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军医大学;陕西西安710000)
【摘要】目的:研究成人复杂型主动脉缩窄合并心内畸形的外科治疗。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8年2月医院收治的成人复杂型主动脉缩窄合并心内畸形患者12例,均采用外科手术方法治疗,其中8例患者行升主动脉-胸降主动脉旁路人造血管术,4例患者行升主动脉-腹主动脉旁路人造血管术。同期手术包括6例主动脉瓣置换术,4例二尖瓣成形术,4例主动脉根部置换术,2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2例动脉导管未闭缝合术,2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例二尖瓣置换术。术后观察治疗结果及并发症,随访观察。结果:12例患者均无手术死亡,术后未发生脊髓、脑部等神经系统并发症。2例患者二次开胸止血,术后发生急性肾功能不全,透析治疗后恢复正常。所有患者术后随访均存活,且血压平稳,人造血管畅通,无显著不适。结论:在成人复杂型主动脉缩窄合并心内畸形的治疗当中,对心内畸形联合解剖外旁路主动脉转流术一期同时治疗,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且手术可行性、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成人复杂型;主动脉缩窄;心内畸形;外科治疗
成人复杂型主动脉缩窄合并心内畸形,在临床上并不常见,在外科治疗当中仍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对于最佳的手术方案,仍存在不同意见,因此尚未形成统一的治疗方法[1]。但如果此类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有较高几率死亡。对此,研究采用解剖外旁路人造血管转流术与心内畸形矫治外科治疗术联合应用,以期在成人复杂型主动脉缩窄合并心内畸形外科治疗中取得理想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2月-2018年2月医院收治的成人复杂型主动脉缩窄合并心内畸形患者12例,其中男性患者8例,女性患者4例,年龄在31-56岁,平均年龄为(49.3±5.1)岁。纳入标准:所有患者术前均经双源CT血管造影、心脏超声、胸片等检查确诊。患者合并心内畸形包括8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6例升主动脉瘤,4例动脉导管未闭、4例二尖瓣关闭不全,2例室间隔缺损、2例冠心病、2例三尖瓣关闭不全、2例二尖瓣狭窄、2例主动脉瓣狭窄。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外科手术方法治疗,其中8例患者行升主动脉-胸降主动脉旁路人造血管术,4例患者行升主动脉-腹主动脉旁路人造血管术。同期手术包括6例主动脉瓣置换术,4例二尖瓣成形术,4例主动脉根部置换术,2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2例动脉导管未闭缝合术,2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例二尖瓣置换术。①升主动脉-胸降主动脉转流术,胸骨正中做切口,采取体外循环心脏停搏,向头侧抬起心脏,将后方心包打开,对隔上段胸降主动脉有利阻断,将主动脉纵行切开,吻合人造血管。将升主动脉心脏停搏,行心脏畸形矫治,人造血管吻合升主动脉。②升主动脉-腹主动脉转流术,做胸腹联合切口,将肾动脉下段腹主动脉游离阻断,纵行切开后将人造血管吻合腹主动脉。将升主动脉心脏停搏,行心脏畸形矫治,在右心房外侧穿行人造血管,吻合升主动脉[2]。
1.3观察指标
术后观察治疗结果及并发症,随访观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统计学处理
研究得出数据通过SPSS19.0软件统计处理,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计量资料,以数(n)或率(%)表示计数资料。
2结果
12例患者均无手术死亡,术后未发生脊髓、脑部等神经系统并发症。2例患者二次开胸止血,术后发生急性肾功能不全,透析治疗后恢复正常。所有患者术后随访均存活,且血压平稳,人造血管畅通,无显著不适。各项手术指标如表1所示。
表 1 所有患者手术指标(n=)
指标 结果
体外循环(min) 204.8±66.0
术中心脏停跳(min) 175.0±46.7
术后血压下降(mmHg) 41.0±10.0
术后拔除气管插管事件(h) 32.1±24.8
3讨论
在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当中,单纯主动脉缩窄较为常见,但复杂型主动脉缩窄合并心内畸形的发病率则相对较低。在此类疾病中常见的合并心内畸形包括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二叶式主动脉瓣等,患者通常具有主动脉弓内前向血流减少、升主动脉血流减少等,不利于主动脉弓发育,容易出现主动脉弓发育不良。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将有更高几率患上心脏瓣膜病、冠心病等获得性心脏病,死亡率将进一步提高。对于该病目前临床上尚未形成统一的最佳治疗方案,当前常用方法包括分期矫治、一期矫治、解剖矫治及解剖外矫治等。
以往的分期手术中,首先采取外侧切口对主动脉缩窄矫治,然后胸骨正中切口对心脏畸形矫治。此种手术方法操作简单,并发症少,但手术过程中心脏负担加重,手术风险较高。一期手术是在手术中同时对主动脉缩窄和心脏畸形矫治,尽管手术难度较大、体外循环时间较长,但随着体外循环技术、心肌保护技术的进步,此种方法的有效性、安全性也正在逐渐提高[3]。在治疗当中,升主动脉-胸降主动脉旁路人造血管转流术其优势在于可通过胸骨正中切口,完成所有操作,不需要做腹部切口,患者创伤较小,术后发生肠梗阻等腹部并发症的几率更低,同时人造血管较短,发生相关并发症的几率较低。升主动脉、腹主动脉旁路人造血管转流术,其优势在于人造血管和腹主动脉吻合中不需要体外循环辅助,腹主动脉暴露较为简单,吻合口更容易止血,可在腹膜后包裹吻合口。
综上所述,在成人复杂型主动脉缩窄合并心内畸形的治疗当中,对心内畸形联合解剖外旁路主动脉转流术一期同时治疗,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且手术可行性、安全性较高。
【参考文献】
[1]兰怀, 陈小中, 贾宝成,等. 升主动脉-降主动脉心包内旁路术治疗成人主动脉缩窄及主动脉弓中断合并心脏畸形的临床分析[J].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6(4):373-376.
[2]于长江, 杨珏, 李欣,等. 外科治疗成人主动脉缩窄40例[J].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7(7):512-517.
[3]姚俊平, 王建明, 温林林,等. 主动脉缩窄合并心内畸形伴重症肺炎的一期治疗[J].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7(8):594-597.
论文作者:陈昭光, 董行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2月下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9
标签:主动脉论文; 畸形论文; 旁路论文; 患者论文; 心内论文; 血管论文; 手术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2月下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