及反复的规范吸入制剂使用方法,随访入选患者3个月。在定期健康宣教及给予持续督导规范吸入制剂使用方法的干预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哮喘控制水平、肺功能指标、诊疗依从性以及医患间相互信任程度。结果:在进行上述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哮喘患者的ACT评分、肺功能指标、诊疗依从性及医患关系的评分均有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期健康宣教及规范吸入制剂使用方法有助于提高哮喘的控制水平,改善患者肺功能,增强医患信任与协作关系,提升患者对完全控制哮喘的信心,使哮喘患者的生活状态迅速达到或接近正常人水平。
【关键字】健康宣教;吸入制剂规范使用;ACT;哮喘
【中图分类号】R5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6194(2015)02-0452-01
哮喘是一种常见慢性气道疾病,以持续存在的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以及气道重塑为重要特征[1]。哮喘需要长期规范的诊疗及定期复诊随访,且哮喘患者最好能与哮喘专病医师形成良好协作关系,以期达到完全控制。全球哮喘控制现状调查显示哮喘患者病情控制并未达到GINA(全球哮喘防治创议)的预期水平[2],我国因基本国情及医疗水平区域差异等原因,哮喘整体控制水平则更欠理想。此外,由于不规范的诊治给患者及其家人带来极大负担,也更易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目前我国哮喘界正在深入普及推广哮喘规范诊治策略,除了加大对呼吸专科医师尤其是哮喘专病医师的培养力度外,同时也应进一步重视对哮喘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哮喘的认识水平,增加诊疗依从性及信心,以期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哮喘整体控制水平[3]。本研究拟采用定期健康宣教以及规范吸入制剂用法的干预手段,对比观察经过定期健康宣教等干预后患者哮喘控制水平等的变化,分析显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报导如下: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在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就诊于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内科门诊的哮喘患者10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0例,女性48例。年龄21~68岁,平均年龄(35.4±11.3)岁。患者排除有恶性肿瘤、神经系统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以及语言沟通不畅等患者【3】,最终入选患者100例,男性54例,女性46例,年龄23~68岁,平均年龄(37.1±10.9)岁。入选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病史及诊治经历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50例,观察组患者5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规范的哮喘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额外接受定期健康宣教以及反复的督导规范的吸入制剂使用方法等干预手段。
1.3 评价标准
1.3.1 哮喘控制水平评价
采用Nathan等[4]制定的ACT问卷对患者的哮喘控制水平进行评估,问卷中含有5个问题,每个问题对应的A、B、C、D、E 5个不同答案对应1~5分,最终统计每位患者的问卷得分并记录。
1.3.2 肺功能评价
肺功能的检测指标包括每位患者的PEF、FEV1占预计值的比值等,每个指标共检测3次,取3次中最优值作为该患者的肺功能检测指标评价值[5]。
1.3.2 医患间相互信任程度评价
医患间相互信任度也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评价,分为三个等级:不信任,基本信任和完全信任,其中信任率=基本信任率+完全信任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 0进行统计学分析,当P<0. 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ACT评分的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经过3个月干预治疗后对其进行ACT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哮喘控制水平差异。结果发现通过医生定期宣教、规范吸入方法等干预后的观察组ACT得分为(24. 06±1. 89),进行常规标准治疗的对照组患者ACT得分为(17. 15±2. 45)。两组患者的ACT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2.3 两组患者对于疾病治愈的信心水平及诊疗依从性评价比较
在随访过程中对患者的诊疗依从性及其对自身哮喘病情达到完全控制的信心水平进行问卷调查评分。在对照组50例患者中。Ⅱ级评分以下的4例,占总比例的8%。两组患者对于疾病治愈的信心水平及诊疗依从性评价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
据统计,我国哮喘患者超过3000万人,并且呈逐年增多趋势[6]。但目前的现状是不少患者对自身病情并不了解,当病情得到缓解后则未再重视其后续规范诊疗。哮喘的急性发作,即使是轻度发作,其危害亦远大于血压的轻度增高和血糖的轻度异常,更不用说哮喘重度或持续发作可能带来的生命危险。
哮喘的控制水平可分为完全控制、部分控制及未控制[7]。而临床上均采用糖皮质激素类作为控制哮喘的主要药物,且更加强调预防与控制哮喘的急性发作为目标。同时,患者及其家属对于哮喘本身的不了解以及对使用激素的疑虑,均可能影响其依从性、治疗效果等[8]。对患者进行反复纠正并示范吸入制剂的正确使用方法是极为必要的,并随时抽测其使用正确性,还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大增强哮喘患者及其家属对临床治愈本疾病的信心[9]。
而本研究即观察到通过医生的定期健康宣教、反复的督导规范吸入制剂使用方法等干预后、对自身哮喘病情达到完全控制的信心以及医患间相互信任程度均发生积极变化,与未进行干预的对照组相比均呈现出较明显的改善,说明定期的健康宣教及规范吸入制剂使用方法对于提升成人哮喘控制水平重要,应引起更大的重视。
参考文献:
[1]Global Strategy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R].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GINA),2011.
[2]Boulet LP, FitzGerald JM, Reddel HK. The revised 2014 GINA strategy report:opportunities for change[J].Curr Opin Pulm Med.2015;21(1):1-7
[3]刘金华,李岱容,陈涛等. 成立哮喘健康呼吸中心对哮喘患者健康行为影响的调查研究[J].重庆医学,2013;42(31):3801-3803.
[4]Nathan RA,Sorkness CA,Kosinski M,et al.Development of the asthma control test:a survey for assessing asthma control[J]. J Allergy Clin Immunol,2004;113:59-65.
[5]王红玉. 肺功能检测在哮喘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3;6(33):23-24.
[6]张晓岩,林江涛. 支气管哮喘的流行病学及发病危险因素[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7):538-541.
[7]周新,丁凤鸣. 支气管哮喘控制的界定与病情判断[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9):718-720.
[8]刘银芳,牛瑞兰,刘春梅等. 心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华哮喘杂志(电子版),2012;6(3):176-178.
[9]周文君,周鹰,姜永前等. 支气管哮喘患者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报告[J].重庆医学,2012;41(22):2291-2344.
*通讯作者:
马礼兵
论文作者:马礼兵,余园园, 孙亚冰, 高远, 黄剑伟, 韦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3
标签:哮喘论文; 患者论文; 水平论文; 制剂论文; 使用方法论文; 健康论文; 两组论文;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