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2017年,经上海市水务部门全面排摸查验,上海市合计共有劣V类河道1.88万条,占全市河湖总数的38.7%。《国家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文件指出,长三角区域到2020年时,应力争消除丧失使用功能水体。同时《上海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中提出,到2020年时,上海市水环境质量应得到有效改善,丧失使用功能(劣于Ⅴ类)的水体断面应得到消除,要使得水体观赏功能得到全面恢复,河道两岸景观应有明显改善,达到河道“水质提升、环境改善、景观美化”的三个目标。据相关部门介绍,为实现2020年基本消除劣V类水体的目标,2018年6月上海市制定了消除劣V类水体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了“25%—15%—5%”目标任务,即力争2018年劣V类水体占比控制在25%,2019年控制在15%左右、2020年控制在5%以内。
为此,上海在2017年基本消除中小河道黑臭的基础上,2018年又全面启动了以苏四期工程为引领的劣V类水体治理攻坚战,从河道水利工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截污纳管、工业企业治理、雨污混接改造、“五违四必”整治等方面加大整治力度,着力削减源头污染。同时,按照“整治全覆盖、考核分类考”的原则,完善全市水质监测体系,对市管、区管、镇管河道实行全覆盖、常态化监测,共设立断面4051个。
经统计,劣Ⅴ类水体主要存在于中小河道中,为了全面实现消除劣Ⅴ类水体的目标,首先要探究中小河道劣五类水体产生的原因。
经实地勘察与了解统计,中小河道劣五类水体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1、水系沟通不畅导致水质下降
部分中小河道与其他河道沟通不畅,甚至有断头河、断头浜等现象的存在,这会导致河水流动性差,甚至形成死水、死湖等,进而导致水体质量较差,出现劣五类现象。
2、河道淤积导致水质劣于五类
部分中小河道由于疏浚年限已较为久远,河流由于河水冲刷等,产生淤积现象,淤积的底泥质量较差,每逢汛期或暴雨来临时,底泥重新被翻起,导致水体味道难闻,水质较差,劣于五类。
3、周边居民生活对河道水体污染
虽然今年来,我国已加快推进生活污水的集中收纳处置工作,但部分中小河道仍然没有全线完成,两岸商户居民乱接管道,私自将生活污水排入河道的现象仍时有发生,这直接导致沿河部分区域的生活污水直接入河。同时,部分中小河道岸边仍有违法建筑,例如村民私自临河搭建鸡棚鸭舍等,禽畜的排泄物会直接排入河道。以上这些都直接导致河道水体氮、磷等指标超标,导致水体污染,劣于五类。
图2 沿河违章建筑导致水体污染
4、河道堤防有待加强
部分河道两岸现状为自然土坡,结构性较差,绿化不足,导致河道堤防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河道容易受降雨等冲刷,河岸的土壤容易引发侵蚀,会使两岸土体遭受不同程度的塌陷破坏,这直接导致河岸水土流失,流失的水土在河床内产生淤积,导致河床提升。
5、河道两岸农业污染
部分中小河道两岸河段存在农田、菜园和林木,农民种植农作物时,未被完全吸收的含有氮(N)与磷(P)的化肥与农药部分会经过地表径流、渗流等众多方式流进水体,造成河道水体的富营养化,因此,农作物区域对氮(N)与磷(P)的贡献率相对较大。
6、支河水质影响
河道沿线支河甚多,劣V类水体数量不在少数,不乏多数断头的村沟宅河及沟通较好的河道,此类河道沿线污染源较多,加之多数河道水系沟通不畅,水质较差,对相交主河道水质有一定影响。
消除劣Ⅴ类水体工作总体来说,是一项比较复杂的项目,涉及面比较广、且涉及到百姓的切身利益。各地政府部门已经逐步建立了完善的各级河长办公室,每条河道均落实了河长。
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开展,需要提供制度及技术保障,同时应得到群众支持等,为了更好的开展消除劣五类水体的工作,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开展:
1、制度保障
为了实现2020年完全消除劣Ⅴ类水体的治理目标,需要顾及河道本身的治理,同时也应注意岸上治理,实现水上与岸上联动,因为涉及面比较广泛、且与百姓利益切身相关,因此需要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导则等,保证科学指导消除劣五类水体行动的开展,确保河道得到治理和水质尽快达标。
同时,应将长效管理机制纳入进来,使得问题的发现、方案的获得、问题的解决等一系列过程得到顺利开展。应对沿河商户居民违法将污水排入河中、严重危害水体环境的行为严厉制止。
2、技术保障
消除劣五类水体需要采取多措施并举的方案,应针对每条河道的特点,采取治理生活污水排放口、合流污水口、雨水口、底泥疏挖等综合性的措施。河道两侧排污的入水口是主要的污染源,因此,为确保排向河道的水体符合排放标准,应加快相关污水项目的完成实施。沿河道两岸的违章建筑及生活垃圾比较多,因此建议相关政府部门尽快完成环境整治工作(包括两岸违章建筑的拆除及生活垃圾的处理等)。沿河农田区域比较多,农业面源污染较为严重,建议农委、相关政府部门尽快落实相关消减工程。同时,建议相关职能部门做好长效管理工作,定期抽查排水管水质,杜绝污水偷排现象,彻底消除河道污染源。
本次整治河道相交支河中劣V类河道不在少数,建议抓紧落实周边河道整治工作。建议相关部门落实非工程措施中的相关内容,和本工程内容同步实施,确保实施后的效果,确保消除劣五类目标的实现。
3、提高思想认识。
消除河道劣V类工程是一项惠及民生的好事,因此要充分利用各种主题日(例如世界水日、水法宣传周、环境日等),开展水污染防治宣传和教育,营造水污染防治工作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要定期开展与市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水务法律、法规的宣传;鼓励河道附近居民参观项目工程建设,获得群众的理解支持,通过组织动员广大群众共同参与到水污染防治中,增强公众水环境保护意识,提高社会公众参与度,夯实水环境整治群众基础。要让公众成为“政策的明白者、项目的见证者、工程的受益者”。
消除劣V类水体,共建美好城市是我们在新时代的重要任务,应形成部门统筹、全民参与、广泛动员的"全民治水"新格局和"全域治水"的新理念。只有这样,才能有望早日完成全面消除劣V类水体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汪哲.积极开展公益诉讼 助推劣V类水治理[J].法制博览,2018(23):145.
[2]邓天天,孙早霞,杜蘅,杨肖娜,李可心.郑州市劣Ⅴ类河流的黑臭问题研究[J/OL].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01):34-44.
[3]张毅,吕青云.校地合作剿灭劣V类水的价值与思路初探[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7(12):161-162.
[4]张廷辉,黄民生,马明海,张雯,崔贺.上海桃浦工业区内河道水质月动态评价及解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06):147-155+163.
[5].全力奋进,做剿灭劣V类水决战排头兵[J].宁波节能,2017(05):45-46.
[6]董浩.浙江丽水:打好劣V类水剿灭战[J].中国环境监察,2017(08):30-32.
论文作者:黄英丽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7
标签:河道论文; 水体论文; 水质论文; 污水论文; 五类论文; 两岸论文; 水污染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6期论文;