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辽宁省葫芦岛市中心医院龙湾院区疼痛科;2,3,4.战略支援部队兴城疗养院
摘要:目的 探究腰椎间盘突出症介入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抽选12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介入手术治疗组)和对照组(传统治疗组),每组63例,两组资料,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分析临床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63例患者中,显效51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为98.4%,对照组63例患者中,显效36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为79.4%;观察组63例患者中,61例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满意度为98.4%,对照组63例患者中,48例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满意度为76.2%。可见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及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介入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恢复快,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介入手术
大体来说,腰椎是由椎骨和椎间盘构成的,椎骨的形态犹如“算盘子”。而椎间盘位于两个椎体腰椎间盘与颈椎、胸椎的椎间盘一样,位于2个椎体之间,是一个具有流体力学性能的结构。它由髓核、纤维环和软骨板3个部分组成,其中髓核为椎间盘中央部分;纤维环为周围部分,包绕髓核;软骨板的上下部分,直接与椎体骨组织相连。整个腰椎间盘的厚度为8~10毫米。当纤维环因为某种原因破裂时,就引起了髓核从破口突出来,这种情况叫椎间盘突出。如果突出的椎间盘刺激或压迫了神经,就会出现下肢疼和麻木感等,甚至脚趾背伸无力,此时,即为腰椎间盘突出症[1]。现抽选12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腰椎间盘突出症介入手术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选12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32例,年龄52~68岁,平均年龄(60.6±2.2)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34例,年龄54~69岁,平均年龄(61..4±2.3)岁;两组资料对比,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63例患者实施常规开放性手术治疗,包括半椎板切除、全椎板切除、经腹椎间盘手术;观察组63例患者实施介入手术治疗,包括胶原酶化学溶解疗法,臭氧消融术,射频消融治疗,经皮穿刺切吸术。以射频消融术为例,具体如下。
1.2.1操作
射频消融术是继化学溶核术、经皮腰椎间盘切割抽吸术后兴起的又一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方法[2]。椎间盘射频消融术介入疗法由于具有创伤小、安全、成功率高、病人轻易接受等优点,已成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治疗方法。
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需在“C”形臂X光机的帮助下,准确定位病变腰椎的间隙,在局部麻醉下穿入一根0.7毫米大小的定位空心针,然后将射频导丝经定位空心针插入进行治疗,治疗需3~5分钟[3]。
1.2.2优势
1.2.2.1微创
创口只有0.7毫米左右,手术过程中几乎不出血。
1.2.2.2无痛
只需作皮下局麻,手术过程几乎无痛。
1.2.2.3手术安全
手术后并发症及手术风险极低。
1.2.2.4恢复快
3天后即可下地活动和开始腰背肌功能锻炼,l周左右出院。
这种手术,只有对所谓“膨隆型”和“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纤维环和/或后纵韧带完整、突出的椎间盘组织无上、下移位时,才能发挥作用。椎间盘游离脱垂或合并有骨性椎管狭窄、椎间隙狭窄、突出物严重钙化等情况应视为本术式绝对禁忌证[4]。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一般来说,腰椎间盘突出症中80%~90%的病人是不需要手术治疗的。但是出现下列情况,病人则需要手术治疗。
(1)伴有神经性的大小便障碍者。对于这种病例,应尽快手术处理,不可拖延过久。
(2)经过半年的严格的非手术治疗,症状无缓解,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者。所谓“严格”,就是指正规系统的治疗,而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治疗。
(3)急性外伤引起的腰椎间盘突出症,造影证实有充盈缺损,并表现有严重神经压迫症状者,可考虑手术治疗而不拘泥于第二条。
(4)症状明显,保守治疗无效,造影证实有骨刺或髓核脱落形成的充盈缺损,或者磁共振成像证实亦可[5]。
(5)症状较重,病程较长,非手术治疗后经常发作,病人因长期腰腿痛折磨而不愿接受非手术治疗者。
在治疗老年人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时,可以考虑老年人普遍存在骨质疏松的状况,适当选用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特别是降钙素,它不仅可以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来改善骨痛,还可以升高大脑中有个叫内啡肽的物质,它是人体自身分泌内源性的兴奋麻醉剂,发挥中枢性的镇痛作用[6]。
介入手术治疗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较常规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应用腰椎间盘突出症介入治疗往往能取得常规开放性手术所不能达到的疗效。
综上所述,腰椎间盘突出症介入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恢复快,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靖,吴成富,余四海.大中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介入治疗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18):68-70.
[2]李丹,任树军.介入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21):227-228.
[3]魏涛.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介入治疗后再手术时难点与对策[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3,24(12):1445-1447.
[4]刘海军.CT引导下微创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5).
[5]吴正达.微创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9):91.
[6]张富贵,刘向军.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月刊,2013(4):70.
论文作者:霍龙1,杜金辉2,毕忠艳3,赫玉4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腰椎间盘突出论文; 患者论文; 椎间盘论文; 手术论文; 手术治疗论文; 射频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